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留学顾问怎么去

之前小编介绍了美国建筑学研究生排名top5院校,下面小编继续为大家汇总了全球大学建筑系排名top10榜单,建筑设计留学生看过来哦。top1麻省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之前小编介绍了美国建筑学研究生排名top5院校,下面小编继续为大家汇总了全球大学建筑系排名top10榜单,建筑设计留学生看过来哦。top1麻省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MIT,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的一所世界顶级研究型私立大学。成立于1868年的建筑系是麻省理工大学最早的四个院系之一,也是在美国第一个有正式建筑课程的学校。麻省理工学院(MIT)尤其以自然及工程学享誉世界,位列2015-16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工程学世界第1、计算机科学第2,与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一同被称为工程科技界的学术领袖。截止2016年,麻省理工共走出了19位图灵奖(计算机界最高奖)得主;先后有87位诺贝尔奖得主在麻省理工学院工作或学习过。根据专业的分类,MIT被分成了如下六个学院,其中排名第一的为建筑及城市规划学院(School of Architecture + Planning):建筑学、城市研究与规划、媒体实验室、不动产、艺术,文化+科技。top2伦敦大学学院伦敦大学学院创建于1826年,是伦敦历史最悠久最大的学院,与剑桥、牛津、帝国理工、伦敦政经并称“G5超级精英大学”,代表了英国最顶尖的科研实力、师生质量、经济实力,在经济危机时期政府财政预算不减反增,是英国金三角的名校之一。巴雷特建筑学院隶属于伦敦大学学院,是其最负盛名的学院之一。1841年,伦敦大学学院创立建筑学院,学院以她最初的赞助人Herbert Bartlett爵士命名,巴雷特建筑学院由此成为英国最早的建筑院校。在2015年QS世界大学建筑专业排名中,巴雷特建筑学院位列全球第二,是世界公认最顶尖、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学院之一。top3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是荷兰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专业涉及范围最广、最具有综合性的理工大学,其专业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工程科学领域,被誉为“欧洲的麻省理工”。其高质量的教学、科研水平在荷兰国内和国际都具有极高的知名度, 其化学工程,土木建筑等学科在世界上都具有领先地位和卓越声望。top4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是美国顶尖研究型大学,伯克利在世界范围内拥有崇高的学术声誉,在其所拥有的100多个子学科里,有众多世界级的学术大师。曾在伯克利工作和学习的诺贝尔奖得主共有72位(诺奖数量世界第六),其中包括25位校友。在UCB,建筑专业下设在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Design学院下, 为了让学生体验到真正实践中的建筑是什么概念,项目为学生寻求第一专业学位认证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和具有挑战性的教育。研究生可以根据先前的教育和经验灵活地选择2-3年的建筑项目。top5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是享誉世界的顶尖理工大学,连续多年位居欧洲大陆理工高校翘首,享有“欧陆第一名校”的美誉。建筑构造与建筑设计的紧密结合作为该校的重要教学特点之一,自一百五十多年前学院创立至今经过一代代教授们的不断发展,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既相对独立、自成体系,又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始终在各个方向上保持着活跃的探索的系统。其著名的“表皮”理论(Bekleidungstheorie)经由著名建筑师赫尔佐格和德梅隆(Herzog & de Meuron) 的进一步演绎,在上个世界末的几十年里再一次影响了整个建筑界。top6曼彻斯特大学建筑学院曼彻斯特建筑学院成立于1996,是曼彻斯特大学与曼彻斯特城市大学的一项创新协作。由两所学校超过一百年教学经验的建筑系联合产生的,英国最大的一所建筑学校。是一所规模小型(10000以下)的公立艺术/设计院校。top7哈佛大学哈佛大学的艺术史教授查理艾略特诺顿在1874年开始了哈佛大学的第一堂建筑课,而真正的建筑系则在1913年成立,后来直到1936年才以建筑学、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三大专业组建了设计学院,转年由格罗皮乌斯执教,并陆续培养出贝聿铭、菲利普约翰逊、保罗鲁道夫、桢文彦等众多杰出的建筑师。top8剑桥大学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是一所位于英国剑桥市的世界顶级研究型大学。始创于1209年,亦是英语世界里第二古老的大学。剑桥大学本身没有一个指定的校园,没有围墙,也没有校牌。在剑桥学建筑,关注到的不仅仅是建筑物本身,我们还会关注到人文、地理位置、材料、哲学、历史,然后才到建筑物本身!无论是教学还是研究,剑桥大学的建筑都在英国排名顶尖。在这里,你被职业的建筑师和学术理论专家所教授。剑桥的建筑课程,既是着重于对文化的学习,也着重于对科学技术的学习,是科学和艺术的完美结合。在整个课程教学中,将以设计实践、视频案例教学(从一个大城市到建筑小细节都有)为主,以人文文化、科学原理等内容的讲座、实地游览为辅。教学设施有图书馆、演播室、影印室、工作坊,还有制作模型的地方等。top9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前身清华大学建筑系由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于1946年10月创办。至今经过了六十余年的发展历程,累计有5,000余名毕业生完成学业,成为活跃在国内外建筑前沿领域的专业帅才。按照学科思想的演变可大致划分为两个阶段。前三十年以建筑学院的创办者梁思成先生提倡的建筑“体形环境论”为特色,后三十年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提出的 “人居环境科学”为指导,建筑教育学科领域不断拓展,始终引领中国建筑教育的发展。top10哥伦比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的建筑系成立于1881年,身处曼哈顿这个充满活力的大都会自然地在现代城市规划相关的领域有着先天优势。师资方面也能够时常引进年轻的纽约新锐建筑师。最著名的教授有老牌评论家弗兰姆普敦,仍在进行活跃的建筑实践活动的史蒂文霍尔、弗兰克盖里,新生代的建筑师格雷戈林等等。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全球大学建筑系排名top10榜单,学校的排名是大家择校的一个重要参考,但是小编觉得,地域、城市还有学校氛围同样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如果还想了解关于建筑设计留学的相关院校介绍,作品集案例等相关内容,欢迎咨询美行思远艺术留学顾问,我们将根据您的个人情况,为您制定个性化的留学方案!两弹一星的元勋都有哪些人?  1钱三强 (1913-1992)  浙江省湖州市人,1913年生,男,中共党员,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后赴法国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和法兰西学院原子核化  学实验室从事原子核物理研究工作,获博士学位,1946年获法国科学院亨利•德巴微物理  学奖金。1948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北平研究院原子能研究所所长,中国科  学院近代物理所(后改为原子能所)所长、计划局局长、副秘书长,二机部副部长、中国  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核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特邀顾问。19  92年逝世。  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50年代领导建成中国第一个重水型原子反应  堆和第一台回旋加速器,以及一批重要仪器设备。使我国的堆物理、堆工程技术、钎化学  放射生物学、放射性同位素制备、高能加速器技术、受控热核聚变等科研工作,都先后开  展起来。在苏联政府停止对中国的技术援助后,一方面迅速选调一批优秀核科技专家去二  机部,直接负责原子弹研制中各个环节的攻坚任务,一方面会同中国科学院有关***,  组织联合攻关。使许多关键技术得到及时解决,为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成功作出重  要贡献。早在1960年,即在原子能所组织中子物理理论与实验两个研究组开展氢弹的预研  工作,为氢弹研制作了理论准备,促成了中国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后仅两年零八个月,就  研制成了氢弹。  2钱骥 (1917-1983)  江苏省金坛县人,1917年生,男,中共党员,空间技术和空间物理专家。  194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师范学院。1949年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室副主  任、主任,二部卫星设计院业务负责人。