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gonglue投稿,不代表升华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4sh.com/overseas/21998.html
近年来,越来越多国内学生选择高中留学美国,有人觉得美国高中是锻炼孩子的机会,也有人觉得美国高中是迈入美国顶尖名校的基础。其实很多家长对美国高中留学并不是特别了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留学美国高中应该了解些什么。适合最重要!由于中美之间的信息...
近年来,越来越多国内学生选择高中留学美国,有人觉得美国高中是锻炼孩子的机会,也有人觉得美国高中是迈入美国顶尖名校的基础。其实很多家长对美国高中留学并不是特别了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留学美国高中应该了解些什么。适合最重要!由于中美之间的信息差异,很多家长在为孩子选择美国高中时,都以排名为主,其实美国中学分类非常复杂和多样,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点,并不像我们国内的高中,重点高中就是上好大学的必要条件。在美国,家长考虑的因素比较多,比如地理位置、学校性质、学费、选修课程等等,他们会倾向于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喜好来选择学校,而不是单一的排名。此外,美国中学的排名也有多种,并无官方的排名参考。所以,我们不能把排名作为选择学校的唯一标淮。不要一味追求高TOEFL和SSAT去美国读高中录取分数要求只是参考的一个部分,并不是全部。TOEFL也是评价孩子语言能力的参考,不是优秀度的衡量,比如孩子的家庭、经历、性格和心理健康程度等等,都是学校所关注的。而且美国中学一般规模较小,几十人到几百人,有的一年级才接收2-5个国际留学生,由此也可以看出竞争的激烈程度了。美国高中男/女校、教会学校均可选与国内中学不同,美国有一些男校、女校或教会学校,对于这些类型的美国高中留学学校,有些家长会担心:男女分校会不会给孩子成长带来扭曲或者畸形,是不是教会学校要逼着学生信教或者封建迷信等等。这些其实都是完全错误的理解。美国的男校、女校除了性别分类外,设置的课程也根据不同性别有著调整。比如男校会多多考虑培养孩子男性的抗压力和责任感。女孩子除了才艺外,也会培养学生独立的性格和高雅的品位等。教会学校也不会硬性要求学生都必须信教,且一般教会学校对学生照顾周到,接触的学生和老师都很有爱心,家长可以更加放心。可以锻炼孩子独立性不少家长有‘我有亲属在美国,孩子小就选择这个州的学校’这种观念。其实美国面积广阔,就算一个州面积也较大。而且一般我们去美国读中学的话,孩子都是寄宿在学校的,就算是走读的学校,周末一般也都有安排。住在亲戚家恰恰是不方便的。我们建议,出国是家长给孩子一个飞翔的开始,家长应充分信任,不要让亲属照顾的观念限制住选校。美国中学课程并不简单受很多媒体的影响,有些家长认为国外课程比较简单,而国内教育比较扎实。其实在美国课程是和大学一样,分必修和选修的,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向来选择课程,更好地培养孩子的个性和爱好。因为美国学校比较注重动手能力,所以也有一些中国孩子到了美国学校中会有一些不适应。其实两国教育无所谓简单与否,只有侧重点的不同。以上就是关于送孩子到美国高中留学家长应该注意的事情的介绍,希望对想要送孩子到美国读高中的家长有所帮助中式教育和美式教育的差别到底在哪里?成绩要求:新托福成绩100分以上或老托福成绩600分以上;商科需要考G-MAT,且在700分以上; 计算机类专业需要考GRE,且在1200分以上;大学4年各科平均分在85分以上。中美教育差异巨大,如果中国留学生不能适应美国的教育方式,不能流利地使用英文,不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能很好地融入同学们的讨论中,那么他们就很难完成学习任务。当他们无法顺利完成学业时,就只能选择退学。扩展资料根据美国研究生院委员会(CGS)的最新统计,二00六年申请来美国各大学研究生院攻读学位的外国学生数量比二00五年回升一成一,其中来自中国大陆的申请量猛增二成一,仅次于印度。中国和印度是向美国研究生院输出学生最多的国家。