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gonglue投稿,不代表升华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4sh.com/overseas/9443.html
我运气比较好,能够先后在英国剑桥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学习,实为人生一大幸事。 剑桥和哈佛都是世界一流高校,很难说谁更好一些。实际上,哈佛大学就是由剑桥大学的一批学者创立的。哈佛大学所在的地方,名字也叫Cambridge,和剑桥完全一样。但是国...
我运气比较好,能够先后在英国剑桥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学习,实为人生一大幸事。 剑桥和哈佛都是世界一流高校,很难说谁更好一些。实际上,哈佛大学就是由剑桥大学的一批学者创立的。哈佛大学所在的地方,名字也叫Cambridge,和剑桥完全一样。但是国内经常翻译为坎布里奇,以区别于英国的剑桥。刚到哈佛的时候,和同学们聊天,他们一口一个Cambridge搞得我很迷糊,老觉得他们是在说英国那个。 尽管二者有如此的渊源,英国和美国也同为盎格鲁-撒克逊民族建立的英语国家,但在两个地方生活学习的感觉其实差别很大。没有在两地长期居住生活的中国人,很难想象。在两个国家学习,培养出来的思维方式和能力,也有很大的差别。想要申请出国的同学,很有必要了解这些差异。 一 英国人的绅士风度是世界上都很有名的,刚一接触,会觉得他们彬彬有礼,言谈举止都非常有风度,很有贵族范,膜拜之情油然而生。但接触久了,就会发现这种彬彬有礼的背后,多少隐藏着一些傲慢和保守。他们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礼仪和态度,很难做深入坦诚的交流,即使你在英国呆很长的时间,也很难融入他们的圈子。在英国,不同文化背景来的人们会更喜欢呆在自己国家的那个小圈子里面,文化之间的交融并不密切。英国本土的学生,周末就凑到酒吧喝酒狂欢;俄罗斯的同学们会每个周末到东正教堂做礼拜;中国的学生则会每个周末聚餐打牌;法国人、美国人、日本人、韩国人……都有自己的小圈子。我在英国呆了很长时间,几乎没有交到什么外国的好朋友,天天凑在一起的还是那几个中国同学。 刚开始,我还以为英国人和美国人是一伙的,因为他们都说英语。后来才发现,事情并非如此。去苏格兰旅游的时候,遇到一个到英国来旅游的美国小伙子,我们请他一块吃我们做的饭。他很开心,就跟我们聊起来。谈到英国人,他说:“Our governments are OK, but our people are quite different”英国政府和美国政府在外交政策上总是一个鼻孔出气,但英国人和美国人其实互相瞧不上。英国人认为美国人缺乏教养、庸俗堕落,美国人则认为英国人高傲保守,冷漠刻板。 等我到了美国,立刻感觉到这种巨大的差异。美国佬是很大大咧咧的,说话的时候动作很夸张,对人总是充满热情。因为没有那么多规矩和礼貌,沟通起来反而更容易。感恩节的时候,我们的教务秘书——一个西点军校的毕业生、退役军官,把各个国家的同学们邀请到他家里聚餐——这种在英国几乎不可能发生。他的家非常大,就像宫殿一样,客厅可以容纳50人同时进餐。我们吃的很开心,在席间致辞的时候,他就说:欢迎你们来到美国,请千万不要把自己当做外国人。这里没有外国人。我的爷爷是德国人,我是德国人的后裔;某某教授是爱尔兰人的后裔;某某教授是日本人,我们的主任是葡萄和英国的混血……所以其实大家都一样,往上追溯几代人都是从国外过来的。美国是一个由移民建立的国家,只要你喜欢这里、愿意住在这里,你就是美国人,也可以同时是其它任何国家的人。 这番话让我觉得非常感动。这是一个大国和她的人民才能有的气度。在英国,这种话几乎不可能听得到——那是一个有着保守的宗教信仰和悠久的历史传承的国家,即使是社交宴会,也一切都得按照古老的传统来。在剑桥,也时常会有各国同学都参加的大聚餐,叫做Formal Hall,翻译成中文应该叫正式晚宴。参与者必须穿正装,在一些比较开放的学院,西装革履可以勉强过关,但在一些历史悠久的保守的学院,比如牛顿所在的三一学院,西服也不行,正式的服装是Gown,就是黑色的学袍——哈利波特**里面穿的那种。吃饭之前所有人起立做祷告,由学院院长用拉丁文说:“感谢主赐予我们食物,阿门!”所有人跟着念:“阿门!”然后坐下吃饭。饭菜永远是三道菜:首先是面包和开胃酒水,然后是土豆和牛排,最后是甜点,挨着顺序上,吃完一道换下一道。晚宴的桌子是一排一排的,不是圆桌,而且吃饭的时候不允许走动,所以你只能和对面以及左右的人聊天,碰到谁是谁,看见隔着两个位置的地方坐着美女,也是没办法过去搭讪的。我刚开始还觉得挺好玩,跑到不同的学院去吃Formal Hall,吃了几次就觉得这种规矩太多的聚餐比较无聊,就懒得去了。 在周末,传统的英国人会严守基督教关于礼拜日休息的规定,除了出售旅游用品的小店以外(因为他们只有在周末才有好生意),整个剑桥的银行、超市、集市等等通通关门闭户,想要在星期天买些日常生活物资几乎就是不可能的。最神奇的是圣诞节,根据我在国内的经验,这么重要的节日,肯定街上有很多人,有很多好玩的节目……已经跟中国的同学商量好到了晚上出去逛街。谁知道一出门,连个鬼影子都没有,冷清的出了奇。原来平安夜英国人都是在家守着不出门的,唯一有人的地方就是教堂,一个个安静肃穆的坐着,连声咳嗽都没有,听上面的人用古典的拉丁文朗读《圣经》。那种严肃的气氛,我从来没在其它地方见过。我跟我的同学,又听不懂拉丁文,坐着又不敢走动,憋了两个小时可算完事了,这才溜之大吉。 相比之下,美国不管是周末、重要节日,街上都人满为患。