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家庭怎么去国外留学

美国和加拿大都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经济大国,经济强国,选择加拿大还是选择美国,许多人都会做许多权衡,网上关于美国和加拿大比较的文章也很多,一位在美国和加拿大分别生活了10年和15年的笔者为我们从各个方面做了详尽的评价,美国和加拿大各有所长,选...
美国加拿大都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经济大国,经济强国,选择加拿大还是选择美国,许多人都会做许多权衡,网上关于美国和加拿大比较的文章也很多,一位在美国和加拿大分别生活了10年和15年的笔者为我们从各个方面做了详尽的评价,美国和加拿大各有所长,选择加拿大还是美国,最主要还是要根据家庭的需要以及发展的需要。网上不断有人发文评论和比较美国和加拿大的不同。 看了之后,总觉得意犹未尽。 似乎并没有说到点子上。笔者不揣冒昧,也贡献一点自己的想法,引的数据,也许不够准确,欢迎各位读者指正。我当然有自己的倾向性,但是,我希望能做到尽量客观,不存偏见。先说说笔者的个人背景。 笔者先后在美国生活了10年, 在加拿大生活了15年。 目前经常来往于美国的波士顿,纽约,落杉矶,休士顿等美国大城市和加拿大的多伦多。虽然,了解会有片面性,但是,也不是完全没有资格评论。 无庸讳言,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个人发展的机会,要比加拿大多得多。 就业机会,个人工资水平,都比加拿大高。所以说,对于一个真正有能力的优秀人才,在美国比在加拿大,会达到更高的高度,也会更富有。但考虑到很多同胞,出国不久,或者半路出家,或者自认不那么“优秀”,今生也许达不到那么高的高度,笔者想从低端的角度来评论一下生活在这两个国家的不同感受。为简单起见,所列数据分别为美元或加元。不做汇率转换。讨论购买力时,考虑一美元等同于一加元。加拿大人生活态度比较平和1 最低工资:美国 $725 (大部分州) – $825(Illinois,July,2010)加拿大 $880 Alberta(April 2009) – $960-1045(Ontario,March,2010)评论:各州(省) 不同。但一般来说,美国偏低(不算汇率转换)2 所得税 (2009)美国联邦个人免税额 $5700 (single) – $11400(married,joined)联邦税率:  10K 1086%20K 1290%30K 1362%40K 1545%50K 1739%联邦儿童免税额: $1000/人州个人免税额(Massachusetts State 为例)$4400(single)-$8800(married joined)州税率: 53%州儿童免税额: $1000/人加拿大联邦个人免税额 $10320 (single) – $16728(married,joined) (2009)联邦税率:  10K 15 %20K 15 %30K 15 %40K 15 %50K 22 %联邦儿童免税额: $2089/人省个人免税额(Ontario 为例)$8881(single)-$13217(married joined)州税率: 605 %($36838 or less)915%($36838 – $73698)州儿童免税额: $7541/人评论: 美国的税率低于加拿大,但是,美国的个人免税额和儿童免税额远低于加拿大,因此,对于低收入的人,在美国可能要缴税,在加拿大反而可能不用缴税。在美国,有孩子对少付所得税影响不大,加拿大则不然。 究其原因, 加拿大人口少, 鼓励生育,因此,有孩子会有较大税务优惠。和美国不同。 此外,当税务收入为$40,000时, 美国和加拿大的联邦税额都是15% 两者持平。当收入达$50,000时,加拿大再次超过美国。3遗产税美国:每人有一个终身免税额,每年不同。2009年是35 million 多余的部分要征18%不等的遗产税。 2011年,这个终身免税额降到 1 million加拿大:继承遗产,一律按卖出考虑,计入收入,并计算资本增值税。评论: 如果你有一栋不大不小的房子,想在身后留给子女,看来还是在美国比较合算,因为子女有终身免税额。你的房子不大,很可能不用缴遗产税。而在加拿大,所得税和资本增值税看来是逃不掉,不论房子大小。4销售税美国:(2008)5%(Massachusetts State)各州不同。通常为4%加拿大:GST5%, PST8%(Ontario) 2010年,合并为13%的HSTAlberta省仅收联邦税5%,没有省税。其他省的省销售税(PST)5%不等。评论:加拿大比美国多征了5%的联邦销售税(GST),而且,省销售税也比美国高。两国的食品都不交税,但是,加拿大比美国有更多的商品或服务要交税。但是对低收入的家庭,一对夫妇,每季度(三个月)加拿大人可以拿到约$100的补贴(GST/HST Credit),部分补偿了所付出的销售税。5 医疗美国:美国的健改法案刚刚通过,实行效果如何,至今仍是未定之列,而且,就算实行,也不是加拿大或台湾那种意义上的全民保险,而且,同等收入水平, 在美国要交高得多的保险费。2010年3月25日世界日报报道,虽然通过了新的健保法案,最新研究表明,一对65岁的退休夫妇,仍需要25万的医疗费用。这包括:Medicare的保费,自付额,每次的Co-Pay,还有自付的处方药费。研究结果假设,妇女寿命85岁,男人寿命82岁。目前,Massachusetts States 是全美唯一实行全民保险的州,由于入不敷出,福利在不断削减。对于低收入的美国公民(例如,低收入的老人),基本免费。对于低收入的新移民,自付额大约在$1000以内。如收入较高,则每月大约要付几十元到$100元的保费。(换句话说,如果你是一个低收入者,因病住院,那么你就准备出院时收到一张$1000的账单吧) 对于美国其他的州,则不如马州这样好。低收入的家庭可能买不起保险,因而看不起病。工作的家庭可能有公司提供的保险,每月要付一定的保费,同时还有自付额。对于退休的老人,可以参加Medicare,但不是免费的。每人每月大约要付$100-$200的保费。美国还有一项福利,叫做MediAid, 看病或药物基本免费,但是,申请的条件和拿SSI相同,条件相当苛刻。普通的工薪阶层或有养老金者,是不够资格的。