中国学生申请量在过去两年分别锐减四成五和一成五之后,二00六年终于出现大幅回升,从而带动美国整体国际学生留学市场回暖。韩国和中东学生申请数量也有所增加。留美国际学生减少,人才来美动力减弱,已经引起布什政府的关注。他们一再强调加强国家安全与保持门户开放并不矛盾,欢迎全世界有良好愿望的学生来美学习,并认为这对保持美国在二十一世纪的竞争力至关重要。据称,国际学生选修敏感学科接受安全背景审查的等待时间平均为十天。美国国务院拟将允许外国学生提前入境的时间由四十五天延长到一百二十天,还有一些旨在展示美国欢迎国际学生态度的法律程序改革有待参议院讨论批准—出国留学中国新闻网-今年申请到美读研的中国学生出现大幅回升美中经济学差异都表现在哪些方面?现代教育的问题本质上是经济问题。国人往往愿意夸大中国教育的缺点,无视美国教育的问题和现代教育的本质矛盾,而把自己的种种和中国社会发展某些方面的问题归咎于中国的教育上。1 适当的应试教育不会摧残人的创造力人们常常批评中国教育的一点就是认为孩子们天天应试会伤害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对此最佳的反例就是韩国。韩国应试教育比中国还要残酷,进行全面的量化管理。然而韩国不仅技术创新做得比中国多,球踢得还比中国好,**拍得比中国强,连肥皂剧和综艺节目做得都比中国专业。这是为什么?在以上的每一个细分领域讨论中国同韩国差距的原因,都可以另写一篇答案。但一个共同点是,韩国在以上的每个领域都创造了一个健康的人才市场。既然是市场就要符合经济学原理。而一个重要的经济学原理就是: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具体到人才市场就是,人们会为了得到想要的工作机会而努力获得相应的培训,无论这份工作是科学家,工程师,还是足球运动员。中国学术圈的问题,不是因为应试教育影响了孩子们的创新能力,而是因为认真的科研没有得到足够的激励,对腐败造假的纵容包庇伤害了科研人才的市场。再说一个例子:IMO,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每年,IMO都会把各国选拔出来的孩子们关在一起考试做数学题,根据成绩对国家进行排名。因此大多数竞赛强国都会在考试前的几个月开始对自己国家的国家队选手进行培训。而能进入国家队的孩子,在这之前很可能已经经历过若干年的奥赛教育。因而IMO大概是最为极端的应试教育之一。那些在IMO中获奖的孩子们长大后怎么样了?他们的创新能力还在么?我们可以从菲尔兹奖,这个被成为“数学家的诺贝尔奖”的获奖结果中看出些一二。从1990年开始算起,每届菲尔兹奖获得者中都会有至少一位是IMO获奖者,一共26位获奖者中有13位是曾经的IMO获奖者。这些在数学研究中做出巨大突破的数学家们,曾经也是应试教育的经历者和优胜者。那场应试,伤害到他们什么了?人们常常低估市场经济对人才培养和选拔的巨大作用,而夸大了应试教育的负面效果。2 量化考核是公共教育的未来首先明确几个概念。教育的概念其实应该分为两部分:家庭教育和公共教育。前者指代父母,后者指代学校。在接下来的这个段落,我们只讨论公共教育,即学校到底应该怎么教。很多国人总爱说,美国学校有多好多轻松,老师整天带着孩子们玩,搞素质教育,不像国内天天考试。且不说这种放羊式管理造成了美国理科基础教育的全面落后,更重要的是,在美国,公共教育正在全面走向量化,而且教育越发达的地区量化的程度越高。GreatSchools Ratings,一种在美国常用的用来评价公立学校的分数体系。每个学校得分在0-10之间。在美国的大部分州,分数完全取决于在校学生的标准化考试成绩。家长们根据学校的分数判断学校的教育质量,从而为孩子选择学校和学区。因此,提高学生们的标准化考试成绩,是学校发展的首要目标。这故事的开局是如此的熟悉,以至于国人不难想像到这场量化运动会走向何处。最终,学校的老师们也将以学生的考试成绩被考核。这将重塑教师的人才市场,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教育质量。量化考核是教育工业化进程不可逆转的趋势。美国早年的放羊式“素质教育”就如同田园牧歌的纯手工时代,而量化考核就是工业革命和社会大分工。你可以指责工业化和社会分工造成了人们异化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你不能否认,工业化和社会分工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注定要更广泛,因为它更有效率。