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gonglue投稿,不代表升华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54sh.com/overseas/33559.html
从早期国际交流项目中的公派留学生,到今天大量涌入中国的自费留学生,中国高校接收外国留学生的数量剧增。 2010年美国政府网公布了一项名为“十万强计划”,将于未来4年招揽10万名美国学生赴华留学,以增加美国新一代对迅速发展的中国的认识。 ...
从早期国际交流项目中的公派留学生,到今天大量涌入中国的自费留学生,中国高校接收外国留学生的数量剧增。 2010年美国政府网公布了一项名为“十万强计划”,将于未来4年招揽10万名美国学生赴华留学,以增加美国新一代对迅速发展的中国的认识。 继美国之后,英国于今年6月11日宣布,作为推动英国商业发展计划的一部分,到2016年将鼓励至少15万名英国学生到中国留学。 鼓励学生到中国去 根据我国教育部2012年5月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全球在华学习的外国留学人员总数首次突破29万人,共有来自194个国家和地区的292万余名各类来华留学人员,分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660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其它教学机构中学习。 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教育推广总监吴媛媛提到三点原因,促使英国政府鼓励学生来中国留学:从教育理念来讲,英国政府一直以来鼓励学生开阔视野,去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和工作环境,鼓励学生到国外留学并体验不同的社会生活;长期以来,英国也是中国留学的热门国家,出于平衡考虑,英国鼓励学生到中国学习;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国是一个重要的世界大国,英国政府非常重视和中国的商业及文化交流。 根据北京大学网站公布的数据,2011年,北京大学有来自80个国家的长期外国留学生2326人(不含医学部),其中攻读学位的留学生1836人。 作为最早接受外国留学生的高校之一,北京语言大学从1962年接收第一批来自东欧国家的30位公派留学生开始,至今已为世界上182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15万余名懂汉语、熟悉中华文化的外国留学生。 北京语言大学学生处处长李志军告诉笔者,近年来,中国开展国际外交时,除了常规的经贸、能源、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和合作之外,扩大奖学金名额逐渐成为外交成果中的重要部分,现在每年都有来自近140个国家的1万多名外国留学生来北京语言大学学习。 培养未来的中国问题专家 “英国目前有大约4000名学生在中国学习”,吴媛媛告诉笔者,为了推动英国学生来中国留学,英国政府和英国文化协会设立了一些奖学金为他们提供经济支持;同时政府和企业共同联手,为到中国留学的学生提供知名企业的实习机会;教育部门也会加强中英高校之间、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根据我国教育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来中国留学的外国学生中,欧洲47,271名,占比1615%;美洲32,333名,占比1105%。数据指出美洲的同比增长率为1875%,增长明显。 这个数据在美国政府2012年11月发布的门户开放报告中也得到印证:“2010/11学年有14,596名美国学生在中国学习,增长了5%。在美国人出国留学的主要接待目的地中,中国排第五位。”门户报告中还提到:“十万强计划旨在培养美国下一代中国问题专家,他们将承担管理不断成长的美中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的责任。该计划还旨在为在中国学习的学生发展提供具体机会和资金来源。” 来自美国的留学生高慕鸿,目前在北京语言大学攻读国际政治专业的硕士学位,研究方向是中美关系。尽管他是在奥巴马政府提出十万强计划之前就来到了中国,他的研究方向依然契合奥巴马政府鼓励学生来中国学习的目的。 李志军说,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大部分来北京语言大学学习的留学生都选择汉语言作为自己的专业,学习目的以单纯提高汉语能力为主。近年来,单纯学习汉语的学生数量正在减少,大多数学生选择了在学习汉语的基础上学习某种专业。 为了满足留学生的专业需求,中国的很多高校都为留学生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政治、国际文化交流等课程,并且考虑到不同学生的语言水平,有很多课程是多语种授课。 文化吸引不愿浅尝辄止 魏文轩来自英国,是北京大学历史专业的研究生,本科毕业于牛津大学。