1968年以后,历任七机部第五研究院卫星总体设  计部主任,第五研究院副院长、科技委副主任。中国宇航学会理事,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副  理事长。1983年逝世。  我国空间技术的开拓者之一。领导卫星总体、结构、天线、环境模拟理论研究。负责  与组织小型热真空环境模拟试验设备、中小型离心机、振动台设备的研制。负责领导探空  火箭头部空间物理探测仪器、跟踪定位和数据处理设备的研制,获得丰富的试验资料。参  与制定星际航行发展规划,提出多项有关开展人造卫星研制的新技术预研课题,为我国空  间技术早期的发展做了很多开拓性工作。1965年提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方案设想》的  报告。组织编写《我国卫星系列发展规划纲要设想》,组织并提出预研课题,为人造卫星  研制打下了初步的技术基础。负责组建卫星总体设计机构,是我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  方案的总体负责人。同时为回收型卫星的研制做了大量技术和组织领导工作。1964年获国  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3姚桐斌 (1922-1968)  江苏省无锡市人,1922年生,男,中共党员,冶金学和航天材料专家。  1945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47年赴英国伯明翰大学工业冶金系留学,1951年获博  士学位,1954年赴联邦德国亚亨工业大学冶金系铸造研究室任研究员兼教授助理。1957年  回国后,历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材料研究室研究员、主任,材料研究所所长。1968  年逝世。  作为我国第一代航天材料工艺专家和技术领路人,对现代冶金学有关金属和合金粘性  、流动性的研究卓有成绩。1962年组织制定了国防部五院材料工艺的研究方向,并按“材  料要先行”的要求,安排组织材料工艺的预先研究。在此前后的4年中,他除向国内各兄弟  单位提出大量研究课题外,在所内开展的研究课题500多项。领导和指导锰基钎料合金的研  制和钎焊工艺研究课题,研制成国产一号及二号锰基钎料,并以钎焊结构取代了我国液体  火箭发动机的老式焊接结构。主持了液体火箭发动机材料的振动疲劳破坏问题和液体火箭  焊接结构的振动疲劳破坏问题的研究,并应用到型号的研制工作上,对火箭部件的设计、  选材和制造起了指导性的作用。他治学严谨,以身作则,为科研人员培养和作风建设作出  了重要贡献。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4赵九章 (1907-1968)  浙江省吴兴县人,1907年生,男,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33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5年赴德国攻读气象学专业,1938年获博士学位,同  年回国。历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所长、卫星设计院院长,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和中国地球物理学  会理事长。1968年逝世。  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从1957年起,他积极倡议发展中国自己的  人造卫星。1958年8月,中国科学院成立人造地球卫星研制组,他是主要负责人。同年10月  ,提出“中国发展人造卫星要走自力更生的道路,要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的重要建  议。在他领导下,开创了利用气象火箭和探空火箭进行高空探测的研究,探索了卫星发展  方向,筹建了环境模拟实验室和开展遥测、跟踪技术研究,组建了空间科学技术队伍。19  64年,根据国内运载工具的发展,他提出了开展人造地球卫星研制工作的建议。他对中国  卫星系列发展规划和具体探测方案的制定,对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返回式卫星等总  体方案的确定和关键技术的研制,起了重要作用。在他的领导下还完成了核爆炸试验的地  震观测和冲击波传播规律以及有关弹头再入大气层时的物理现象等研究课题。1985年获国  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5邓稼先 (1924-1986)  安徽省怀宁县人,1924年生,男,中共党员,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后在北京大学任教。1948年10月缚美国普渡大学  物理系留学,1950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历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助研  、副研究员,二机部第九研究所理论部主任、第九研究院副院长、院长,国防科工委科技  委副主任,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等职。中共第12届中央委员。1986年逝世。  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  础理论研究,对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了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迈出了中国独立研究核武  器的第一步。领导完成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  验成功后,立即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  一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6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7年和19  89年各获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6王淦昌 (1907-1998)  江苏省常熟县人, 1907年生,男,中共党员,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0年赴德国柏林大学留学,193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同年回国。曾任山东大学、浙江大学教授。1950年5月以后,历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  究所研究员、副所长,苏联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副所长,二机部第九研究所副所长、第  九研究院副院长,二机部副部长兼原子能研究所所长,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中国科学  技术协会第2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核学会第一届理事长,第  3、4、5、6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1998年逝世。  核武器研制的主要科学技术***之一,核武器研究实验工作的开拓者。在从事核武  器研制期间,指导并参加了中国原子弹、氢弹研制工作。他是原子弹冷试验技术委员会主  任委员,指导了中国第一次地下核试验,领导并具体组织了中国第二、三次地下核试验。  主持指导的爆轰物理试验、炸药工艺、近区核爆炸探测、抗电磁干扰、抗核加固技术和激  光模拟核爆炸试验等方面都取得重要成果。1964年他与苏联著名科学家巴索夫同时独立地  提出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的新概念。他是中国惯性约束核聚变研究的奠基者。积极促成建  立了高功率激光物理联合实验室并一直指导惯性约束核聚变的研究。积极指导原子能研究  所开展电子束泵浦氟化氢激光器等的研究。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两  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7彭桓武 (1915- )  湖北省麻城市人,1915年生,男,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5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1938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从事固体物理、量子场论  等理论研究,获哲学博士和科学博士学位。1945年与N•玻恩共同获得英国爱丁堡皇家学会  的麦克杜加耳——布列兹班奖。1948年被选为皇家爱尔兰科学院院士。1947年回国,历任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二机部第九研究所副所长、第九研究院副院  长等职。  领导并参加原子弹、氢弹的原理突破和战略核武器的理论研究、设计工作在中子物理  、辐射流体力学、凝聚态物理、爆轰物理等多种学科领域取得了对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的  一系列理论成果,并为中国核事业培养了一批优秀瞬拧972年调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  研究所副所长,1978—1983年任理论物理所所长。