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gonglue投稿,不代表升华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4sh.com/overseas/16484.html
1,希特勒怎么看中华民族的:在有关希特勒的文件资料中,没有关于希特勒直接对中华民族的评价除非他本人复活或你穿越到60多年前去问他2,希特勒与中国的关系:这个提问本身就有问题,应该问纳粹德国与中国的关系纳粹德国与中国的关系分2个阶段:德国与日...
1,希特勒怎么看中华民族的:在有关希特勒的文件资料中,没有关于希特勒直接对中华民族的评价除非他本人复活或你穿越到60多年前去问他2,希特勒与中国的关系:这个提问本身就有问题,应该问纳粹德国与中国的关系纳粹德国与中国的关系分2个阶段:德国与日本结盟前与结盟后德日结盟前:德国需要大量的有色金属来生产武器,国民政府(蒋)想提高军队的素质并获得大量军火,二者因此合作中国向德国提供有色金属(比如镍)等战略物资,德国向中国派驻军事顾问,为中国军队培训军事人才,向中国提供(出口)军火在日本全面侵华前,中国与德国的关系不错,1936年冬,蒋介石的次子(收养)蒋纬国远赴德国进修军事。在此后三年里,他先以军官候补生的身份进入德军山地部队服役,后又在慕尼黑军官学校接受基层指挥员训练,其间亲身参与了德奥合并以及占领捷克苏台德区等重大事件,直到二战爆发前夕才学成归国。由于蒋介石政府派大量的军事人员去西方培训深造(不仅仅是派去德国),因此军队高层有德国留学背景的人不少,由此带来的人脉关系甚至影响到了2战德日结盟后:德国承认日本在华利益,因中国与日本是敌对关系,而德日结盟,中国与德国是敌对关系尤其是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加入盟军,中国因此从盟军获得援助(这种帮助绝大部分是美国提供的),中国与德国关系早就破裂了成吉思汗和希特勒一类吗?1、希特勒所提倡的大德国主义实际上就是民族主义的激进派。二战期间这个思想随着战争新闻的流通传到了全世界,造成战后殖民地纷纷独立建国、成立民族国家有相当大的部分是受到这个思潮的影响。2、纳粹德国在二战正式爆发前与中国相当友好,当时国民政府就聘请了不少德军顾问在中央军部队中服务,也送了许多军官到德国留学,如装甲兵司令、蒋委员长的公子蒋纬国先生便是在德国留学归国的军事人才。这些德军顾问及留学军官带来了现代西方国家的军事思想,对抗日战争及我国现代陆军影响不可谓不大。3、德军最出名的兵种就是装甲兵,为了提升装甲兵的战力,德国不断研发更好的内燃机及更好的炼钢技术。战后这些工业技术流出,造就了更伟大的民生工业。扩展资料:人物故事希特勒对于穿着比较随意,他的衣服不多,而且毫不考究,时尚对他来说没有意义。鞋子不要夹脚,西装不要妨碍活动,这就是他的全部要求。由于习惯在讲话时做大幅度的激烈手势, 希特勒上衣的袖子都裁得很宽。他不喜欢到裁缝那里去试衣服。为了避免麻烦,他总是一次让人做三四套西装,按同样的方式剪裁,料子也常常相同。参考资料:-希特勒震惊!蒋介石曾参与刺杀希特勒 派密使表示支持相比的角色有些错误,成吉思汗只是统一了蒙古草原,灭了花剌子模和西辽,但是他死后,帝国的急速扩张才刚刚开始。所以应该是纳粹德国和蒙古帝国相比。而且,他们是相似,而不是一样。下面咱们对比一下纳粹德国和蒙古帝国的功与过。功劳:他们都对科学技术发展起到过推动作用。但是纳粹德国在科学技术上的推动作用要远大于蒙古帝国(蒙古帝国推动的是科学技术的交流而不是实质是的进步)。所以他们相似,却不能完全一样。罪孽:从杀戮数量上讲,二战使整个欧洲损失了4千多万人口(包括战斗减员)但这个数字是德国、意大利共同造成的,而且这个数字还包括他们本国人口的损失。在看蒙古帝国,他们在100年的疯狂扩张和内斗过程中,仅仅平民就屠杀了2亿之多(不包括战斗减员),累计起来相当于当时全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使欧亚大陆上多个种族遭到了彻底灭绝!从杀戮的理由看,纳粹总是要给被杀者罗列罪名,否则只能在集中营中慢慢消灭。而蒙古人屠杀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成吉思汗对他子民们的一句承诺:“要让蓝天之下,都成为我蒙古人的牧场。”从破坏程度上看:二战之后的各国早已恢复繁荣。但是,反观蒙古帝国,蒙古的屠杀和掠夺,使得丝绸之路上这一繁华地区到今天还没有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他们摧毁了五千年来陆续修筑的水利系统,使得大量的绿洲变成沙漠,使其经济下降到公元前1500年的水平。据美国历史学家PaulB。Kern引用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到现在,中东地区耕地面积尚未恢复到蒙古入侵前的60%!蒙古人的入侵使得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被消灭待尽,使得最有可能第一个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中国从此衰落所以总的来看,蒙古帝国比纳粹德国要更加残暴。请问历史上有哪些终身未婚的名人 1944年7月20日, 在「狼穴」军事会议上遭到施道芬堡上校放在公文包中的炸弹袭击。在此以前,德国内部发动过数起针对 的刺杀行动。其主谋者都是德国军队或Government机构中的反NC人士。他们企图制止德国对外的侵略与战争扩张,建立一个没有希特勒的新德国。笔者研究发现, 与其中的部分人士有联系,曾派密使表示支持,并出资援助。> 德国「三人组合」密谋搞掉希特勒 > 1942年1月10日日记《本星期预定工作》第一条云:「对德运动倒戈工作之进行。」次日日记《预定》栏第六条云:「派齐焌赴瑞士。」1月14日日记云:「运动德国军队倒戈计画应告知罗斯福总统。」 1942年年初,中国抗战正处于艰难时期,蒋介石怎么会将手伸到欧洲,管起推翻希特勒政权的事来了> 日记中提到的齐焌,字子焌,河北高阳人,曾留学德国,后任军事委员会秘书,兼任德文翻译。1937年6月,随孔祥熙、陈诚等访问德国,订购军火,受到孔的倚重。1938年10月,参与《中德货物互换及贷款合同》谈判。1940年7月,和桂永清一起被蒋介石派往德国,时任驻德使馆武官,以「经济专员」的名义活动,在德国军事、经济两界结下广泛人脉。> 齐焌在德国与一个反希特勒的「三人组合」联系密切。「三人组合」的主要人物是军火商人克兰(HansKlein)。1934年1月,克兰在柏林组织德国工业产品贸易会,从事对华军火贸易,与孔祥熙、何应钦、翁文灏等人关系匪浅。>> 其次是内阁部长沙赫特(HSchacht)。沙赫特,德国国家银行总裁,被誉为「金融怪杰」。1934年8月,任希特勒Government经济部长。1937年,因反对希特勒和戈林的过度军备支出政策而辞职。1939年被免除德国国家银行总裁职务,但仍保留内阁成员的虚衔。他反对德、意、日三国同盟,主张对华友好。> 第三位是德国国防经济厅厅长托马斯(GThomas)。1933年12月,托马斯倡议「在中国设立一个代表德国工业界的统一代理处」。1939年,成为最高统帅部经济与军备局长官。他认为进攻波兰将触发世界大战,德国的原料和粮食都不足以支持,因此,坚决主张「把希特勒搞掉」。因负责军备,须从中国进口钨砂,与齐焌、桂永清等接触频繁。