本文来自gonglue投稿,不代表升华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4sh.com/overseas/32494.html
现如今,提起留学生大家一点也不陌生,因为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因为自身成绩的优异出国留学,也有越来越多的家庭,因为孩子自身成绩不够优异,而想尽一切办法将孩子送出国深造。但是,你能想到在100多年前的清朝,就有一批小孩子远离家乡、远离父母到大洋彼...
现如今,提起留学生大家一点也不陌生,因为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因为自身成绩的优异出国留学,也有越来越多的家庭,因为孩子自身成绩不够优异,而想尽一切办法将孩子送出国深造。但是,你能想到在100多年前的清朝,就有一批小孩子远离家乡、远离父母到大洋彼岸的美国求学吗?你能想象他们其中有一些人,甚至连县城都没有去过,一出村门就被送上了前往美国的轮渡吗?事实证明,这样的事情在100多年前的清朝确实发生了。在1872年的农历七月,那一天和往常一样炎热,对于普通人来说也没有什么不同,但对于那一群即将离乡背井,前往国外学习的孩子来说,确实是非常有意义的一天。这一天在上海港,一群统一着装的中国幼童向岸边的亲人挥手告别,同时将自己坚定的目光投向了遥远的美国。这批孩子出洋时的平均年龄只有十二岁,当然,这批孩子离开家乡前往遥远的美国是有一定背景的,这个背景就是:晚清以自强为目的的洋务运动。那个时候的清朝,因为自身科技能力的衰落而屡吃败仗,于是,他们下定决心进行一场关于洋务自强的运动。然而,凭自己的努力远远不够,因此在权衡之后,他们决定派遣一批学习能力较强的幼童,前往美国进行新文化、新科技的学习。但是,在多年之后的一天,这一百多名留学生却被遣送回国,在这些人中,只有詹天佑等两人完成了学业。那么,清政府派遣幼童出国学习,为何选择了美国而不是当时的工业大国英国,这一批又一批的幼童为何没有完成学业就被遣送回国?回国后他们又经历了怎样一些与众不同之事呢?清政府之所以选择美国为留学生目的地是有原因的:其一、美国是当时外国列强中相对来说对中国较为友好的国家,因此他们留给清政府的印象还是比较好的,权衡之下清政府觉得美国人必定会将自己最先进的知识授予这批留学生。其二、美国著名的律师、政治家、外交家、驻华公使蒲安臣于1867年与美国签订了一系列协议,协议明确指出了两国之间互换留学生的条款,因此,一旦要派遣学生出国,清政府首先想到的就是美国。再者、就是清政府里面有一个支持幼童留学的容闳,他毕业于美国一等高级学府耶鲁大学,是那个时代不可多得的海外留学生。幼童能够出国留学,也是他一手促成的,留学生在出国之前他就奔赴美国进行了一系列的安排。当幼童到达美国海岸的时候,他亲自迎接并将他们送入寄宿家庭,并且,在后来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他还担任着驻美留学生“大家长”的职位。从1872年开始到1875年为止,这三年时间里,清政府大概派遣了120多名幼童前往美国学习,但是,最后顺利毕业的只有詹天佑、欧阳庚两人。之所以只有两个人顺利毕业,是因为这些留学生于1882年在没有完成学业的情况下被强行遣返回国。这其中,除了极个别违抗命令不愿回国并誓死长居美国的人除外,李恩富和陆永泉则是被召回後,重新回到美国,读完了耶鲁。这群中国历史上首批官派留美学生,回国后随即也遭到社会的谴责,当时的《申报》就写到:“国家不惜经费之浩繁,谴诸学徒出洋,孰料出洋之后不知自好,中国第一次出洋并无故家世族,巨商大贾之子弟,其应募而者类多椎鲁之子,流品殊杂,此等人何足以与言西学,何足以与言水师兵法等事。”关于留学生被遣返的原因,最好的解释就是:这些幼童美国化的速度太快了。他们到美国不久,就陆陆续续的脱掉了自己的大马褂,穿上了西方国家那套标准的燕尾服。甚至,还想剪掉代表满清文化的辫子,用小平头来展现自己身上的一种自由与权利。可以说,留学生这样的行为,让国内许多得到消息的大臣愤怒不已,但是,对于他们这样的行为容闳企业表示理解,因为,他也是从那一天过来的。之后,幼童逐渐美国化的问题日益严重,清政府十分重视,所以,清政府也一直与大臣们讨论留学生的未来。这其中,有些人建议将留学生召回,也有些人建议让他们继续留美学习,清政府也想让他们学有所成,于是,留学生召回一事迟迟没有行动。然而,到了光绪年间,有个御史上了一道折子,弹劾美国留学生大多数做了基督教徒,最后,越来越多的人细数留学生的错处。