“本科时候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国家来研究,有的同学选择了美国历史、欧洲历史,我选了中国历史。”魏文轩现在已经可以用汉语来进行日常交流。 魏文轩告诉笔者,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征明是他最喜欢的中国画家,他非常欣赏文征明山水画中的笔法。同时,他认为一个人生活的环境和对历史的了解,在山水画的表义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北京语言大学学生处办公室主任宋瑞静告诉笔者,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受到中国文化的吸引,渴望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同时,越来越多的亚洲、欧美的华裔开始问祖寻根,希望能掌握汉语和中国文化。 越南姑娘阮秋河回忆自己刚来中国的感觉,就一个字“饿”。在越南的时候,她从来不吃辣,刚到中国的时候,她觉得所有的食物都是辣的,全凭出门前妈妈准备的一些食物,她才度过了最初的适应期。 阮秋河目前在北京语言大学攻读汉语言专业教学方向的硕士学位。很多中国的影视作品在越南非常流行,阮秋河记忆中看的最多的就是《西游记》。“《西游记》主要是讲玄奘法师西行的故事,奶奶看了很多遍,我也很喜欢陪她看。”阮秋河告诉笔者。 “高中毕业以后,父母给了我两个选择,一个是去讲英语的国家留学,还有一个就是到中国来。”这也是阮秋河第一次离开家人求学,考虑到中国文化比较亲切并且离家较近,18岁的阮秋河选择来中国学习汉语。今年已经是她在中国学习的第三年了,对中国文化,阮秋河不愿意浅尝辄止。 据李志军介绍,北京语言大学为了满足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诉求,相关部门每年都会组织留学生参加汉语文化周、社会实践、京内外参观游览等活动,校内也会组织很多地理、历史、民俗方面的讲座,例如京剧、变脸等,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社会文化。 中国学生缺创新能力 “在美国上课的时候,老师和学生是交流的形式,我习惯了表达自己的怀疑和观点。但是在中国,老师讲课的时候,学生很少分享自己的看法,有时候学生想说也没有机会,这造成了学生的怀疑精神和创造力不足。”高慕鸿指出。 高慕鸿告诉笔者,他并不是认为所有学生都缺乏创造力。有次下课,他看到同桌在推敲一首古诗,高慕鸿问同桌这首诗是自己写的吗,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高慕鸿很意外,同时也很钦佩这位同学的才华。高慕鸿意识到,一些在课堂上沉默的同学也很有自己的思想。 和高慕鸿遇到的问题类似,夏琳也认为,最大的差异是文化的差异。夏琳是北京林业大学2010级的博士生,在中国学习生态学,她希望以后可以为社会公益组织工作。“有时中国的学生不能理解我的一些行为和想法,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夏琳说。 夏琳还告诉笔者,她的老家在英国的一个小村子,刚来北京的时候,不能适应这种大城市的生活,但是自己很快就习惯了。中国地大物博,生物及物种的多样性,是她选择来中国研究生态学的重要原因。 吴媛媛认为,英国学生来中国最大的挑战还是语言和文化差异,但是问题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留学生在学校接触的大多是同龄人,比较有共同语言,并没有明显的交流障碍;而且现在中国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有英语课程,中国学生具有很强的英语表达能力,这也降低了交流难度。 留学生不再是游客 申 京来自韩国,目前是北京语言大学的任课教师,她是较早来中国留学的人员之一。她于1999年第一次到中国来进修汉语,萌发了来中国的想法,并于2001年来北京语言大学专门学习。在这12年期间,申 京连着攻读了汉语言专业的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在2011年拿到了博士学位,并成功留校任教。 作为十几年来中国留学的见证者,她向笔者介绍了留学生在中国的变化:“我刚来中国的时候,留学生中日韩学生较多,最近几年来自欧美、非洲和东南亚国家的学生明显增多。和以前短期的体验式学习不同,现在很多学生在中国读硕士和博士,欧美国家的学生希望能够留在中国工作。一方面是近几年欧美的经济不景气,他们认为中国有很多机会;另一方面是英语教育在中国有很大的市场,很多留学生在尝试做英语教师。”外国留学生与中国留学生的成绩为何差那么多?CSC项目本来就是面向在读研究生的,其中硕士很少,博士为主。首先CSC一般针对的是博一到博二的学生,出去时长从6个月到2年不等,国家按照一定的规则(看国家和地区)给补助。流程就是首先获得对方学校的邀请函,然后向自己学校提出申请(学校每年都会专门组织申请的),学校上报国家审批最后获批。一般来说,这种公派的属于交流访问,是不拿对方学校学位的。要获得邀请函相对比较容易。