哈佛的周末聚餐和Formal Hall比起来要自由散漫的多。就在肯尼迪学院中间的那个大草坪的石头桌上,摆满了各种食物,有牛肉、土豆、水果、米饭……自己端着一次性餐具去取,然后随意坐在凳子上或者草地上三五成群的聊天,享受周末的阳光……如果赶上盛大的节日,比如一年一度的查尔斯河皮划艇大赛(Head to Charles),那就是沿着查尔斯河的两岸排上各种食物,连绵有好几百米,大部分都是免费的,可以一边观看皮划艇比赛一边各种吃。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下,人与人的交流、文化和文化的交融,就会变得容易了许多。 另外一个更具体的对比是,美国的超市食物种类繁多,很容易买到适合中国人胃口的食品,如果到华人超市,不仅国内的食品全都买得到,而且还比美国超市便宜;美国的中餐馆也很多,价格也很公道。反之,英国一般的超市则很少能买到中国食品,专门的中国超市价格又很高,中餐馆数量比较少价格也高。这还是跟美国文化比较宽容有关系:美国佬是只要好吃的东西基本啥都吃,并不拒绝中国食品;而英国人比较保守,所以英国的中国食品主要还是依靠华人这个群体来消费,因此卖这些东西的地方很少,平摊下来各种进货成本就会比较高。 ——总之,在生活上,美国人的生活习惯和中国人更接近:比较喜欢享受世俗的生活,吃吃喝喝,没那么多规矩。因此如果一个典型的英国人、一个典型的美国人和一个典型的中国人在一起,如果他们在语言上没有太多沟通的障碍,大部分情况下,你会发现那个美国人会和中国人比较谈得来。正因为如此,对中国的留学生来说,融入美国社会要远比融入英国社会容易得多。 二 看起来,我说了英国不少坏话,而把美国的留学生活描写的无比美好。其实,如果有人问我,更喜欢更怀念在哪里的学习和生活。我的回答会非常肯定:剑桥,英国的剑桥。 保守和刻板,也有它的好处。文化和历史,能够在这里得到充分的保护和沉淀。我到剑桥的时候,正好赶上剑桥建校800周年校庆,时间长得有点让人眩晕。几百年前的街道和建筑,保存的非常好,基本上没有怎么变。三一学院、国王学院、皇后学院……这些成立数百年的学院,保留着中世纪的建筑,气势恢宏、美轮美奂,美得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我第一眼看到它们的时候,被彻底的震撼了。它们不是被当成文物古迹保存起来供人参观,而是一直在使用,是学生们的宿舍、教室、食堂,老师们的住所、办公室。里面有现代化的供水供电设施,教授的是最前沿的科学,但是人们的生活环境、学习方式、教学方式还是和几百年前没有太多差异。想到自己将要在这样的地方生活和学习,简直快要陶醉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只有在这种地方才能写得出来。 由于宗教传统深厚、规矩很多,社交活动不像美国那么热闹和诱人,这里就多了一分安静和沉稳。因此,这里才是最适合一个人安静的读书、学习、思考的地方。每个学院,最高大巍峨的建筑,必定是教堂,以凸显人类的渺小和上帝的伟大。那些数百年始终不曾改变的建筑和传统时刻在提醒着人们:你只是这世界匆匆来去的过客。达尔文、牛顿、克伦威尔、凯恩斯、丘吉尔……这些人都到这里来过,看过同样的风景,走过一样的街道。再自命不凡的人物到了这里,都会心生敬畏,懂得谦卑。带着这种心态去读书学习,显然会比带着狂傲之心去学习能够获得更多的进益。 在剑桥举办的各种学术讲座,大部分也会比较关注一些永恒的、抽象的主题,诸如宗教神学之类的,即使是政治学经济学这种比较贴近社会生活的讲座,其内容也会偏向抽象的哲学思考或者数学模型之类,总之就是让正常人绝对听不懂那种,跟现实社会、现实生活隔着那么一段距离。反之,在哈佛,各种讲座就是什么热门讲什么,诸如中东战乱、中国崛起、朝鲜局势、美国大选、金融危机……搞得很热闹。即便是大牌教授举办讲座,一般也会照顾听众的口味,争取讲的通俗易懂,间或的再穿插两个笑话,博得个满堂喝彩。 英国(其实也包括整个欧洲),它的大学普遍有一种古典的学术氛围,比较强调一个人独自从事长时间的抽象理论研究。而美国则比较注意学以致用,关心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很多人都知道,剑桥大学是世界上出诺贝尔奖得主最多的学校。哈佛和哈佛旁边那所与它几乎齐名的麻省理工(MIT)——它们在美国的地位大体相当于中国的北大和清华——加起来都没有剑桥多。我去剑桥的时候,正好三一学院又有人获得了诺贝尔奖,由于剑桥基本上每隔一两年就会有人得诺贝尔奖,所以大家都见怪不怪了,只是在学校的主页上登了一则简短的新闻。得奖的人的头衔是Dr,也就是某某博士。这个头衔本身就很能说明剑桥的特点——保守、传统。 因为欧洲古典的大学制度,一个专业只设一个教授职位,只要这个教授不退休或者去世,本专业的其他人再厉害也当不上教授。所以这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仁兄,虽然成就巨大,但是头衔就是某某博士,而不是某某教授。有人认为,这种保守的做法导致了很多优秀人才被美国大学挖走了。因为你在英国水平再高,可能还是个讲师,万一占着教授位置的那位前辈注意锻炼身体、长命百岁,你这辈子再努力可能都没啥希望取而代之。而如果到了美国,立马就可以成为教授。我在剑桥的导师,虽然是博导,但头衔还是Dr。她在国内的同行曾经想邀请她到中国某重点大学来讲课,材料报到学校有关部门,申请通不过:学校规定只有国际著名大学的教授才能被邀请,她只是讲师,不符合要求,如果要来只能路费和食宿自理——按照这个规定,前面那位诺奖得主要想到中国来讲课也只能自掏腰包了。 这种制度看起来确实比较古板,有些落伍。但是,反过来看,在这种制度下,教授就只是一个荣誉性的职位(有些系则由教授兼任系主任,因此也还是行政职位),不是一个学术评价的标准。