纯粹而优质的手工业依然存在,但它只会以小众的,高价的形式,去满足那些愿意为了特定质感花更多钱的人。在教育市场,那叫做私立学校。教育的市场化会做出自发的选择。这是为什么讨论衡水中学是否应该存在没什么意义。衡水模式出现在河北而不是北京上海本身就说明了答案:河北的经济水平只能负担起衡水模式的教育成本与质量比。人们常常低估经济对教育模式的影响,而高估了人为改革的作用。3 素质教育不适合公共教育素质教育是什么?无论你是指古雅典的柏拉图学园式教育,还是指中国古代的私塾式教育,还是当代教育书籍中的“启发式教育”,都绕不过一件事:这种教育是一对一的,个性化的,针对特定学生的。换句话说,学生/老师比例要足够的低才能保证质量。这决定了素质教育或许在古代可以行得通,但在现代公共教育绝对不行。因为古代的教育都是给有钱家孩子的,是私人的。而现代公共教育是大规模的,低成本的,以保证尽可能多的孩子接受教育,从本质上就与素质教育的现实基础相违背。想在公共领域实践素质教育,就等同于想让每个孩子都有做科学家的能力因而找大学教授来给小学上课。这既不现实,我们也不需要。所以素质教育应该在哪里实践?在那些能一个老师只配几个学生的地方:博士生院,私立学校,和家里。(对大多数孩子来说,家里是最容易实践素质教育的地方。换句话说,素质教育应该是家长的责任而不是社会的。多数中国的父母,轻视了自己作为孩子第一个老师的责任)要求中国的公共教育强行实践素质教育,只会让已经实现工业化的中国课堂退回到放羊式管理。而那些本可以因为标准化考试而让大多数孩子获得的教育,也只会出现在有钱人家的家教课上。4 美国的问题:素质教育加重了社会阶级固化假如一个社会过分强调素质教育,并根据“素质”来进行人才选拔,那会怎么样?那就会像现在的美国一样,只有有钱家的孩子才能上常青藤。因为获得“素质教育”最有效的办法是上私立高中,而要上私立高中首先要有一样东西:钱。哈佛、耶鲁和普林斯顿这三所大学,录取率最高的100所高中,只有6所不是私立的。而私立高中的大部分学生都来自私立初中,私立小学 这意味着,一个普通的美国中产家庭,从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社会的上升通道,从一开始就狭窄无比。我们甚至可以怀疑,所谓“素质”教育和“素质”选拔,是不是有产阶级们的阴谋,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否则,为什么亚裔学生在常青藤的录取上一直受到歧视,即使他们连“素质教育”的表现都比白人学生优秀得多?5 我们要从美国教育学习什么?当然,我们还是能从美国教育学到不少,特别是如何在量化考核的同时保证学生福利:51 多次考试取最优高考为人所诟病的一个问题就是“一考定终身”,偶然的发挥失常对学生个人的伤害太大。这件事美国做得比较好。SAT考试可以每个月都重新考,申请大学时提交其中最好的一次成绩就行。实践的难点是要做到每次考试的标准更一致,而不仅仅是对学生成绩做正态化。52 考试标准的多样性给孩子选择和思考的空间。高考把孩子们用一个模子打造成型,就忽略了个体的差异化发展。然而量化考核不代表非要有唯一的考核标准。美国的SAT2考试,作为对SAT基础考试的一个重要补充,需要学生选三个科目来考,难度比SAT高。这让学生有更多的空间对自身的兴趣和选择进行思考,而不是一味的题海。在此之上的AP考试,更是要选一门大学的科目来考察大学入门内容,难度比SAT2和高考都要高得多。这样,以后不打算做数理相关工作的孩子可以只考SAT,对数学有兴趣的再考SAT2的数学,大学想学数学的再考AP的数学,特别厉害的考竞赛。这一整套阶梯化个性化的量化考核标准,值得中国学习。一句话总结:现代教育的问题本质上是经济问题,在理解这个前提下讨论如何改进中国教育才有意义。美国大学本科难吗?无论是选择在国内就读大学还是选择出国留学,经济学已经成为了众多学生的首选。但由于教育理念、教育体制与水平的差异,美中经济学差异也有很大。但这些差异都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对此出出国的老师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可以为打算选择这个专业的同学提供一个新的思考角度。 在美国,经济学的教授很多,经济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较为丰富,因此招收的学生也较多,在美国大学开设的众多专业课程当中,经济学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般来说,经济学设置社会科学下方,有的院校也把它归属于管理学院。 