通常的流程就是直接给对方学校的导师写邮件,介绍你自己的情况,并声明费用由自己支付,无需对方出钱。如果你的方向和对方有一定契合度,并且自身条件也还可以的话就比较容易拿到邀请函了。另外一条路就是你的导师在国外大学有比较熟悉的人可以推荐你过去,这样更容易拿到邀请函。还有一种是联合培养,拿两边的学位的。这种就需要按照对方要求的入学条件来了,比如托福雅思GRE之类的成绩,流程相对复杂一些,难度也高不少。这种通常是双方学校有合作项目,或者是有比较硬的关系了。马来西亚留学读博士取得的学位中国教育部认可么?如果喜欢走访中国的大学校园,你便会发现这些年肤色各异的学生越来越多了。虽然留学生占全体大学生的比例还很小,但他们的增长速度远高于中国新生扩招的幅度。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国大学录取的留学新生从2005年的61万人上升到了2014年的111万人,增幅为82%。相比之下,同期每年录取的国内大学生则从504万人上升到698万,增幅为38%。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年度数据,如果将各类留学生加总,他们的存量已从2011年的29万人上升到2016年的44万人,接收留学生的高等院校则从660所增长到829所。中国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国。很多留学生来中国只是参加汉语培训,更值得关注的是拿文凭的学历生,即读本科、硕士或博士的留学生。他们的增速尤为惊人,在2005年之后的十年间从每年录取15万人上升到38万人,增幅为158%。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中国高校发展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为了落实这份《纲要》,教育部随后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留学中国计划》,表示到2020年要将来华留学人员提升至50万人。中国教育政策的决策者意识到,国际化是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一般来说,中国高校的排名越高,留学生的规模和比例也越大。从2000年到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中的留学生比例从38%迅速发展到83%。2010年,有3219名留学生在清华大学就读一学期以上,其中有2263人为学历生,留学生规模和比例均居全国高校首位。2016年,北师大计划招收245名本科留学生,同年北师大招收国内本科生2590人,留学生的比例接近一成。而在全国排名五十位左右的江南大学,2014年国际学历生的招生规模仅为75人。由于世界“一流”大学并不取决于中国大学,也不取决于教育部的官员,而是由某些国际媒体发布的全球大学排行榜决定的。所以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扩大留学生在校人数比例来提升各高校在世界名校中的排名,因此肯定会对留学生进行各种优待政策,自然留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成绩就不如中国留学生了。美国博士留学毕业后的四个就业出路我们去马来西亚读博是国家承认的吗?马来西亚大学的博士在中国的认可度也比较高。当然,这要建立在你的大学通过了中国教育部认证的基础上。目前,马来西亚所有大学都通过了中国教育部的认证。当然也有很多一流的大学,比如马来亚大学,马来西亚泰来大学,马来西亚科技大学等。如果你在这些名校读博,对你以后的就业发展是一个加分项!马来西亚读博是否被国家承认?博士学制短。一般博士的研究2-4年就可以完成,平均3年毕业。走英联邦国家博士培养的路子,对提高科研水平有很大帮助。马来西亚大学学术氛围浓厚,科研水平高,文凭全球认可。医生的假期自由安排。大学博士大多是纯研究型的课程,不需要每天上课上学。他们可以自由支配时间,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研究课题(有些大学第一年需要完成一到两门研究方法课程(定量或定性研究))。博士毕业要求放宽,大部分专业博士不需要发表国际A类,B类检索期刊(SSCI、SCI、A&HCI、EI期刊)博士学费生活费低,马来西亚院校博士学费生活费一年在5万人民币左右,非常划算。发展前景良好。马来西亚的博士学位在国内是被认可的,可以回国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工作。马来西亚拥有良好的留学环境,被誉为“亚洲的魅力”。举世闻名的双子塔、高层商业街区、多样化的美食和美丽的岛屿等旅游资源构成了一幅迷人的风景画。教育水平在亚洲名列前茅。马来西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治安良好,气候温和,没有自然灾害。马来西亚读博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导师。如果选择导师的原因仅仅是因为我们喜欢,也就是因为导师很酷,有魅力,善于发表文章,那么这个选择可能是错误的。