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gonglue投稿,不代表升华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4sh.com/overseas/19791.html
《哈姆雷特(Hamlet)》是由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创作于1599年至1602年间的一部悲剧作品。《哈姆莱特》描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报仇的故事。王子于德国留学期间,父王为其弟克劳狄斯所杀,凶手掩盖真相,篡夺王位,迎娶王嫂;哈姆莱特...
《哈姆雷特(Hamlet)》是由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创作于1599年至1602年间的一部悲剧作品。《哈姆莱特》描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报仇的故事。王子于德国留学期间,父王为其弟克劳狄斯所杀,凶手掩盖真相,篡夺王位,迎娶王嫂;哈姆莱特费尽周折,在戏中戏里明白了真相。但他陷入了“生存还是死亡”形而上的思考之中,放弃了报仇的机会,结果被克劳狄斯反扑,只有招架之功。在比剑会上,哈姆莱特终于觉醒,勇敢刺死仇人;同时,他也中毒殉难。威廉·莎士比亚,华人社会常尊称为莎翁,清末民初鲁迅在《摩罗诗力说》(1908年2月)称莎翁为“狭斯丕尔”,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伟大的作家,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扩展资料《哈姆雷特》是悲剧的集大成者。哈姆雷特与奥菲莉亚的悲剧性爱情是其中重要的悲剧元索。他们原本纯洁的爱情由于时势的逼迫、坏人的利用和人性中弱点的暴露而最终凋零。在这一由深爱到失控再至枯萎的感情发展过程中折射出了当时欧洲社会的现状(权力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封建王朝内部的腐败)和人性中有缺陷乃至是丑恶的一面,对深化主题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整个英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应该指出,《哈姆雷持》毕竟是一部以复仇为主题的悲剧,这段悲剧性的爱情仅是故事中的一个辅助性的情节,是为主题服务的。因此,应结合整个剧本从整体上来把握它,不能简单地夸大其作用。参考资料:-哈姆雷特天津大学2016年或者2015年教育学考研方向,别傻了,肯定是大龄剩男更惨!为什么?因为穷啊! 要知道,大龄剩女和大龄剩男被剩下的主要原因,是不一样的。在当下男多女少的 社会 大环境下,女性如果不是特别的差,是不可能单身的。而大部分剩女,其实都集中在城市,她们多半是三高女性或是条件较好的。年轻时出于对伴侣选择的要求相对的高,或是对自身期望值过高,而在选择中被剩下的。但大龄剩男就不同了,他们被剩下的原因,基本上就一个字,穷! 因此,同样被剩下,或是说同样需要面临孤独终老的结局,那物质条件相对优越的都市剩女,难道不比农村剩男过得滋润? 要知道,一个因为穷而被剩下的男人,他在自己人生中最黄金的时间段,都无法摆脱贫穷而成家立业。那么,他们想要在人生后半部分逆袭,几乎是不可能的。他们当中更多往往只能贫苦终老。而很多剩女呢,她们本身是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的,而且相当一部分其实还有很强的工作能力,收入也很高。因此,很多剩女的单身生活往往没大家想的那么惨。 旅游 ,读书,健身……她们不少人过着的,是很小资的生活。 而这些丰富的单身生活,也是很多剩女们即便单身,即便面对家人都轮番催促,都不急于找对象结婚,甚至不打算结婚的原因。再说,同样单身、同样被剩下,剩男所面临的压力,其实也远大于剩女。因为,男人所面临的生存压力本身就大,而且剩男绝大部分是由于穷而被动剩下,自然在 社会 中也处于相对底层的位置,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也是很巨大的。 所以,不论怎么说,大龄剩男以后的生活其实才是最凄惨的! 就拿我和我前女友来说,我和她目前都接近30岁,在南昌这种小城市,可以划入大龄剩男和大龄剩女的行列了。 我在房价低位的时候,入手一套房,现在均价翻倍了。我房子月供两千多,丝毫没有压力。而且去年我还买了辆车,虽然配置不高,但至少不用担心上下班时刮风下雨。目前,我和一个女孩子聊的很投机,又将开始一段新的感情。 而我前女友,工资一般,但花钱打手大脚,化妆品用的都是两三百一瓶起价的,很多衣服买来她从来不穿。她每个月存不下多少钱,哪里有钱买房买车呢? 大家说,这样的情况,谁会更幸福?! 说不上凄惨, 但是个人认为大龄剩女会比大龄剩男后面的路会难走。 大龄女: 1 大龄女随着年龄成长,思维不断在变化,虽然没有恋爱和家庭的阅历,但是人还是会越来越成熟,对男生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20岁,30岁,35岁时候对想找男生的标准是不一样的。 2如果周围朋友陆续结婚以后,所传递出婚姻里的矛盾,各种问题,也会夹杂在对找对象的要求里,婚姻和恋爱肯定是不一样的,如果再带着这个要求,那么符合的男生越来越少。 3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不想找比自己小很多的,男生愿意找比自己大的还是占少数。找年龄大的未婚男,心理又觉得是不是有问题,为什么一直没有恋爱。 4看上的大龄男要么结婚了,要么是离婚的,要么是看不上自己的。自己未婚不甘心找离婚的,如果离婚再带着小孩, 不想进门当妈,越考虑因素越多。 5随着年龄增大,生育年龄就偏大了,男性同样会考虑这个问题。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明星富豪的另外一半都是年轻。 6年龄大,更多时候为了结婚而结婚,就减少了恋爱甜蜜,没有了磨合期。而且年龄越大,要求品质越高,所以对经济是必须要求。 有的时候找对象,就像创业,为什么要趁年轻去创业呢,就是为了年轻勇敢,有闯劲。等到了中年压力大,没有了胆量,只图稳当,就没有了激情,生活只能趋于平淡。你好:我是墨镜下的温泉 凭本事单身,也不是啥丑事儿! 不管你大龄神女还是剩男,都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剩男剩女问题 1从身体角度来看 主要在传宗接待上讲:男人相对来说,还是占有一定的优势。而女人年龄大了,生育问题就是很危险的。 2从心理角度来看 男人的年龄大了,如果一直单身。会给人一种不成熟的感觉,因为没有家的男人,不靠谱。很自然会研究这个男人的问题,到底是哪些地方欠缺。 而女人就不一样了,就是岁数大一点,还是有男人喜欢的。毕竟,女人越成熟月又韵味。 3从 社会 角度来看 不管是剩男还是剩女,对 社会 的发展都不是什么好事儿。因为到老了,都会给 社会 带来一定的压力。 那么,大龄剩女和大龄剩男谁的未来过得更凄惨? 我觉得,凄惨与否还是看自身。 有的人,觉得自己单身,不会去规划自己的未来。寅吃卯粮的月光族,以后的生活是比较凄惨的。 有的人,尽管单着,但是会规划生活。眼光看得远,做什么事都留有后路。 结语: 总之,过的好与不好,与剩男剩女关系不大。只要懂得规划生活,懂得享受生活,过的照样开心。凭本事单身嘛! 大龄剩男没有结婚,主要是因为穷。后面的日子也不会有多凄惨,会很自由,会过得很富足,只是精神上有点空虚而已,一般也有方法来解决。 1因为不用讨老婆了,所以就不用付二三十万的彩礼,不要付将近十几万的结婚钱。这些钱可以干什么呢?可以买一辆好一点的车,剩下的钱用来投资挣钱。然后每个月把工资一部份投资,一部分花销。只有钱生钱才能来更多的钱。 相反,如果结婚就需要几十万,甚至需要借贷来实现,那么这个男人去起码需要五年左右来还清欠款,然后开始来养家养小孩养女人,如果不结婚,这些所有的烦恼都不用去管啦。 一个人的日子只能用自由来形容。有钱就买好一点的衣服,找个地方好好 旅游 ,约上朋友吃饭。没钱就窝在家里玩玩 游戏 ,自己做饭自己吃。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不用去管那么多,过得潇洒。 如果感觉自己比较孤独的话,可以去孤儿院领养一个小孩,这个小孩当做自己亲生的好好抚养,把自己的财产让她让他继承,这一辈子也算有个交代了,也有个小孩养老了。如果不想领养小孩的话呢?到了老的时候,可以是养老机构养老,一部分资金给养老院,一部分资金还可以捐赠给 社会 。 女人我就不想讲啦,在我的眼中,女人是不可能孤独终老的。她们怎么都可能找得到一个老公,这个是我只有娶不到老婆的男人,没有嫁不出去的女人。我听说很多残疾女人都有人抢着要,我真的是唏嘘不已。 剩男主要是在农村,剩女主要在城市。城市里普通工人退休金不够进养老院,农村住在家里就吃口饭,现在 社会 谁都有饭吃,农村是自建房邻里亲戚走更近也能相互照顾得到。难说谁更凄惨。 究竟是大龄剩女晚年凄惨,还是大龄剩男暮年悲哀呢?说实话,这跟性别压根没关系,难道性别不同就注定了未来生活的成本不一样吗?说到底,谁没钱谁就过的更凄惨,我这种赤裸裸的态度,希望能唤醒你内心的波涛。 简单说,不管你是大龄剩女还是大龄剩男,只要你多金,任何阶段的生活你都能过的风生水起。而要是没钱,又后继无人,那么N年以后,别说高档养老社区了,连最普通的养老院你都住不起,那你的未来的生活真的只能用晚景凄凉来形容了。所以,单身不可怕,前途渺茫才危险。说下我身边的两个例子: (一) 我邻居家的一个姐姐,我们叫她三胖姐,标准大龄剩女,从出生到现在,四十多年的光景里就没瘦过,心宽的很。她骨子里心高气傲,看上她的她看不上,她中意的又看不上她,就这么一直耽误到了半老徐娘的年纪。 但人家家境好,她之前在英国留学,回来后在父母资助下,在北京开了家咨询公司。前几年效益不好,连年亏损,她天天泡在公司,终身大事更是没工夫想。近几年效益好转,她混的小有成就,但依旧母胎单身没男友。家里人到处给她张罗,亲戚朋友也介绍,她也经常参加俱乐部和派对,但仍然没有找到另一半。 她虽然不缺钱,但一定缺爱,我一直这么想,直到那天我有事找她去了她家,才发现,原来一个人的生活也可以如此精致和优雅。她家整体是淡紫色风格,温馨舒适,整体家居风格是北欧风,所有物品都摆放的井井有条。阳台上被她布置成简约的小吧台,整齐摆放着格式软饮。 我问她,自己生活是不是从来不用下厨房?她说,你可以去看看我的厨房,推开厨房门,发现这就是个 美食 天地,精致锃亮的北欧风餐具,各种精选食材和琳琅满目的厨房用具应有尽有,显然她把做饭当成了一种乐趣。没错,她把一个人的生活过成了想要的样子。这种生活就是老了依旧是有品质的,压根跟凄惨挨不上边儿。(二) 另一个例子,我在老乡会上认识的一男老乡,今年33岁,大龄剩男,普通本科毕业,在北京打拼近10年,除了手里攒下的几十万积蓄,无房无车无投资。他家里条件有限,非官二代富二代,也非拆二代,完全凭借自己白手起家。 