大学里面的科研教学人员,就不用天天打破头了的去琢磨怎么评职称。各种职称的考核标准,看起来都很重要很合理,就像我们学生考试一样,可以起到督促老师们努力研究的效果。但是,真正重要的科学发现,可能需要耗尽一个人一生的努力,如果每年都围绕着那几个考核指标团团转,一个人可能就很难做长远的打算,他的很多研究就难免急功近利。像英国的这种模式,一个人可以完全出于对某个领域的热情,数十年如一日的投入其中,三年五年没有任何成果都不必担心,最后可能研究的更深入,更能做出伟大的研究成果。 这种制度的弊端也很明显:如果一个人缺乏雄心壮志,只想混口饭吃,那么由于缺乏硬性的考核标准,他就会安于现状、无所事事。体现到学生的培养上,英国比美国也比较宽松。英国大学的博士研究基本没有很硬的指标,主要是学生自己和导师商量着办,最后提交一篇博士论文通过答辩就可以获得博士学位了。英国的博士学位一般是三年,硕士只有一年,而且优秀的本科生可以直接申请读博士无须拥有硕士学位。这就产生一种情况,国内一些优秀的本科生,直接申请到英国读博士。三年以后,他的同学们还刚刚国内硕士毕业,他就已经是英国名校的博士了。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当然具体质量如何并不好说,有可能水平很高,也有可能名不副实。英国教育的核心理念用中国话来说就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相反,美国的博士生培养制度就非常严格,他们比较相信制度,不太相信个人的兴趣爱好雄心耐性之类的主观品质。博士一般要五年才能毕业。前两年需要系统的学习本专业的各门课程,考试成绩合格,然后要阅读本专业指定的数百本专业书籍,参加博士论文申请考试,既有笔试又有面试。考试通过了,才能开始撰写博士论文。在考试通过之前,你的身份就是“PhD student”,考试通过以后,才能被称为“PhD Candidate”。很多难以通过考试,或者博士论文水平创新不足的,一个博士学位读个七八年是常有的事。读博士读一半读不下去了,看不到毕业前景,半路弃学去找工作的,在美国也是一大把。至于硕士的培养,美国一般是两年,也比英国要严格一些。 因此,我喜欢剑桥胜于哈佛,原因是非常个人化的:我在生活上不太讲究,虽然不喜欢清规戒律,但也并不害怕在英国过清心寡欲的生活。而在学习上比较讨厌太多的考核标准,喜欢自己一个人专研思考。然后,喜欢安静,独自一人在古老的、静谧的校园中漫步沉思,享受那种逃离俗世的纯粹做学问的感觉,思考一些乱七八糟的跟现实没有那么密切联系、没有那么多功利色彩的东西。要做这样的事情,全世界没有比剑桥更好的地方了。 我想我说的已经够多了,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总结:喜欢享受中式美食,过不惯清淡的生活的,应该会喜欢美国;希望自己的学习的知识能够尽快的学以致用,密切关注世界时事的,应该也会喜欢美国;喜欢被考试等各种形式逼着学习,不然就可能犯懒的,也应该去美国;喜欢人际交往,做事爱扎堆的,应该去美国。希望体验异国文化风情的,应该会更喜欢英国,因为那里的西方传统文化保留得更彻底;喜欢一个安安静静的思考,不想被打扰,希望研习一些纯粹的理论问题而远离世俗喧嚣的,英国应该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当然,这一切都并非绝对,它只是根据我自己的所见所闻而言,仅供各位参考。美国白人大部分是不是英国人后代啊我现在申请了9月的英国萨里入学,酒店管理。我哥现在在英国爱丁堡,建筑。我有两个同学在美国。1、看专业。像金融,IT这类,美国的比较好。2、英国的大部分比较好的学校,周边比较繁荣,都在市中心附近。美国相反。许多好的学校都在农村,买东西购物非常不方便。3、美国的中介费要比英国贵一半。4、美国学费比英国稍贵,但是生活费比英国低很多。5、就我同学来说,美国比较危险。。 英国的环境相对来说安全一点。而且英国人都非常绅士。个人建议:去一个有同学,或者亲戚在的地方。否则一个人过去,谁都不认识,你刚去的这个适应期会很苦。留学美国与英国的异同美国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是数千年前由白令海峡进入美洲大陆南下的亚洲人;在美国欧洲移民西进运动的压迫下,印第安人由数以千万计急剧下降到数以万计。 美国白人主体是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爱尔兰与荷兰移民的后裔,也包括法国、德国、俄罗斯、意大利、波兰等国移民的后裔。 拉丁语裔移民在美国单独列出,既非传统意义上的白人,也不是有色人种,主要讲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 黑人是欧洲白人从非洲绑架贩卖的黑奴后裔。 美国还有亚洲移民后裔,其中主要是华人,有19世纪华工后裔、流亡海外的国民党人后裔、当年印尼华人遭受迫害时逃亡者及其后裔、以及改革开放后的留学生、移居国外者及其后裔。 目前,美国人口来自于全球各地,囊括所有种族,几乎包含全世界各个民族,被称为“民族大熔炉”。想去留学了,请问出国留学去英国还是美国?1社会制度美国和英国都属于民主国家,但社会制度上还是存在一些差异。在美国,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受到非常重视,而英国则更加注重社会福利和公平性。例如,在医疗保障方面,美国没有全民医保制度,而英国的国民医疗服务(NHS)为每个英国居民提供免费医疗。2文化差异美国和英国作为两个英语国家,拥有相似的文化背景,但也存在一些差异。