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  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8程开甲 (1918- )  江苏省吴江市人, 1918年生,男,中共党员,核武器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4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46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工作,1948年获博士  学位后任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1950年回国,历任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副教授  、教授,二机部核武器研究所副所长、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长,国防科工委核试验基地研究  所副所长、所长、基地副司令员、科技委常任委员、顾问。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  科技委顾问。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开拓者之一,我国核武器试验事业的创始人之一。在国内第  一个计算出原子弹爆炸的弹心温度和压力,其内爆机理研究解决了原子弹的关键问题,为  原子弹爆炸威力、弹体结构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他创建了核试验研究所,成功地设计和  主持了首次原子弹、氢弹、导弹核武器和增强型原子弹等不同方式的几十次核试验,推动  了核武器设计、改进和试验技术协调发展。他是核试验总体技术的设计者,及时提出了向  地下核试验方式转变的建议并在较短的时间里组织实现了大气层试验向平洞与竖井试验的  转变。创立我国自己的系统核爆炸及其效应理论,为我军的核武器应用奠定了基础。开创  了核爆炸的测试研究,对武器的研制及改进、效应及其防护研究起到重要作用。开创了抗  核加固技术新领域并完成首次抗加试验。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9黄纬禄 (1916- )  安徽省芜湖市人,1916年生,男,中共党员,火箭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  宇航科学院院士。  1947年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获硕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东风一号”副总  设计师兼控制系统总设计师、“东风二号”副总设计师、“东风三号”副总设计师、潜地  固体战略导弹及陆基机动固体战略导弹总设计师,航天部总工程师、航天工业总公司高级  技术顾问。  我国固体战略导弹的奠基人,在导弹武器系统总体及控制技术的理论和工程实践方面  具有很深的造诣,对重大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大型工程方案的决策、指挥及组织实施发  挥了重要作用。50年代末,在我国涉及火箭技术相当多的学科和技术领域都处于空白状态  下,他主持突破了我国液体战略导弹控制系统的仿制和改型设计难关,进而通过自行设计  相继解决了远程、多级火箭的液体晃动、弹性弹体稳定、级间分离及各种制导、稳定方案  的理论和工程技术问题,使我国液体战略导弹控制技术达到了新的水平。70到80年代,在  没有任何外国实物和资料可借鉴的情况下,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主持研制我国  第一个潜地和地地固体机动战略导弹并获得成功,突破了水下发射、三轴稳定平台在运动  基座上的调平及瞄准、导弹射击诸元的适时计算和装订、陆上机动车的研制及冷发射、高  海情下导弹出水大姿态控制等一系列关键技术。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0屠守锷 (1917- )  浙江省湖州市人, 1917年生,男,中共党员,火箭技术和结构强度专家,中国科学院  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41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留学,获硕士学  位。1945年回国后,先后在西南联合大学和清华大学任副教授、教授,1957年后,历任国  防部五院研究室主任、总体设计部主任,七机部第一研究院副院长、总工程师、科技委副  主任,航天部科技委副主任,航空航天工业部一院技术总顾问和航空航天部高级技术顾问  。  从50年代后期起,作为开创人之一,投身于我国导弹与航天事业。作为总体设计部主  任和地空导弹型号的副总设计师,领导和参加我国地空导弹初期的仿制与研制。他先后担  任我国自行研制的液体弹道式地地中近程导弹、中程导弹的副总设计师,洲际导弹和长征  二号运载火箭的总设计师,带领科技人员突破了一系列技术关键,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  特别是在洲际液体弹道地地导弹的研制试验中,以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提  出独到的见解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保证了我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洲际导弹任务的圆满  完成。他作为研制长征二号E大型捆绑式运载火箭的技术总顾问,参与领导研制试验工作,  保证发射成功,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80年获七机部劳动模范称号,  1984年荣立航天部一等功,获航天部劳动模范称号。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1钱学森 (1911- )  浙江省杭州市人,1911年生,男,中共党员,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  工程院院士。  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35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翌年获硕士学位,后  入加州理工学院,1939年获航空、数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并从事应用力学和火箭导弹研  究。1955年回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力学所所长,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副院长、院长,七机  部副部长,国防科委副主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第3届中国科协主席,第6至8届全  国政协副主席,中共第9至12届中央候补委员。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高级顾  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  1956年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意见书》,最先为中国火箭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  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协助周恩来、聂荣臻筹备组建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  研究院,1956年10月任该院院长。此后长期担任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  务,并以他在总体、动力、制导、气动力、结构、材料、计算机、质量控制和科技管理等  领域的丰富知识,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创建与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1957年获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979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杰出校友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  进步奖特等奖。1989年获小罗克维尔奖章和世界级科学与工程名人称号,1991年被国务院  、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模奖章。  12周光召 (1929- )  周光召院士1929年5月生于湖南省长沙市,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87年至1997年任  中国科学院院长,现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科技领导小组成员。  周光召教授先后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中国国际  交流协会副会长,中日友好二十一世纪中方委员,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副会长,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副会长,海峡两岸人才交流协会名誉主席,国际粒子和场学会委员,  国际纯粹和应用物理学会副主席,太平洋科学协会主席兼理事会主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顾问委员会委员;被聘兼任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2000年亚洲基金会名誉顾问,中国科学  院特邀顾问等职。  