加拿大:Ontario Province的保险计划OHIP门诊看病和住院(包括伙食,住院,手术及药物)全是免费的。但是每年要付健康税,税务收入少于$20000者,免税;税务收入$20000-$36000付不多于$300/年;税务收入$36000-$48000则不多于$450/年。外购处方药物需自费或由保险承担。低收入者,外购处方药物每年每人有大约$100-$200的自付额,其余免费。十分低收入者(法定贫困线),外购处方药物也免费。 评论:对于一般工薪收入者,美国的医疗费用远高于加拿大,即使有保险,也有一定的自付额,同时,保险也有一定上限,多余部分自付;对于一般退休者,美国仍然不如加拿大,Medicare仍须付不菲的保费;在美国,如果要医疗完全免费(包括药物),除非够拿SSI的资格。这对于一般有退休金的人,是做不到的。加拿大虽然也要付健康税,但是远低于美国。网上有一些文章抱怨加拿大的医疗如何不好,看病要等多长时间。笔者从自己的经历看,似乎没有这么严重。我前后在加拿大做过两次大手术,每次的等候时间均为大约半个月,两次手术的结果都令人满意。而当年我在美国,我在的公司没有保险,看病要自费。看一次小病,门诊费都是至少$50元,根本不敢去看,只能自己胡乱买些药。比起我在美国的经历来,我觉得在加拿大很好了。抱怨加拿大的读者,如果也能去美国体验一下,也许就没有那么多的牢骚了。笔者在美国也看过多次病。在美国很多小城市的医生,实在不敢恭维,可以说,很烂。这一点,其实两国差不多,很多医生都不怎么样,要看你的运气了。也看你去的是那个医院,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 顺便说一句,牙科的费用,美国远高于加拿大,笔者的印象,在美国大约要贵一倍以上。对于没有牙科保险的人,这个问题在美国要严重得多。6 居住由于各个城市的房价不同,因此不便比较。但是,还是有一些可以相互比较的。A Property Tax Rate美国:014%(Louisiana)-176%(Texas)(2008)以上的数据并不包括学区税。据笔者所知,在休士顿,一所价值10万的房子,包括学区税,每年要付 3000元的地产税。相当于房价的3%。其他城市不清楚。近年来,美国的地产税率远较其他国家的高。有的州可高达5%。加拿大:计入学区税,地产税率大约是1-2%。多伦多则是1%略多。评论:取决于地区,在美国的有些州,养一栋房子的代价可能会高于加拿大。B 房租美国:一居室的公寓,在波士顿需1000-1200元/月,在休士顿需600元/月加拿大:一居室的公寓,在多伦多需1000-1200元/月评论:就房租而言,美国和加拿大差不多。在休士顿,不论房价,还是房租都远低于美国其他城市。 C廉租房美国:要交30%的月收入。住入后,每年不准离开超过3个月。允许保留自己原所有的住宅。在波士顿需等候1-3年。在休士顿至少要等5年。加拿大:要交30%的月收入。住入后,每年不准离开超过4个月。不允许保留自己原所有的住宅。在多伦多需等候5-10年。评论:就廉租房而言,美国和加拿大差不多。但是,加拿大允许离开不超过4个月,这一点比美国宽松。但是,加拿大在分到廉租房半年内,原住房必须卖掉,而美国则允许保留,只需将房租收入计入个人收入即可。这一点比加拿大宽松。 7 物价一般来说,在美国,高档商品的价格,比在加拿大要低10-20%。加上在加拿大要多付约8%的销售税,因此,实际付出要多约15% 。这包括汽车,各种电子产品等。但是对于日用品,除去销售税的差别,给笔者的感觉,在美国花一美元和在加拿大花一加元的购买力似乎差不多。也许,在加拿大会高一些。对于食品,分别比较这三个城市的中国超市,休士顿比多伦多要贵约10-20%,而波士顿比多伦多要贵约30%。多伦多的中国超市是最便宜的,比号称全美生活费用最低的休士顿还要便宜。8 联邦养老金金融危机以来,所有的人都关心养老的问题。假如你的收入不高,下面来看看你在美国,或在加拿大,生活会有何不同。美国:Social Security领取条件:工作至少40个工作季(累计10年)领取金额: 取决于工作时间,和交的SS tax的多少。如果工作40年(25-65岁),大约能领约1400 元/月(欢迎指正)加拿大:aCPP(Canadian Pension Plan)领取条件:曾经向政府交纳过养老金(没有最低年限要求)领取金额:取决于工作(交纳)年限(每工作一年可领全额的1/40)。全额93417元(2010)b OAS(Old Age Security)领取条件:在加拿大住满10年领取金额: 取决居住时间。全额(40年)可领 51696/月(2010)评论:两国的金额差别不大,但是美国要求工作40季(10年),如工作不足10年,则白交了SS Tax, 退休后什么也拿不到,也无资格获得Medicare。加拿大对领取CPP 的居住年限没有要求。领取OAS要求居住10年。另一个需要考虑的是:可携带性(Portability)美国的SS和加拿大的CPP是 Portable的,退休后,可以带回国去用。而加拿大的 OAS 要居住20年才是Portable提前离开会失去。退休后,每月1300-1400元显然不够。还需要个人平时的养老金存款。其中与公司有关的部分,美国叫401K, 加拿大叫公司的 pension除少数公司外,多数都是自管的。换句话说,盈亏自负。金融危机以来,这一部分对退休者影响最大,许多人投资失误,以致血本无归,生活发生困难。另外一部分,是每人自己存的养老金,美国叫IRA,加拿大叫RRSP。这一部分也和前一部分一样,也受金融危机影响很大。9 政府补助计划如果联邦养老金不够用,个人投资的养老金又没有多少,或者亏本,因而生活发生困难,两国还有一个彼此类似的政府补助计划。美国:SSI(Supplement Security Income)领取条件:除了其他条件外,笔者认为最苛刻的条件是:个人存款不超过2000元,夫妇共同存款不超过3000元。并且要回溯过去三年。另外,如果离开居住地(如探亲,旅游),当月即丧失领取资格。领取金额:每月每人大约500元左右。加拿大:GIS(Guaranteed Income Supplement)领取条件:和美国最大的不同在于:不看存款,只看是否低收入。离开居住地不得超过6个月。领取金额:每月每人大约500元左右。评论:据笔者所知,不论在美国还是在加拿大,很多同胞最关心的就是SSI或是GIS这一项。因为大部分人,虽然经过多年奋斗,但是在退休时,光靠自己的力量,仍然不能维持一种基本的生活水准,需要这一款补助金。