这是因为,虽然导师的这些特点令人钦佩,但这些特点本身并不会帮助我们完成高质量的论文,最终获得博士学位。相反,应该使用两个关键因素“可访问性”和“反馈周转时间”来选择导师。2有必要缩小研究课题,专注于某一特定领域。博士论文不代表课题要宽泛,不应该包罗万象。虽然我们梦想论文可以包罗万象,对相关领域产生立竿见影的影响,但现实并不是梦想。当我们最终意识到话题太广,难以咀嚼时,已经太晚了。要避免这种事情,一定要得到导师的帮助,缩小题目范围。3不要拖延。拖延不代表懒惰,而是追求完美,设定非常高的标准。其实一篇博士论文更多的反映了生活的现实:在生活中,无论我们认为自己有多聪明,都会犯很多次错误,发现自己在很多方面都在怀疑自己的能力。为了成功,我们必须面对这些问题,绝不逃避或拖延。 盘点美国博士留学毕业就业四条出路,根据学术中国,Warald总结了读完博士之后的出路,主要有四种(有的专业实际上远小于四种)。 第一种出路:终身教授 读完博士最典型的出路就是去学校做老师,尤其是终身教授。如果做的好的话,一般六年之后,就可以成为终身教授,不用担心失业的问题。 有的人牛,去牛校做牛活出牛成果,虽然成不了顶级富翁,但是可以过上富裕的生活了。 做老师,就意味着要教书,同时也很可能要做科研。大家平常看得有排名的学校,基本都是要求老师教书、科研及培养学生同时都要做好,这里面,教书+科研是最累人的了。一些规模不是很大的学校,如果没什么科研要求,教授们可能就是一辈子教书。 学校规模小一些,工资不会那么高,但是没有做科研的压力,所以有的人也很喜欢;牛校标准高,要求科研出成果,压力大,很辛苦,当然相应的工资待遇好,事业成就高。 成为终身教授之前不容易。 要上很多课,要回答一些本科生的疑问,而且每天光是国际学生的陶瓷信估计都够删除一会儿的,同时还要写Proposal申请经费带学生做科研写论文;极少数的学校,终身教授可能跟难拿,比如说招3个Assistant Professor,但是6年以后只留一个,这种一般是顶尖牛校,会很累。但是绝大部分学校会根据反馈意见帮你改进,最终的目的是留住你,而不是6年以后赶你走。 如果你就是一门心思削尖脑袋要去校牛校,那肯定累,不然其实没那么恐怖,主要就是第一年刚开始的时候会累一些,熟悉了以后就好多了。 此外,每年暑假有3个月的假期,一些老师自然是利用这段时间好好做科研,否则出去旅游或者回国短期旅游,过的很幸福。拿到终身教授之后,科研就不会作为硬性要求。 斯坦福哈佛MIT等牛校的有些牛老师,学校给的工资反而不是收入的主要来源。 第二种出路:去公司 有的人念完博士以后不想留在学术界,找不到好的professor的职位,所以就选择去公司。 博士毕业生在就业上不如硕士容易,但是只要找到了工作,工资一般都会比硕士高。博士生都有自己很深入研究的小方向,一般过了最初的1-2年之后,往往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小方向的研究里,一部分人的理论研究在行业的人看来,可能有些overqualified。 是否应该读博,是个人选择。读完博士也不一定就不好。专业不同,行业不同,情况也不一样。 比如说制药公司和生物技术公司都需要很多博士生;科技行业,有认识的朋友去了谷歌,还是以读完博士的人居多;还有些朋友去了oracle,博士生去的都是核心研发部门,但是硕士生们很难进这样的部门。也有的博士生,对某项领域很精通,正好是某个公司很需要的,公司会给很高的工资。 在公司工作最大的问题就是被裁员的风险大,尤其是在拿到绿卡以前,选择稳定和有发展前途的公司很重要。 第三种出路:科研机构 在公司一般是做应用开发,而不是科研。但是少数公司里,也有很牛的Research Lab,比如IBMTJ Watson,Microsoft,HP等等都有,他们雇佣一帮科研牛人专门做科研,提高公司技术和研发水平,微软就有若干个ACM Turing Award(图灵奖)得主。 有些这样的科研机构,不隶属于任何公司,自己独立经营,靠各种军方资助,民间捐款,NSF或者风险投资生存;Harvard也有DFCI这样的科研机构,哈佛周围还有children’s hospital or Brigham and Woman’s hospital这些医院,里面有以作research为主的职位。 总的来说,拿着博士学位找个高薪工作,继续作博士应该做的事情,也就是做科研发paper,是很多博士们的梦想,但是要实现起来,难度还是很大的。 博士后也是一种工作,很多专业都可以选择作博士后,生物类专业最典型,绝大多数博士毕业以后都要到学校或者科研机构做几年博士后再说。 第四种出路:政府部门和科研机关 这种地方很少招外国人,但是的确有少数中国人在政府部门里找到会计或者IT方面的工作。这种工作的最大好处,就是福利待遇好也很稳定。 有学习Public Health相关专业的朋友,毕业之后去了FDA(Food&Drug Administration,食品药物管理局),这个也是美国的要害部门了,也是一个规模庞大的雇主。FDA绝大多数职位原则上说是不招没有绿卡的人,但是这个朋友是牛校phd,背景很强,又善于交流,最终还是去了。很多政府部门工作要求securityclearance,军工性质的单位更是如此。
美国留学有体检么吗现在
上一篇
11-17
韩国留学文凭认可吗
下一篇
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