> 「三人组合」向齐焌透露反对希特勒的密谋是在1941年。当年5月15日,克兰约齐焌到瑞士会面。克兰告诉齐焌,已在德国国内秘密联络大量「友人」,准备将来组织新Government,改善国际外交。> 29日,克兰派其原私人律师爱尔哈特上尉自柏林到瑞士与齐焌继续晤谈,长达八日。爱尔哈特称:德军上下将领均对NC当局严重不满,反对Government者大有人在,均正秘密进行中,以备将来有所作为。「国内友人」希望克兰先生代表德方,认真寻觅国际路线,沙赫特和托马斯均请克兰转托蒋介石,「负责代德国友人与罗斯福、丘吉尔取得相互间的谅解与联络」,至于「德国内部如何解决,一般友人自有办法」。> 爱尔哈特要求齐焌立即飞赴重庆汇报。事后,齐焌即电告蒋介石,要求返渝,得到蒋的同意。6月9日,齐焌返回柏林。> 「三人组合」预告:1941年秋季行动 > 此后,齐焌即在柏林紧张活动。> 6月13日,齐焌到德国国防部经济署会见托马斯将军。托马斯关心希特勒下台,恢复和平后,西方各国能否公平合理地对待德国。托称:「我们对委座之贤明政治态度及其抵抗决心十分钦佩。」「如世界各大政治家确有正大决心,树立公平、和平,则为全世界之福。当然,将来谈判最大障碍为希特勒,我们亦知希氏退休然后可谈,但我们不愿(在)希氏退休(后),德国仍无公正和平地位。事当慎重,故须先获得国际间之保证。」托马斯保证,新Government成立后,「除去经济合作、资源分配公允,并共同解决失业问题以外,我们对西欧各国毫无野心。」「我们将裁(军)到50万或30万。」并表示自己别无要求,「惟望战争早日结束,和平早日恢复。」> 6月14日上午,齐焌到沙赫特的柏林私人寓所。沙很高兴地说:「好极了!好容易有办法了」,他表示:「现看世界各国领袖,只有蒋委员长一人为最适当。不但对英美有关系,而对我德人亦特有好感。」「只希望委座以委座之地位,以委座之人格与声望,肯帮助德国告知罗斯福、丘吉尔,德国已有势力雄厚人众,准备取消目前政局。」他希望取得「国际间之谅解」,保证在希特勒「退役」后即可恢复「真正和平」,否则,德国内部不会采取任何举动。> 19日下午,齐焌再度拜访沙赫特。沙赫特向齐焌提出:德国内部变化以今年秋季为宜,当在德国军队解决苏德战事至相当程度之际。沙赫特最后叮嘱齐焌:「以后吾人性命全在兄等之手,切望谨慎进行为祷,甚望早日获得好消息,并请敬候委座。」至此,齐焌已经掌握了「三人组合」反对希特勒的基本情况及其计画。> 正当此时,形势突变。德Government于7月1日宣布承认汪伪,中德随即绝交。8日齐焌到瑞士,与克兰详谈。> 克兰向齐焌透露了若干最重要、也是最机密的内情:德国国防军中有十余位元帅,连同老友莱谢劳将军在内,都对当局至为不满,但莱谢劳是希特勒委任的元帅,不可能轻易举旗政变,因此将来的***会是其他人。爱尔哈特上尉曾建议,以戈林为政变时的临时元首,克兰表示不赞成,因为戈林的罪恶并不少于其他NC分子。克兰并称:托马斯是现役大将,柏林武装警察司令达律格将军等都参与密谋。他表示:「事之成否,全赖委座同意,相信罗、丘两氏亦聪明人,未见不予最严重之考虑。」通过谈话,齐焌了解到,在德国军队中反对希特勒的力量已经相当庞大。并且希望通过蒋介石与美国、英国建立联系,得到美国、英国的保证。>> 1937年,孔祥熙访问德国时,对他与希特勒的会谈十分满意,微笑不时挂在脸上> 早在1938年至1939年之间,德国国内、军内就逐渐形成反对希特勒的派别。其中一部分人熟悉西方,他们既希望「搞掉希特勒」,又希望在建立没有希特勒的新德国后能与英、法平等相处。这一部分人曾通过几条渠道和英国人,包括丘吉尔、艾登联系,也有人和在瑞士的美国战略服务处的艾伦·杜勒斯联系。另一部分人则亲华,希望通过蒋介石与美国、英国建立联系,得到美国、英国的保证。克兰、沙赫特、托马斯的「三人组合」就是这部分人的代表。> 蒋介石派特使策动德军倒戈 > 齐焌摸清了德国内部反NC力量的情况后,即向蒋介石申请归国汇报,经蒋批准。10月上旬,回到重庆。> 齐焌在回国之前,已于7月15日在瑞士写成《机密报告》。回到重庆后,又陆续写成三份机密报告。其间,蒋介石曾于10月28日召见齐焌。在这份《机密报告》中,齐焌向蒋介石详细地陈述了德国内部反NC力量的发展情况以及他们对蒋介石的要求,内称:「彼等筹划已非一日,实力甚巨,有军部及经济(界)人物为其后盾,虽国社党警察之防范甚严,而范围日益扩大,德国民众如能得到国际上项保证,则潮流奔放,事将易办。」齐焌称,根据沙赫特的意见,「德国政变以秋季为宜」。「请钧座接受此项伟大问题,恢复世界和平,救德民出永久战争。」其具体要求是,请蒋介石「委托人员一人,代为向英美领袖人物(接洽),以期获得相当保证,再求进一步联络」。报告送呈后,暂无回音。> 齐焌回国后,克兰一直焦急地等待消息。10月25日,克兰自瑞士致电齐焌称:「德内部情况日益严重,将来演变,当不出吾人之已意料。事关重要,深盼兄早日返来,以利前途。到渝后晋谒委座,谕示如何急盼相告。」11月18日,齐焌将克兰来电呈报蒋介石,意在促蒋做出决定。>> 齐焌提供的是极为重要的情报,但蒋介石一直在思考,没有立即做出决定。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国际局势的变化使蒋介石立即亢奋起来,迅速采取了一系列对策,也就暂时搁置了德国问题。12月9日,中国Government发表文告,正式对日宣战,同时,宣布对德、意处于战争状态。但克兰等人仍在焦急地等待中国方面的消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克兰再次致电齐焌,希望早日获得中国方面的「谅解」,表示「友人等仍盼继续努力,代为进行」。正是克兰等不断来电催促,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已经形成的状况下,蒋介石权衡再三终于在1942年1月做出决策,派齐焌赴瑞士,策动德国军队倒戈,并且决定将有关计画报告罗斯福。> 反NC行动一拖再拖 > 1942年3月,齐焌奉蒋介石之命到达瑞士,以该地为基地进行工作。之所以选择瑞士,一是因为瑞士与德国邻近,交通方便,更主要的原因则是当时德国内部的反NC成员不少人聚居该地,联络方便。齐焌抵达瑞士后,陆续发回有关欧洲局势的情报。> 战局发展到1943年2月,苏联军队在斯大林格勒全歼德军,德国内部矛盾加剧。一方面德军高级将领与希特勒发生争执,迫使希特勒不得不让出部分军权。> 另一方面,德国人民对希特勒的怨愤也在增加。有关情况,齐焌不断向蒋介石和宋子文通报。4月8日齐焌发电称:「德大将与希特勒及重要NC争执,尚未解决,但大将如勃克曼斯坦及其他友人多数恢复总司令职权,虽然总指挥权尚未掌握,但积极指导目前作战。希特勒经此次东线惨败 ,神经颓丧。」电中所称「其他友人」,指秘密参与反NC的德军高级将领。关于德国民众,同电报告称:「军民对希特勒及NC信仰消灭殆尽,且国内恐怖政策日厉,小职工商一律停顿,中等阶级遭摧残,国民怨懑。」该电的核心部分是反NC力量的动态,称会在本年6月有最后行动。> 当时,英美方面对战后德国提出了许多苛刻的条件,反NC力量不愿接受这些条件。齐焌担心:「英美倘坚持此项苛求,则未来德国新Government,亦有宁与苏俄彻底合作,不愿沦为英美殖民地之可能,似应注意。」据德方资料,反NC分子当时对西方的要求是:在他们逮捕希特勒并推翻NCGovernment后,盟国就同德国媾和,与非NCGovernment谈判一项体面的条约。如遭拒绝,就转向苏联。德方资料和齐焌电所云,完全一致。> 德国反NC力量与齐焌交涉希望通过中国取得国际保证。