周光召教授在理论物理的各主要领域都有过杰出的创造性成果,使他在国际物理学界  享有盛誉。因其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研制成功作出了重大贡献,于1964年获国家  自然科学一等奖;因在量子场论的研究中有重大突破,1987年年获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  果奖一等奖。周光召教授还被美国纽约市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加拿大麦吉  尔大学四所世界知名大学授予荣誉博士;1993年被意大利政府授予“意大利共和国爵士勋  章”,1994年被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授予“中国杰出科学家”奖,1996年经国际小行星命名  委员会审议通过,将国际编号为3462号的小行星命名为“周光召星”。他目前是美国科学  院、俄罗斯科学院、欧洲科学院、第三世界科学院、捷克科学院、保加利亚科学院、蒙古  科学院、法语区工程师科学院、罗马尼亚科学院、韩国翰林院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院  院士,是目前中国担任外籍院士头衔最多者。  13杨嘉墀 (1919- )  江苏省吴江县人,1919年生,男,中共党员,卫星和自动控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4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1947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应用物理系留学,获硕士  和博士学位。1956年回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室主任、副所长,北  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副所长、所长。1968年后,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航天工业部  总工程师。  他长期致力于我国科学技术和航天事业的发展。参与中国空间技术发展规划的制订,  是中国科学院早期开展航天技术研究的专家之一。领导和参加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姿  态测量系统的研制。是空间技术分系统的设计师,在我国返回式卫星姿态控制系统方案论  证和技术设计中,提出一系列先进可行的设计思想。领导研制的返回式卫星姿态系统及数  据分析指标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指导研制为原子弹爆炸试验所需的检测技术及设备等  重大科研项目。1984年获航天部劳动模范称号,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4陈能宽 (1923- )  湖南省慈利县人,1923年生,男,中共党员,金属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46年唐山交通大学矿冶系毕业。1947年赴美国留学,1949年获硕士学位,1950年获  美国耶鲁大学研究院物理冶金博士学位。曾任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和威斯汀豪斯公司研究员  。1955年回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所研究员,二机部第九研究所实验部主任、第九  研究院副院长、院科技委主任、院高级科学顾问等职。1986年任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  1988年兼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  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及核武器的发展研制工作中,主要领导组织了核装置爆轰  物理、炸药和装药物理化学、特殊材料及冶金、实验核物理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工作。组织  并参加了聚合爆轰波人工热核反应研究以及核装置球面同步起爆的方案制定和研究,在较  短的时间内,攻克了技术难关,实现预期结果。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4年  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1985年获三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5陈芳允 (1916-2000 )  浙江省台州市人,1916年生,男,中共党员,无线电电子学、空间系统工程专家,中  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45年在英国COSSOR无线电厂研究室工作,解放前夕  回国。先后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工作。1956年,参加了国家12年长  期科学规划制定工作,负责新电子学研究所的筹组工作。1964年起从事空间技术工作,19  76年调入国防科委,在技术上负责卫星测量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设备研制、布局建设以  及星地协调工作。1984年调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常任委员、顾问。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  装备部科技委顾问。  中国卫星测量、控制技术的奠基人之一。1957年,原苏联发 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时,他  即对卫星进行了无线电多卜勒频率测量,并和天文台的同志一起,计算出了卫星的轨道参  数,该方法成为以后我国发射人造卫星所采用的跟踪测轨的主要技术之一。1963年研制出  国际领先的纳秒脉冲采样示波器。1965年担任卫星测量、控制的总体技术负责人,为我国  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准确测量、预报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还参加了我国回收型遥感卫星的测  控系统方案的设计和制定工作,为我国十几颗遥感卫星成功回收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相继  提出了微波统一测控系统、“双星定位系统”、遥感小卫星群对地观测系统和小卫星移动  卫星通信系统等方案。他直接参与指导研制成功的微波统一测控系统,在我国同步通信卫  星发射和运行中发挥了很高的效用。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6吴自良 (1917- )  浙江省浦江县人,1917年生,男,物理冶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7年毕业于天津北洋大学工学院航空工程系,后在云南垒允中央飞机厂、昆明中央  机器厂任设计师、工程师。1943年赴美国匹兹堡卡内基理工学院冶金系学习获理学博士学  位,后任该校金属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1949年任锡腊丘斯大学材料系主任研究工程师。  1950年底回国,1951年任北方交通大学冶金系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陶瓷所(后为上  海冶金所)副所长、所学术委员会主任。  1954年领导完成了中央军委下达的抗美援朝前方需要的特种电阻丝研制任务,获得奖  励。50年代,用国内富产元素锰、铝等代替短缺的铬,研制苏联40X低合金钢的代用钢取得  成功,对建立中国合金钢系统起了开创作用。60年代,在困难的条件下,冶金所承担气体  扩散法分离铀同位素用的“甲分离膜的制造技术”任务,与原子能所、复旦大学等单位的  科研人员联合攻关,组成第十研究室,他兼任该室主任,主持这项工作。在他的领导下,  经过艰苦探索和反复试验,于1964年试制成功并投入使用。1984年获国家发明奖一等奖。  17任新民 (1915- )  安徽省宁国县人,1915年生,男,中共党员,航天技术和火箭发动机专家,中国科学  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40年重庆兵工学校大学部毕业。1945年赴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院留学,获机械工程  硕士和工程力学博士学位。1949年8月回国,在华东军区军事科学研究室任研究员。1952年  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任教,1956年8月参加筹建国防部五院的工作,历任总体室主任、液  体火箭发动机设计部主任、一分院副院长兼液体火箭发动机研究所所长,七机部副部长,  航天工业部科技委主任,航空航天部高级技术顾问。  1964年作为型号副总设计师,领导和参加了第一个自行设计的液体中近程弹道式地地  导弹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工作,保证了东风2号导弹飞行实验取得圆满成功。