美国文化更加注重个人主义和自由,强调实用主义和成就。而英国文化更加注重传统和尊重,重视教育和知识。此外,英国人对于茶文化的热爱也是独特的一部分。3教育体系美国和英国的教育体系也有一些不同之处。美国的大学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用性,鼓励学生自由选择课程和专业。而英国则较为注重学术研究和理论教育,学生的课程设置更加固定。此外,英国的大学入学考试系统也与美国有所不同。4医疗保健美国和英国的医疗保健体系存在巨大的差异。在美国,医疗服务通常需要个人支付较高的费用,医疗保险制度覆盖面较小。而英国的国民医疗服务(NHS)为所有居民提供免费或低费用的医疗服务,覆盖范围广泛。这也是两国医疗体系最大的差异之一。5生活习惯美国和英国的生活习惯也有所不同。美国人对于快餐和方便食品的消费更加普遍,而英国人更注重传统的饮食方式。此外,英国人更加重视休闲和度假,有较长的假期和假日文化。而美国人则更加注重工作和追求个人的事业。英国脱欧是否意味着英国人(或赴英留学生)去其它欧洲国家玩与以前相比不方便了——学制英国的学制是本科三年,硕士一年;美国通常是本科四年,硕士两年。所以完整取得硕士学位,英国花的时间要少得多,是图快捷人士的选择。但大家也不难猜想,在这样的学制安排下,两国学生的体验及学位的含金量也不可能是一样的。——费用英国的费用显著低于美国。在不考虑任何奖学金的情况下,国际学生在英国留学的成本是15-2万英镑(相当于24-3万美元)/年;三年就是45-6万英镑(相当于7-9万美元)。美国方面,私立学校在5-6万美元/年,四年就是20-24万美元;公立学校稍便宜一点,但现在也是3-4万美元一年,四年就是12-16万美元。在美国,除了少数如加州伯克利分校外,好的并且在国内有较高认可度的学校还是以私立为主。—申请难度总体而言,同样质量的学校,英国的门槛无论在推荐信、学术背景要求都比美国低一些,或者说更加灵活一些。而且英国很多学校都提供各种形式的预科,可以念一年再升本科。预科的门槛更低。总的原因是英国学校全部是公立学校,资金方面不宽裕(甚至窘迫),因此很热衷吸引留学生(对国际学生征收的费用依法高于英国本土学生)。这个结果就是英国的中国学生素质更加参差不齐。——学习与教学质量国外学校的本科教育和国内不一样,比如说一般什么班的概念,就是学生选课上课,组织比较离散。师生关系不紧密,课余时间也很多,所以很依赖学生自己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好的,积极向上的,善于利用学校资源的,在英国一所普通的学校也可以学得非常好;学习习惯不好的,放到美国常青藤也可能学不出来。回到课堂。总体感觉,英国学校的教学质量还是不错的,主要是均衡和可靠。英美大学教学一般分两部分,一是lecturing,讲课;一是seminar,课后讨论。Seminar部分非常关键。在英国上的所有课都是教授或讲师亲自主持的。而美国的university特别是常青藤名校,教授都过于注重科研甚至社会活动,不太重视教学,搞到lecturing有不少时候居然是助教在讲(哈佛就一直有这个问题);而seminar几乎肯定是助教(往往是博士生)主持的。这样一来,教学质量就受到很大影响了。这方面,美国的college比较好,师生比显著优于名牌university,教师主要精力放在教学。——学生的社会化这个问题,英国和美国差别比较大。在英国留学的学生普遍有融入当地社会比较难的问题——英国人不那么热情开放,对中国留学生说实话没啥兴趣。很多人抱怨在英国上中学,呆了八九年都交不到一个英国朋友。对于在英国念本科甚至念硕士而言的人就更加如此了。结果就是华人学生扎堆。住也住在一起,吃也吃在一起,玩也玩在一起,和英国学生不来往。最后的结果就是呆了几年,对英国社会还是很隔阂,觉得自己是过客,而且在语言等各方面的锻炼都差强人意。美国就不同了,美国是移民国家,不同种族的人很多,各个国家的留学生也很多。美国人通常比较开放热情。所以中国留学生在美国融入校园是相对比较容易的,不少人会有“不觉得自己是留学生”的这种感觉。结果是在美国的留学生受所在地熏陶相对更多,更加“西化”,甚至英语各方面都更好。(当然这只是大图景,不针对具体人)。——职业意识与就业机会这方面美国明显优于英国,而且差距不小。在美国念本科,由于校园的氛围——比如美国大学都有能力很强很尽职的帮助学生找工作的机构;稍微好一点的学校,各种企业来访招聘也很多,西方学生也有这种意识。在这样的熏陶下,学生的实习/就业意识会比较强,更加“早熟”,例如大多知道该积极地安排假期实习。但在英国就不一定有这种意识了,首先因为缺乏这种氛围,其次也很取决于你所在的中国学生群体。另外还和能接触到的机会有关。毕竟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经济体,世界顶级企业众多;举凡在大城市就读,接触职场的经历会很多。詹天佑的小故事你这个问题要分成两个部分回答。1 对英国人的影响:英国脱欧主要还是影响数在英国和欧洲长期受雇的工作者。但是对于英国人去欧洲旅游并没有预期影响的那么严重。但是英国护照持有者将不再能够加入欧盟的快速通道(西班牙和葡萄牙等一些国家正在考虑特殊安排)。目前,英国公民享受申根签证豁免,也就是说不需要签证,并且允许在180 天内在欧盟国家、瑞士、挪威、冰岛或列支敦士登停留不超过90 天。但到了 2022 年,英国游客将需要在线注册,并提前支付 ETIAS - 欧洲旅行信息和授权系统 - 类似于进入美国所需的 ESTA 签证。预计支付7欧元(6欧元)的三年许可证。2 对于赴英留学生的影响:可以说英国脱欧和我们没有任何关系,因为你该支付的国际留学生学费还是要交,想要去欧洲游玩还是要申请申根签证。