在这里,美国和加拿大的差别就看出来了。在美国,要求你过去三年的银行存款不得超过 2000元 (夫妇则为 3000元)这一项很多人做不到。而且,如果你想短期回国,SSI当月就停掉。而在加拿大,则要宽松得多,不仅不管你有无存款,而且,你离开超过6个月才会停掉。换句话,在美国,政府不会让你饿死,也会把你养起来。但是,要在你噎倾家荡产时,政府才会救你。而且,这种帮助的程度是,你会活得毫无尊严:你哪里也去不了,而且你的银行里只有一点点钱,什么也干不了,只够买食物的。这种情况持续到你老死为止。而在加拿大,你大可回国去,拿着每月的 OAS和GIS 探亲访友,游山玩水,只要记着半年内回来就可以了。(如果你住廉租屋,记着别超过4个月,在美国,则是3个月)。网上很多人把加拿大说得一无是处,照笔者看,他们不知道,美国和加拿大有这一项重大的不同。以下,笔者举几个例子,来看两国的差别:A 出国20年,有一份中等收入的工作,然后退休。美国:年薪可能有6-8万工作20年,401K和IRA一共存了25万。退休后,每月可能有800-1000元的SS收入。其余的要动用自己的养老金。假如你足够幸运,金融危机对你的影响不大。以你还有20年寿命计算,你每年可以从储蓄中取12000元,即每月可有1000元的收入。你的每月总收入可以有1800-2000元。 加拿大:你的年薪可能没有美国高。比如说年薪 5万。你工作20年,RRSP一共存了15万 退休后,你每月大约能拿到500元的CPP, 250元的OAS, 500元的GIS, 共1250元,此外,你太太有250元的OAS,你的RRSP大约还能提供1000元/月。你总共可能有2500元/月的收入。两者差不多,加拿大可能会多些。唯一要担心的是:个人的养老金花完了怎么办如果是那样,在美国的收入可能会略低,因为在美国只有SS收入了,而在加拿大,你拿的CPP, OAS, GIS都是终生的。而且,别忘了在美国每月收入还要扣除Medicare的保费。而在加拿大,这一项则几乎完全不需考虑。B 同样出国20年,夫妇俩一人工作,且收入不高。然后退休美国:你退休后,仍然会有约800-1000元的SS收入。可是因为历年工资低,401K和IRA并没有存多少钱。退休后,因为达不到领SSI的条件,你只能靠每月的SS和自己的存款过活。每月可能有 1200-1500元收入。加拿大:你可以拿到500元的CPP,夫妇俩人能拿到250+250=500元的OAS, 你至少还能拿500元的 GIS,你太太也许也能有她自己的GIS收入加上你的公司退休金及个人存款,你每月可能拿到2000元。C 有些人把父母接来同住。假如他们国内没有收入,而且,子女也完成了赞助人的法律义务。美国:因为父母没有在美国工作过,所以没有SS收入。他们每人每月可以拿到约500元的SSI没有居住年限的要求。同时,他们可以有MediAid 加拿大:同样,他们无资格拿CPP 在最初的10年内,他们从政府得不到任何帮助,但是医疗保险是有的。当他们居住超过10年后,他们每人每月可以拿到约1000元的OAS+GIS总之,除了美国拿SSI没有年限的要求,而加拿大领OAS及GIS需居住10年外,比较起来,加拿大要比美国好,当你还不是十分贫困时,政府就开始帮助你。而在美国,只有当十分贫穷时,(存款低于3000元),政府才开始出手。而且接受政府帮助(拿SSI)的条件是相当苛刻的(不得离开居住地)。在此之外,你的困难基本上是自己解决。政府是不管的。10 长期医疗照顾一方面,子女数目不多,另一方面,在国外长大的一代并不具有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因此,在国外,老年时的医疗照顾,只能靠社会,不能靠子女。这包括两方面:社区的生活照顾和养老院美国:接收政府提供的社区生活护理的条件和接受SSI和 MediAid的条件相同。如果不满足的话,完全自费。同样,由政府负担的养老院的入住条件也和接受SSI和MediAid的条件相同。如果自费的话,美国平均的养老院费用是5000元/月。有些城市,例如波士顿,华盛顿特区可高达8000元/月。只住几个月就足以令你变成穷光蛋。当你满足领取SSI的条件时,你也可以免费享受长期医疗照顾或入住养老院。加拿大:接受社区生活护理的条件是低收入。只要收入在贫困线以下,就是免费的。同样,入住养老院的条件是,将每月的收入(CPP+OAS+GIS) 交出来,即可,还可以自留100元/月左右的零用钱。其余部分由政府补助。这里特别重要的一点是:对当事人的存款不做要求。只要收入低于贫困线,就够资格。此外,加拿大的养老院费用远低于美国。大约每月费用为2500元,是美国的一半左右。评论:我个人以为,比起美国来,低收入的老年人在加拿大活得更有尊严。政府在你还没有变得一贫如洗之前,就出手帮你。美国则不然,美国是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社会。提倡个人奋斗。除非你活不下去了,否则,政府基本上是袖手旁观。此次,美国的医疗改革,经费来源之一是削减老人的MediCare这样,一缺钱就打弱势的老年人的主意,在加拿大基本上是不存在的。11 交通美国和加拿大都是汽车国家,在小城市里没有汽车,没法活。这一点无区别。我只说一下大城市的公交系统,这对一个退休的老人很重要。依笔者看,多伦多的公交系统是北美最好的,尽管连年涨价,老百姓怨声载道,但是,车次多,连接方便,覆盖面大,这在北美是不多见的。美国休士顿,落杉矶的公交只有公共汽车,车次很少,差得很,退休后的老人,除非自己开车,或者住在超市附近,否则生活会遇到极大的困难。加之这两个城市又太大,去哪里没有汽车都很麻烦。纽约有地铁,但是脏,乱,不安全是有名的。华盛顿特区的地铁不错,但是比起多伦多地铁和公共汽车的覆盖面来,又差多了。芝加哥有高架铁路和公共汽车,但是也不如多伦多的方便。唯一可以和多伦多比美的,可能就是波士顿了,那里的公交费用比多伦多便宜,也方便。笔者认为,交通是衡量生活质量的一个不可缺的标准,特别在退休之后,更是如此。如果退休后还要开车的话,每月的汽车费用都要从微薄的收入中扣除,是一个很大的问题。12 安全笔者是在美国的小城市上的学,美国的小城市还是相当安全的。半夜12点在大街上走,基本无事。美国的大城市则不好说。据我的了解,像Chicago(100街以南),Cleveland, Detroit, University of Maryland at College Park 等处,就是白天也不安全, 非常危险。