在美国,经济学的课程设置是以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为导向的。美国大学的课程设置都是围绕着一个核心,即必须追随社会的需求,在切实可行目标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设置课程,形成合理的课程体系。斯坦福大学经济学专业制定经济学本科培养目标的定位就是熟知现代社会的各类经济现象、掌握分析经济问题的技能和评估公共政策的实际才能。以这种目标为导向的课程设置,比中国的经济学课程更加的细化,实用性也更强。 在美国,对于课程的设置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社会的发展、市场的需求而变化的。以大家熟悉的耶鲁大学为例,有数据显示,耶鲁大学经济学系的毕业生有75%在进入到经济学教育、法律、工商管理或其他专业领域工作两道三年后,会选择在相关领域继续攻读硕士或者博士学位,剩余的25%会在工商企业、政府部门或其他组织从事具体的相关工作。毕业生的这种流向意味着经济学的教育须面向工商界、教育界、法律界和政府部门作出合理的安排,既能满足学生在相关部门工作的技能,也能为学生以后的深造打下一个良好基础。 同我国的大学相比,美国经济学的目标定位是比较低调的,它没有强调人才的专业性,也没有强调人才的高层次性,更没拔高大学毕业生的研究能力。可以说美国经济学的本科教育对市场的定位更加明显,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更加偏重,与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形成了美国经济学教育的三个维度。 美国高校的经济学专业由于和市场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是比较广阔的。了解了中美经济学专业的差别,对学生申请学校和选择专业也有一些的帮助。高中留学,高中生去美国留学有哪些优势?这些年,“出国热”持续高温,想必有不少学生留学美国本科,正是为了躲避国内高考吧?然而经历了十年寒窗苦读,终于远渡重洋入学后你却发现美本比高考奋战还苦还累还难,因为美国超级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很多课程都很难,凭白给学生增添了不少压力。美国的高等教育比中国还“应试”,美国的学生平均学习刻苦程度是中国学生不能比的。对于国际生来说,录取只是留学生涯的开始,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更高的挑战,只有几年如一日脱胎换骨的刻苦努力,才能顺利毕业。学业压力这点对于优秀学生更为明显,不少抑郁症患者都是优等生,多来自于同龄人的压力,他们一心要保持出众成绩,无形中压力更大。 首先,在精英大学读书,学业负担的确很重,搞定了Assignment、Quiz接踵而至,下面又是Lab,完了之后是Test,以为松了一口气才发现还有一大堆的Paper还没有写,搞完之后以为可以稍微放松才发现又到了Final! 对名校的学生来说,计算成绩的GPA像是头上的“紧箍”。学生间竞争激烈,别人都学到1点才睡,你若不想垫底不得不两三点甚至更晚才睡。挂科就更惨了,分数低还有可能拿不到学位证。其次,大家都是高中时的佼佼者,申请时以高分裱花,以丰富的课外活动、杰出的学术大奖从几千几万同龄人中脱颖而出。披荆斩棘进入梦校,发现在这里更是个世界级的精英聚集地,唯一不缺的就是“各路牛人”才子,天外有天,人上有人,本以为自己是学霸很了不起的存在也黯然失色了,因为总有人能进入你瞠目结舌无法企及的高度,而你所能做的就是陷入新的一轮“闯关打怪”的战斗中,不得不压榨自己逼迫自己,用自己的表现去证明我还配待在这里继续学习的,我还可以做得更好。 大家表面悠闲、如此出色,私下却都在暗自拼搏较劲,还要在繁重的学业压力下平衡实习、课外活动以及各种社交活动,而且时刻保持自信和充满斗志,内心里可能已经经历过一次又一次的崩溃。 诚然,像向往的“抛开学的很深的那群人,单纯的为了毕业证”那样,就不会有上面的压力了吧? 