詹天佑的故事: 1905年5月,京张铁路总局和工程局成立,以陈昭常为总办,詹天佑为会办兼总工程师,1906年詹天佑又升为总办兼总工程师。詹天佑清楚地知道这一任务的艰巨性,他首先必须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冷嘲热讽:有人说他是“自不量力”,“不过花几个钱罢了”,甚至说他是“胆大妄为”。他给他的美国老师诺索朴夫人的信中就这样说:“如果京张工程失败的话,不但是我的不幸,中国工程师的不幸,同时带给中国很大损失。在我接受这一任务前后,许多外国人露骨地宣称中国工程师不能担当京张线的石方和山洞的艰巨工程,但是我坚持我工程”。充分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心和民族责任心。 帝国主义无时不想夺取此路,工程一开始,日本人雨宫敬次郎就上书袁世凯说:中国人无力修成此路,不如聘请日本技师较为稳妥。英国人金达也来替日本说项。詹天佑以此路决不任用任何一个外国人为由断然拒绝。居庸关遂道工程开始后,三五成群的外国人,以打猎为名常来窥探,他们希望工程失败以便乘人之危。詹天佑以出色的成绩为中国人出了这口气。 顶262006-03-05 21:04 回复 222133103 2楼 詹天佑的故事: 1905年5月,京张铁路总局和工程局成立,以陈昭常为总办,詹天佑为会办兼总工程师,1906年詹天佑又升为总办兼总工程师。詹天佑清楚地知道这一任务的艰巨性,他首先必须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冷嘲热讽:有人说他是“自不量力”,“不过花几个钱罢了”,甚至说他是“胆大妄为”。他给他的美国老师诺索朴夫人的信中就这样说:“如果京张工程失败的话,不但是我的不幸,中国工程师的不幸,同时带给中国很大损失。在我接受这一任务前后,许多外国人露骨地宣称中国工程师不能担当京张线的石方和山洞的艰巨工程,但是我坚持我工程”。充分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心和民族责任心。 帝国主义无时不想夺取此路,工程一开始,日本人雨宫敬次郎就上书袁世凯说:中国人无力修成此路,不如聘请日本技师较为稳妥。英国人金达也来替日本说项。詹天佑以此路决不任用任何一个外国人为由断然拒绝。居庸关隧道工程开始后,三五成群的外国人,以打猎为名常来窥探,他们希望工程失败以便乘人之危。詹天佑以出色的成绩为中国人出了这口气。2006-03-05 21:11 回复 21113836 3楼 詹天佑的故事: 1905年5月,京张铁路总局和工程局成立,以陈昭常为总办,詹天佑为会办兼总工程师,1906年詹天佑又升为总办兼总工程师。詹天佑清楚地知道这一任务的艰巨性,他首先必须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冷嘲热讽:有人说他是“自不量力”,“不过花几个钱罢了”,甚至说他是“胆大妄为”。他给他的美国老师诺索朴夫人的信中就这样说:“如果京张工程失败的话,不但是我的不幸,中国工程师的不幸,同时带给中国很大损失。在我接受这一任务前后,许多外国人露骨地宣称中国工程师不能担当京张线的石方和山洞的艰巨工程,但是我坚持我工程”。充分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心和民族责任心。 帝国主义无时不想夺取此路,工程一开始,日本人雨宫敬次郎就上书袁世凯说:中国人无力修成此路,不如聘请日本技师较为稳妥。英国人金达也来替日本说项。詹天佑以此路决不任用任何一个外国人为由断然拒绝。居庸关隧道工程开始后,三五成群的外国人,以打猎为名常来窥探,他们希望工程失败以便乘人之危。詹天佑以出色的成绩为中国人出了这口气。2006-03-05 22:53 回复 21871170 4楼 太难看了,白痴所做,作者变态,去死死死~~~~~~~~~~~~~~~~~~~~~!!!!!!2007-01-04 18:14 回复 21871170 5楼 作者哥哥,偶爱你,你的文采让偶垂涎,娶偶吧~~~!!! l loue your!!~~~2007-01-04 18:19 回复 21871170 6楼 作者作者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小米!!!~~~~~~~~~~~~~~~~~~~~~~~~~~~~~~~~~~~~~~~~~~~~~~~~~~~~~~~~~~~~~~~~~~~~~~~~~~~~~~~~~~~~~~~~~~~~~~~~~~~~~~~~~~~~~~~~~~~~~~~~~~~~~~~~~~~~~~~~~!!!!!!!!!!!!!!!!!!!!!!!!!!!!!!!!!!!!!!!!!!!!!!!!!!!!!!!!!!!!!!!!!!!!!!!!!!!!!!!!!!!!!!!!!!!!!!!!!!!!!!!!!!!!!!!!!!!!!!!!!!!!!!!2007-01-04 18:21 回复 21871170 7楼 好,我愿意娶你,你应该长得国色天香,亲一个~~~~~~!2007-01-04 18:23 回复 585166 8楼 你是人民的好榜样,我以后也会向你一样 谢谢2007-03-10 10:37 回复 585166 9楼 DKJSDKJSJKDFSJKFD2007-03-10 10:55 回复 219139168 10楼 詹天佑的故事: 1905年5月,京张铁路总局和工程局成立,以陈昭常为总办,詹天佑为会办兼总工程师,1906年詹天佑又升为总办兼总工程师。詹天佑清楚地知道这一任务的艰巨性,他首先必须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冷嘲热讽:有人说他是“自不量力”,“不过花几个钱罢了”,甚至说他是“胆大妄为”。