Philadelphia, Miami, St Louis 等城市,晚上是绝对不能出来的。对于美国大城市的安全,笔者毫无信心。加拿大这些年安全问题也是越来越严重。多伦多的西北区,可以说,夜里黑帮横行,非常可怕。照笔者看,还是移民政策出了问题,有些移民,例如从牙买加来的,本来就是罪犯。二十年前,加拿大的秩序要好得多,据说可以做到夜不闭户。 现在,总的说来,多伦多还是相当安全的。除了一些特定区域之外,在市中心,你如果半夜12点出来,基本没有事。在美国的大城市,我是绝不敢的。13 多元文化美国的立国政策是鼓励各民族融和的,因此,在美国,主要体验的是盎格鲁撒克逊的白人单一文化。加拿大的政策则是鼓励多元文化。在多伦多生活,可以体验到各种不同文化和各国的饮食。每年有各族的文化节或饮食节。对于喜爱多元文化的人,你不必离开多伦多,就可以体验到世界各国,各民族的不同。相对来说,在美国就没有那样丰富多彩了。当然,也不是完全不存在多元文化,但似乎不如多伦多。1919年前后的年轻人们为何可以大批量的赴国外留学呢?日本 法国 美国 而且很多都是穷苦家庭的孩子?25万可以够你在任何英语国家读两年了还有就是奉劝你一句,千万别听中介的忽悠去什么北欧,那的英语普及率是很高但在生活中,根本没有人说,在主流社会,也没有人用。尤其是那的文凭拿到国内用是没有优势的。你要想留在那就更难,不过估计你去了,你就没这个念头了。花费这个东西是看个人的,我家里条件不好,但爸妈还是借钱,让我去英国读研了,是授课研究生只读一年。我告诉你我的总花费是15万,没有打工,你可能不信,不过我的生活费一年只用了三千镑,实际上在英国的单纯吃饭是很便宜的,尤其是自己在家做一个月顶多一百镑,可以说吃得还不错,房子是和别人合租的,一个人分摊一百镑每月,其他费用也不会超过1000镑每年。因为我的学校没有在伦敦,所以应该伦敦的花销要大些,不过如果省的话,应该不会很贵的。有些人花销很大是因为留学在外,有很多诱惑,就看你能不能抵制住诱惑。反正我始终知道留学的目的是什么,所以过得很单调,基本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因为那些都是需要开销的,我奢侈不起,尤其是我在上学,花的是父母的血汗钱,我没资格去浪费,我上学的目的是学习,而不是其他,或许在别人眼里笑我寒酸,不过那有什么,和那些肆意挥霍父母钱的人比,我的精神最起码不贫穷。我今年3月毕业了,因为父母想让我回国,所以我就在北京找了个工作,月薪5000元,可能不高,不过年终会有奖金,我相信我一定可以生活得更好,因为我今天的一切都是通过自己奋斗得来的,我的父母只是普通人,他们既不是高官,也不是富翁。但他们给了我受教育的机会,我就不能辜负他们,我有责任给家人一个良好的生活条件。最后,不管你要去哪留学,都希望你可以明确你的目的,守住寂寞,早日学成归来。出国留学的利与弊当时是当权者觉得不学习国外的新东西不行了,就大批派出中国的青少年去国外读书。想振兴中华吧。现在国家也很鼓励大家出国留学呀。我们听说有些学校是985,其实就是一些重点大学的出国留学项目。每年国家都要拿出好几十个亿来资助这些学校的学生出国留学的。这对于家境贫寒却希望留学深造的同学来说是个改变命运的好机会。别的学校我不知道,我们学校每年基本上都能派出100多人去深造,今年听说是要派出160人。就这还是全国派出人数居于第二还是第三(前面好像有哈工大吧),可见国家的支持力度。机会大大的,就是要自己懂得去抓住机会。你也可以关注国家留学基金网站,上面经常会更新信息,其实机会真的很多,只要自己努力的充实自己,达到人家的条件。 就可以得到国家的资助去圆自己的梦想了,不过读成以后,是必须回国的。 回答者: 千与千寻的伤心社会聚焦:海外留学生贫穷被排斥 富裕遭鄙视对于城市中那些充满爱心的父母而言,孩子是他们生平最大的财富,为了把孩子培养成龙、成凤,他们情愿奉献毕生的心血和财富。 今天,很多中学生家长碰到一起热烈讨论的一个话题就是,要不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出国读书。 时代催生少年留学 少年留洋,这是时代催生的现实问题。因为国内的青少年们正背负着升学、就业的双重压力。望子成龙,而且“出洋的孩子更易成大龙”的巨大诱惑,使得广大中学生(甚至是小学生)的家长们对上大学前就把孩子送去出国留学的热忱越来越高,使现在出国留学生的年龄呈现出低龄化的发展态势。 就这样,一批批城市中小学生办了退学手续,背起与自己体重相当的行囊,怀揣父母毕生的积蓄,更背负着全家的嘱托,远涉重洋,去寻找自己未来的天空…… 他们是在同学羡慕的目光中走的,是在父母殷殷的热望中走的,是在教育学家的忧虑中走的,是在国外校方的欢迎中走的…… 他们都是独生子女,如果没有生活的这个变故,他们本应该依偎在父母身边,衣食无忧、娇生惯养,享受小皇帝般的优裕生活,但现在,他们却要挺起纤弱的身躯,独自打拼异乡。 我们该为他们高兴,但也深深地为他们担忧。 在外国人眼里中国教育是一座尚未开发的金矿 什么力量在催生中国的留学潮? 社会现象总是像海水一般潮起潮落,但在中国大城市中涌动的出国热潮却总是历久不衰。 世界文化发展格局中,始终存在着文化势差现象,即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吸引。人们对强势国家、强势民族总是充满渴望、幻想和追求。比如人们爱模仿发达国家的流行时尚,爱选购发达国家的商品,进而也包括接受那里的教育。今天,一些家长和孩子出洋的心愿,也是这种趋势的反映,表现着他们对强势文化、流行趋势的追求。世界发达国家集中了当今我们这个地球上最领先的科技知识、管理手段,还有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语言,以及世界上最健全完善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 普遍的社会舆论是:世界的先进国家,它的教育水平必然也是先进的,他们那里的文凭含金量自然也比我们这里的高。所以获得发达国家的文凭,在国内就业能获得较高的承认。 为孩子们创造条件,让他们尽可能早地投身到这样一个强势的、领先的社会环境中去学习和锻炼自己,这是一部分家长的价值趋向。正是所谓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 中国的家长和学生们热望着国外,而外国人也正眼睁睁地盯着中国。