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gonglue投稿,不代表升华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54sh.com/high/109178.html
是的。有舆论对这种现象,颇为不平,认为这些“录而不读”的学生,让招生单位完不成招生计划,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还让想读的学生读不了。这完全是不诚信的行为。湖南大学研究生院的一则公示引起社会各界关注。这则公示称,有部分研究生新生因个人原因申请...
是的。有舆论对这种现象,颇为不平,认为这些“录而不读”的学生,让招生单位完不成招生计划,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还让想读的学生读不了。这完全是不诚信的行为。湖南大学研究生院的一则公示引起社会各界关注。这则公示称,有部分研究生新生因个人原因申请放弃入学资格,另有少数新生逾期未报到,共计69人。有记者了解,这种“录而不读”现象不仅出现在湖南大学,在我国其他一些高校也屡见不鲜。面对这种现象,很多人愤愤不平:“这不是浪费教育资源吗?该把这些学生都列入诚信黑名单!”的确,已录取考生“主动退学”会给高校的招生工作带来很多困扰,甚至有些教师的教学科研进展也会因此受到影响,但问题真的已经严重到要拿失信名单当“尚方宝剑”的程度了吗?站在考生角度上想,高校录取通知书,不过意味着他们成功拿到了高校“入场券”,收到了高校的“邀约”,并不等同于他们与学校签订了“入学契约”。在未入学之前,他们仍然保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要知道,这些考生无不是经过认真艰苦的备考,才成功从日益壮大的“考研大军”中脱颖而出的。想来做出放弃入学的决定,对他们而言也并非易事,估计也经过了反复纠结和几番权衡。若是高校想要从调整学生行为方面入手,避免再遭入学“打击”,借鉴其他机构出台相关限制规定是一个选择。例如,去年河南省招生办就首次明确对违背志愿失信行为的惩戒措施:在2018年普通高招录取中不履行志愿约定的失信考生,次年复读后高考志愿填报数量将受限制。此类规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醒学生注意“拒学”的影响及后果,慎重决策,而非视高校投档如“备胎”。但或许高校做好自我检视,从剖析自身、自我优化做起,“录而不读”的问题更能得到改观,于学校发展而言也更有价值。为什么考生选择了就业、留学,而非前往一所颇负盛名的高校深造?“69人录而不读”现象的背后成因,更值得高校认真思考。校方是否在录取过程中做好调剂意见征询工作?能否为学生提供提升个人竞争力的教学培养方案?如果今年你考进高校即受到录取通知书,不管你去不去上,只要给你发通知书的学校没有通知教育部你放弃入学资格,不再上这所大学,那教育部就认为你已经是高校学生。下一年就无法报考参加高考。也就是说你如果不想上给你发通知书的大学,就要通知校方,让校方通知教育部你放弃入学资格,这样第二年才能正常报考。这是为了防止在有人顶替考上的考生上学或者考上的考生再一次参加高考,出售高考成绩。
2024高考河北高考成绩
上一篇
01-08
2024马鞍山红星高考
下一篇
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