提意见的人多了,清政府也开始重视这个问题,在征求意见同时,也有人主张半撤半留,也有人主张将全部留学生都撤回来,之后,清政府则是采取了第二种方法。到了1882年,100多名留学生全部从美国撤回,多数人都差一些课程,有些人甚至还剩下一年时间就可以毕业了。留学生归国之后,李鸿章誓死不让他们埋没在浮浮沉沉的官场之中,因此,这些人多数被分进了电信局、船舶厂等一类的新型部门。这一批留学生的学业完成虽然不尽如意,但是,大多数人的人生都得到了绽放。比如:这一批人中出现了一个国务总理、两个外交部长、五个铁路官员、开滦煤矿矿冶工程师吴仰曾、北洋大学校长蔡绍基、清华大学校长唐国安,还有李鸿章和袁世凯的幕僚,宋美龄的姨父 但是,他们中也有多人在战争中阵亡,其中,就包括甲午海战中邓世昌的大副。即便如此,他们的学业未能完成也是一大憾事。对于此,美国驻华公使在1884年的中法海战后,曾建议清政府支持留学生完成学业,但是,此时的慈禧却以战争为借口将外交大臣全部撤回,留学生则缺少了继续留学的机会。加之,当时的执政者目光短浅,他们不能意识到留学所带来的长远好处,因此,留学一事二次搁浅。清朝第一批留学生名单一群身穿缎袍、拖着长辫的中国孩子在上海港口乘上一艘轮船,经过漫长的旅程后抵达美国旧金山,开启他们的留学生涯。这是中国第一批留美幼童。从1872年到1875年,清朝一共向美国派遣了4批共计120名留美幼童。他们的年龄都在12岁左右,此前从来没有外出求学的经历,更别说跨越万水千山来到语言、习俗、文化等与中国迥然不同的美国。他们在生活方式、语言交流等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困难。好在他们勤奋、努力,克服了种种困难,在学习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进入美国大学读书,还在生活上逐渐融入美国社会。留美幼童可是,就在他们即将学业有成、载誉归来之际,清朝却因部分为留美幼童信奉基督教、剪掉脑后的辫子为由,将他们提前召回国。1881年,94名留美幼童分3批被遣送回国。120名留美幼童出国,回来了94名。这是因为有一部分留美幼童要么被提前遣返,要么不幸病故于美国。其中,有2名留美幼童是抗拒了清廷的命令,拒不回国,留在美国完成了他们的学业。他们名字分别叫谭耀勋和容揆。谭耀勋谭耀勋是广东香山人,生于1859年;容揆是广东新会人,生于1861年。谭耀勋是第一批留美幼童,1872年来到美国时年仅13岁。容揆是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的容闳先生的族弟,受容闳的影响报名成为第二批留美幼童,于1873年到美国留学。1881年,当清廷召回留美幼童时,谭耀勋早已以优异的成绩考进耶鲁大学,读到了大学二年级。容揆则刚刚被哈佛大学录取,兴高采烈地为大学生涯做准备。清廷的命令,击碎了他们的梦想。容揆当其他留美幼童不得不收拾行李,离开生活和学习了多年的美国即将启程回国时,谭耀勋和容揆不约而同地作出了一个选择:抗命不归,继续在美国完成学业。于是,他们在乘车经过美国伊利诺伊州首府春田市时,以下车与朋友告别为由,逃走隐匿起来。虽然留在了美国,但谭耀勋和容揆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以前在美国读书,所有费用都由清廷承担。现在没人出钱,他们将怎么办?这时候,清朝驻美副公使容闳伸出援手,对他们进行资助。留美幼童回国后,也凑钱来帮助他们。不少美国友人雪中送炭,给予帮助。在容闳的建议下,容揆从哈佛大学转到了耶鲁大学,与谭耀勋一起读书。最终,他们都在耶鲁大学完成了剩余的学业。耶鲁大学1883年,谭耀勋从耶鲁大学毕业,在纽约中国总领事馆获得了一份工作。但他希望能够去加利福尼亚州,为更多的华人同胞工作。加州是华人在美国的第二大聚集地。不幸的是,当年秋天谭耀勋患了肺病,不得不回到位于美国康涅狄格州首府哈特福德西北的库布鲁克镇养病。那里有谭耀勋在美国的家庭。当年,谭耀勋刚刚来到美国时,在卡琳顿夫人家里生活了近10年。11月13日,谭耀勋病重去世,年仅24岁。他被安葬在卡琳顿夫人家的墓地里。谭耀勋在美国的墓地容揆于1884年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先是在耶鲁大学雪菲科学院学了两年化学,继而在1886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矿业学院学习工程,直至第二年毕业。