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国内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个相对富裕的阶层。他们有能力支付孩子在国外高昂的学费。对接受留学生的国家而言,是看中了中国新兴中产阶层的腰包。这是一个有上百亿潜力的市场,很多国家都想来赚这笔钱。 与国内重点高中和大学竞争异常激烈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发达国家由于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人口数量减少,高中和大学的就读人数严重不足,学校为了生存,只得靠大量招收海外留学生来摆脱困境。所以说,今天是一个国内教育市场供不应求而国外教育市场资源闲置的局面。 在这种情况下,嗅觉灵敏的外国教育机构便把中国作为一个巨大的可待发掘的教育消费市场,称“中国教育是一座尚未全面开采的金矿”,试图通过吸收大批的留学生来吸引资金,发展经济。他们把眼光瞄向了可能带来长远利益的中学生,对他们实行优惠政策,降低语言要求,吸引他们留学。频繁在中国各大城市巡回进行的外国教育展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吸引留学生的好处还不止是经济上的收益。比如美国,高等教育除了每年为美国带来几十亿美元的外汇收入,而且最终会带来几十万的人才流入。现在在美国各高校里,研究生的一半来自国外。这些人中有相当一部分将来会留在美国工作,他们在成才以后的各种创新能力首先给美国带来源源不断的好处。美国的科技发展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外国科技精英的引进。可以说,高等教育已成为美国最为有利可图的产业,这也是美国在高技术领域走在世界前列的根本原因。 无疑,一个青年留学生对于他的留学经历必定是难忘的,当他回到本国升任要职后,感情因素会使他一直关注着那个国家的发展变化。他在自觉或不自觉中,会作出有利于其留学国家的决定,无论是政治的还是商业的。比如,当他用惯了某种商品时,他就会进口更多的该种产品。同时因为他懂得该国的语言,了解当地的文化,也就会更留心在那里发生的事情。事实上,无论当留学的学生回国后当了部长,还是皇妃,以至公司主管、进出口部的经理,这个国家都将在各方面获益良多。这个道理并不难懂,因此,每个国家都会不遗余力地争取外国留学生的生源的。 在家长心里望子成龙肯为孩子投大钱再看我国的教育现状,却着实令人着急。国内相对薄弱的教育能力和旺盛的教育需求间形成尖锐的矛盾,大量教育需求没有找到消费出路。眼下出国留学的低龄化现象,正反映着我国现有的办学体制、教育模式的弊端。 中国人历来重视孩子培养,望子成龙的传统心理使他们肯把大钱投在子女身上。目前,我国城市消费支出中增长最快的是教育,增长速度为年均20%左右。在居民储蓄中,“为子女上大学作准备”的储蓄动机所占比重为44%。此外,现实的就业压力也要求家长必须在子女教育上加大投资。 由于国内的大学承载能力有限,大学的门开得很窄,多数中学毕业生无缘进入大学,家长怀揣的教育资金只好向国外释放。 小留学生带走的是教育消费资金,反映的是教育改革方向的问题。在世界发达国家高等教育都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今天,我们的高等教育还是少数学生精英的权利。 中国大学生占总人口的比重仅8%左右,大大低于世界中、低收入国家24%的平均水平。每年应届毕业的300多万高中生,即使在连年扩招的情况下,也只有一小半能进入大学。近年城镇大批独生子女相继进入接受高等教育的年龄段,这意味着中国高等教育一个新的高峰期即将到来。但高等学府门槛太高,国家准入控制严格,教育消费领域呈现出明显供不应求的局面。有经济学家认为,目前中国大多数领域都已进入买方市场,但高等教育仍是卖方市场,他们称之为“短缺经济的最后领地”。 如今上大学比起80年代来说,已经容易了很多,但若想进名牌大学,读热门的专业,竞争还是相当激烈的。有人开玩笑说,在今天竞争激烈的国内就业市场,如果没有圆了大学梦,少数特例的除外,一般而言,基本算是死定了。可是圆了这梦就行吗?也不见得,现在高学历、洋学历、双学历真是多如牛毛啊。 若干年后,当你的孩子去北京建国门的写字楼里应聘外企一个中级职员的位置时发现,排在他前面的5个人,可能有两个是早稻田大学的硕士,两个是哈佛的MBA,一个是麻省理工学院博士。你孩子哆嗦了半天,竟没敢把那本国内的本科学历掏出来。 学历在急剧地贬值,这是现实。一二十年前,你手握一张正宗的本科文凭,还算是天之骄子,心里可能相当自得。但是,现在再掂掂手里的文凭,已经发觉有点轻飘飘的感觉。随着国内高学历人才的增多,就业市场的竞争将愈趋激烈起来。在国内的几大中心城市,有的是高薪的好职位,但一本过硬的文凭往往是它的敲门砖。面对这种局面,那些进不了大学,或是没能进入名校学习,又不甘愿进普通高校的学生,就选择了另外的出路,直接出国留学,以求未来有一个高起点的事业发展机会。 “早出去的利与弊”送子出国,谈何容易,家长要承受金钱和情感的双重苦酒。但就是这样,他们仍然义无返顾地把孩子送上征程,这当然不会是一种冲动之举,他们的算盘珠子肯定已反复拨动过,认定这绝对是一桩利大于弊的事情。 “早出去”是相对于传统的出国留学——大学毕业后出去而言的。在孩子的中学甚至小学阶段就把他(她)送出国,理由是:有利于语言尽早过关和对当地社会的适应和融合。人们常说越小的孩子可塑性越强,在语言、文化观念等等方面更易入乡随俗,而比较大的孩子逐渐趋向定型,想让他有所改变,所花费的气力就很大了。 先说语言方面。根据专家的研究观点:幼年、童年是人们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在一种语言环境中生活,几乎在游戏中就能掌握这种语言,完全没有成年人面对外语的那种“攻关”的艰辛。语调、味道可以做到很纯正,他们和外国人通电话,对方可能根本听不出他们是在国外出生的人;反之,十几岁后,母语的烙印深厚起来,对外语的掌握难度就越来越大,到成年之后,无论下多大功夫,再想讲一口不带口音的外语,已经是很难做到的了。 不少老华侨,青年时代来到国外,因为失去了语言过关的最好时机,现在几十年了还说不好英语。在许多国家的唐人街,你会听到这样的对话:“你是坐‘太克西’(TAXI,即出租车)来的吗?”