他相继领导  组织了中程、中远程、远程液体弹道式地地导弹的多种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试验工作  。1980年5月在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远程弹道式导弹的飞行试验中,作为首区总指挥,协  助领导和指挥了这一重大的飞行试验任务。组织研制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保证发射第一颗  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获得成功。领导组织了氢氧发动机、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和整个通  信卫星工程的研制试验;领导组织了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把亚洲一号通信卫星准确地送入  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实现了中国运载火箭国际发射服务零的突破。1984年荣立航天部一等  功,1989年和1990年两次荣获航空航天部通令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  18孙家栋 (1929- )  辽宁省复县人,1929年生,男,中共党员,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  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科学家的资料,分别为他们写小传。(除邓稼先)中国在1999年成立50周年时,由中共中央、 国务院及中央军委制作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授予或追授给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等23位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上述获奖的23位中国科学家均被称为两弹一星元勋。他们主要贡献领域:(1)火箭、导弹、人造卫星与航天技术;王希季、孙家栋、任新民、杨嘉墀、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赵九章、姚桐斌、钱骥。(2)原子弹、氢弹、核武器与核工业;于敏、朱光亚、吴自良、陈能宽、周光召、程开甲、彭桓武、王淦昌、邓稼先、钱三强。(3)两弹一星、国防科技多重或综合贡献;王大珩、陈芳允、郭永怀 以下为人物介绍1、钱三强 (1913-1992)浙江省湖州市人,1913年生,男,中共党员,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后赴法国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和法兰西学院原子核化学实验室从事原子核物理研究工作,获博士学位,1946年获法国科学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学奖金。1948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北平研究院原子能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后改为原子能所)所长、计划局局长、副秘书长,二机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核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特邀顾问。1992年逝世。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50年代领导建成中国第一个重水型原子反应堆和第一台回旋加速器,以及一批重要仪器设备。使我国的堆物理、堆工程技术、钎化学放射生物学、放射性同位素制备、高能加速器技术、受控热核聚变等科研工作,都先后开展起来。在苏联政府停止对中国的技术援助后,一方面迅速选调一批优秀核科技专家去二机部,直接负责原子弹研制中各个环节的攻坚任务,一方面会同中国科学院有关***,组织联合攻关。使许多关键技术得到及时解决,为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成功作出重要贡献。早在1960年,即在原子能所组织中子物理理论与实验两个研究组开展氢弹的预研工作,为氢弹研制作了理论准备,促成了中国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后仅两年零八个月,就研制成了氢弹。2钱骥 (1917-1983)江苏省金坛县人,1917年生,男,中共党员,空间技术和空间物理专家。我国空间技术的开拓者之一。领导卫星总体、结构、天线、环境模拟理论研究。194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师范学院。1949年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室副主任、主任,二部卫星设计院业务负责人。1968年以后,历任七机部第五研究院卫星总体设计部主任,第五研究院副院长、科技委副主任。中国宇航学会理事,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副理事长。1983年逝世。3姚桐斌 (1922-1968)江苏省无锡市人,1922年生,男,中共党员,冶金学和航天材料专家。1945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47年赴英国伯明翰大学工业冶金系留学,1951年获博士学位,1954年赴联邦德国亚亨工业大学冶金系铸造研究室任研究员兼教授助理。1957年回国后,历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材料研究室研究员、主任,材料研究所所长。1968年逝世。赵九章 (1907-1968)浙江省吴兴县人,1907年生,男,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1933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5年赴德国攻读气象学专业,1938年获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历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所长、卫星设计院院长,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1968年逝世。5邓稼先 (1924-1986)安徽省怀宁县人,1924年生,男,中共党员,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后在北京大学任教。1948年10月缚美国普渡大学物理系留学,1950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历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助研、副研究员,二机部第九研究所理论部主任、第九研究院副院长、院长,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等职。中共第12届中央委员。1986年逝世。6王淦昌 (1907-1998)江苏省常熟县人, 1907年生,男,中共党员,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核武器研制的主要科学技术***之一,核武器研究实验工作的开拓者。在从事核武器研制期间,指导并参加了中国原子弹、氢弹研制工作。他是原子弹冷试验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指导了中国第一次地下核试验,领导并具体组织了中国第二、三次地下核试验。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0年赴德国柏林大学留学,193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曾任山东大学、浙江大学教授。1950年5月以后,历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苏联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副所长,二机部第九研究所副所长、第九研究院副院长,二机部副部长兼原子能研究所所长,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2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核学会第一届理事长,第3、4、5、6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1998年逝世。7彭桓武 (1915- )湖北省麻城市人,1915年生,男,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5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1938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从事固体物理、量子场论等理论研究,获哲学博士和科学博士学位。1945年与N·玻恩共同获得英国爱丁堡皇家学会的麦克杜加耳——布列兹班奖。1948年被选为皇家爱尔兰科学院院士。1947年回国,历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二机部第九研究所副所长、第九研究院副院长等职。