之后,容揆在美国生活、工作了大半辈子,并与一个叫玛丽·博哈姆的美国姑娘恋爱、结婚。期间,他曾经在1908年携带全家回到中国,在上海和天津生活了半年时间。容揆干得最长的一份工作,是为清朝驻美使馆工作,担任译员、秘书、代办等。在1909年以后,清朝曾经派了3批庚款留学生到美国留学,为中国培养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文学家、社会家,如梅贻琦、竺可桢、赵元任、胡适等。当这些庚款留学生来到美国后,由容揆办理接待,然后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到不同学校就读。就读期间,容揆还负责安排、监管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容揆本身就是留美幼童,很关心庚款留学生的成长,照顾得无微不至。梅贻琦1943年,容揆病逝于美国华盛顿,享年82岁。2010年,中央电视台拍摄关于留美幼童的纪录片《幼童》时,曾经来到美国得克萨斯州首府奥斯丁,对容揆的后裔丹纳和理查进行采访,获得了大量留美幼童的第一手资料。清朝曾经派遣120个幼童赴美留学,为什么后来却只召回了94人?1、欧阳庚(1858年~1941年),广东广州府香山县(今中山市火炬开发区大岭村)人,第一批留美幼童之一,是清末民初的中国早期驻外外交官员。在纽约市曼哈顿入西海文小学、纽海文中学及耶鲁大学就读。欧阳庚与詹天佑同在9年内完成了16年之课程,于1881年毕业回国。2、张康仁(1860--1926)。清同治十一年(1872 )人选为中国首批留美幼童。初入哈德福中学,后升入耶鲁大学学习法律。清光绪七年(1881)归国,派往福建水师学堂补习。后复赴美,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先后在檀香山、旧金山任律师。清宣统元年(1909)回国参加清廷殿试,被授予进士。3、容尚谦(1863—1954),男,族名征兰,号辉珊,珠海南屏人。清同治十一年(1872)入选为中国首批官费留美幼童,习采矿。归国后任清政府五品海军军官。著有《创办出洋局及官学生之历史》等。4、詹天佑,12岁留学美国,1878年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主修铁路工程。他是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被誉为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其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5、蔡绍基(1859年-1933年5月23日),字述堂,广东广州府香山县(今珠海市)拱北北岭村人。首批留美幼童之一,入耶鲁大学学习法律。归国后曾任天津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校长等职,是北洋大学的创办人之一。1933年5月23日在天津病逝,终年七十五岁。--留美幼童清国留学生是什么意思我认为去美国留学的儿童只有94个人回来了,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死在了美国,回不来了,第二个原因就是他们接受了美国人的思想,不愿意回到腐败的清政府继续为清政府做事。当时是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发起的洋务运动,想要像西方先进的技术学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并不是买他们的东西,是要学会怎么制造这些东西,所以他们才上奏慈禧太后,请求让中国的儿童去美国学习。慈禧太后当时也是非常犹豫的,因为怕他们学习了新的思想,就返回来推翻自己的清朝,但是,迫于曾国藩,李鸿章他们的联名上奏,最终决定还是派他们出去。但是他害怕这些儿童去了美国,被美国的思想洗脑了,就对清政府不管不顾了,所以他们要求他们留辫子,每天向清政府的方向朝拜,而且他们只能等清政府的任命。一边想让他们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西方的先进的文化思想,但是一边又给他灌输中国的旧思想,这其实是非常矛盾的,这也是后面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之一。 