按理说,手里有点钱,即使在北京置办不下房产,也可以在老家买套房子,而他并没远见,一直想攒够首付在北京买房,怎奈北京房价上涨速度远远超过他工资涨幅,再省吃俭用依旧没攒够首付,现在跟别人合租在一栋老房子里。由于房子老旧,整个房间显得荒芜和破败。那落满灰尘的桌子、背头电视和厨房各种油渍,给人萧瑟落寞之感。他除了心血来潮做顿饭,其他时间基本都是外卖,垃圾篓被快餐盒塞的满满的。 他唯一的爱好就是向往诗和远方,是的,穷游。但是眼前的苟且已经将他吞没,他说出去玩几天,新鲜感一过就想家,想北京这个租来的略显破旧的家。我纳闷,家里除了合租伙伴,就你自己,你想家到底想的是什么?他说是那种熟悉的感觉和可以暂且躲避外界纷扰的片刻安宁。 他的状态已经让我看到他垂垂老矣的情景,如果不做出颠覆式的改变,那么,他老了的生活也就大抵如此。一间清冷的老屋,一杯放凉的茶,和一颗孤单沉寂的心,生活地绝望且落寞。老年生活到底过的凄惨与否,首先要看你为养老做了多少努力,进行了多少储备。现在很多单身人士早已经未雨绸缪,为自己老年生活做足了准备,备好了余粮,即便孤老终生但晚景并不凄凉。其次,要看你的生活态度和心态,有的人虽然单身,但却活的丰富多彩,每天过的非常充实,到了暮年,应该也是今天钓鱼,明天爬山,后天的棋友早就把schedule给定下了…… 最后,要看你是否有信仰和追求,信仰能够支撑人不断前行,如果只剩下日渐苍老的躯体,没有任何信仰支撑,那么每天的生活就是无休止的机械性重复,这才真是碌碌无为的一生。 这种没追求、没信仰、没钱、又没子嗣的未来生活才是凄惨至极的。大龄宝宝们,说的就是你,收起严厉的目光吧,加油就是了。曾经跟朋友讨论过“我们为什么要结婚?”为了让自己过得更好吗?现实是有很多人结婚之后过得还不如单身的时候。为了生孩子?不结婚也可以生。 所以, 最后我们得出一个结论:结婚是为了给自己那无处安放的灵魂找一个居所,即便只是暂时的。 如果她/他足够强大,不需要从爱情或婚姻里找寻灵魂的居所,那剩下未必就是一件凄惨的事情。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 社会 在进步, 社会 保障也在不断地完善。 以前的人为什么想尽各种办法也要多生孩子,除了“多子多福”思想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人多力量大。 为了生活,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所以,多一个人便多一份力量。 而如今的人为什么不愿意生孩子了?除了因为生养孩子的成本在不断地上升,更重要的是大家更加有安全感了,不需要“养儿防老”不用担心老了、病了的时候无所依托。 如今的年轻人比老一辈人对未来生活的场景更加乐观,所以才能够在被剩下的时候不着急,才能够淡定从容地过好自己的日子。 其次,未来是否会凄惨,很大程度上跟有没有伴侣无关。 人不就是怕孤独吗?但是热闹是可以用金钱来堆砌的。如果你一贫如洗,即便结婚了,有了孩子,日子也不见得就会幸福。 贫贱夫妻百事哀,钱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是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它,同样也是婚姻的基石。 如果一个人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就是没有另一半,她/他的生活也可以过得丰富多彩。 甚至可以拥有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孩子。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个新闻,讲的是一个女企业家没有结婚,也没有男朋友,但是她想要一个孩子,所以她花了50万去国外做了试管婴儿,生了一个漂亮可爱的混血女儿。 所以,谁说被剩下了就一定会过得很惨呢? 最后,大龄剩女和大龄剩男谁更容易脱单? 撇去部分男女被剩下是因为挑挑拣拣的原因,其他方面条件都差不多的情况,剩女会比剩男更加容易脱单。 事实上,只要女人不要太挑,不期望过高,还是很容易脱单的,而男人呢?因为在婚姻生活中担任着“顶梁柱”的角色,所以在男人的生活没有起色之前,脱单的难度会相对较大。 未来谁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如今单身的男女并不代表就一直会被剩下。我们能够做的不过是把握当下,过好现在的生活,让自己足够强大,才不至于因为剩下而感到焦虑不安。 中国男性比女性多3000万,而不是光棍男比单身女多3000万。所谓的男性是指从生下来到死的那一天的所有男性。中国已经步入老年 社会 ,老人就接近3亿,而女性的寿命普遍比男性寿命长。所以,这个老人中,女性老人是比男性老人多的,而且是多的多。真正适婚的年轻人的差距是没有这么多的,最多几百万,而且不会超过300万。不信,你可以自己回想你从小学读书到大学毕业,你们学校男女比例差距大不大,尤其是小学,初中,高中,有没有那种一个班基本上就男生,没有女生的,一个学校望过去,基本上是男生的。大学由于专业限制,有可能出现这种男女比例差距太大的情况。 还有一点就是:中国官方从来没有说过,男性比女性多3000万这事。据说这个事最早是从卖房子的传出来的。 看待问题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千万不要缘木求鱼。这样吃亏的是自己。 就像有部分女人听风就是雨,一听中国男的比女的多3000万,马上在自己脑袋里面就形成,既然多3000万男人,那女人就不愁嫁了,然后看哪个男的感觉的不顺眼,配不上自己,于是网上经常出现中国男人配不上中国女人之类毒鸡汤文。她们也不去求证是不是真的,更不会想,多3000万和你有多大关系,你又不是嫁给这3000万人,也不是只有你一个女的,更不会去算3000万人口只是中国人口的四十几分之一。 还有,网上鼓吹不婚主义的女人,大家有没有仔细去了解过她的背景和经历。当你们了解后,会发现,原来真有自己过的不好,也见不得别人好的这种人。 女人最大的权利就是生育孩子的权利,女人最伟大的称呼莫过于:妈妈,母亲。随便你事业多么伟大,多么成功,死后你依然带不走,三五年后,谁还记得你。但,如果你是母亲,你却可以传承,三年,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一百年的会有人记得你,会有人在节假日祭拜你。 俗话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活了一着,几十年,不留下点什么,也是白活了。 生命生生不息,一代新人换旧人。40岁的男人娶20岁的女人不鲜见,40岁的女人嫁20岁的男人却少见。嫁与不嫁,自己把握。 大龄剩女和大龄剩男谁过的更凄惨没有准确答案,但是站在一个女性的角度,我个人是觉得大龄剩女未来或许会过的比大龄剩男差一点。女孩之所以成为剩女,就是在择偶方面太挑剔了,自己优秀对另一半也要求高,因此很多男生入不了眼。挑挑选选自然就剩下了,一个优秀的女孩工作生活独处的能力都比较强,她们内心也渴望美好的爱情,但是很难遇到和自己搭的上的,其实,剩女的内心也是脆弱的。女子本柔弱嘛。再说说剩男,剩男也是选择女友要求高,自身有点资本就各种高要求,年龄大了就剩下了,但是,剩男也是可以找到年轻女友的,前提是要有物质。说到这里,估计很多读者就会质疑,有钱就能找年轻老婆吗?我告诉你,还真能, 社会 就是有一批物质爱钱的女孩存在,光有爱情没有面包著名的画家有哪些人你好,天津大学2016年的招生简章还没有出来,你可以参考2015年的天津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天津大学各专业不区分研究方向,入学的时候专业课考的都是734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公共课考的是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或240德语。鉴于你的本科专业,建议你报考教育学专业。涵毅教育帮你查到了天津大学734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的参考书目:1、王道俊:《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2、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编:《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2版; 3、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4、叶澜著:《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5、成有信主编:《教育学原理》,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6、孙喜亭著:《教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7、黄济、王策三著:《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中外教育史8、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9、《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10、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1、董奇,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此外涵毅教育帮您查到天津大学734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如下:一、考查目标 教育学综合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四门教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教育学原理 约100分 中外教育史 约100分 教育心理学 约50分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约5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简答题:10小题,每小题10分,共100分 分析论述题:7小题,每小题20分,共140分 三、考查范围 教育学原理 一、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教育学原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观念。 