8程开甲 (1918- )江苏省吴江市人, 1918年生,男,中共党员,核武器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4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46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工作,1948年获博士学位后任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1950年回国,历任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副教授、教授,二机部核武器研究所副所长、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长,国防科工委核试验基地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基地副司令员、科技委常任委员、顾问。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9黄纬禄 (1916- )安徽省芜湖市人,1916年生,男,中共党员,火箭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47年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获硕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东风一号”副总设计师兼控制系统总设计师、“东风二号”副总设计师、“东风三号”副总设计师、潜地固体战略导弹及陆基机动固体战略导弹总设计师,航天部总工程师、航天工业总公司高级技术顾问。10屠守锷 (1917- )浙江省湖州市人, 1917年生,男,中共党员,火箭技术和结构强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41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留学,获硕士学位。1945年回国后,先后在西南联合大学和清华大学任副教授、教授,1957年后,历任国防部五院研究室主任、总体设计部主任,七机部第一研究院副院长、总工程师、科技委副主任,航天部科技委副主任,航空航天工业部一院技术总顾问和航空航天部高级技术顾问。11钱学森 (1911- )浙江省杭州市人,1911年生,男,中共党员,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35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翌年获硕士学位,后入加州理工学院,1939年获航空、数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并从事应用力学和火箭导弹研究。1955年回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力学所所长,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副院长、院长,七机部副部长,国防科委副主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第3届中国科协主席,第6至8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第9至12届中央候补委员。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高级顾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12周光召 (1929- )周光召院士1929年5月生于湖南省长沙市,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87年至1997年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现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科技领导小组成员。13杨嘉墀 (1919- )江苏省吴江县人,1919年生,男,中共党员,卫星和自动控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4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1947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应用物理系留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56年回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室主任、副所长,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副所长、所长。1968年后,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14陈能宽 (1923- )湖南省慈利县人,1923年生,男,中共党员,金属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46年唐山交通大学矿冶系毕业。1947年赴美国留学,1949年获硕士学位,1950年获美国耶鲁大学研究院物理冶金博士学位。曾任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和威斯汀豪斯公司研究员。1955年回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所研究员,二机部第九研究所实验部主任、第九研究院副院长、院科技委主任、院高级科学顾问等职。1986年任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1988年兼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15陈芳允 (1916-2000 )浙江省台州市人,1916年生,男,中共党员,无线电电子学、空间系统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卫星测量、控制技术的奠基人之一。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45年在英国COSSOR无线电厂研究室工作,解放前夕回国。先后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工作。1956年,参加了国家12年长期科学规划制定工作,负责新电子学研究所的筹组工作。1964年起从事空间技术工作,1976年调入国防科委,在技术上负责卫星测量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设备研制、布局建设以及星地协调工作。1984年调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常任委员、顾问。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116吴自良 (1917- )浙江省浦江县人,1917年生,男,物理冶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37年毕业于天津北洋大学工学院航空工程系,后在云南垒允中央飞机厂、昆明中央机器厂任设计师、工程师。1943年赴美国匹兹堡卡内基理工学院冶金系学习获理学博士学位,后任该校金属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1949年任锡腊丘斯大学材料系主任研究工程师。1950年底回国,1951年任北方交通大学冶金系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陶瓷所(后为上海冶金所)副所长、所学术委员会主任。17任新民 (1915- )安徽省宁国县人,1915年生,男,中共党员,航天技术和火箭发动机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40年重庆兵工学校大学部毕业。1945年赴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院留学,获机械工程硕士和工程力学博士学位。1949年8月回国,在华东军区军事科学研究室任研究员。1952年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任教,1956年8月参加筹建国防部五院的工作,历任总体室主任、液体火箭发动机设计部主任、一分院副院长兼液体火箭发动机研究所所长,七机部副部长,航天工业部科技委主任,航空航天部高级技术顾问。18孙家栋 (1929- )辽宁省复县人,1929年生,男,中共党员,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58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获金制奖章,同年回国。历任国防部五院一分院总体设计部室主任、部副主任。1967年调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历任院总体设计部副主任、主任、副院长、院长,七机部总工程师,航天部科技委副主任,航天工业部副部长,航空航天工业部副部长,航空航天工业部科技委主任。19朱光亚(1924- )湖北省武汉市人,1924年生,男,中共党员,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46年赴美国密执安大学从事实验核物理研究工作,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后于1950年春回国。