蒋介石理解他们的意图,于是接到齐焌的电报后,立即致电正在白宫访问的宋美龄,要她转告罗斯福总统:如果提出过分严酷的议和前提或要求德国无条件投降,则可能使德国宁愿与苏联合作,不愿沦为英美之殖民地。也会使德国内部反对希特勒的力量踌躇不前,不利于从内部推翻NC政权,请其注意。>> 宋子文也接到了齐焌的上述电报,他没有马上向罗斯福汇报,而是首先核实情况。5月8日,宋子文复电齐焌,解释英、美方面之所以条件苛刻的原因:「弟意英美因惧俄德速和,故发表对德如此苛刻条件。现德在北非及俄境惨败,联军力量日益膨胀,并已决定侵欧,德失败不过时间问题。」> 到了5月19日,齐焌回电宋子文,报告希特勒的权力虽有削弱,但NC党人尚在顽抗。德国内部盲从希特勒的力量还十分强大,现在看来「德国友人」认为起事时机尚不成熟。那何时才算是时机成熟呢齐焌报告说:希特勒已经决定今春对苏继续取攻势,击溃苏军占领莫斯科。然后分兵援助墨索里尼。与希特勒的估计相反,德军中的反NC将领认为,德军对苏联的进攻必遭挫折,至多勉强招架,苏联大反攻之时,德国民众及军队必对希特勒及NC的残余希望尽失,届时将是反NC力量的举事之时。1941年沙赫特在会见齐焌时,就曾预言,反NC的举事时间在当年6月,现在则推迟到1943年6月了。> 1943年 4月7日,宋子文复电齐焌:「兹汇美金3万元计合瑞士法郎12万0千元,收到后,希秘密设法交克兰,最好取出钞票,分次交给,以免外间注意。」4月16日,齐焌自瑞士复电云:「克兰嘱呈如下:钧座鼎力协助,无任感谢。深知办理款事异常困难。兹承高谊优待,铭感五中。实因进行要是,需款孔殷,否则不敢有扰。收据自当遵照来电,签妥交齐君矣。克兰敬候。」这里所说的「进行要是」,暗指推翻希特勒的有关活动。> 6次暗杀行动均告失败 > 克兰、沙赫特、托马斯最初希望在国内外、军内外的压力下,能够迫使希特勒「退职」。其具体计画是:在东线和西线的高级司令官按照预先约好的暗号,一齐拒绝作为总司令的希特勒的命令,藉以制造混乱局势。在此情况下,前陆军参谋部总参谋长贝克大将立即依靠驻守柏林的部队,夺取政权,解除希特勒的职务。不过,他们很快认识到,这是一种幻想。1941年秋,陆军中有部分年轻军官提出:「杀死希特勒是最干脆的。也许是唯一的解决办法。」> 于是,便有种种暗杀计画的提出,并且逐渐形成了「贝克-戈台勒-哈塞尔密谋集团」。1942年一年,反抗力量多方联络,直到1943年2月才有举动。据德国资料,反NC密谋分子进行了不下六次暗杀希特勒的尝试。其中有一次,他们在希特勒乘飞机巡视俄国战线后方的时候,把一颗定时炸弹放在他的飞机里面,但是这颗炸弹没有爆炸,密谋失败。> 1944年7月20日的行动是最著名的一次。当日,陆军上校冯·施道芬堡将定时炸弹安放于希特勒作报告的会议桌一侧,准备在炸死希特勒后,立即宣布暗杀成功,切断通讯线路,在柏林的反NC分子立即接管首都,占领广播电台,宣布新Government成立,以贝克任国家元首,维茨勒本任武装部队总司令,戈台勒为总理。但是,由于偶然的原因,爆炸仅使希特勒受了轻伤。政变失败,在11个半小时内政变被平息。共处死4980人,逮捕7000人。> 蒋介石在7月22日就确知德国发生政变,日记云:「本周倭阁东条已倒,德国希特勒被刺未死,敌方之命运失败在即,固为可慰。然而敌国败后我不能自强,则虽胜犹败,究有何益乎!因之焦灼更甚矣。」> 可以确认的是,托马斯将军、沙赫特博士这两位和齐焌联系的人在「狼穴」事件后都被逮捕了,在1942年2月派人向蒋介石表示「忠诚」的法肯豪森将军也被逮捕了。由于克兰早已避居瑞士,因此逃过了希特勒的大逮捕。沙赫特、托马斯被捕后,囚禁于南提罗尔的下多夫集中营里,看守他们的秘密警察打算将他们全部处决。5月4日,盟军的先头部队赶到,法肯豪森、托马斯、沙赫特等人成为美军俘虏。> 1945年5月7日,《纽约时报》发表有关消息,蒋介石得知后,于5月15向美方通报情况,提供他们反NC的证明,说明他们早已在德国内部「独持异议」,是「推翻希特勒运动的重要分子」。这显示,蒋介石对于有关情况是十分清楚的。>这些历史问题怎么回答?? 僧人(如僧一行)和宦官(如蔡伦)就不说了。 说几个家喻户晓的 1:柏拉图 古希腊圣贤,“精神恋爱”的鼻祖,认为男男之间的爱慕为世间为最高级的情感形态。他还是最早的共产主义分子,在其不朽著作《理想国》里论及婚姻时曾说,理想的社会应该是:共产、共妻、共子。81岁的时候,在一次婚宴上兴高采烈谈笑风生之际溘然长逝。 柏拉图精神恋爱成很多女孩不喜欢男人时所用的借口,用精神的美好置换物质的真实,再冷处理,关系结束,似无疾而终。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精神恋爱可理解为虚拟恋爱。多少美女对网当歌“女大当不嫁”。互联网乃真正意义《理想国》,柏翁共产、共妻、共子之理想已于本日在网上实现了! 2:达·芬奇 天才!一个百年难遇的天才。他是艺术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医学家,还是工程师,建筑学家……他曾经设计过直升飞机、飞行器、热气球、攻城器,以及城市防御体系、排水系统,他还研究过人体解剖、比例、透视……24岁的时候,曾被指控与男子有暧昧行为,遭其否认,1519年病逝法国。但其同志的身份,基本已被后人公认。 是否同志身份,同志当更加关注,以为为坚持同志真理不近女色的烈男典范。致敬,谨以非“大米”的名义,为了那些伟大的发明。 3:伊丽莎白一世 一世的伊丽莎白青少年并不怎么走运,3岁时,母亲被父王赐死,她继承王位的机会也很渺茫,因为除非前面的弟弟和姐姐全都绝后才能轮到她。然而这一切就这么发生了,弟弟爱德华10岁登基,16岁夭亡;然后姐姐玛丽继位,不久也抑郁而终;于是25岁的年轻漂亮而且开明的伊丽莎白走上了英格兰之颠。只是不幸的是,她为了巩固王位,纵横捭阖于当时的强国西班牙与法国之间,放弃了婚姻,最后以老处女的身份绝后而终,换来的是大英帝国的崛起。 以婚姻为代价巩固王位,换来帝国的崛起,有些愚钝。像我唐朝则天武后,人家就是爱情、事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当然,若伊丽莎白一世是男王,独守一生这样的事就是有心恐怕也无力而为啊! 4:牛顿 牛顿的一生,几乎没有亲近女色的纪录,他孤独地走完一生,晚年在宗教中寻找慰藉。1727年3月,他被安葬在著名的西敏寺大教堂。 牛顿看来是不近女色的。亚当、夏娃因受蛇的引诱吃了伊甸园的苹果而犯罪,可这个牛顿苹果砸到脑袋也只是发现了什么“什么都有引力定律”,他不是书呆子是什么。 5:伏尔泰 他有99卷的辉煌巨著,与有夫之妇的情人艾米莉共居20年,直到后者去世,没有子嗣。1778年,84岁的伏尔泰去世,教会拒绝他葬在巴黎。1791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他的遗体被迁葬在巴黎先贤祠,并补行国葬,墓在卢梭的旁边。他的心脏,被装进一只盒子,存放在巴黎国家图书馆。 这个不算未婚,共居20年算实事婚姻。与有夫之妇同居犯了重婚罪,若有夫之妇之夫为军人则加犯破坏军婚罪。 6:贝多芬 贝多芬写下了气壮山河的《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还是这个愤怒的他,写下了柔美的《月光》、《致爱丽丝》。贝多芬一生充满了痛苦,爱情不顺,壮年失聪,他爱慕过数不清的女人,但她们都宁愿嫁给别人。是因为他相貌丑陋?还是出身卑微?我们难以知晓,我们知道的就是他更加愤怒,接着写出了更多的美好乐章。 7:简·奥斯汀 “班那德太太整天发愁的就是如何顺顺利利地将五个女儿嫁出去”,这是简最有名的小说《傲慢与偏见》小说的开头。