2、理解课程、教学、德育、学生活动、学校管理等教育活动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 3、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教育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二、考查内容 一、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各阶段代表性、有影响的教育家、教育著作、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 1、教育学的萌芽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3、教育学发展的多样化 4、教育学的理论深化 二、教育的概念及其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1、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2、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 1、教育者 2、受教育者 3、教育中介系统 (三)教育概念的界定 1、广义的教育 2、狭义的教育 (四)我国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主要观点 1、教育是上层建筑 2、教育是生产力 3、教育具有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双重属性 4、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5、教育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6、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五)教育起源的主要观点 1、生物起源说 2、心理起源说 3、劳动起源说 (六)教育的历史发展 1、古代教育的特征 2、近代教育的特征 3、现代教育的特征 三、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人的发展概述 1、人的发展涵义 2、人的发展特点 3、人的发展的规律性 (二)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 l、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主要观点 (1)单因素论与多因素论 (2)内发论与外铄论 (3)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 2、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1)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2)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3)个体的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三)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大作用 1、个体个性化与个体社会化 2、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及有效发挥的条件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 (四)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对教育的制约 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差异性、不平衡性等对教育的制约四、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主要理论 1、教育独立论 2、教育万能论 3、人力资本论 4、筛选假设理论 5、劳动力市场理论 (二)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1、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2、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3、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4、科学技术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5、人口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三)教育的社会功能 1、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 (1)教育的经济功能 (2)教育的政治功能 (3)教育的文化功能 (4)教育的生态功能 2、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 (1)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的涵义 (2)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在当代的重要意义 3、教育的社会功能与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四)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及教育面临的挑战 1、当代社会变革与教育发展 (1)现代化与教育变革 (2)全球化与教育变革 (3)知识经济与教育变革 (4)信息社会与教育变革 (5)多元文化与教育变革 2、我国社会发展与教育 (1)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2)科教兴国与国兴科教 五、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一)教育目的 l、教育目的的概念 (1)教育目的的定义 (2)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 (3)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和内容结构 2、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及主要理论 (1)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2)关于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论(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内在目的论,外在目的论;教育准备生活说,教育适应生活说等) 3、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 4、我国的教育目的 (1)我国1949年以来各个时期的教育目的 (2)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坚持全面发展;培养独立个性) 5、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 (1)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2)全面发展教育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二)培养目标 1、培养目标的概念 (1)培养目标的定义 (2)培养目标与教育目的的关系 2、我国中小学培养目标 (1)普通中小学的性质与任务 (2)普通中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 (3)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和综合实践活动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六、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的概念 1、教育制度的含义和特点 2、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 (二)学校教育制度 1、学制的概念与要素 (1)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 (2)学制的主要类型 (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分支型学制) 2、学制确立的依据 (三)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 1、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 (1949年以来我国的学制:1951年学制;1958年学制改革;改革开放以来的学制改革) 2、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态 (1)各级学校系统 (2)各类学校系统 3、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1)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 (2)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综合化 (3)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4)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七、课程 (一)课程的概念 1、课程的定义 2、课程及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科书等概念的关系 3、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二)课程理论1、课程理论及主要流派 2、争论的主要问题 (知识中心课程理论;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 (三)课程类型 