但事实上,因为这些孩子被送去美国的时候,年龄非常小,小孩子接受新鲜的事物是非常容易的,所以,即使有清政府向他们灌输忠君的思想,他们还是很容易的接受美国的这些新思想,新事物,就导致了他们不愿意再回到清朝。他们逐渐一步一步地摆脱清政府的控制,被清朝公费培养的留学生,为啥不报恩还要造反呢?是指在清朝时期前往海外留学的中国学生。清国留学生是指在清朝时期前往海外留学的中国学生。这些学生主要是到日本、美国、法国等地学习先进科技和知识的青年人。在清朝时期,中国的科技和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为了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清政府派遣了大量的留学生到海外学习,其中日本是最主要的目的地之一。这些留学生在日本学习了军事、法律、教育、医学、工业等方面的知识,对于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此外,清国留学生还参与了日本的政治运动和社会变革,例如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等。这些留学生的经历和所学知识对于他们回国后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代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赴美留学是在什么时期清朝末年的时候,因为闭关锁国和妄自尊大识得清朝陷入了十分落后的局面。但是清朝的皇帝和文武大臣以及下面的百姓都不知道这种情况。英国人当时为了完成资本积累。大量的向清朝倾销鸦片,中国人吸食鸦片之后变得精神萎靡不振,整个军队的战斗力都在下降。后面清朝为英国而爆发了鸦片战争,从此以后清朝进入了逐渐的阶段。清朝为了自强求富的留学生向外国学习文化以及枪炮制造技术,却为何到头来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成为了灭亡清朝的急先锋呢?留学生来到欧洲之后意识到清朝的落后当时的清朝虽然经历了鸦片战争的失败,也在后面多次被欧洲列强欺负挨打,但是他们仍然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所谓的派留学生,出国学习只不过是为了维护统治,而当时也没有多少贵族以及皇亲国戚,愿意派自己的子女去遥远的外国去学习。当时要成为留学生的人,一般都是底层百姓的子女,他们生活过的十分艰难,家里都揭不开锅了,而没有办法只能去应聘朝廷当留学生。这也是一条出路,至少朝廷会给他们的家人发放一定的银子,让他们过上一定温饱的生活,而留学生在当时来讲是一个被人十分看不起的职业。在国内被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所歧视,认为他们向洋人学习这事,在在丢大清早的脸,可是他们自己却没有这样认为,他们来到欧洲积极学习之后发现世界是那么的美好,而清朝是那么的落后,他们迫切的想要改变清朝落后的面貌。于是回到清朝之后就积极开展各种军事改革,变法是最后死的清朝也在不断改革,自从走向灭亡。清朝统治者对留学生的多次欺骗使得留学生反抗清在戊戌变法之中,慈禧太后答应要把国家大权还给光绪皇帝,当时许多留学生以及国内的有知识青年都相信的慈禧太后的说法,大家都准备好好的大干一场。是他们到头来却发现这些都只是慈禧太后的一个幌子,只是用来忽悠光绪皇帝的。是光绪皇帝所组织的戊戌变法,只不过维持了100天就结束了,持续待后将光绪皇帝软禁起来,并将留学生和许多知识分子都给处理掉。他们认为他妨碍了大清的统治,大清培养他们是让他们给大清续命的,而不是给大清捣乱的。许多留学生都和光绪皇帝关系十分好,他们一心期待慈禧太后倒台,而光绪皇帝主政之后,他们就可以实时他们的政治抱负,但他们没有等到那一天,慈禧太后在自己身体快不行的时候就下令毒死了光绪皇帝,这使得留学生最后一丝幻想破灭,他们决定造反灭亡清朝在清朝灭亡之后重新建立一个让他们满意的国家。而清朝从19世纪70年代所努力花费银子培养起来的留学生,虽然短暂地开展过洋务运动变化,为各种军事改革出过力,但在最后清朝却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一味的骗和忽悠磨灭了各个积极分子的耐心,使得大清被他们消灭从清政府外派留学生到如今的英国小留学生,留学为了什么?