想必奥斯汀的妈妈也有过和班那德太太一样的烦恼,与小说中不同的是,奥斯汀的妈妈终于没有看到女儿出嫁的那天。 奥斯汀聪明而且美丽,据说也曾情痴,年轻的失恋是她终身不嫁的原因,也有人说她跟自己姐姐的非常亲密关系让人起疑,但这些都已不可考,可考的只有,小说里伊丽莎白找到了达西,而奥斯汀却没有找到属于她的那一位。42岁的时候,她英年早逝。 对于一个感情和想象力如此丰富的女性来说,那些名著的流传实在是微不足道的。她一定愿意用一生的成就换来一段真正的生活。 8:诺贝尔 诺贝尔一辈子最大的功绩不是发明了炸药,而是设置了这样一个奖,不论国籍,不论男女,只论你贡献的大小,这使得后世所有的伟大科学家、文学家及和平主义者都笼罩在了他的光环之下。诺贝尔只用一个遗嘱,便赢得了身前身后的千秋功名。这是钱能买到的最好的东西。 诺贝尔不是没有恋爱过,可惜的是被爱的可心人儿都另嫁他人,至于说最后没设置数学奖,是因为他的情敌是位数学家,其实多半是好事者杜撰。 如果黑火药不算炸药的话,说诺贝尔发明了炸药俺没意见。诺贝尔明明是发明了烈性炸药嘛(千万要爱国,千万不要忘记我们的四大发明啊)。我理解这位先生找不到妻子的原因,试想他无数次地试验炸药,点燃炸药,然后死里逃生。如果我是女人,我也不会嫁给他,用98%当寡妇的可能性,去准备领老公留下的“和平奖”吗? 数学奖未设立原因如下,诺贝尔先生因引用某著名数学家研究成果计算爆炸效果,因数学家疏忽,小数点错位,造成试验爆炸力过大,财产损失较大。重要的是时值国庆,爆炸声传至皇宫,礼炮手纷纷提前鸣炮,导致皇后受惊流产,诺贝尔绝后。 9:金岳霖 若论近现代中国第一才女,非林徽因莫属。三个举世无双的优秀男人终身都为她苦:一个摔断了腿(梁思成为博美人一笑,慌忙掉下车来);另一个为觅得佳人,嫌飞机太慢,自己先飞了下来(徐志摩);这最后一个,就是我们的金先生,为了她,与情敌毗邻而居,终身为友。一辈子不娶,一段情,三洲人士共惊闻。 比二桃三士还厉害,一女子即造成民初精英男子团队如此重大伤亡,令多少才女、财女、美人、媒人伤情伤心啊。我对林女士有意见,不跟人家也就算了,说个清楚,让人家死心而不要死心眼。若然,我国民素质必当更强,战争或可提前结束。 10:文森特·梵高 无论梵高的画作还能拍出什么样的天价,这一切都已经与他无关。 他短短37年的人生,到处充满了屈辱与酸楚:无数次的解雇与不解,无数次的拒绝与争执,让他陷入执迷的疯狂。直到1890年7月的那个黄昏,他举起手枪,对准了自己的太阳穴…… 咬文嚼字一点,现在的超女阿妞,芙蓉海棠等等只是闻人,也就是我们听得见别人说他的名字的人。名人是要等他死后,甚至死后多年,人们听到他的名字马上就知道他活着时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情的那种人。 有的人活着时行为无法被人理解,被那些遗臭万年和无法遗臭万年的家伙肆意地、不断地欺侮着。而死后,这些人却流芳百世了,梵高便是这种人。 11卡文迪什 卡文迪什(Henry Cavendish,1731~1810)英国物理学家和化学家。1731年10月10日生于法国尼斯。1749年考入剑桥大学,1753年尚未毕业就去巴黎留学。后回伦敦定居,在他父亲的实验室中做了许多电学和化学方面的研究工作。1760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803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外国院士。卡文迪什毕生致力于科学研究,从事实验研究达50年之久,性格孤僻,很少与外界来往,终身未娶。 12莱布尼茨 莱布尼茨(Gottfriend Wilhelm von Leibniz,164671—17161114)德国最重要的自然科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历史学家和哲学家,一个举世罕见的科学天才,和牛顿同为微积分的创建人。他博览群书,涉猎百科,对丰富人类的科学知识宝库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莱布尼茨一生没有结婚,没有在大学当教授。他平时从不进教堂,因此他有一个绰号 Lovenix,即什么也不信的人。他去世时教士以此为借口,不予理睬,曾雇用过他的宫廷也不过问,无人前来吊唁。弥留之际,陪伴他的只有他所信任的大夫和他的秘书艾克哈特。艾克哈特发出讣告后,法国科学院秘书封登纳尔在科学院例会时向莱布尼茨这位外国会员致了悼词。1793年,汉诺威人为他建立了纪念碑;1883年,在莱比锡的一座教堂附近竖起了他的一座立式雕像;1983年,汉诺威市政府照原样重修了被毁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莱布尼茨故居”,供人们瞻仰。美国为什么会是世界数学中心?点根烟··慢慢和你说11、《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和影响是什么?答:明治维新的内容是1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颁布宪法; 2经济上:“殖产兴业”:发展近代工业,兴办工业企业。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科技技术; 3社会上:采取“改历”,“易服”,“剪发”等措施; 4军事上:改革封建军制,建立近代化军队,日本军人进行武士道 教育。实行征兵制,建立一支崇尚“武士道”精神、效忠天 皇的军队。明治维新背景; 5文化上:派遣留学生到欧美国家学习,效仿西方建立从小学到大学完整的学校教育体系,向学生灌输忠君爱国思想; 6 思想上:大力吸收西方的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努力改造落后愚昧的社会风气。确立了国民皆学的方针。打破了传统的身份等级制度,在政府“求知识于世界”的开放政策下,掀起了传播启蒙思想的热潮。明治维新的影响是明治维新使日本迅速崛起,通过学习西方,“脱亚入欧”,改革落后的封建制度,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同时,日本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唯一能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至于社会、文化方面的改变,随着留洋知识分子(伊藤博文、大隈重信、新渡户稻造等)吸收并引介西方文化与典章制度进入日本,以及众多现代化事物的引进,“文明开化”的风潮逐渐形成,对于原本传统而保守的日本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不只物质需求与生活习惯上出现西化的转变,在教育系统与社会组织的广泛推行下,思想与观念上也逐渐有了现代化的倾向(例如守时、卫生等概念与西式礼仪);文艺上的影响也不小。另一方面,虽然明治政府锐意改革,但整体而言较为偏重促使国家强盛的结果,也遗明治维新前后日本与清朝的关系留了许多问题:如天皇权力过大、出身藩地的有权有势者长期掌控国政,形成势力庞大的“藩阀政治”体系、土地兼并依然严重、新兴财阀垄断市场经济等现象。