1、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2、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 3、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四)课程编制 1、泰勒原理 2、课程目标 (1)课程目标的概念 (2)课程目标的来源 (3)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 (4)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4、课程的内容及结构 (五)课程实施 1、课程实施的取向 2、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六)课程评价 1、课程评价的含义 2、课程评价的主要范围 3、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七)课程改革 1、影响课程改革的主要因素 (政治因素;经济囚素;文化因素;科技革新;学生发展) 2、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外的主要课程改革 3、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八、教学 (一)教学概述 l、教学的概念 (1)教学的定义 (2)教学与教育、智育、上课的区别与联系 2、教学的主要作用与任务 (二)教学理论及主要流派 1、教学理论概述 (1)学习理论及其与教学理论的关系 (2)教学理论与课程理论的关系 (3)教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2、当代主要教学理论流派 (1)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2)认知主义教学理论 (3)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三)教学过程 1、关于教学过程本质的主要观点2、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 (2)掌握知识与培养思想品德的关系 (3)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的关系 (4)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5)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 3、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的概念 (2)教学设计的过程与方法 (3)教学设计的模式 (四)教学模式 1、教学模式概述 (1)教学模式的概念 (2)教学模式的特点 (3)教学模式的结构 2、当代国外主要教学模式 (1)程序教学模式 (2)发现教学模式 (3)掌握学习教学模式 (4)暗示教学模式 (5)范例教学模式 (6)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3、当代我国主要教学模式 (五)教学原则 1、教学原则的概念及确立依据 2、中小学教学的基本原则 (1)直观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系统性原则 (4)巩固性原则 (5)量力性原则 (6)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 (7)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8)因材施教原则 (六)教学组织形式 1、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发展 2、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1)个别教学制 (2)班级上课制 (3)分组教学制 3、班级授课制 4、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七)中小学常用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概述(1)教学方法及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等概念 (2)教学方法的选择 2、中小学常用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谈话法 (3)读书指导法 (4)练习法 (4)演示法 (6)实验法 (7)实习作业法 (8)讨论法 (9)研究法 (八)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备课 2、上课 3、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4、课外辅导 5、学业考评 (九)教学评价及其改革 1、教学评价的概念及其功能 2、教学评价的种类 (1)诊断性评价 (2)形成性评价 (3)终结性评价 3、教学评价的原则与方法 4、学生学业成就评价 5、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 6、教学评价的改革 九、德育 (一)德育概述 1、德育概念 2、德育的功能 3、德育任务和内容 4、德育的特点 5、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 (1)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 (2)《小学德育纲要》与《中学德育大纲》 (二)德育过程及相关理论 1、德育过程的要素 2、德育过程的规律 3、德育过程主要理论 (三)德育原则 1、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2、知行统一3、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4、发挥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 5、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 6、照顾年龄特点与照顾个别特点相结合 7、教育影响的一致性 8、教育影响的连续性 (四)德育方法 1、说服教育 2、情感陶冶 3、实践锻炼 4、自我教育 5、榜样示范 6、品德评价 (五)德育途径 1、直接的道德教学 2、间接的道德教育 (六)德育模式 1、道德认知发展模式 2、体谅模式 3、价值澄清模式 4、社会学习模式 5、集体教育模式。 十、教师与学生 (一)教师 1、教师的概念与类别 2、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3、教师的地位与作用 4、教师劳动的价值和特点 5、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6、教师的基本素养 7、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途径 (1)教师的培养和专业水平提高的紧迫性 (2)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过程 (3)培养和提高教师素养的主要途径 (二)学生 1、学生及学生观 2、学生群体 (1)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2)学生群体的作用 3、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三)师生关系 1、师生关系的特点与类型 (1)学生中心论 (2)教师中心论2、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1)良好师生关系的标准 (2)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途径与方法 (四)班主任 1、班主任工作概述 (1)班主任工作的意义与任务 (2)班主任素质的要求 2、班集体的培养 (1)班集体的教育功能 (2)班集体与学生群体 (3)集体的发展阶段 (4)培养集体的方法 3,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了解和研究学生;教导学生学好功课;组织班会活动;组织课外活动、校外活动和指导课余生活;组织学生的劳动;通过家访建立家校联系;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评定学生操行;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与总结。) 十一、学校管理 (一)学校管理概述 1、学校管理的概念 2、学校管理的构成要素 3、学校管理体制 4、校长负责制 (二)学校管理的目标与过程 1、学校管理目标 2、学校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及其相互关系 (三)学校管理的内容和要求 1、教学管理 2、教师管理 3、学生管理 4、总务管理 (四)学校管理的发展趋势 1、学校管理法治化 2、学校管理人性化 3、学校管理校本化 4、学校管理信息化 中外教育史一、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中外教育史的基本知识,了解教育思想演变、教育制度发展、教育实施进程的基本线索,特别是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重要的教育制度、重大的教育事件。 2、准确理解有关中外教育史的基本文献,特别是其中的代表性材料。 3、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中外教育史实,总结经验与教训,为现实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启示。 二、考查内容 —、中国古代教育 (一)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 1、学校萌芽的传说 2、两周的教育制度 “学在官府”;大学与小学:国学与乡学;家庭教育。 