事实上,作为国际生,由于存在很大的中美文化差异,除了语言障碍,学业科目本身很难对付,一些学习习惯都会弄的你无所适从,比如:老师上课的时候并不会特别提醒你需要做什么,平时记录什么,而且日常很多重要通知、作业等都是通过电子邮件的,一不小心就会错过很多重要事情。这对于在国内什么事情都由父母、老师操劳的学生,是需要适应好久的。作为成年人了,入学时,学校会给大家发学校的规章制度,你需要仔细理解按部就班去做。 再比如,平日不仅要完成大量的阅读写作调研作业,还要精心进行预习准备,不然课堂发言课堂讨论会插不上话,participation很差,有挂科风险。这是亚洲学生普遍面临的问题,一步跟不上,之后会越落越多的。所有课的内容加起来,每天需要完成的事情积成山。除了课业,学生还有其他需要完成的项目,比如一些学校要求的program,需要和其他学生配合共同完成什么课题项目,因此可能要长期保持“紧张”状态。 出现困难,可能源于以下几点 1、缺乏清晰的学业计划:入学后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明确的规划,不清楚自己需要做什么,或在学习上过于松散。 学校里总有着形形色色的活动或party,很多学生逃课的次数便“噌噌噌”地往上涨,作业也是赶完为算。久而久之在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里就失去了自己的原则,从而遇到考试挂科、出勤率低、GPA低,学术不诚信等情况,被学校停学,或是被劝退。因此建议学生根据自己参与的课程或活动发现真正的兴趣,尽早确定方向,多向学业导师、教授或校友进行咨询,快速走出迷茫。 美国本科难,首先,不同专业有不同专业的难。对中国学生来说,难得最凸显的,不是工也不是理。而是文科。 因为美国本科的文科学习方式,跟国内实在是太不一样了。 国内大学的文科考核方式绝大部分是知识点的记忆。但美国的文科,除了你要超大量地阅读各种比砖头还厚的文献之外,你还需要在课堂上的参与互动和讨论,还要写好几十页的Paper。 每一样都需要你要有非常强的自主性和投入度。理工科的话,其实更多的是在课程的压力上。跟中国孩子从一而终的努力不同的是,美国的小孩,大多玩得非常狠,学得也非常狠,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高强度的压力。但是中国的孩子刚过去,往往会比较难适应。 以工科为例,光是数学类的课程,工科学生就需要学习微积分I、II和III,微分方程和统计学……航空航天和电气还需要比机械、土木、软件和石油等工科专业学更多的数学课程。 这样大量的“秃头”课程,学生没有足够的毅力和敏锐的学习技巧,真的坚持不下去。中外大学学习目标的“差不多”,但在美国本科=失败在国内,可能我们觉得把期末考试考及格、或者努力一点考到85分以上就“差不多”了。但是在美国本科,你必须在这个基础上,再做到突破你自己。 美国除了大一大二比较基础的学习之外,大三开始的课程都需要你主动去推进、要融入非常多你个人的想法、要知道你怎么去借助大学的所有资源把一件事情给做成。 比如很多课都是要求你做Project的,文科要写Paper,理科要自己设计项目。你要自己主动想我该做什么项目,该怎么将课上学的东西融入进去,该怎么跟教授请教,该怎么跟同学配合等等……全部都需要你自己来主导和推进。 这要学生很清楚地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要有很强的主动性、领导力、表达能力,才能做好这些事情,才能够拿到一个很不错的分数。 这看起来是抽掉了对学生的束缚,让学生自由了,但是其实对学生能力的全面程度和“极致”程度,是更高的要求。 这是美国本科整体上的难。在具体的细节上的难,更是让学生每天都在“崩溃”边缘试探。比如: 课前需要深度预习,美国读书,上课不是重点,重点都在课前预习。 美国的上课,是预设你已经把今天要上的课程在课前全部学过了的基础上,来进行的学习。所以一般课上只表达看法和讨论,甚至要你做一些贡献,比如去启发其他同学。 学生如果课前不做大量的准备,在课堂上很容易出丑,或者被老师打低分。这就造成美国的本科学生,大多已经习惯了把重心放在课前,课堂上反而是放松的。 但中国学生早就习惯了轻轻松松听老师把已成结论的知识送到自己耳边,要改变习惯,真的是,好难!很多专业课,你可能没资格学。美国很多学校的课程是分梯度的,慢慢会越来越难。 比如你大一修的是入门的基础课程,大二就要修一个更高难度、更专业的课程。专业课可能会要求你前置课程GPA达到30以上,也就是80分或者B及以上,你才能接着往后去读。 如果你的前置课程没有达到要求分数,就只能再重修这门前置课,并且没有办法继续读专业课。 