这些负面问题与日后发生并累积的一些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相互影响,最终直接或间接促使日本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 12、《明治宪法》的内容和影响是什么?答:《明治宪法》的内容《大日本帝国宪法》,是日本基于近代立宪主义而制定的首部宪法,公布于1889年(明治22年)2月11日,并于1890年(明治23年)11月29日施行。很多情况下,该部宪法也被称作《明治宪法》或《帝国宪法》。该部宪法,兼具立宪主义和国体论的要素,一方面基于立宪主义确立了议会制度,但另一方面议会的权限也受到国体的制约和限制。《明治宪法》的影响日本明治宪法制定的思想模式从英、法、美模式转向普鲁士·德意志模式的实质,是借天皇君权至上之名行立宪政治之实,是专制外壳与立宪内核的巧妙嫁接。明治宪法体制,是一个多元的、富有弹性的政治机制,标志着以将君权的绝对权威和立宪主义两种理念合二为一为特征的天皇制资本主义这一近代国家体制的确立。明治宪法是“和魂”与“洋才”的有机统一,是“和魂洋才”文化摄取模式,是以天皇制为象征的日本传统文化与西方近代文化的结合,是”日西合璧”的产物。同时日本的立宪制,也对中国的近代立宪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13、德意志和意大利的太阳有哪些最根本相似之处?答:这个··我是真不知道····14、简述美国南北战争的原因和意义。答:南北战争,又称美国内战(American Civil War),是美国历史上一场大规模的内战,参战双方为美利坚合众国(简称联邦)和美利坚联盟国(简称邦联)。这场战争的起因为美国南部十一州以亚伯拉罕·林肯于1861年就任总统为由而陆续退出联邦,另成立以杰斐逊·戴维斯为“总统”的政府,并驱逐驻扎南方的联邦军,而林肯下令攻打“叛乱”州。此战不但改变当日美国的政经情势,导致奴隶制度在美国南方被最终废除,也对日后美国的民间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它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起飞铺平了道路。使美国迅速成为工业化强国。但是,内战并没有彻底消除种族歧视,黑人仍然受到不平等的待遇。同时南北战争也成为了十九世纪首次现代化型态的战争,而铁甲舰、左轮手枪、机关枪也在南北战争中大放异彩。同时南北战争为世界上首次战地新闻报道,带动了报业发达,而战争中也首次使用摩斯密码与电报通讯。另外南北战争也使用火车运输士兵与火炮开赴前线。15、有人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种子早在1870年就埋下了。这说法对吗?结合史实阐述你的看法。答:说法正确,因为普鲁士为了统一德国并与法国争夺欧洲大陆霸权,于是在1870年 - 1871年与法国爆发普法战争。这场战争以法国大败,普鲁士大获全胜,建立德意志帝国告终。而普法停战的和约极其苛刻,和约规定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予德国,并赔款50亿法郎。结果使德法两国结怨,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16、简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答:特点: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影响:经济危机中,一方面是大量产品过剩,另一方面广大劳动人民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3000多万工人失业,几百万小家破产。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工人运动高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争夺更趋激烈。譬如资本主义国家寻找各自的出路:美国罗斯福实行新政;德国希特勒建立纳粹政权,形成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意大利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的政权;日本建立军部法西斯专政,形成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17、德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为什么很快发展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策源地?答:德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在凡尔赛会议中被搜刮了大量的战争赔款和一些土地。但是由于,战胜国的利益不均,互相制约,使得德国留有了一些残喘的机会,尤其是美国,赋予德国大量的贷款,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这给了德国生产建设的机会,国家迅速发展。1933年希特勒出任总理,掌握国家政权,使德国变成了军国主义国家,其目的就是对外侵略扩张,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18、比较苏俄新经济政策与美国罗斯福新政。答:苏俄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都是在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危机并引发政治动荡的背景下,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来恢复发展经济,都使国家转危为安,为以后的世界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成功的范例。但是从本质上说,苏俄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是两种不同的改革模式。苏俄新经济政策是在坚持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巩固工农联盟,并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的前提下,强调计划的作用,推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由于危机产生的背景和危机情况不同,两者在危机处理方面也有较大区别。苏俄新经济政策侧重对农业的调整,罗斯福新政侧重工业的复兴。19、试述那里和会的背景、内容、结果。答:没看懂,到底是哪里和会?个人判断,你说的应该是巴黎和会吧?背景: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1919年1月,胜利的协约国集团为了解决战争所造成的问题,以及奠定战后的和平,于是召开巴黎和会。这个和会因为战败国和中立国均未获邀请参加,所以这是胜利国举行的和会,而胜利国又有大小之分别,它又是个大国操纵的和会。