3、“六艺”教育 (二)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 1、私人讲学的兴起与诸子百家私学的发展 2、齐国的稷下学宫 3、孔丘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庶、富、教”、“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与教育作用和地位;“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学而优则仕”与教育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行并重;道德教育;论教师;历史影响。 4、孟轲的教育思想 思孟学派:“性善论”与教育作用;“明人伦”与教育目的;“大丈夫”的人格理想;“深造自得”的教学思想。 5、荀况的教育思想 荀况与“六经”的传授;“性恶论”与教育作用;以“大儒”为培养目标;以儒经为教学内容;“闻见知行”结合的学习过程与方法;论教师。 6、墨家的教育思想 “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素丝说”与教育作用;以“兼士”为培养目标;以科技和思维训练为特色的教育内容;主动、创造的教育方法。 7、道家的教育思想 “法自然”与教育作用;“逍遥”的人格理想;提倡怀疑的学习方法。 8、法家的教育实践与思想 “人性利己说”与教育作用;禁诗书与“以法为教”;禁私学与“以吏为师” 9、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 《大学》;《中庸》;《学记》;《乐记》。 (三)儒学独尊与读经做官教育模式的初步形成 1、“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 2、太学、郡国学与鸿都门学 3、察举制度 4、董仲舒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对贤良策》与三大文教政策;论人性与教育作用;论道德教育。 5、王充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对谶纬神学的批判;关于教育作用与培养目标;论学习。 (四)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善1、魏晋南北朝官学的变革 西晋的国子学;南朝宋的“四馆”与总明观。 2、隋唐时期教育体系的完备 文教政策的探索与稳定;政府教育管理机构和体制的确立;中央和地方官学体系的完备;私学发展;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 3、科举制度的建立 科举制度的萌芽与确立;科举考试的程序、科目与方法:科举制度与学校教育的关系;科举制度的影响。 4、颜之推的教育思想 颜之推与《颜氏家训》;论士大夫教育;论家庭教育。 5、韩愈的教育思想 “性三品”说与教育作用;关于人才培养和选拔的思想;论尊师重道。 (五)理学教育思想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1、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官学的改革 科举制度的演变;学校沦为科举附庸;宋代“兴文教”政策;北宋三次兴学与“三舍法”;“苏湖教法”;积分法;“六等黜陟法”;“监生历事”;社学。 2、书院的发展 书院的产生与发展;《白鹿洞书院揭示》与书院教育宗旨:东林书院与书院讲会;诂经精舍、学海堂与书院学术研究;书院教育的特点。 3、私塾与蒙学教材 私塾的发展与种类;蒙学教材的发展、种类和特点。 4、朱熹的教育思想 朱熹与《四书章句集注》;“明天理,灭人欲”与教育作用;论“大学”和“小学”教育;“朱子读书法”。 5、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致良知”与教育作用;“随人分限所及”的教育原则;论教学;论儿童教育。 (六)理学教育思想的批判与反思 1、理学教育思想的批判 2、黄宗羲的“公其非是于学校” 3、颜元的教育思想 颜元与漳南书院;“实德实才”的培养目标;“六斋”与“实学”的教育内容;“习行”的教学方法。 二、中国近代教育 (一)近代教育的起步 1、教会学校在中国的举办 2、洋务学堂的兴办 洋务学堂的举办、类别和特点;京师同文馆;福建船政学堂。 3、留学教育的起步 幼童留美;派遣留欧。 4、“中体西用”思想与张之洞的《劝学篇》 “中体西用”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张之洞与《劝学篇》;“中体西用”的历史作用和局限。 (二)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 1、维新派的教育实践 兴办学堂;兴办学会与发行报刊。2、“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 创办京师大学堂;改革科举制度。 3、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改革主张;《大同书》中的教育理想。 4、梁启超的教育思想 “开民智”、“伸民权”与教育作用;培养“新民”的教育目的;论学制:论师范教育、女子教育和儿童教育。 5、严复的教育思想 “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三育论”;“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 6、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的颁布;废科举,兴学堂;建立教育行政体制:确定教育宗旨。 7、清末的留学教育 留日教育;“庚款兴学”与留美教育。 (三)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 1、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 制定教育方针;颁布学制;颁布课程标准。 2、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改革北京大学的教育实践;教育独立思想。 3、新文化运动时期和20年代的教育思潮与教育改革运动 平民教育思潮;工读主义教育思潮;职业教育思潮;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勤工俭学运动;科学教育思潮;国家主义教育思潮;学校教学改革与实验。 4、教会教育的扩张与收回教育权运动 5、1922年“新学制” 七项标准;学制体系与特点。 三、中国现代教育 (—)南京国民政府的教育 1、教育宗旨与教育方针的变迁 党化教育;“三民主义”教育宗旨;“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 2、教育制度改革 大学院和大学区制的试行;“戊辰学制”的颁行。 3、学校教育发展 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抗日战争时期的学校西迁。 4、学校教育的管理措施 训育制度;中小学校的童子军训练;高中以上学生的军训;中学毕业会考。 (二)中国***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 1、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形成 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教育方针政策;“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方针。 2,干部教育 干部在职培训;干部学校教育;“抗大”。 3、群众教育 4、普通教育 根据地的小学教育;解放区中小学教育的正规化;解放区高等教育的整顿与建设。5、革命根据地教育的基本经验 (三)现代教育家的教育理论与实践 1、杨贤江与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论教育本质;“全人生指导”与青年教育。 2、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与实践 职业教育的探索;职业教育思想体系。 3、晏阳初的乡村教育实验 “四大教育”与“三大方式”;“化农民”与“农民化”。 4、梁漱溟的乡村教育建设 乡村建设和乡村教育理论;乡村教育的实施。 5、陈鹤琴的“活教育”探索 儿童教育和“活教育”实验;“活教育”思想体系。 6、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与实践 “生活教育”实践: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小先生制”;育才学校;“生活教育”理论体系。 四、外国古代教育 (一)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1、巴比伦的教育 巴比伦的学校:巴比伦学校的教学内容与方法。 2、古代埃及的教育 古代埃及的学校;古代埃及学校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3、古代印度的教育 婆罗门教育;佛教教育。 4、古代东方文明古国教育发展的特点 (二)古希腊教育 1、古风时代的教育 斯巴达教育;雅典教育。 2、古典时代的教育 “智者派”的教育活动与教育贡献。 3、希腊化时期的教育 4、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教育目的论;德育论;智育论;“苏格拉底方法”。 5、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学习即回忆”;《理想国》中的教育观。 6、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灵魂论与教育;教育作用论。 (三)古罗马教育 1、共和时期的罗马教育 2、帝国时期的罗马教育 3、古罗马的教育思想 西塞罗的教育思想;昆体良的教育思想;奥古斯丁的教育思想。 (四)西欧中世纪教育 1、基督教教育 基督教的教育形式、机构和教育内容;基督教的教育思想。2、封建主贵族的世俗教育 宫廷学校;骑士教育。 3、中世纪大学的形成与发展 4、新兴市民阶层的形成和城市学校的发展 (五)拜占廷与阿拉伯的教育 1、拜占廷的教育 教育概况;教育的特点及其影响。 2、阿拉伯的教育 教育概况;教育的特点及其影响。 五、外国近代教育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1、人文主义教育 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北欧人文主义教育;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 2、新教教育 路德派新教的教育主张与教育实践;加尔文派新教的教育主张;英国国教派的教育主张 3、天主教教育 耶稣会的学校;耶稣会学校的组织管理与教学方式。 (二)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近代教育 1、英国近代教育 教育概况;教育思想:洛克、斯宾塞论教育。 2、法国近代教育 教育概况;教育思想:爱尔维修、狄德罗、拉夏洛泰论教育;法国大革等,由于字数限制,大纲显示不全。希望可以帮助到你!在芬兰留学要多少生活费用1、张大千,出生于1899年,四川人,中国泼墨画家,书法家。与黄君璧、溥心畲以“渡海三家”齐名。他是20世纪最具有传奇色彩的泼墨画工,他走遍世界各地,被誉为“东方之笔”。代表作有《爱痕湖》、《长江万里图》、《四屏大荷花》、《八屏西园雅集》。2、徐悲鸿,出生于1895年,江苏人,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徐悲鸿与张书旗、柳子谷三人被称为画坛的“金陵三杰”。他善于画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尤其善于画奔马。代表作有《愚公移山图》、《八骏图》、《负伤之狮》、《田横五百士》。3、齐白石,出生于1864年,安徽人,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 ,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善于画花鸟、走兽、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代表作有《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白石诗草》、《白石老人自述》。4、达·芬奇,出生于1452年,意大利人,画家、科学家。达·芬奇与拉斐尔、米开朗基罗并称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之一。他最出名的代表作是《蒙娜丽莎》,这幅画代表了达·芬奇的最高艺术成就,画中的微笑具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千古奇韵,被不少美术史家称为“神秘的微笑”。5、克劳德·莫奈,出生于1840年,法国人,印象派画家。他被誉为“印象派领导者,是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莫奈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他最重要的风格是改变了阴影和轮廓线的画法。代表作有《日出·印象》、《卢昂大教堂》、《维特尼附近的**花田》、《睡莲》、《干草堆》。参考资料:-张大千参考资料:-徐悲鸿参考资料:-齐白石参考资料:-达·芬奇参考资料:-克劳德·莫奈求:余光中《塔》的原文,谢谢啦~!一 芬兰生活费(1)房租每月在200欧至450欧之间(根据房间大小、交通、距市中心距离等)(2)家具(芬兰租房一般不提供家具),200至300欧之间(采购于回收中心和IKEA)。(3)交通卡,赫尔辛基地区每月28欧(不包括Espoo地区)。(4)学生餐(据我所知好像北欧只有芬兰提供优惠的学生餐),每餐25欧。(5)电话卡,需要交500欧的押金,每月约5~20欧。(以下作为生活费参考:油菜25欧/6稞、醋14/瓶、香油28/瓶、葱215/稞、牙膏229/管、酸奶209/大盒、鸡蛋135/6个、茄子079/个、生菜089/稞、黄瓜062/根、青椒117/袋3个、菜花324/个、猪肉500/0500kg、花生油229/瓶、可乐200/厅、白菜115/半稞、牛肉馅339/盒、提子245/盒、柿子090/个、蕃茄060/个、香菜245/袋6稞、菊花茶38/盒25杯、香蕉147/3个、大米22/袋10kg、打火机099/个)二、芬兰消费情况芬兰(包括中国超市)买不到韭菜、蒜苔、豆腐乳、芝麻酱,但可以买到不新鲜的冬瓜、豆腐、速冻水饺、速冻虾、速冻墨鱼、切片羊肉、老干妈、鸡精、止咳糖浆等;芬兰的文具很贵,自动铅笔每只在10欧左右;黑白打印A4每张合人民币2块;当地打折季的衣服和国内正价的差不多,但样式单一,颜色单调,全为欧板(偏大),设计区的服装很好看,价格在400至1300欧之间/件。夏季晚上10点天还是亮的,冬季下午3点天就黑了。总之,芬兰是一个非常文明、友好、干净、便捷、悠闲、极具有创新精神和地域特色的国家。芬兰民族具有的腼腆内敛与中华民族也有一些形似之处,选择来芬兰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谁晓得鲁迅的故事(急需呀!~~~~~~~~~~~~~请快点哇!)《塔》——余光中一放暑假,一千八百个男孩和女孩,像一蓬金发妙鬘的蒲公英,一吹,就散了。于是这座黝青色的四层铁塔,完全属他一人所有。永远,它矗立在此,等待他每天一度的临幸,等待他攀登绝顶,阅读这不能算小的王国。日落时分,他立在塔顶,端端在寂天寞地的圆心。一时暮色匍匐,万籁在下,塔无语,王亦无语,唯钢铁的纪律贯透虚空。太阳的火球,向马里兰的地平下降。黄昏是一只薄弱的耳朵,频震于乌鸦的不谐和音。鸦声在西,在琥珀的火堆里裂开。西望是艳红的熔岩,自太阳炉中喷出,正淹没当日南军断肠之处,今日艾森豪的农庄。东望不背光,小圆丘上,北军森严的炮位,历历可数。华盛顿在南,白而直的是南下的州道。同一条公路,北驶三英里,便是葛底斯堡的市区了。这一切,这一圈连环不解的王国,完全属他一人所有。葛底斯堡啊,葛底斯堡。他的目光抚玩着小城的轮廓。来这里半年,他已经熟悉每一条街,每一座有历史的建筑。哪哪,刺入晚空的白塔尖,是路德教堂。风雨打黑的是文学院的钟楼,雉堞上栖着咕咕的野鸽。再过去,是黑阶白柱的“老宿舍”,内战时,是北军骑兵秣马的营地。再过去,再过去该是他的七瓴古屋的绿顶了,虽然他的眼力已经不逮。就在那绿顶下,他度过寥落又忙碌的半年,读书、写诗,写长长的航空信,翻译公元前的古典文学,为了那些金鬘的、褐鬘的女弟子,那些洋水仙。那些洋水仙。纳巴科夫称美国的小女孩做nymphet。他班上的女孩应该是nymph,他想。就在那绿得不可能的绿顶下,那些洋水仙,那些牛奶灌溉的洋水仙,像一部翻译小说的女角那样,走进去,听他朗吟缠绵的《湘夫人》,壮烈的《国殇》。笑他太咸的鱼,太淡的黑莓子酒。他为她们都取了中国名字。金发是文葩。粟发是倪娃。金中带栗的是贾翠霞。她们一来,就翻出他的牙筷,每样东西都夹一下。最富侵略性的,是文葩,搜他的冰箱,戴他的雨 帽,翻他的中文字典,皱起眉毛,寻找她仅识的半打象形文字。他戏呼她们为疯水仙,为希腊太妹,为bacchanals。他始终不能把她们看清楚,因为她们动得太快,晃得太厉害。因为碧睛转时,金发便跟着飘扬。她们来时,说话如吟咏,子音爽脆,母音婉柔。她们走后,公寓里犹晃动水仙的影子。他总想教她们停下来,让他仔细阅读那些瞳中的碧色,究竟碧到什么程度。 但塔下只有碧草萋萋。晚风起处,脚下的新枫翻动绿阴。这是深邃的暑假,水仙们都已散了,有的随多毛的牧神,有的,当真回欧洲去了。翠霞要嫁南方的羊蹄人。文葩去德国读日耳曼文学。终于都散了,就这么莫名其妙地散了,正如当初,莫名其妙地聚拢来一样。偌大的一片校园,只留下几声知更,只留下,走不掉而又没人坐的靠背长椅,怔怔对着花后的木兰。牧神和水仙践过的芳草,青青如故。一觉醒来,怎么小城骤然老了三十岁?第一次,他发现,这里的居民多么龙钟,满街是警察、店员、保险商、收税吏、战场向导、面目模糊的游客。闷得发慌的下午,暑气炎炎,蟠一条火龙在林肯方场的顶空。车祸频起,救护车的警笛凄厉地宰割一条大街。 所以水仙们就这么散了。警笛代替了牧歌。羊蹄踹过的草地上,只留下一些烟蒂。临行前夕,神与兽,纷纷来叩门。“我们会惦记你的,”柯多丽说。“愿你能回来,再教我们。”倪娃拿走他的底片。一下午,羊蹄不断踢他的公寓。虬髯如盗的霍豪华,金发童颜的贝伯纳,邀他去十英里外,方丈城的一家德国餐馆,叫Hofbrauhaus的,去大嚼德国熏肉和香肠,豪饮荷兰啤酒。熏肉和香肠他并不特别喜欢,但饮起啤酒来,他不醉不止。笨重而有柄的史泰因大陶杯,满得欲溢的醇醪,浮面酵起一层滃滃的白沫,一口芳冽,顿时有一股豪气,自胃中冲起,饮者欲哭欲笑,欲拔剑击案而歌。唱机上回旋着德意志的梦,舒伯特的梦,舒曼的梦。绞人肚肠的一段小提琴,令他想起以前同听的那人,那人慵懒的鼻音。他非常想家。他尖锐地感到,离家已经很久,很远了。公寓里的那张双人床,那未经女性的柔软和浑圆祝福过的,荒凉如不毛的沙漠。那夜他是醉了。昏黄的新月下,他开车回去,险些撞在一株老榆树上。第二天,他起得很迟。坐在参天的老橡阴下,任南风拂动鬓发,宿酲中,听了一下午琐琐屑屑细细碎碎申申诉诉说说的鸟声。声在茂叶深处渗出漱出。他从来没有听过那样好听的鸣禽,也从未像那天那么想家。他说不出是知更还是画眉。鸣者自鸣。聆者欢喜赞叹地聆听。他坐在重重叠叠浓浓浅浅的绿思绿想中。他相信自己的发上淌得下沁凉的绿液。城春。城夏。草木何深深。泰山耸着。黄河流着。……东方已有太多的伤心,又何必黯然,为几个希腊太妹?他想起,好久,好久没接触东方的温婉了。隐身的歌者仍在歌着。他幻想,自己在抚弄一只手,白得可以采莲的一只手。而且吟一首《念奴娇》向一只娇小的耳朵,乌发下的耳朵。隐身的歌者仍在歌着。 她来后。她来后。她来后。他的生命似乎是一场永远的期待,期待一个奇迹,期待一个蜃楼变成一座俨然的大殿堂。期待是一种半清醒半疯狂的燃烧,使焦灼的灵魂幻觉自己生活在未来。灵魂,不可能的印第安雷鸟①,不可能柔驯地伏在此时此刻的掌中,它的翅膀更喜欢过去的风,将来的云。他钦羡英雄和探险家,羡他们能高度集中地孤注一掷地生活在此时此地,在血的速度呼吸的节奏,不必,像他那样,经常病态地生活在回忆和期待。生死决斗的武士,八肢互绞的情人,与山争高的探险家,他钦羡的是这些。他更钦羡阿拉伯的劳伦斯,同一只手,能陷城,也能写诗,能测量沙漠,也能探索灵魂,征服自己,且征服敌人。第三天,停车场上空落落的,全部走光了。因是废园。城是死城。他缓缓走下无人的林阴道,感到空前的疲倦。只有他不能离开,七月间,他将走得更远。他将北上纽约,循传说中惧内猎人的足迹,越过凯茨基山,向空阔的加拿大。但在那之前,他必须像一个白发的老兵,独守一片古战场。小城四郊的墓碑,多于铜像,铜像多于行人。至少墓碑的那一面很热闹,自虐而自嘲地,他想道。至少夜间比昼间热闹。夜间,猫眼的月为鬼魂唱一整个通宵,连窗上的雏菊也失眠了。**院门首的广告画,虚张声势,探手欲攫迟归的行人。只有逃不掉的邮筒,患得患失地伫立在街角。子夜后的班车,警铃叮叮,大惊小怪地踹过市中心,小城的梦魇陷得更深。为何一切都透明得可怕?这里没有任何疆界。现在覆叠着将来。他走过神学院走过蜡像馆走过郁金香泣血的方场,但大半的时间,他走在梦里走在国内走在记忆的街上。这种完整而纯粹的寂寞,是享受,还是忍受,他无法分辨。冰箱充实的时候,他往往一星期不讲一句话。信箱空洞的时候,他似乎被整个世界所遗忘,且怀疑自己的存在。立在塔顶,立在钢铁架构的空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时人亦冷漠而疏远。何以西方茫茫,东方茫茫?寂寞是国,我是王,自嘲兼自慰,他想。她来后,她来后便是后,和我同御这水晶的江山。她来后,一定带她来塔顶,接受寂寞国臣民的欢呼,铜像和石碑的欢呼,接受两军铁炮冥冥的致敬,鼓角齐奏,鬼雄悲壮的军歌。她来后,一定要带她去那张公园椅上,告诉她,他如何坐在那椅上,读她的信。也要她去抚摸街角的那个信箱,那是他所有航空信的起站。