“不是的啦,我是‘抓’(DRIVE,意为驾驶)车来的啦,怎么也找不到‘趴’(PARK,意为停车)车的地方啦。”这种发音,让人听着很滑稽。但他们的英语程度一辈子也就这样了,再怎样下功夫,成效也不会很大。这是事半功倍和事倍功半的关系。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对人才的国际交流能力越来越看重。正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掌握一口纯熟的外语,以获得比国内升学大学生更强的竞争力,很多家长不惜血本,把年幼的孩子送出国去。显而易见,中国已加入WTO,随着进一步的开放,对外语的掌握就意味着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薪金。 有的孩子说:把我送到国外读书,即使什么也没有学到,在那个环境里英语水平肯定会不同一般。爸爸说这是花钱给我买一个语言环境。这个环境在国内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有的。我爸爸在国内断断续续也学了十年八年的英语,从我上小学的时候就在学,但他总也张不了口,就是缺乏这种语言环境,所以成效不行。 有种说法:在国内读四年,拿到的是一个证书。在国外,可以说四年下来拿到的至少是两个文凭:所学专业和一门外语(某些国家需要选修第二门外语,这样就又多了一门语言功夫)。两个当然比一个划算。在当今中国全面对外开放的形势下,外语的作用日益凸显出来,使得这第二个专业可能比第一个还重要。虽说现在就业压力很大,工作不大好找,但如果你具备了流利的英语,何愁在国内找不到好工作。 再说说“融入”的问题,这也是许多家长把孩子早早送出去的一个动因。如果一个学生完成学业后打算回国创业,那么另当别论,但如果计划长期在国外发展,就必然有一个与当地的社会、文化环境相融合的问题。一个人到了成年阶段,随着本民族的文化积淀越深,就越难与国外社会相融合,心理上的隔阂很强烈,而在孩子阶段,人与人最没有距离感,所以早出去有利于尽快适应当地环境。 不过,针对国内愈演愈烈的留学低龄化倾向,教育界人士也提出了不同意见,他们指出:国内的基础教育十分突出“双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它能为学生学业的完成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一点在世界上是得到公认的。如果过早地将孩子送出去,中断了“双基”学习,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不利于孩子今后在更高层次上的学习。因此为了让孩子在国内打好知识的基础,尽量晚一些送孩子出去,这样,可以以我们在知识上的优势来弥补语言上的劣势。 除此之外,出去早的孩子由于在国外的时间相对较长,安全隐患增加了,花费也必然较大,相对于高中毕业后出去读研究生,家长可能认为后者经济上更划算,安全上也更稳妥。 总之,在早出去和晚出去的问题上也要因人而异,根据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而定。 我的经验是,看家长更看重什么了。如果看重尽快地适应语言、融入当地社会,家庭的经济条件也足够好,就可以早些把孩子送出去;如果更多地考虑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考虑学生的人身安全,最好是在高中阶段,他们的思想成熟些再送。 什么样的孩子适合出国留学 从已在国外的少年留学生的情况看,并非什么样的孩子都适合国外的生活。出国留学,毕竟是一个巨大的跨越,将面对一个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教育制度、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课程体系、不同的生活环境等等。进入这样一种完全陌生的世界,孩子身心都会经受巨大的冲击和考验。 小孩子可塑性强,所以从小就送出国去念书确有它的道理,但是,如果只为了送出去,而忽略了对孩子的心理素质、自控能力以及语言基础等因素的考察,后悔可能就在所难免。依照孩子类型的不同,他们在国外的境遇也可能差别很大。如果孩子体魄好,性格开朗合群,那么自然容易适应新环境;反之,巨大的冲击会转变为巨大的心理压力,将孩子重重地击倒。选个适合的孩子出去,目的达到了,钱也花得高兴;选错了人,家长钱花了,孩子罪受了,两头落空。 所以说,能否从西天取回真经,是件因人而异的事情。当你动了让孩子出洋的念头之后,不妨先对自己孩子的性格特征、学习能力逐项进行评估,以全面了解孩子的情况,也许这个结果会帮助你做出自己的选择,以免盲目行事,造成被动。 我们大概可以说出无数条出国必备的素质来,期望着这些即将跨洋求学的孩子们身上具有。比如强烈的是非观、强健的体魄、良好的外语基础等等。无疑,这些都很重要。小小年纪,肩负如此重任,需要具备的素质太多了。但出国留学的成败,最重要的关键点是在生活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两个方面。 今天跨出国门的一代人,尤其是这些“小留学生”,是我国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后诞生的一代人,他们素有“小皇帝”之称,从小被家长和亲友视为掌上明珠,向来是以自我为中心,过的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优裕日子,凡事不用自己操心,只要一心一意把学习搞好就行了。学习好了,父母就高兴,家务活儿几乎一点不做,仅有的一点业余时间,也被家长为孩子安排的各种各样的“特长强化班”填满了。 现在出国留学这么大的事情降临到他们头上,这可不像出门旅游那么轻松,自己将要用一副纤弱的肩膀来独自承担国外学习和生活的重负,没有很强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那是不可想象的。 所以不少学生来到国外以后,由于没有了父母的贴身关爱,一下子显得非常不适应。好像被扔在了一座荒寂无人的孤岛上,一切都必须靠自己。