他给他的美国老师诺索朴夫人的信中就这样说:“如果京张工程失败的话,不但是我的不幸,中国工程师的不幸,同时带给中国很大损失。在我接受这一任务前后,许多外国人露骨地宣称中国工程师不能担当京张线的石方和山洞的艰巨工程,但是我坚持我工程”。充分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心和民族责任心。 帝国主义无时不想夺取此路,工程一开始,日本人雨宫敬次郎就上书袁世凯说:中国人无力修成此路,不如聘请日本技师较为稳妥。英国人金达也来替日本说项。詹天佑以此路决不任用任何一个外国人为由断然拒绝。居庸关遂道工程开始后,三五成群的外国人,以打猎为名常来窥探,他们希望工程失败以便乘人之危。詹天佑以出色的成绩为中国人出了这口气。 作者: 222133103 2006-3-5 21:04 回复此发言 -------------------------------------------------------------------------------- 2 回复 1:詹天佑的故事 詹天佑的故事: 1905年5月,京张铁路总局和工程局成立,以陈昭常为总办,詹天佑为会办兼总工程师,1906年詹天佑又升为总办兼总工程师。詹天佑清楚地知道这一任务的艰巨性,他首先必须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冷嘲热讽:有人说他是“自不量力”,“不过花几个钱罢了”,甚至说他是“胆大妄为”。他给他的美国老师诺索朴夫人的信中就这样说:“如果京张工程失败的话,不但是我的不幸,中国工程师的不幸,同时带给中国很大损失。在我接受这一任务前后,许多外国人露骨地宣称中国工程师不能担当京张线的石方和山洞的艰巨工程,但是我坚持我工程”。充分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心和民族责任心。 帝国主义无时不想夺取此路,工程一开始,日本人雨宫敬次郎就上书袁世凯说:中国人无力修成此路,不如聘请日本技师较为稳妥。英国人金达也来替日本说项。詹天佑以此路决不任用任何一个外国人为由断然拒绝。居庸关隧道工程开始后,三五成群的外国人,以打猎为名常来窥探,他们希望工程失败以便乘人之危。詹天佑以出色的成绩为中国人出了这口气。 作者: 222133103 2006-3-5 21:11 回复此发言 -------------------------------------------------------------------------------- 3 回复:詹天佑的故事 詹天佑的故事: 1905年5月,京张铁路总局和工程局成立,以陈昭常为总办,詹天佑为会办兼总工程师,1906年詹天佑又升为总办兼总工程师。詹天佑清楚地知道这一任务的艰巨性,他首先必须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冷嘲热讽:有人说他是“自不量力”,“不过花几个钱罢了”,甚至说他是“胆大妄为”。他给他的美国老师诺索朴夫人的信中就这样说:“如果京张工程失败的话,不但是我的不幸,中国工程师的不幸,同时带给中国很大损失。在我接受这一任务前后,许多外国人露骨地宣称中国工程师不能担当京张线的石方和山洞的艰巨工程,但是我坚持我工程”。充分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心和民族责任心。 帝国主义无时不想夺取此路,工程一开始,日本人雨宫敬次郎就上书袁世凯说:中国人无力修成此路,不如聘请日本技师较为稳妥。英国人金达也来替日本说项。詹天佑以此路决不任用任何一个外国人为由断然拒绝。居庸关隧道工程开始后,三五成群的外国人,以打猎为名常来窥探,他们希望工程失败以便乘人之危。詹天佑以出色的成绩为中国人出了这口气。2007-03-18 15:01 回复 依恋—思念 11楼 5 回复1:詹天佑的故事 作者哥哥,偶爱你,你的文采让偶垂涎,娶偶吧~~~!!! l loue your!!~~~ 作者: 21871170 2007-1-4 18:19 回复此发言 -------------------------------------------------------------------------------- 6 回复2:詹天佑的故事 作者作者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小米!!!~~~~~~~~~~~~~~~~~~~~~~~~~~~~~~~~~~~~~~~~~~~~~~~~~~~~~~~~~~~~~~~~~~~~~~~~~~~~~~~~~~~~~~~~~~~~~~~~~~~~~~~~~~~~~~~~~~~~~~~~~~~~~~~~~~~~~~~~~!!!!!!!!!!!!!!!!!!!!!!!!!!!!!!!!!!!!!!!!!!!!!!!!!!!!!!!!!!!!!!!!!!!!!!!!!!!!!!!!!!!!!!!!!!!!!!!!!!!!!!!!!!!!!!!!!!!!!!!!!!!!!!! 作者: 21871170 2007-1-4 18:21 回复此发言 -------------------------------------------------------------------------------- 7 回复5:詹天佑的故事 好,我愿意娶你,你应该长得国色天香,亲一个~~~~~~! 