她来后,一定要带她去那家德国餐馆,要她也尝尝,那种冰人肺腑的芳冽,他想。但此刻,天上地下,只剩下他一人。鸦已栖定。落日已灭亡。剩下他,孤悬于回忆和期待之间,像伽利略的钟摆,向虚无的两端逃遁,而又永远不能逸去。剩下他,血液闲着,精液闲着,泪腺汗腺闲着,愤怒的呐喊闲着。剩下他,在恐惧之后回顾恐惧,危险之前预期危险。对于他,这是过渡时期,渡船在两个岸间飘摆。这是大征伐中,一段枕剑的小小假寐。因为他的战场,他的床,他的沙漠在中国,在中国,在日落的方向,他的敌人和情人和同伴同伴。自从他选择了笔,自从他选择了自己的武器,选择了蓝色的不是红色的血液,他很久没有享受过深邃安详如一座寺院的暑假,如他现在所享受的一样。暑假是时间的奢侈品,属于看云做梦的少年。他用单筒的记忆,回顾小时候的那些暑假,当夏季懒洋洋地长着,肥硕而迟钝如一只南瓜,而他,悠闲如一只蝉。那些椰荫下的,槐阴下的,黄桷树阴下的暑假。读童话,读神话,读天方夜谭的暑假。那时,母亲可靠如一株树,他是树上唯一的果子。那时,他有许多“重要”的同学,上课同桌,睡觉同床,记过时,同一张布告,诅咒时,以彼此的母亲为对象。那些暑假呢?那些母亲呢?那些重要的伙伴呢?至少他的母亲已经死了,好客的伯母死了,在另一座塔下。那里,时间毫无意义地流着,空间寄托在宗教的租界。是处梵呗如呓,香火在神龛里伸着懒腰。他来自塔的国度。古老的上国已经陆沉,只留下那些塔,兀自顽强地自尊地零零落落地立着,像一个英雄部落的遗族。第二次大战后,他和母亲乘汽船,顺长江东下。船泊安庆。母与子同登佛寺的高塔,俯瞰江面的密樯和城中的万户灰甍。塔高风烈。迷蒙的空间晕眩的空间在脚下,令他感觉塔尖晃动如巨桅,而他是一只鹰,一展翅一切云都得让路。十九岁的男孩,厌倦古国的破落与苍老。外国地理是他最喜欢的一门课。暑假的下午,半亩的黄桷树阴下,他会对着诱人的地图出神,怔怔望不厌意大利在地中海濯足,多龙的北欧欲噬丹麦,望不厌象牙海岸,尼罗河口,江湖满地的加拿大,岛屿满海的澳洲。从一本日历上,他看到一张风景照片,一列火车,盘旋而上庞伟的落基山,袅袅的黑烟曳在空中。他幻想自己坐在这车上,向芝加哥,向纽约,一路阅览雪峰和连嶂。去异国。去异国。去遥远的异国,永远离开平凡的中国。安庆到葛底斯堡,两座塔隔了二十年。立在这座钢筋的了望塔上,立在二十年的这一边,他抚摸二十年前的自己,自己的头发,自己的幼稚,带着同情与责备。世界上最可爱最神秘最伟大的土地,是中国。踏不到的泥土是最香的泥土。远望岂能当归,岂能当归?就如此刻,山外是平原,平原之外是青山是青山。俄亥俄之外是印第安纳之外是艾奥瓦是内布拉斯加是内华达,乌鸦之西仍是乌鸦是归巢的乌鸦。唯他的归途是无涯是无涯是无涯。半世纪来,多少异乡人曾如此眺望?胡适之曾如此眺望。闻一多如此眺望。梁实秋如此眺望。五四以来,多少留学生曾如此眺望。珊瑚色渐渐吸入加稠的怅青,西南仍有一派依恋的余光。葛底斯堡的方向,灯火零零落落地亮起。值得怀念的小城啊,他想,百年前的战场,百年后的公园,葛底氏之堡,林肯的自由的殿堂。一列火车正迤迤逦逦驶过市中心。当日林肯便乘这种火车,来这里向阵亡将士致敬,且发表那篇演说。他预感得到,将来有人会怀念这里,在中国,怀念这一段水仙的日子,寂寞又自由的日子,在另一个战场,另一种战争之中。这次回去,他将再度加入他的同伴,他将投身历史滔滔的浊流,泳向旋涡啊大旋涡的中心。因为那也是一种内战。文化的内战,精神的内战,我与自己的决斗,为了攻打中国人偏见的巴士底狱,解放孔子后裔的想像力和创造的生命。也许他成功。也许他失败。但未来的历史将因之改向。但在回去之前,他必须独自保持清醒的燃烧。就如那边的北极星,冷静地亮着,不失自己的方向,且为其他的光,守住一个定点。夜色部署得很快,顷刻间,恫吓已呈多面,从鼠灰到黝青到墨黑。但黑暗只有加强星的光芒。星的阵图部署得更快,在夜之上,在万籁之上之上,各种姓名的光,从殉道的红到先知的皎白透青,一一宣布自己的方位。他仰面向北,发现大熊和小熊开阔而灿明,如一面光之大纛,永不下半旗,那角度,比国内所见的高出许多。抓住冻手的栏杆,他感到金属上升的意志和不可动摇的力量。他感到,钢铁的生命,从他的掌心、脚心上升,如忠于温度的水银,逆流而且上升,达于他的四肢,他的心脏。在一个疯狂的豁然的顷刻,他幻觉自己与塔合为一体,立足在坚实的地面,探首于未知的空间,似欲窃听星的谜语,宇宙大脑微妙的运行。一霎间,他欲引吭长啸。但塔的沉默震慑住他。挺直的脊椎,纵横的筋骨,回旋梯的螺形回肠,挣扎时振起一种有秩序的超音乐。寂寞啊寂寞是一座透明的堡,冷冷地高,可以俯览一切,但离一切都那么遥远。鸟与风,太阳与霓虹,都从他架空的胸肋间飞逝,留下他,留下塔,留下塔和他,在超人的高纬气候里,留下一座骄傲的水晶牢,一座形而上的玻璃建筑,任他自国,自毁,自拯,或自卫。 1965年6月17日,葛底斯堡扩展资料:余光中的《塔》是一篇抒情散文,抒发了海外游子对祖国、故乡、亲人的思恋,通过内心的决斗和痛苦衬托出作者思恋之重,多种修辞手法融于叙事、状物、写景与明理之中,表现了作者才力富厚,左右逢源的大家风彩。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被誉为文坛的“璀璨五彩笔”。驰骋文坛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 21 种;散文集 11 种;评论集 5 种;翻译集 13 种;共 40 余种 。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其诗作如《乡愁》、《乡愁四韵》,散文如《听听那冷雨》、《我的四个假想敌》等,广泛收录于大陆及港台语文课本。人物评价:1、从诗歌艺术上看,余光中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诗人”。他的作品风格极不统一,一般来说,他的诗风是因题材而异的。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一般都显得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2、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且兼有中国古典文学与外国现代文学之精神,创作手法新颖灵活,比喻奇特,描写精雕细刻,抒情细腻缠绵,一唱三叹,含蓄隽永,意味深长,韵律优美,节奏感强。他因此被尊为台湾诗坛祭酒。他的诗论视野开阔,富有开拓探索的犀利朝气;他强调作家的民族感和责任感,善于从语言的角度把握诗的品格和价值,自成一家。 [24] (人民网评)3、余光中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诗人,他写作风格变化的轨迹基本上可以说是中国整个诗坛三十多年来的一个走向,即先西化后回归。上世纪八十年代后,他开始认识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对创作的重要性,把诗笔“伸回那块大陆”,写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对乡土文学的态度也由反对变为亲切,显示了由西方回归东方的明显轨迹,因而被台湾诗坛称为“回头浪子”。 [25] (中国台湾网评)4、在新诗领域,余光中是艺术至上的拥护者;而在散文中,他认为,通过教育的普及,在大众化的基础上,文学是有机会兼顾艺术化的。他将五四运动以来的散文,以口语入文的散文和大众化划上等号,而称艺术化的散文为现代散文,意味着这类散文兼具现代人的生活内涵和创作形式上的现代手法。 5、余光中教授是一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学大师,以现代诗和散文享有盛誉。余教授的诗作多抒发诗人的悲悯情怀,对土地的关爱,以及对一切现代人、事、物的透视、解析与捕捉。此外,余教授还从事评论、编辑、翻译,皆有杰出成就。余教授毕生创作、治学,诲人不倦,于艺文,于学术,于社会,贡献深远;哲人其萎,范典永垂。参考资料: -余光中西藏大学怎么样?现代文学家、思想家。原姓周,幼名樟寿,字豫山,后改为豫才。1898年起,改名树人。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 寻找真理的青年时代 1881年 9月25日(清光绪七年八月初三),鲁迅诞生于浙江省绍兴县城一个逐渐没落的封建家庭。祖父周介孚在北京做官。父亲周伯宜是个秀才。母亲鲁瑞以自修达到能够看书的程度。鲁迅从小受过传统的封建文化教育,但他阅读兴趣十分广泛,看过许多野史、杂记,特别是那些富有民主思想和爱国精神的著作;对民间艺术,也深切爱好。 1893年,因鲁迅的祖父被捕下狱,家庭备受亲友的歧视和欺凌。不久父亲又患重病,并于1896年去世。鲁迅是周家的长子,在家庭由小康坠入困顿中,饱受人间的冷眼,这使他“看见世人的真面目”。又由于母亲是乡下人,他有机会接触农村社会,和农民孩子亲密相处,从中知道农民受压迫的苦况和他们勤劳、纯朴的性格。这些经历对他后来的思想发展和小说创作,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甲午战争后,洋务“新政”破产,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兴起。鲁迅不满传统的封建“正道”,决心“走异路,逃异地”,于1898年5月,到南京投考江南水师学堂。次年2月,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因为总办(校长)是个维新派人物,矿路学堂看新书的风气很盛。鲁迅经常读《译学汇编》,还读了一些西欧的近代科学、社会学和文学的译著,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严复译述的英国赫胥黎的《天演论》。他从中接受了进化论的启蒙,后来他又钻研了有关进化论的其他著作,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以它作为观察社会现象,进行反封建斗争的主要思想工具和武器。在南京的 4年间,中国经历了怵目惊心的剧变,戊戌变法彻底失败,义和团运动遭到镇压,八国联军蹂躏国土,这促使鲁迅更加急迫地寻找新鲜的知识和救国的真理。 1902年 1月,鲁迅在矿路学堂毕业。旋赴日本留学。同年 4月,到东京入弘文学院普通科江南班学习。当时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正在东京进行反清活动,留学生中分为反清与保皇两派。鲁迅经常参加反清的集会,课余还大量阅读近代科学、哲学和文学的书籍,开始考虑改造国民性问题。他毅然剪掉象征清朝统治的辫子,并在断发照片上写诗明志:“我以我血荐轩辕”,表示他誓为祖国人民解放而献身的决心。这期间,他发表了根据外国作品改写的小说《斯巴达之魂》,论文《中国地质略论》,《说□》,与友人合编关于中国地质和矿产分布状况的专著《中国矿产志》,还翻译科学幻想小说《月界旅行》、《地底旅行》,进一步表现了青年鲁迅爱科学的热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弘文学院结业后,鲁迅于1904年 9月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他立志学医,是希望用新的医学,来“促进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他学习勤奋,受到教师藤野严九郎的热切关怀和帮助。