从寻找合适的住房,到自己买菜、做饭、洗衣服,种种事情对这些小留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新的考验和锻炼,他们经常因为一些琐碎事情而焦躁不安,遇到问题,没有自己的主见,找不到合适的解决办法,常常自认倒霉。有的由于和房东关系紧张,半夜里被赶出家门,流落街头;有的财物被抢,人被殴伤;还有的因和同学没搞好关系而被孤立、歧视。 所有这些,都与这些学生不会保护自己、独立能力不强和缺乏交际能力有关。 中国城市目前正处于独生子女时代,这决定了国内家庭的孩子,自立自理能力普遍比较弱。如果孩子从小娇生惯养,生活自理能力太差,在出国留学的决策上,父母必须慎重。至少,要让孩子在出国前,有充分的锻炼生活自理能力的机会和经历。试想,在本国熟悉的环境下独立生活能力都很差的孩子,很难想象他们在一个文化、语言、饮食完全陌生的国度里会怎么过。 笔者在采访中,听说过这样的事:某个中学生天性爱睡懒觉,但在国内每天早起7点半就必须离开家去上学,所以一直痛苦、抱怨。自从退学准备出国起,每天最大的快乐就是可以敞开睡觉了。但到了加拿大之后,这个习性仍不能改变,以至于上课经常迟到。没办法,家长每天早晨只好掐着钟点给他打来越洋电话催起床,用电话铃声来打断他的鼾声。据说,有时电话响到中断,那边孩子还没被叫醒,家长还要重拨第二遍。而孩子醒来了,就要叫苦。 走上这条路的孩子的确是要吃些苦的,可能在初期还不是一般的苦。如果家长把孩子送出去,是指望外国的生活条件优裕,那他希望肯定要落空了。那里的中产阶级的生活是很优裕,但你孩子肩负的使命和他自身的条件决定了他不可能现在就拥有那种优裕的生活。相反,他刚去,生活真可能是一塌糊涂。如果不能接受那种艰辛的考验,那么,呆在国内,依在父母身边,可以花比在国外少一半的钱,过上比出去强一倍的生活。既然走上了这条路,就必须吃得这份苦。所以不肯吃苦的孩子,也就是不适合出国的孩子。当然,一个孩子吃得了苦还是吃不了苦,在今天人们的家庭中是不容易被辨别出的,一个孩子上面有父母、爷爷奶奶及姥爷姥姥六个大人疼着,哪有什么真正的苦等着他吃。也只有放在国外那样的环境中,让他独立处理生活的复杂局面,他应对困难的韧性才能得到真正的发掘。 说完了生活适应能力,再说孩子的学习能力。因为这也是家长要认真客观评估的重要方面,事关在国外的学习成败。 中国的大多数孩子智力发展都是正常的,学习能力很强,家长不必为此过分担心。但总有一定比例的孩子,在语言智慧和逻辑推理智慧上天赋不够,学习能力较弱。如果属于这种情况,出国留学也要特别慎重。毕竟无论中外,现代教育都特别依赖于语言智慧和推理性智慧。 中国的孩子和国外孩子各自不同的特点是要引起重视的问题。长期以来,我们的中学教育是自上而下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这种方式在基础教育阶段也许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它也培养了学生的依赖性和思维的直线性。但一个中学生如果想到国外去读书的话,依赖性太强、思维单一就表现出致命的弊端。再加上语言不过关,能看不能说,严重削弱中学生在国外学习和生存的潜力,所以很多中学生出去之后表现出了严重的“水土不服”。没有积极参与的能力,这是制约学习知识、获得进步的关键所在。所以说,大凡受“填鸭式”教育毒害较深、只会死记硬背的学生,在这里都会表现出明显的学习能力障碍,也就是出国留学应该慎行、缓行的人。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有这样特征的孩子:他们头脑灵活、爱说爱动、实际操作能力强,但不刻苦,平时学习成绩中等。他们在家长会上常常被批评为不细心、不努力、贪玩、淘气。他们不肯下功夫死记硬背,在国内的学校里考高分的从来不是这些人,但这样的孩子有很大潜力,只是不适于在应试教育体制下的竞争。而国外教育比较注意孩子的个性化发展和创造性的开发,给了这类孩子很大的个人发展空间。国外的老师会喜欢这样的孩子,甚至会给他开小灶的。 我们中学所教的内容一般比国外的要深,中等成绩的学生到了国外,仍然如鱼得水。加上他们灵活、好动的天性,比较适应外国的教育模式,往往能获得较好的发展机会。 这类学生就是教育工作者认为适合出国留学的孩子。 近年来,中国学生的留学热依旧在日益升温。出国留学固然可以带来很多收获,然而,有一个问题经常被忽视,这就是中国留学生在国外经常会遇到各种歧视和排斥。这些歧视和排斥,让中国学生承受了不该承受的学业压力和心理压力,也或多或少地给他们的留学生涯蒙上了阴影。  他们为何会受到歧视和排斥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原因一:对国家和种族的偏见  在与中国接触的早期,西方国家就对当时贫穷衰败的中国有充分的认识,所以,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它们一直对中国和中国人存在着一种轻视甚至蔑视的心理。  如今,尽管一些西方人也认识到,古老的中华文明已再一次建立起自己的民族自信,但在总体上,发达国家的刻板成见仍难以消除,仍认为中国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因此,过去的那些轻视甚至蔑视依然存在。  对国家的偏见也会体现在种族问题上。  比如,在美国这个“大熔炉”中,学校里有很多美国本土学生,也可以看到来自中国、韩国、日本、印度、欧洲、非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同学。当各种不同肤色的学生聚集在一起时,就有人开始进行“比较”了,虽然他们未必会主动表示出来。  但有一些现象非常明显地反映了种族歧视: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女生比较受外国男生欢迎,但中国男生很少得到美国或者欧洲国家女生的青睐,其中一个非常主要的原因就是人种问题,美欧国家的女生认为中国男生普遍不够高大,不够强壮……再比如,开学的时候,大家做自我介绍,中国学生站起来发言,由于身高有差距,他们常常会被外国同学嘲讽为低年级学生进错了班级。  原因二:对中国崛起的不适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一些西方人对中国和中国人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方面,他们对中国的了解越来越多,但另一方面,也有一些人对中国的快速发展感到震惊甚至不适。