作者: 21871170 2007-1-4 18:23 回复此发言 -------------------------------------------------------------------------------- 8 回复:詹天佑的故事 你是人民的好榜样,我以后也会向你一样 谢谢 作者: 585166 2007-3-10 10:37 回复此发言 -------------------------------------------------------------------------------- 你们好恶心呀,亏你们还是小学生(没错吧?)2007-03-18 16:47 回复 595922 12楼 etrferrsee xdsddsdxsdf2007-03-18 20:33 回复 222208221 13楼 d2007-03-19 21:20 回复 22288207 14楼 詹天佑以出色的成绩为中国人出了这口气2007-03-19 21:22 回复 60214202 15楼 詹天佑真伟大啊!2007-06-16 18:46 回复 12422474 16楼 詹天佑以出色的成绩为中国人出了这口气2007-09-09 20:14 回复 猫咪冰激凌 11位粉丝 17楼 @@@@@@@@@@@@@@@@@@@@@@####################$$$$$$$$$$$$$$$$$$$$$%%%%%%%%%%%%%%%%%%%^^^^^^^^^^^^^^^^&&&&&&&&&&&&&&&&&&2007-09-16 13:27 回复 进到朝 1位粉丝 18楼 詹天佑的故事: 1905年5月,京张铁路总局和工程局成立,以陈昭常为总办,詹天佑为会办兼总工程师,1906年詹天佑又升为总办兼总工程师。詹天佑清楚地知道这一任务的艰巨性,他首先必须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冷嘲热讽:有人说他是“自不量力”,“不过花几个钱罢了”,甚至说他是“胆大妄为”。他给他的美国老师诺索朴夫人的信中就这样说:“如果京张工程失败的话,不但是我的不幸,中国工程师的不幸,同时带给中国很大损失。在我接受这一任务前后,许多外国人露骨地宣称中国工程师不能担当京张线的石方和山洞的艰巨工程,但是我坚持我工程”。充分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心和民族责任心。 帝国主义无时不想夺取此路,工程一开始,日本人雨宫敬次郎就上书袁世凯说:中国人无力修成此路,不如聘请日本技师较为稳妥。英国人金达也来替日本说项。詹天佑以此路决不任用任何一个外国人为由断然拒绝。居庸关遂道工程开始后,三五成群的外国人,以打猎为名常来窥探,他们希望工程失败以便乘人之危。詹天佑以出色的成绩为中国人出了这口气。2007-09-18 19:29 回复 进到朝 1位粉丝 19楼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和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阿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阿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三三三三三三三 THE LOOK ZHAN TIAN YOU DUO ME DE 伟大2007-09-18 19:46 回复 2189586 20楼 1892年,铁路修至滦河,必须架桥。詹天佑吸取英、日、德工程师失败的教训,又亲自倾听参加过施工的技术人员的意见,并考察滦河的地质土壤情况,取得第一手资料。詹天佑经过反复比较英、日、德三国工程师的设计方案和打桩方法后,决定采用新的压气沉箱法修筑桥墩。终于,战胜滦河的急流和泥沙,建成滦河铁桥。詹天佑在1894年获选为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会员,开始在国际上享有声誉。 2、新易铁路: 詹天佑担任新易铁路的总工程师,此条铁路全长四十二多公里,要在四个月内完成,从测线、筑路、铺轨到通车,按经验是不可能完成的。加上动工的时候,正值隆冬季节,完成任务确实不容易。詹天佑带领全体工作人员,设法完成,克服困难。1903年4月,新易铁路按质按时完成通车。由于此条铁路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建筑,鼓舞中国人用自己的人力、物力、财力建设铁路的勇气和信心,慈禧太后以道台官衔赏赐给詹天佑。 3、京张铁路: 詹天佑从事修建铁路的历程中,最艰巨且最著名的是京张铁路。他组成一支工程技术队,由北洋武备学堂附设铁路工程班学员、山海关路学堂毕业生、关内外铁路熟练工人组成,并加以严格培训,后来投入铁路建设工程的重要职务。由于居庸关、八达岭两处关键工程的正确设计和突破,1909年7月4日,京张铁路铺轨至张家口,9月19日竣工,9月24日全线通车,原定6年才能完成的任务,在不到四年的时间就提前完成,创造中外筑路史上的一大成就。 4、其它: 詹天佑从事中国铁路建设,除主持京张铁路外,还先后参加关内外津卢、西陵支线、洛潼、沪宁、道清、萍醴、津浦、潮汕、张绥、粤汉、川汉、中东等铁路的筹建工作。 1872年,容闳在香港主持选拔幼童工作,詹天佑赶到香港参加考试。容闳见詹天佑聪明敏捷,回答问题井然有序,当时立即予以录取。同年四月,詹天佑跟随容闳离开香港,先到上海幼童出洋肄业局所办的预备学校学习。在上海经过大约四个月的学习,做好出国的必要准备。同年8月21日,在驻洋委员陈兰彬的率领下,启程前往美国。这次和詹天佑同去的共有三十名幼童,是中国第一批官费留美学生。 1878年,詹天佑以全优的成绩,从美国纽海文中学毕业,他的学习成绩名列全校第二名。同年,在大学入学考试中,被美国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录取。