在清朝洋务运动期间,首批官派留学生于1872年开始派往美国。这一计划由容闳提出,并得到曾国潘、李鸿章等人的支持。留美幼童的故事与容闳紧密相连,他是中国最早毕业于美国著名大学的学生之一。1854年,容闳从耶鲁大学毕业后,经过18年的等待,中国于1872年开始派遣第一批留美学生。1872年8月11日,第一批幼童从上海出发,抵达美国旧金山,并最终被分配到新英格兰地区的54户美国家庭中。他们以惊人的速度掌握了语言,成为各自学校中的佼佼者。据统计,到1880年,超过50名幼童进入美国大学学习,其中22名进入耶鲁大学,8名进入麻省理工学院,3名进入哥伦比亚大学,1名进入哈佛大学。这些留学生在美国接受了西方教育,他们的生活逐渐西化。一些幼童开始信奉基督教,并对传统的儒家经典失去了兴趣。他们的行为和穿着与美国孩子无异,这引起了一些保守官僚的不满。最终,留美幼童的计划在1881年被提前终止。回国后,这些留学生遭到了社会的谴责。然而,他们中的一些人后来成为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如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北洋大学校长蔡绍基、清华大学校长唐国安、民初国务总理唐绍仪等。中国的第一个留学生是清朝时期的容闳(hóng),广东香山人,是孙中山的同乡,生于1828年,比孙中山大38岁,容闳是第一个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中国留学生,也是近代大力推进留学事业的人,被称为留学生之父。容闳能够留学国外纯属机缘巧合,因为七岁时随父亲到澳门,便开始在澳门读书,香港割让给英国后,容闳随之来到香港念书,之后随勃朗校长夫妇到美国留学,于道光三十年(1850年)考入耶鲁学院,2年后加入美国国籍。容闳没错,容闳是美国人,他生在中国,在澳门和香港读过书,后来又在美国读书,还毕业于美国著名学府耶鲁大学,他接受的是全盘西化教育,从思想上更接近于外国人,相信如果容闳在美国生活的话,凭他的学历,找一份工作应该不难,可是容闳毕业后没有留在美国,而是回到了中国。那个时候的中国正是晚清时期,经历过鸦片战争的失败,国内又是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战乱不断,内忧外患不断地挤压着腐朽的清政府,容闳先后接触了太平天国、洋务运动与维新运动,然而最重要的是他推动了李鸿章与曾国藩说服清政府每年派出30名留学生,从1871年到1874年,一共120名留学生到美国留学。当时的中国,有识之士无一不在思索着如何拯救中华民族,有激进思想的革命党人,比如孙中山,有洋务运动的支持者,比如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左宗棠,有维新运动的改革者,比如光绪皇帝、康有为、梁启超,包括当时的美国人容闳也对中国的改革及革命事业积极参与。洋务运动很少有人知道,1901年革命党人策划在广州发动起义,还决定事成后推举容闳为政府大总统,但容闳拒绝了,不光是因为他是美国人,而是容闳让给了同乡孙中山,并积极在美国参与筹划起义事项,虽然最终没有成功,但容闳这个美国人显然对于中国的革命事业有过帮助,尤其是那一批清政府官费送到美国的120名留学生,其中很多人成为日后的知名人物。清政府官费送120名留学生到国外,是为了让这些人到国外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然后回国参与建设,这一批人中有很多日后大名鼎鼎的人物,随便说几个名字:蔡绍基(北洋大学校长)、蔡廷干(海军军官)、詹天佑(铁路工程师)、唐国安(清华前身校长)、唐绍仪(民国首任内阁总理)。清政府留美学生这些出国留学的学生平均年龄是12岁,原本计划在美国留学15年,因各种原因中断,只留学了9年就被迫中断,只有极少数人完全了学业,当清政府要召回这批小留学生时,有个别人还不愿意回家,除去病故及被遣返的,大部分人都回到了中国,这是中国最早的一批的官派留学生。从清政府开启了官派留学之后,无数中国留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或者官派,或者自费,到国外留学,学习国外的先进科技、工程、文化知识,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在学成之后,回到国内为国家的建议付出了终身的心血,他们的名字有:钱学森、邓稼先等等。