历任北京大学、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副教授、教授,二机部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核武器研究所副所长、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长,国防科委副主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主任,第4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首任院长、党组书记。第8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中共第9届、第10届中央候补委员,11至14届中央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现任第9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20王希季 (1921- )云南省大理市人,1921年生,男,中共党员,卫星和卫星返回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我国早期从事火箭技术研究的组织者之一,是我国第一枚液体燃料火箭及其后的气象火箭、生物火箭和高空试验火箭的技术负责人,倡导并参与发展无控制火箭技术和回收技术两门新的学科。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机械工程系。1948年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研究院留学,获硕士学位。1950年回国,先后在大连工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任副教授、教授。1965年后,历任七机部第五研究院副院长、科技委主任,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等职。21王大珩 (1915- )江苏省吴县市人,1915年生,男,中共党员,光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现代国防光学技术及光学工程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在他领导下,开拓与发展了靶场光学测试技术、激光技术及太阳地面模拟等国防光学技术领域。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8年赴英留学,攻读应用光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42年被英国伯明翰昌斯公司聘为助理研究员。1948年回国,历任大连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仪器馆馆长,长春光机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院长,国防科委十五院副院长(兼),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国防军工科学研究委员会副主任。22于敏 (1926- )河北省宁河县人,1926年生,男,中共党员,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49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攻读研究生并兼任助教。1951年起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从事核理论研究工作。1960年底开始从事核武器理论研究。1965年调入二机部第九研究院,历任理论部副主任、理论研究所副所长、所长、研究院副院长、院科技委副主任、院高级科学顾问等职。23郭永怀 (1909-1968)山东省荣成市人,1909年生,男,中共党员,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35年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1940年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留学并获硕士学位。1941年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研究可压缩流体力学,1945年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研究员,1946年起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任副教授、教授。1957年回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二机部第九研究所副所长、第九研究院副院长等职。1968年逝世。附图如下:杨振宁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很幸运地在每一个选择的关头作了对自己人生最有利的选择。他这样一语蔽之,掩盖了其言下之意,没有像邓稼先、钱学森等人冒死回国,是自己的幸运,因为这样才不会在国内艰苦的环境中早早过世,为祖国付出毕生精力而无法享受国家的富强所提供的优越条件和上帝最后的礼物。 关于杨振宁为什么不回国,杨先生的回答是:在我之前的中国人赴海外求学,都是学成即回国。可是当我拿到博士学位之时,韩战爆发,美国不允许理工科博士回国,因此滞留在美国。而为什么加入美国国籍?杨振宁的回答是因为他所持的护照在出国旅游签证时非常不方便,所以加入美国国籍。 在这里,我想说出心里觉得很不舒服的几句话:很多当时出国留学的杰出学者,拿的都是博士学位,他们也知道美国不允许他们回来,可是,国家正遭遇苦难,八年抗战、三年内战之后中国人民并不能完完全全地站立在世界的东方,有一个国家作为世界的唯一霸主,不肯放弃在亚洲的势力存在,所以,当摆脱八国联军、摆脱日本铁蹄侵略的中华民族正有机会一统中华板块,而日本作为战败国在亚洲已奄奄一息无法实现在亚洲的实力制衡之时,巧妙插手朝鲜战争,试图在与中国东北接壤的地方建立一个傀儡国,同时牵制中国与日本,也牵制了中国统一台湾的步伐。 也许此时,作为掌握世界先进物理科学技术的顶尖科学家,留在世界上最强的国家是一种“幸运”:有一整套科研环境让其攀登世界科学高峰,也有优越的环境,在杨振宁七八年后获得诺贝尔奖即可拿到普林斯顿50万美元的年薪,可是杨振宁有没有想到,为什么美国在六十年代给他媲美国际巨星的待遇?为什么有同时赴美留学的钱学森与美国抗争一年零六个月,历经美国的折磨直到周恩来用朝鲜战争的十名美国战俘把他换回国?为什么同样博士学位的邓稼先不顾当时禁止理工科博士回国的禁令一定要回国为国家完成原子弹研究的事业?没有这些掌握国际先进科研技术的学者回来为国家打下国防科技、核工业的基础,中国现在有杨振宁得以享受的环境吗? 杨振宁回避并忽略了之前同一批出国留学人员的贡献,大大炫耀吹嘘自己在美的成就,并鼓励下一代科研人员走这种“有利于自己人生的选择”。对于祖国的认同因为国家的护照出国旅游不方便就抛弃了,他还有什么资格在这里宣扬自己的成就,更细致入微的比较和自己合作过的科学家在自己的科研成果中的投入,影射李政道是那种作出30%的贡献,一定要说自己有70%功劳的那种人。 为了抬高自己规范场的地位,把和自己合作的米尔斯教授说成是所在的俄亥俄大学五十年来所有科学上的论文、无论、生物、数学、化学、还是其它物理学成就,都没有米尔斯教授和自己发表的这篇论文重要。 以此类推,从来没有培育过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清华大学,这一百多年来所有科研方面的成就,恐怕也没有杨振宁任何一篇小文章的贡献,所以,他选择80几岁后回国养老,让科研落后的中国见识一下国际级大师,也就怪不得顶着国人这么大的质疑,迎娶一位离婚在职研究生,因为以他所作出的贡献和人生抉择的成功判断,在任何时候都要作出有利于自己的选择,老年回国养老的杨振宁,不选择一位对自己追求不矣的年轻女人,还能作出什么体现其人生精明的判断和价值的呢? 杨振宁这种回避重点的说法,在主持人挖掘71年回国听到邓稼先说原子弹是完全靠中国人自己研究做出来的成果时,杨振宁为什么落泪的原因,是否因为自己的祖国能作出这样自豪的成就,而作为搞这一行、物理研究的顶尖科学家,没有为国家尽一份力的遗憾?或是这项研究居然由自己的朋友、童年一起成长一起留学的邓稼先完成,而感到懊悔呢?杨振宁的回答是很多种感情参杂在一起,不是仅仅因为一种原因才止不住落泪。 对于杨振宁这种和李政道争执了半个世纪的顶尖科学家,他怎么会不在意国家关键性的科研成就有没有自己的参与呢?可是作为因为旅游签证不方便就把自己的国籍放弃的一位所谓美籍华人,他来讲爱国,恐怕分子都要耻笑,试问台湾两千四百万同胞有多少人因为世界上只有二十个国家承诺,而与世界上很多国家出现签证麻烦而放弃自己的国籍?杨振宁现在还用这个理由出来讲,是不是提醒国外留学人员,当你的中国护照不好用,赶快换一本美国的吧,管他爱国不爱国“有利于自己”才是优先考量。 清华在中国的历史上,虽然没有培养出获得诺贝奖的国际性科研专家,可是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扎实而不受政治风气影响的奉献。无论在国家科学、工业、等各方面建设领域,都展现着一种勤勤恳恳、实事求是、中流砥柱的作用。也许中国一路走来的国力,还没有条件作出世界顶尖水平的科学研究,可是国家各方面发展特别是工科类的基础和成就,清华培养出来的人代表一种风气、一种作风,这种风气和作风,是能够在各种和潮流中,依然把握国家建设的实际工作,哪怕在文革的环境中依然没有让国家的国防科研、基础研究停滞或放弃,为中国社会民生的发展,做出符合事理的种种实干与基本原则。 可是在清华园的这次访问中,我觉得很多东西扭曲了。通过暧昧与一脸微笑的王志,他所想讲又不敢直接讲的那些提问,通过杨振宁得意与自我炫耀的种种做法,通过一旁满足与欣喜地参与录影的翁帆,我只能说,中国改革开放的社会观念冲击真的太大了,大到半个世纪前不顾一切回国奉献的老一辈科学家的牺牲都得重新定义与思考了。也许通过这次的提问,杨振宁会回忆起当年他所做出的选择,当年听到老朋友原子弹是中国人自己研究出来的事实那种震撼。可是今天他的选择、清华的选择、翁**的选择、都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更确切的定义是:这是一位80多岁还回国养老享受国家特殊照顾的伟大美籍华人科学家,他身边是他晚年上帝所赐与的最后一个礼物,而这个礼物现在也属于美国,清华所做出的巨大投入是为这一对美籍华人在中国的价值宣扬作全面背书。