分别由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大卫·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列孟梭主导了和会的进行。内容:和会上签订了处置战败国德国的凡尔赛和约,同时还分别同德国的盟国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等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和凡尔赛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一次大战后由美国、英国、法国等主要战胜国主导的国际政治格局。会议通过领土分配及赔款等措施重塑现实政治格局,遏制德国及苏维埃俄国等战败国及共产国家,但与此同时通过筹组国际联盟来企图建立理想的国际外交规范。参加巴黎和会的各国代表有1000多人,其中全权代表70人。和会及后续的活动先后完成对各战败国的和约,其中对德和约的凡尔赛条约最为重要,对日后的国际关系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东欧影响巴黎和会的缔订,改变东欧的政治地图。七个新的独立国家出现,分别为: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捷克与南斯拉斯。虽然被讥为“欧洲的巴尔干化”(Balkanization of Europe),因为在这些地区民族混杂的情况很常见,和约缔订者没有以迁徙人口来调整,使这些国家各自产生民族问题,尽管有这些问题,不过也显示民族主义的胜利,亦即为民族自决原则的昂扬。协约国的本来用意,让这些东欧独立的国家构成一个“防疫带”(cordon sanitaire, or sanitary zone),以防止俄国共产主义的西传,从而使资本主义的民主政治不要受到赤色的威胁。 对中国影响 中国要求索回德国强占的山东半岛主权,但英、法、意主张将德国的利益转送给日本,美国提出暂交英法意美日五国共管,遭日本拒绝。中国代表团向和会提出两项提案: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取消日本强迫中国承认的《二十一条》,收回山东权益;但提案被否决。巴黎和会引起中国人民抗议,爆发五四运动。当时中国代表团成员有五个全权代表,其中有担任团长的外交总长陆征祥、驻美公使顾维钧、南方政府代表王正廷、驻英公使施肇基、驻比公使魏宸组。中国代表最终没在和约签字。20、有关国际关系学家认为,《凡尔赛和约》不是“和约”,而是一个“二十年的休战条约”。这种说法有无道理?答: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凡尔赛和约只是帝国主义在一战后在欧洲,对德国的掠夺和对海外殖民地的重新瓜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各国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一般认为虽然一战西线战事绝大部分发生在法国,法国因此遭受了重大损失,但克莱蒙梭的政策仍过分激进,对德国过分苛刻。而且条约是胜利者强加于失败者的和平,是对德国的一种羞辱。时至今日史学界对此仍有不同观点。凯恩斯在其著作《和约的经济后果》中说,这是“迦太基式的和平”,意即将战胜了德国的法国比作与在布匿战争中战胜了迦太基并将其彻底摧毁的罗马帝国。后来法国经济学家埃蒂涅·曼托索在给凯恩斯的公开信中发表了他的不同观点,并指出凯恩斯的战后预言并未成真,如凯恩斯预言欧洲钢铁产量会下降,实际上1929年的产量较1913年增加了10%,凯恩斯预言德国钢铁产量会下降,实际上1927年德国的钢和铁产量较1913年分别增加了30%和38%,且1913年的数据包括了战后德国割让的领土。又如凯恩斯预言战后德国国内储蓄不会超过20亿马克而实际上1925年的数字是64亿,1927年76亿。凯恩斯预言德国在条约生效30年内无法支付高于20亿马克的赔款,曼托索称在1933年至1939年间德国在重整军备上花费了7倍于此数的金钱。近来又有一种观点称德国在条约中获益匪浅,如史学家格哈德·温伯格在其著作《手边的战争》中提到,由俾斯麦一手建立的德国政治体系不但未被摧毁反而得以保存,而且德国避免了战后被战胜国大规模军管(特别是和二战后的形势对比)。现在回顾一下,在1919年时德国其实取得了较五年前战争爆发时更有利的战略态势,尤其是德国的东方,原来在经济和军事上都不断膨胀且亲法的俄罗斯帝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外交上孤立,内部纷争不断且卷入内战的苏维埃俄国。在南方,德国的前盟友奥匈帝国分裂为数个弱小的共和国,对德国的再次崛起已经无法构成威胁了。英国军事史学家科热里·巴尼特声称,与德国所期待的一旦赢得战争后他们强加于协约国的和平条约相比,凡尔赛条约实际上是相当仁慈的。对比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俄国失去了1/3的人口,一半的工业,90%的煤产地以及60亿马克的战争赔偿。巴尼特同样认为德国在签订条约后的战略态势较1914年更好,以前在德国东方可以起到平衡德国作用的俄罗斯帝国和奥匈帝国消失,而且德国和新生的俄国之间有波兰作为缓冲。在西方只有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人口都不如德国的法国和比利时。巴尼特还认为英法两国应通过一种彻底摧毁俾斯麦一手创立的统一的德国并使其重新分裂为多个较弱小的政治实体的方式实现欧洲大陆的永久和平,只有这样做才能彻底解决德国给欧洲带来的麻烦,但英国并未达成自己参战的目的。如果不以现代的战略或经济角度思考问题,凡尔赛条约在德国人心中种下了仇恨的种子,随后在纳粹党的培育下生根发芽,这也是希特勒一上台就开始明目张胆的践踏条约(例如Z计划)并赢得国内的一片喝彩的原因。史学家丹·洛林说,凡尔赛条约的连锁反应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21、“二战“前德国和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的共同原因是什么?结合史实分析各自的特殊原因,并指出其发动侵略的必然性。答:共同原因:1929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使德、日两国经济陷入困境,阶级矛盾尖锐。为了对内镇压,对外寻找出路,两国的统治集团选择了法西斯道路。德国的特殊原因及其侵略的必然性: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过分惩处造成了德国民众对凡尔赛和约的仇视心理希特勒利用这一矛盾,煽动起民族复仇主义,从而获得了广泛支持另外,德国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强国,始终缺乏海外殖民地,希特勒扩大生存空间的宣传迎合了资产阶级的要求,因此德国法西斯发动对外侵略战争是必然的日本的特殊原因及其侵略的必然性:明治维新后日本在发展资本主义的过程中,遇到资金短缺,资源不足,国内市场狭窄等问题因此,日本始终把侵占朝鲜和中国东北,继而独霸中国做为既定目标在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下,日本很快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与日本争夺东亚的主要是美国,华盛顿会议只是暂时平衡了日美矛盾,而日本要独霸东亚也必然会与美国发生战争22、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轴心国同盟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格式怎么样形成的?