140多年后,改革开放已经四十年的今天,留学已经变得非常普通了,据统计,仅在2017年一年,中国的留学生就突破60万人,所有在国外的中国留学生加起来达到上百万人,留学已经变成了一项非常普通的学术活动,也有大量的留学生在学业完成后,选择留在国外工作生活,并且还因此改变了自己的国籍,这也无可厚非,毕竟人各有志。中国历史朝代中国已经屹立世界的东方五千多年了,一直在世界上都处于领先地位,比如汉唐盛世,即使一直到了清朝前期,也同样是领先世界,只是到了工业革命开始落后于世界,清末为了学习世界先进科技才派出留学生,有句话叫“师夷长技以制夷”,意思就是学习外国人先进的东西用来制衡外国人,但到了现在,留学就成了学术自由交流。但是,据消息称现在英国有15万名平均年龄14岁左右的小留学生,这么小年龄就出去英国留学,已经不是学术自由交流了,14岁在中国正是上初中的年龄,连中国的九年义务教育都没有完成,什么叫义务教育?意思就是说所有中国国籍的少年儿童都必须要接受的教育,可这15万英国小留学生显然受到的教育与中国并不一样,从小就接受英国的教育,只有一个好处,就是能更快地融入英国社会。小编实在不明白,为何到了今天,还有这么多中产阶级宁愿每年花几十万的学费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国外去读书,国外的月亮比中国圆?还是国外的教育比中国强?中国可是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国,只有200~300年的时间不是世界第一,其他数千年,无论是经济、科技、军事都在世界排名第一,而且未来中国再次回到世界第一的时间不会太长,放着自己五千年灿烂的文明不追?却把自己十几岁的孩子放在国外受教育,因为什么?你们长着华夏人的面孔,即使移民国外,也改变不了你们亚洲人的面貌,成为少数族裔,所谓的教育无国界、科技无国界就是一句笑话,你看看美国打压华为、中兴,无国界的前提是你永远落后。英国疫情看看去年持续一年的香港乱局,根源就是教育,连回归中国40年的香港都会产生与中国离心离德的动乱,就是因为香港的教育出了问题,中国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如果连本国的9年义务教育都没有学过,从小就学习外国的教育,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对祖国有感情吗?对中国会友好吗?会不会像香港那些拿着燃烧瓶的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一样,对着自己的同胞出手?国家应该从法律层面规定所有中国国籍的孩子必须得在国内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将来要扩大到13年义务教育,这是必须要在法律上规定的,义务教育是基本教育,是每一个中国学生必须要接受的,如果连这也在外国学,那这个孩子对中国有何意义?在外国接受基本教育的孩子将来是中国人吗?英国小留学生对于那15万英国小留学生,他们的家长呼吁中国政府包机接他们回来,从理论上说,也没有错,因为他们目前是中国国籍,还没有加入英国国籍,但是你们对国家提这么多的要求,最基本的道理是不是应该爱国,是不是应该报答自己的祖国,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从大国情怀来看,无时无刻不上演着农夫与蛇的故事。国家包机接这些孩子可以,所有孩子家长得负担一切费用,同时国家应该把所有这些孩子和家长的档案归入,最重要的就是从法律层面立法禁止所有少年在国外接受义务教育,大学可以出国留学,高中以下必须在国内学,既然离开这个国家是你们的选择,那么国家也有权选择拒绝。那么留学为了什么?很明显,百年之年那句话,仍然适用:师夷长技以制夷。就是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我们的短处,华夏民族是一个勤劳、善于学习、能吃苦、始终奋斗的民族,五千年历史只有二三百时间不能领先世界,我们迟早会再次回到世界之颠。
中考结束出国留学怎么说
上一篇
11-16
职高留学平均分不够怎么办
下一篇
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