杨振宁对中国最大的价值体现是其一生在任何时候都做出对的选择――当然是对他自己。这个道理也同样适用于翁帆,一位28岁嫁给82岁美籍华人的年轻女子。这恐怕是中国社会本年度最有社会价值判断的选择了。而今,杨振宁为这一价值认定,作最完美的解释。 杨振宁的人格 一个人要想在这样一个清浊混杂的社会里干干净净地走完自己的一生,很不容易,若还能奉献全身心于自己的事业,且能取得伟大的成果,则更难。 中国两弹元勋邓稼先就是干干净净地走完了自己一生的人,他因此受到人们的喜爱;他又是一个将整个身心奉献于自己的事业的人,因此赢得人们的崇敬;他更是一个成就丰功伟绩的人,因此使人们由衷地钦佩和敬仰。 扬振宁和邓稼先是同乡,初中同学,西南联大同学,一起坐船去美国留学。后来两人有着完全不通的价值取向,走上了完全不通的道路!扬振宁留在美国繁华世界,靠获得诺贝儿奖,出尽风头,晚年还不甘寂寞!邓稼先当年毅然回国,为中华民族的两弹一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可惜的是由于当年的科研试验条件有限,人身防护条件简陋,邓稼先由于核辐射过多,身患癌症,英年早逝,实为国家民族之大殇!但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从历史和国家角度来说,邓稼先必将千古流芳,永垂不朽!是他,永远的奠定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战略安全和民族地位!不管过多少年,所有炎黄子孙都将崇敬他! 在一次爆炸失败后,几个单位在推卸责任。为了找到真正的原因,必须有人到那颗原子弹被摔碎的地方去,找回一些重要的部件。邓稼先说:“谁也别去,我进去吧。你们去了也找不到,白受污染。我做的,我知道。”他一个人走进了那片地区,那片意味着死亡之地。他很快找到了核弹头,用手捧着,走了出来。最后证明是降落伞的问题。就是这一次,伏下了他死于射线之下的死因。 邓稼先有一次开会在西湖,他拉着同仁在“精忠报国”那四个古意盎然的字前照了一张相片。许鹿希说,邓不爱照相,但这张照片是他自己要照的。当初随邓稼先一起搞原子弹的科学家,有些中途而退了。因为“没有科研成果,不能家庭团聚,不许亲友通信。作为知识分子和普通人的生活、乐趣、权益,是必须牺牲掉的了。 杨振宁的不忠不孝不仁不义! 不忠:杨振宁先生在祖国最困难的时候毅然加入美国籍,父亲劝说也无效,不肯归国效力。拿到诺奖的志得意满的杨因为买不到长岛的房子耿耿于怀(最后还是屈居在教授区买了房子)。 不孝:加入美国籍,为此事杨的父亲到死也没有原谅他,是为不孝。 不仁:在祖国富强时,又在与某名牌大学的互相吹捧炒作中,回国颐养天年,自从回国以来,东走走、西逛逛,忙着走穴炒作,不愿踏踏实实做工作。 不义:窃李政道的研究成果,得诺贝尔奖,还倚老卖老的将名字写在李政道的前边,并出书丑化李政道;杜夫人刚刚过世,大一的基础物理刚开课不到半个学期,就一心想着上帝的最后一个礼物… 想想学位毕业7天,不顾美国阻挠毅然回国的邓稼先,为中国的国防核工业呕心沥血,年仅52虽因放射性影响身患癌症去世。 想想同道的李政道先生早年毅然回国,从70年代起,李政道教授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和科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为了在中国发展高能物理和建立高能加速器,后来成为建立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北京谱仪和进行高能物理实验的骨干;1982年当我国高能物理事业举棋不定的关键时刻,他帮助我国选择了一个既先进又符合国情的BEPC方案,并成为当今世界上在c-τ物理研究能区唯一的高亮度电子对撞机,并做出了重要的物理结果。 想想刚刚过世的陈省身先生,生活俭朴、出钱出力、培养弟子、呕心沥血,一心祖国科学事业,真泰山北斗。身为科学家,应当规范言行,树学人之楷模; 从一些以往的传记回忆中,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杨在人品上不及李正道,也不及大多数解??轻而同时获奖,可以推知李更有创造力,而杨此后却经常纠缠于论文署名的事情,从中国社会传统可以知道,大概杨年长处于领导地位,而具体的事情大部分由李来完成(很难想象李不干什么事却去抢年长又干许多事的杨的功劳),奥本海默也调和不了。 杨在得奖后首先访问了台湾,李同情红色中国,两人渐行渐远。此后中美解冻杨回国见到老同学邓稼先竟然鼓动他到美国,稍有头脑的人都知道那时出去了就由不得自己了(邓稼先说过,我不会在杨面前透露在干什么,因为杨何等聪明,只要我一说,他就可以推断中国原子弹研究进展程度),周总理热情的请杨回来为祖国效力,竟被他以国内物理水平太差而一口回绝。而李、丁肇中访问大陆后积极为国内引进先进设备,亲自安排人才培训,造出了正负电子对撞机(受到杨的反对好像认为太浪费钱)、加速器、阿尔法磁谱仪等世界领先科技,李还积极帮助建立两岸骨髓库;即使李远哲这个现在认为是亲独分子,78年到大陆访问安排他参观景点,他却说时间紧张先看科研单位,80年代不辞辛苦为大连物理化学所引进了当时国内还没有的部分先进的分析仪器。 而杨呢,只看到他在到处演讲,唯恐人们不知道他除了第一个华人诺奖外还有一颗赤子之心,到处与各地官员会面(好像与现今搞“学术政治”的科学家有某种相似),也没听说捐助什么项目,不管是物理的还是人道的,倒是很会节约他自己的钱财,80年代经杨推荐到美国学习的物理苗子,其中有一个居然人格分裂杀了好几个同学,真是“慧眼识英才”。50年代没回来现在回来定居,领取“上帝最后的恩赐”,名利双收,果然是学到了中华文化的精髓,佩服佩服。 邓稼先冒着酷暑严寒,在试验场度过了整整10年的单身汉生活,15次在现场领导核试验,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他虽长期担任核试验的领导工作,却本着对工作极端负责任的精神,在最关键、最危险的时候出现在第一线。例如,核武器插雷管、铀球加工等生死系于一发的险要时刻,他都站在操作人员身边,既加强了管理,又给作业者以极大的鼓励。一次,航投试验时出现降落伞事故,原子弹坠地被摔裂。邓稼先深知危险,却一个人抢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弹碎片拿到手里仔细检验。身为医学教授的妻子知道他“抱”了摔裂的原子弹,在邓稼先回北京时强拉他去检查。结果发现在他的小便中带有放射性物质,肝脏被损,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随后,邓稼先仍坚持回…… 1986年,国内公开报道了“两弹元勋”邓稼先的名字,当年大漠上腾起蘑菇云的谜底终于揭开。当人们以感激的心情来颂扬这位功臣时,他却平静地辞世而去。党和国家授予他的“五一”劳动奖章和“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却永远闪耀着光芒。 21岁便在学生运动中担任北大教职工联合会主席;26岁在美国成为“娃娃博士”;取得学位后第九天便毅然回国,进入中国科学院。 1958年以后神秘地“消失”。在戈壁大漠中,创造出世界上研制氢弹的最快速度。 临终前叮咛:“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只要这世界上还有中国人,就会有人记得岳飞文天祥,就会有人记得――邓稼先!!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些辉煌的名字: 两弹一星元勋:空气动力学家郭永怀院士 两弹一星元勋:中国核物理泰斗王淦昌院士 两弹一星功勋:核物理学家钱三强院士 两弹一星功勋:物理冶金学家吴自良院士 两弹一星功勋:物理学泰斗钱学森院士 两弹一星功勋:物理学家彭桓武 同时让我们也记住一个名字,美国人杨振宁,他为自己的国家(美国)又增加了一个

本文来自gonglue投稿,不代表升华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4sh.com/overseas/25597.html

() 0
上一篇 11-11
下一篇 11-11

相关推荐

  • 英国大学offer录取待定

    英国大学offer与CAS详解  目前已经差不多结束第一轮的留英申请了,同学们开始等待offer的到来,但是英国的offer及CAS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通常英国大学会向申请人发两种OFFER,一是有条件O

    2025-01-18 18:15:02
    789 0
  • 詹姆斯麦迪逊大学录取要求

    问的可能是: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简称UW-Madison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创办时间:1848年学校性质:公立研究型大学大学排名2020年QS世界大学排名第56位2020年THE世界大学排名第5

    2025-01-18 18:10:09
    777 0
  • 西澳大学雅思录取分

    近年来,申请去澳洲留学的学生越来越多,澳洲留学慢慢也成为了一个热点。澳洲留学热门申请院校自然是澳洲八大。那么,想去澳洲八大留学本科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呢?下面和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2023澳洲八大名校本科留学条件介绍 澳洲八大名校留学条件

    2025-01-18 18:05:04
    895 0
  • 临沂大学录取结果2024

    2024高考志愿填报时,对于想要报考化妆品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考生来说,了解化妆品科学与技术专业有哪些大学很重要。在全国开设化妆品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院共有9所,其中福建有2所,山东有2所,广东有4所,而化妆品科学与技术专业比较强的大学有临沂大学

    2025-01-18 18:05:04
    7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