如果你重修再不过,比如GPA可能不到20,学校就会建议你转学院,你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毕业。不让学生“歇一口气”的考核方式,美国本科的考核形式非常多样、并且贯穿整个学期的每一天。 考勤、课堂表现、作业、论文、研究项目、考试……都是考核你的标准,而并不仅仅是最后期末考试老师划重点突击一下。 这就需要你从学期开始到结束,都要不停地努力努力努力,才能有一个比较好的成绩。 由此可见,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们,真的是太难了。更扎心的是,有的大学,不但让学生难,还让学生的“难”没什么回报。这是因为在美国:越是普通大学,越不好混文凭。 Top 50的学生,反而是更好毕业的,很多甚至提前毕业,比如3年或者35年毕业。但是如果是Top 50之外的大学,尤其是百名开外的学校,因为学生能力的参差不齐和管理上的宽松,学生的毕业率反而会更加低。 由此可见,现在努力学习,一劳永逸去个好学校,是多么地重要!用汗水、决心和努力,让梦照进现实。被任命为美国国务卿的非裔美国人科林鲍威尔说过:“梦想不会通过魔法成为现实;它需要汗水,决心和努力。” 在美国高校看来,如果你的课程很容易,你将无法为将来的职业做好充分准备。你需要学习强有力的知识,才有能力对自己的未来负责任。 这也是美国高校虽然以难度大、低毕业率而让不少学生艰难挣扎,但是却少有怨言的原因。 但越是这样,越需要你加强平时的学习,稳扎稳打,学好语言和打好专业基础两不误,磨炼意志,最后才能走得更稳!美式教育和中式教育差别到底在什么地方?直说,不好。社区学校比较浪费时间同时浪费钱财美国没有预科这个学制,目前国内也有一部分预科,基本上是一些教育机构与一些大学合作,其实就是借用大学的名号。师资都是自己的,学生读完这个预科,可以对接到美国大学,但对接的美国大学都是排名比较靠后,或者没有排名的。楼主时间还非常充足,别怕困难,好好规划考试和时间安排就好了,一步步来,同时在国内毕竟数理化的教育是比较扎实的,学这些基础,去到国外基本上理科必修部分就没什么难了高中毕业直接申请美国大学会比较有优势些,高一开始准备,高二申请,同时高三上学期拿到录取通知书,毕业之后入读美国大学本科,这才是正解楼主放弃社区学院的想法吧,很难毕业,毕业之后再转入美国前100名大学很难,总之不要浪费钱财事儿小,浪费时间事儿大美式教育和中式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哪里?你会高能答主1731我不会学习美式教育,再说说美式教育和中式教育的区别。一、体制不同。中式教育更追求公平竞争,美式明显分层。中式教育全国统一,美式教育分为精英和平民两种。中式教育体制如同古代中国发展成熟后的科举制度(如明朝的八股文)一样,有统一的评判标准、格式、答案,因此高考的竞争可以说极为公平。底层可以逆袭,寒门出名相。虽然现在阶层固化越来越明显,但通过高考改变命运(如某乎上讨论的“凤凰男”)的机会还是有的。而美式教育体制,有点像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精英阶层按照精英的模式培养孩子,平民阶层按照平民的模式培养孩子,门第对孩子未来的影响程度比我们有过之而无不及。二、多元化程度不同。中式教育只强调知识和脑力,美式教育鼓励艺体才能。比如美式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美籍华裔林书豪,可以像白种人或者黑种人一样,凭篮球特长,进入常青藤。而在中国,运动员的培养和顶级高校之间则是比较割裂的关系。这一点,对于我国年轻人身体素质和艺术素质等方面的发展似乎是有负面影响的。三、战略重点不同。由于工业化发展的要求,中式教育从战略上以能够快速转化为生产力的理工科为重点发展方向,美式教育追求多元化。所以,中式教育培养出来的优秀理工科人才特别多,极大推动了基础工业和科技领域的发展;美式教育培养出来的文科人才整体素质似乎更高,并且美式教育确实更有利于鼓励创新,这也是不可否认的。中式教育对于乔布斯型的偏执狂人格,恐怕整体上是持打压态度的。以上便是中美教育三个很大的不同点,我认为,至少从适应未来十年内的国际的角度讲,中式教育在战略上更胜一筹。
读完硕士还能出国留学吗
上一篇
11-08
华为留学生优惠怎么用
下一篇
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