答:轴心国形成原因一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国家) 侵略扩张野心达成一致反法西斯同盟《大西洋宪章》,表达了共同反对纳粹暴政、重建和平的决心。9月29日,在莫斯科召开了苏美英三国会议,签订了英美向苏提供飞机坦克等军用物资和贷款、苏联向英美提供原料的协议。珍珠港事件后,美国正式参战,中国也向德意日宣战。其他一些国家也向轴心国家宣战。12月22日,美英首脑倡议所有对轴心国家作战的国家签署一项同盟宣言。美国提出的宣言草案经与英苏磋商修改后,用急电发给各盟国。1942年1月1日,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宣言表示赞成《大西洋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强调战胜共同敌人的重要性;签字国保证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与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作战,与盟国合作,不单独同敌人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现在或可能将在战胜法西斯主义的斗争中给予物质上援助和贡献的其他国家可加入本宣言。宣言的签署和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加入同盟的共达52个国家。回答完毕···如果要提到当今世界的数学圣地,那么毫无疑问是普林斯顿学派,普林斯顿学派崛起于二战期间,助力美国成为世界一号强国,这里几乎垄断了全世界所有的顶级数学家,基本上任何有名的数学家都会来到这里求学朝圣,普林斯顿学派的崛起史其实就是美国的崛起史。普林斯顿的崛起史也是美国的崛起史1746年,当时美国还是殖民地,殖民地时期,教会在美国生活中起了极大的作用。特别是对美国人的日常生活影响更甚。一个不属于任何教会团体的人。就会处于被人唾弃的地位,没有人跟他交际来往,连他的家庭都要受到歧视。所以美国基督教曙光长老会创立“新泽西学院(Collegeof New Jersey)”,这所学院原本是为培养长老而建立,并不从事科研。然而到了1896年,经历过美国内战之后的新泽西学院正式改名为普林斯顿大学。同年,学院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也正式变了一所大学。在伍德罗·威尔逊任校长期间,普林斯顿新增了一个讨论研究课程,叫做“preceptorial”(1905年),开始重视科研与学术探讨。这个时候伴随着美国经济的不断繁盛,普林斯顿的数学也开始慢慢崛起,而起到奠基作用的则是范因,1880年范因从普林斯顿大学毕业后,先是在实验物理部门任职,后来又到了数学系,在这里他结识了霍尔斯特德。而霍尔斯特德是在美国第一所研究型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著名数学家西尔维斯特手下拿到的数学博士学位。具备更多数学专业知识的霍尔斯特德告诉范因,真正的数学研究在欧洲,想研究数学就必须去欧洲寻找数学大师。因此范因来到了欧洲跟随当时世界数学中心哥廷根学派的领袖克莱因学习,哥廷根学派是世界数学的中心,由高斯创立,黎曼、狄利克雷等大数学家都是出自这里,尽管不懂德语,但范因还是凭借自己的数学天赋在一年后就拿到了数学博士学位,后来范因又跟随代数大师克罗内克学习。范因将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知识带回来了普林斯顿,他立志要把普林斯顿打造为世界数学中心,数学家心中的摇篮。而范因充分学习到了自己老师克莱因的理念——不拘一格纳人才。范因先后将艾森哈特(1876~1965,以微分几何见长)和维布伦(1880~1960,专长:微分几何,射影几何、)韦德伯恩和、伯克霍夫(1884~1944)吸纳进来了普林斯顿,后来他又自己培养出的拓扑学家亚历山大(1888~1971)、分析学大家希尔(1894~1980)和拓扑学大师莱夫谢茨(1884~1972)。这让普林斯顿的数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后来数学家、教育家约翰·查尔斯·菲尔兹特别想把国际数学家大会办到北美,以此促进北美数学的跨越发展,要知道国际数学家大会可是数学界极为隆重的盛会,许多数学大师都会出席,并且发表演讲。菲尔兹竭尽全力主持筹备了 1924 年的多伦多国际数学家大会,这也是大会第一次在欧洲之外召开,这次大会促进了北美数学界与欧洲数学界的交流,将欧洲数学界先进的数学理念带到了欧洲。菲尔兹而除此之外,当时希尔伯特将哥廷根学派带到了最辉煌的时刻。那个时候的数学界富有盛名的数学家近一半都是出自哥廷根数学学派,哥闵可夫斯基为狭义相对论提供了数学框架——闵可夫斯基四维几何;外尔最早提出规范场理论,并为广义相对论提供理论依据;冯·诺依曼对刚刚降生的量子力学提供了严格的数学基础,发展了泛函分析;“现代数学之母”诺特以一般理想论奠定了抽象代数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刺激了代数拓扑学的发展;柯朗是应用数学大家,他在偏微分方程求解方面的工作为空气动力学等一系列实际课题扫清了道路。这个时候的哥廷根群星璀璨,熠熠生辉,大家都自由徜徉在数学的殿堂之中,任凭思想的火花碰撞。希尔伯特凭借着自己无与伦比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年轻人像朝圣般地奔向哥廷根,大批青年学者涌向哥廷根,不仅从德国、欧洲,而且来自亚洲,那个时候很多有影响的论文都是用德语写的。当时全世界学数学的学生中,最响亮的口号就是“打起你的背包,到哥廷根去”。去哥廷根的学生最多的是美国。20世纪初,美国在内战之后开始慢慢繁荣稳定,洛克菲勒家族通过投资煤矿、石油、钢铁、铁路和银行业积累了数百万美元的巨额财富,这场革命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彻底改变了布卢菲尔德和匹兹堡这类城镇的面貌。当这个家族及其代表开始捐献部分财产的时候,受到对美国高等教育状况不满情绪的影响,坚信“不促进科学发展的国家不能自立”。洛克菲勒家族前三代成员洛克菲勒基金会及其分支机构知道欧洲正在兴起一场科学革命,因此他们的第一步就是派遣美国研究生出国留学,由此,大批美国学生得以来到欧洲留学,相当一部分来到了哥廷根,据统计,1862—1934年间获外国学位的美国数学家114人,其中34人是在哥廷根获博士学位的,这些前往哥廷根学派学习的留学生将知识带回美国,也带动了普林斯顿数学的发展。而真正让普林斯顿成为全球数学中心则是希特勒上台。