当时土木工程系分为房屋、道路、铁道、隧道、桥梁、河港和市政等专门科目,詹天佑则专攻铁路。 1881年5月,以「码头起重机的研究」获得大学毕业。当初,按容闳的计划,幼童出洋留学分四批,共一百二十人,期限15年。但就在詹天佑从耶鲁大学毕业的第一年,清政府借故中止这项计划的实施,决定撤回官费留学生。同年秋天,詹天佑等人返回中国。2007-09-18 19:46 回复 2189586 21楼 1892年,铁路修至滦河,必须架桥。詹天佑吸取英、日、德工程师失败的教训,又亲自倾听参加过施工的技术人员的意见,并考察滦河的地质土壤情况,取得第一手资料。詹天佑经过反复比较英、日、德三国工程师的设计方案和打桩方法后,决定采用新的压气沉箱法修筑桥墩。终于,战胜滦河的急流和泥沙,建成滦河铁桥。詹天佑在1894年获选为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会员,开始在国际上享有声誉。 2、新易铁路: 詹天佑担任新易铁路的总工程师,此条铁路全长四十二多公里,要在四个月内完成,从测线、筑路、铺轨到通车,按经验是不可能完成的。加上动工的时候,正值隆冬季节,完成任务确实不容易。詹天佑带领全体工作人员,设法完成,克服困难。1903年4月,新易铁路按质按时完成通车。由于此条铁路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建筑,鼓舞中国人用自己的人力、物力、财力建设铁路的勇气和信心,慈禧太后以道台官衔赏赐给詹天佑。 3、京张铁路: 詹天佑从事修建铁路的历程中,最艰巨且最著名的是京张铁路。他组成一支工程技术队,由北洋武备学堂附设铁路工程班学员、山海关路学堂毕业生、关内外铁路熟练工人组成,并加以严格培训,后来投入铁路建设工程的重要职务。由于居庸关、八达岭两处关键工程的正确设计和突破,1909年7月4日,京张铁路铺轨至张家口,9月19日竣工,9月24日全线通车,原定6年才能完成的任务,在不到四年的时间就提前完成,创造中外筑路史上的一大成就。 4、其它: 詹天佑从事中国铁路建设,除主持京张铁路外,还先后参加关内外津卢、西陵支线、洛潼、沪宁、道清、萍醴、津浦、潮汕、张绥、粤汉、川汉、中东等铁路的筹建工作。 1872年,容闳在香港主持选拔幼童工作,詹天佑赶到香港参加考试。容闳见詹天佑聪明敏捷,回答问题井然有序,当时立即予以录取。同年四月,詹天佑跟随容闳离开香港,先到上海幼童出洋肄业局所办的预备学校学习。在上海经过大约四个月的学习,做好出国的必要准备。同年8月21日,在驻洋委员陈兰彬的率领下,启程前往美国。这次和詹天佑同去的共有三十名幼童,是中国第一批官费留美学生。 1878年,詹天佑以全优的成绩,从美国纽海文中学毕业,他的学习成绩名列全校第二名。同年,在大学入学考试中,被美国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录取。当时土木工程系分为房屋、道路、铁道、隧道、桥梁、河港和市政等专门科目,詹天佑则专攻铁路。 1881年5月,以「码头起重机的研究」获得大学毕业。当初,按容闳的计划,幼童出洋留学分四批,共一百二十人,期限15年。但就在詹天佑从耶鲁大学毕业的第一年,清政府借故中止这项计划的实施,决定撤回官费留学生。同年秋天,詹天佑等人返回中国。2007-09-18 19:46 回复 5937178 22楼 詹天佑的故事: 1905年5月,京张铁路总局和工程局成立,以陈昭常为总办,詹天佑为会办兼总工程师,1906年詹天佑又升为总办兼总工程师。詹天佑清楚地知道这一任务的艰巨性,他首先必须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冷嘲热讽:有人说他是“自不量力”,“不过花几个钱罢了”,甚至说他是“胆大妄为”。他给他的美国老师诺索朴夫人的信中就这样说:“如果京张工程失败的话,不但是我的不幸,中国工程师的不幸,同时带给中国很大损失。在我接受这一任务前后,许多外国人露骨地宣称中国工程师不能担当京张线的石方和山洞的艰巨工程,但是我坚持我工程”。充分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心和民族责任心。 帝国主义无时不想夺取此路,工程一开始,日本人雨宫敬次郎就上书袁世凯说:中国人无力修成此路,不如聘请日本技师较为稳妥。英国人金达也来替日本说项。詹天佑以此路决不任用任何一个外国人为由断然拒绝。居庸关遂道工程开始后,三五成群的外国人,以打猎为名常来窥探,他们希望工程失败以便乘人之危。詹天佑以出色的成绩为中国人出了这口气。2007-09-19 20:27 回复 220197178 23楼 詹天佑还有什么故事???我书上看过的没有几垃圾一 个哦2007-09-20 20:41 回复 2191391 24楼 很垃圾哦2007-09-21 18:29 回复 5960119 25楼 laji2007-09-22 19:06 回复 61178187 26楼 好大的垃圾呀2007-09-22 21:41 回复 22011356 27楼 专发一些没用的东西,垃圾2007-09-24 18:02 回复 1241563 28楼 你妈去死2007-10-07 14:30 回复 1227188 29楼 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2007-10-08 19:20 回复 61136145 30楼 2007-10-08 20:23 回复
本地留学中介怎么找
上一篇
10-31
留学归来可以当老师吗
下一篇
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