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西方面临着诸多的经济和社会难题,中国经济则在全球一枝独秀。现在,虽然中国的GDP还不及美国,但中国的工业总产值已超过美国,发电量也已超过美国;现在,虽然中国的人均GDP全球排名还比较靠后,但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这些,都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和富裕程度的重要指标。这些指标的变化,自然也会让起西方对中国的心态发生深刻的变化。  早前,中国学生到美国等国留学,有时候还能受到当地人的优待,这是因为那时候一些西方人对贫弱的中国有同情心,与中国人相处时在一些问题上并不计较,希望为弱势的中国提供帮助。但现在,中国逐渐强大之后,一些西方人则更多地表现出一种敏感情绪,即使是一些小事也会引起他们的不愉快。  比如,现在能出国读书的中国学生大多是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在美国校园里,他们也会穿名牌,在生活中,他们也可以开好车,在高档餐厅请客吃饭。但曾经的“穷光蛋”如今变得富裕,反倒令一些人焦虑了。  有时候,他们对中国学生的富裕嗤之以鼻,觉得中国人招摇炫耀,有时候,他们甚至认为是中国人抢走了他们的市场和就业机会,并借此煽动歧视、排外等情绪。   原因三:对中国文化的不认同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从祖辈流传下来的各种思想、文化已经深深植根于中国人心中。中国人崇尚儒家思想,觉得谦虚是美德,中庸是王道;而美国等西方国家则多崇尚个人英雄主义,鼓励自我展示、自我推销。  文化的差异,常常导致在西方留学的中国学生难以得到认同。  比如,在美国的课堂上,很多时候老师会要求同学们一起讨论某个特定的问题,大家各抒己见,把自己的创意自信大方地表达出来。在这点上,中国学生往往比较低调、含蓄。但他们的谦虚、内敛未必会被西方文化理解、认同,通常的情况是,这很容易导致自己吃亏一个学期下来,老师可能连中国学生叫什么都不知道,可能认为中国学生很无知并产生歧视心理,于是,自然也不会给中国学生很高的分数。  原因四:留学生的素质和心理问题  很多年前,中国台湾著名作家柏杨写过一本书,叫做《丑陋的中国人》。柏杨先生抱着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强烈批判中国人总体素质不高,在国外给别人留下的最普遍印象就是脏乱吵。  多年以后,中国人的整体形象已经有所提升,但《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中所描写的种种陋习,却并未绝迹,践行者就包括部分中国留学生。  目前,留学低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出国读中学的中国学生数量每年都在迅速增长。这些小留学生,很多在国内就是小霸王或小公主,从小就被父母宠坏了,养成了不少坏习惯。出国后,没有了父母的监管,他们更加为所欲为,甚至把自己在家里的那套东西搬进了美国的校园或者寄宿家庭。  不洗碗,不冲马桶,乱扔衣服,晚上别人休息的时候还打游戏或大声聊天,等等,这些都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成为对方歧视中国人的理由。  在国外,很多中国学生都会有一种自卑心理,总觉得自己比别人低一等。  遇到不公平的待遇或是被人欺负时,很多中国学生会选择自己一个人默默承受,或是通过网络来发泄,而不敢在现实生活中与对方正面较量。对于很多外国人来说,这是一种很可笑的行为,这只会让歧视和欺辱变本加厉。

本文来自gonglue投稿,不代表升华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54sh.com/overseas/1935.html

() 0
上一篇 10-26
下一篇 10-26

相关推荐

  • 阆中哪里可以学童模的

    阆中维也纳艺术培训学校。阆中市时代维也纳文化艺术培训学校有限公司(曾用名:阆中市时代唯也钠文化艺术培训学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位于四川省南充市, 是一家以从事教育为主的企业。该培训机构有童模培训的业务。2018年携手恒大集团举办了

    2024-11-25 23:05:02
    909 0
  • 舞蹈表演专业课程有哪些 能去哪工作

    高考填报志愿时,舞蹈表演专业怎么样、就业方向有哪些、主要学什么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相关信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舞蹈表演专业课程有哪些 主要课程有《艺术概论》、《舞蹈艺术概论》、《中外舞蹈

    2024-11-25 21:55:27
    698 0
  • 西安阿斯利康实习是去干啥

    熟练掌握产品知识、销售技巧等各项技能。阿斯利康(无锡)贸易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成立于2007年,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是一家以从事批发业为主的企业,公司是招收实习生的,实习主要是熟练掌握产品知识、销售技巧等各项技能。阿司利康是哪国家的不好进。阿

    2024-11-25 21:45:01
    224 0
  • 学化妆去哪个培训机构好

    学化妆培训机构推荐如下:1、东田造型化妆学校对于化妆稍微有点了解的人大概都听说过李东田的名字,被誉为中国“彩妆教父”,找他做造型的明星数不胜数,巩例、刘晓庆、陈冲、关之琳、钟丽提等等。学校凭借李东田的名人效应,以及优良的师资团队,完善的教学

    2024-11-25 18:50:01
    15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