1933 年,突然的浩劫降临,毁灭了哥廷根数学学派,那一年希特勒上台了,颁布了一系列针对犹太人的法令。由于不少哥廷根大学的教授都是犹太人,导致不少犹太裔的教授出走。绝大多数哥廷根派的教授逃亡美国。如诺特、柯朗、冯·诺依曼等。恰逢这时,美国商业大亨拜姆博格找到教育家富莱斯纳,希望在纽约近郊创办一所医学院。但富莱斯纳告诉他纽约的医学院已经够多了,他建议可以改办一所研究院,进而可以提高美国的科研水平。恰巧富莱斯纳在这时在报纸上读到了维布伦的一篇文章,里面提到:“美国在世界上仍然缺乏学术地位,科学研究的质量在发达国家中处于落后的劣势”。富莱斯纳非常同意维布伦的看法。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就这样开始了,不过刚开始的时候还只有数学研究所。他们争取到的第一个对象是爱因斯坦,研究院希望能聘请德国数学大家外尔或英国数学大师哈代中的一位,但显然哈代不会离开剑桥,于是外尔成了争取的主要对象。外尔被称为上世纪上半叶出现的最后一位“全能数学家”本来外尔刚开始还有些犹豫,但这个时候希特勒神助攻,对犹太人疯狂的迫害,这使得外尔立马答应了来到普林斯顿。接下来研究院又聘请了数学系的拓扑学大家亚历山大,之后在外尔的坚持下,又聘请了冯·诺依曼,再后来,莫尔斯又从哈佛大学前来加盟。这样研究院就有六位世界级大师坐镇,一下子就使得研究院的数学研究水平达到了世界顶级1933年,他们共同创办了举世闻名的应用数学研究所。普林斯顿取代哥廷根成为世界数学的中心。他们不仅创办了《数学年刊》,还开设了数学讨论班外尔开设连续群、不变量及“当前文献”课与讨论班;莫尔斯开设大范围分析课及讨论班此外,亚历山大里亚(Alexander,J W)和莱夫谢茨(Lefschetz, S)开设拓扑课及联合讨论班,诺伊曼<Neumann,C G)开设算子理论课等。可以说,普林斯顿数学崛起史就是一部美国的崛起史,正是因为美国当时经济繁荣,国家稳定,大批科学家才会选择来到美国,从而又带动了美国的大发展,让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普林斯顿数学中心对美国的推动普林斯顿数学中心可以说极大地推动了美国的大发展,不仅帮助美国打赢了二战,还让美国成为了世界一号强国。为什么会这样说呢?有些历史学家将第二次世界大战称为科学家之战。由于科学需要高深的数学作基础,这场战争实际上也可以说是数学家之战,它触动了普林斯顿数学圈子里的中立主义者。普林斯顿的数学家参与了密码制作和破译的工作,取得的一个突破帮助美国赢得了中途岛之战,这一胜利成为美日海战的转折点。在英国,拥有普林斯顿博士学位、30年代曾在高等研究院工作过几年的图灵(Alan Turing)和他的小组,在布莱奇利破译了纳粹的密码,德国人对此却一无所知,这一举扭转了争夺大西洋控制权的潜艇战的局势。奥斯瓦尔德-维布伦和他的几个副手在阿伯丁武器试验场彻底改写了弹道学,刚刚从哈佛来到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莫尔斯则在美国军需品总管办公室牵头从事有关研究。另一个数学家、普林斯顿的统计学家威尔克斯(SamWilks)每天都根据前一天的观察,准确估计德国潜艇现在的位置。不过,最伟大的贡献出现在武器设计制造学领域,包括雷达、红外线侦测装置、轰炸机、远程火箭和带有深水炸弹的鱼雷。这些新式武器造价昂贵,军方需要数学家发明新的方法检测它们的效力,并且找出最能发挥效力的途径。运筹学研究可以系统提供军方所需的数据。一枚炸弹需要释放多大的爆炸力才能造成某个程度的破坏?飞机应该加强防护,还是应该轻装上阵以提高速度?如果要轰炸鲁尔,该动用多少枚炸弹?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数学知识进行解答。钱伟长就通过计算德军导弹的射程避免伦敦市中心被破坏当然,最重要的贡献还是原子弹。普林斯顿的维格纳和哥伦比亚的齐拉(LeoSzilard)写了一封信,带给爱因斯坦,请他在上面签字,向罗斯福(Roosevelt)总统发出警告,说柏林弗里德里希皇帝学院的德国物理学家哈恩(OttoHahn)已经成功地分裂铀原子,偷渡到丹麦的奥地利犹太人迈特纳( Lise Meitner)完成了如何通过这些成果制造原子弹的计算,这促成了原子弹的研发。而普林斯顿学派的冯·诺依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参与曼哈顿计划,为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作出了贡献。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了许多数学新知识、新理论的诞生,也确立了普林斯顿成为新的世界数学中心的地位,不仅在拓扑学、代数学和数论领域独占鳌头,计算机理论、运筹学和新生的博弈论也处于领先地位。所有数学家都希望可以来普林斯顿朝圣,许多新的数学研究成果都在这里诞生,比如复代数几何在普林斯顿的诞生。当时德国数学家希策布鲁赫、法国数学家嘉当和塞尔还有日本的小平邦彦,他们均多次访问普林斯顿,一起研究探讨,将层的上同调理论用于Stein流形之上,并推广到更一般的代数几何上。他们的一系列工作彻底改变了复代数几何的面貌。不仅仅是复代数几何,普林斯顿数学研究其他许多方面的成就都极大地影响了现代数学的发展。还有计算机,作为“现代计算机之父”、“博弈论之父”的诺依曼,对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的设计提出过建议,1945年3月他在共同讨论的基础上起草了一个全新的“存储程序通用电子计算机方案”--EDVAC(ElectronicDiscrete Variable Automatic Computer的缩写)。这对后来计算机的设计有决定性的影响,特别是确定计算机的结构,采用存储程序以及二进制编码等,至今仍为电子计算机设计者所遵循。1946年,冯·诺依曼开始研究程序编制问题,他是现代数值分析——计算数学的缔造者之一,他首先研究线性代数和算术的数值计算,后来着重研究非线性微分方程的离散化以及稳定问题,并给出误差的估计。他协助发展了一些算法,特别是蒙特卡罗方法。诺依曼的贡献也让美国计算机发展领先世界。如今的普林斯顿数学中心已经发展得十分庞大,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底下不仅有数学学院,还有历史研究学院自然科学学院和社会科学学院,以及一个新成立的理论生物研究计划。每个研究学院都有一个小规模的终身研究员团体,但是每年都会有大量访问学者作为补充。。每年研究院有若干的研究主题,由著名大师主持。而访学者研究什么全凭自己意愿。正是这样的自由氛围激发出了许多创造性思想和成果,长期以来,普林斯顿模式都是学术研究的榜样,引领了科学研究的时代步伐。中国许多的年轻数学家都在普林斯顿学习执教过。如今普林斯顿学派更是被誉为宇宙数学中心,从这你就可以看出它在美国的重要性。世界数学中心的迁移也就意味着世界主导权的更迭,从欧洲到美国,下一个又会是哪里呢?上世纪90年代,著名数学家陈省身曾预言:“二十一世纪中国必将成为数学大国” !在华人数学界,这一预言被称为“陈省身猜想”。希望这个猜想成真!
香港艺术留学本科怎么申请
上一篇
11-05
留学美国硕士好找工作吗
下一篇
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