不久,他在有关日俄战争的幻灯片上,看见一个替俄国军队当侦探的中国人,被日本军队抓住杀头,而围观的中国人竟无动于衷。这使鲁迅痛切感到:医学并非紧要,如果思想不觉悟,即使体格健壮,也无济于事。当时他认为头等重要的还是改变人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文艺,于是决定弃医从文,并于1906年春天重返东京。 当时的东京,以孙中山、章炳麟为代表的革命派,与康有为、梁启超等保皇派,进行尖锐的斗争。鲁迅师事章太炎,与陶成章等革命派往还密切,并成为反清革命组织光复会的成员。1907年,他准备创办文艺刊物《新生》,但终于失败。鲁迅为此而感到寂寞,但并不灰心。他发表《人的历史》、《科学史教篇》,介绍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和西方科学思潮的演变;还发表《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分析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发展的历史特点及其存在的偏颇,强调要与“列国”竞争,“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要立人,就必须反对封建传统思想,“别求新声于异邦”,提倡“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的战斗精神,因而大力介绍以拜伦为首的具有反叛精神的“摩罗”诗派。鲁迅还与周作人共同翻译出版了《域外小说集》,介绍东欧被压迫民族和俄国的现实主义短篇小说。在日本 7年,鲁迅广泛涉猎外国的自然科学、社会学说、文学艺术和哲学,开始形成早期的社会思想和文艺思想,成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并且确定了用文学作为自己为祖国的独立自由、为人民的思想解放而抗争的武器。 1909年 8月间,鲁迅离日归国,他先在杭州两级师范学堂,后在绍兴府中学堂任教。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鲁迅怀着热烈的心情迎接它,绍兴光复后,鲁迅出任绍兴师范学校校长。是年冬,他创作文言短篇小说《怀旧》。 1912年 1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鲁迅应教育总长蔡元培的邀请,于 2月前往南京,在教育部工作。5月,他随政府迁往北京,在教育部任科长、佥事等职务,主管图书馆、博物馆和美术教育等工作。 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所篡夺,继而发生帝制复辟等丑剧。军阀混战,国家形势日益恶化。鲁迅对国事深感失望,便在业余时辑录和校勘古书,还看佛经,抄古碑,搜集金石拓本。在旧的民主革命的革命性已经消亡,而新的民主革命的革命性尚未成熟的历史间隙,鲁迅经历着深刻的思想矛盾和痛苦,继续坚毅地探索社会和革命的新路。举起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大旗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19年,北京爆发了五四运动,革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时期。鲁迅在新的时代潮流的鼓舞下,怀着毁坏封建的“铁屋子”,唤醒熟睡的人们的热望,投身于“五四”新文学运动,不久即成为无产阶级领导的文化新军的伟大旗手。 1918年初,鲁迅参加了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的编辑工作,置身于当时的大力倡导民主和科学,反对旧礼教和旧文学的伟大斗争的前列。同年 5月,他在这个刊物上,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它描写一个因患迫害狂的精神病人的心理活动,把对社会生活的清醒描写和对狂人特有的内心感受的刻画杂糅在一起,揭露了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指出中国社会的历史是人吃人的历史。这是彻底反封建的第一声“呐喊”,也是鲁迅战斗史上新的开端。接着,鲁迅还发表了《孔乙己》、《药》、《故乡》、《阿Q正传》 等十几篇小说,后编成第一个短篇小说集《呐喊》,并于1923年8月出版(见彩图《呐喊》、《彷徨》初版本、鲁迅小说《孔乙己》插图程十发作、鲁迅小说《药》插图顾炳鑫作) 。《呐喊》反映了从辛亥革命前后到五四运动前后的中国社会,特别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下逐渐破产的古老农村和市镇的面貌。塑造了没落知识分子、城市贫民、人力车夫、被压迫农民等形象。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激动了青年读者的心,“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鲁迅是择取中国文化遗产优秀成分和采用外国良规加以融合发展,创造现代小说的杰出代表,并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奠基人。 《孔乙己》描写一个没有考上秀才的读书人,批判地揭示了人物的悲剧性格,表达了作者对于造成这种性格的文化教育制度的有力鞭挞。《药》描写革命者夏瑜的牺牲和茶馆主人华老栓夫妇为了医治儿子疾病所表现的无知,并且通过“药”——蘸着革命者的鲜血的馒头而联结起来。作品深刻地揭示革命者与群众的隔膜,揭示了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悲剧。最后夏瑜坟上的花环暗示着革命后继有人,给作品增添了乐观的色彩。《一件小事》通过“我”乘人力车所遭遇的一个意外事故,对比地描写了劳动人民与知识分子的行为、性格,触及了知识分子应该向劳动人民学习的重要思想。在《呐喊》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是描绘农村生活和农民形象的作品。《故乡》通过“我”回故乡的见闻及回忆,描写旧中国农村急速破产的萧索、凄凉的生活图景。闰土曾经是一个生机焕发的小英雄,但是在兵、匪、官、绅的重重压榨下,曾几何时,便变成了一个精神麻木的人。作者怀着悲愤的心情,对造成这一悲惨图景的社会势力提出了沉重的控诉,同时又期望被迫害者能够醒悟过来,开辟自己的生活道路:“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阿Q正传》 是鲁迅小说的代表作。它以辛亥革命前后的农村未庄为背景,塑造了深受精神毒害的贫苦农民阿Q的形象。阿Q受尽了惨重的剥削和压迫,可是他在精神上却“常处优胜”。他夸耀过去,幻想未来,自我安慰,自轻自贱,始终不能正视严酷的现实。此外,他还沾染了游手之徒的狡猾。小说集中反映阿 Q在辛亥革命中的表现和命运。他原以为革命就是“造反”,对它深恶痛绝,但封建统治者在革命到来时的惊惶,却使他快意并要求革命。可是这场革命忽视农民的力量,反而跟封建阶级相勾结。未庄一切依旧,只有阿Q被抓去枪毙。这个结局是对辛亥革命及其领导者的彻底批判。小说塑造了阿 Q的不朽典型,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从而提出了启发农民的民主主义觉悟的严重课题。由于农民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鲁迅对农民问题的深刻反映,在当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辛亥革命没有给农村带来真正的变革,农民的启蒙教育问题还有待于解决。这在《风波》里也有真实的反映。此外,反映农民生活的还有《社戏》,它描写已经逝去的美丽的童年,赞美农民的质朴、诚实的心灵。 鲁迅在描写被压迫人民的不幸时,常常是期望他们奋起抗争,同时还以极大的愤怒来揭露封建阶级、封建思想的残酷统治,显示了作者是从被压迫人民中站起来的革命民主主义作家。他反映农民问题的深刻性,反封建的彻底性,都是中国过去的文学作品所未曾达到的。 鲁迅还是中国现代杂文的开拓者。五四时期,他写了许多杂感和论文,大都发表在《新青年》上,后来收入《热风》和《坟》里。这些作品尖锐泼辣,形象生动,带有广泛的社会批评的特点。有的严正批判封建的父权思想和节烈观念;“有的是对于扶乩,静坐,打拳而发的;有的是对于所谓‘保存国粹’而发的;有的是对于那时旧官僚的以经验自豪而发的;有的是对于上海《时报》的讽刺画而发的”(《热风·题记》)。它们总是把中国人民的生存和发展,同守旧派所宣扬的旧文化、旧道德摆在对立的地位;有时则以生命的发展来论证社会改革的必要,坚决站在新事物方面来反对一切封建旧事物,并相信启发人民的觉悟,可以达到改革社会的目的。这些杂文所表现的不拘一格的形式,寓热情于冷峻之中的文笔,通过抨击时政和鞭挞习俗揭示生活哲理,并将诗和政论结合在一起的风格,后来被人们称之为“鲁迅风”。鲁迅杂文开创了现代杂文的新风,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杂文作者。《阿Q正传》插图 赵延年作 鲁迅是清醒的现实主义者。他大胆地正视现实的各种矛盾,他的小说和杂文,反映了极其深广的真实的历史内容。他对于旧中国的一切,对于几千年的传统势力、传统思想,比同时代许多人了解得多,而且看得深透。他从旧营垒中来,站在不妥协的革命者的立场上,反戈一击,能给旧事物以致命的打击。他是对旧势力、旧思想揭露最深刻、斗争最坚决的一位伟大作家。他在中国革命史、思想史上的这些杰出贡献,是从“五四”文化革命中就充分显示出来的。他把旧社会的一切暴露出来,是为了引起疗救的注意,以推动社会的改革。他自觉地“听将令”,他的作品充分体现无产阶级领导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要求,在当时发挥了巨大的战斗作用。 从1920年秋到1926年夏,鲁迅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等校任教,致力于系统研究和讲授中国小说史。后来他把讲义整理成《中国小说史略》出版。它打破了中国小说历来无史的局面,是一部开创性的学术著作。鲁迅还从事翻译介绍工作,出版俄国和日本的文艺创作和文艺理论的译著。他还支持青年的文艺活动,帮助他们学习和战斗,因而成了进步青年爱戴的导师。 五四新文化统一战线,到1921年中国***成立后,逐渐发生分化。这时革命中心转移到南方,北京文化界显得寂寞和荒凉。鲁迅又感到“成了游勇,布不成阵”,他在彷徨探索,但仍继续战斗。《伤逝》插图 张守义作 1924至1925年,鲁迅继续创作短篇小说《祝福》、《伤逝》等11篇,编成第二个小说集《□徨》,继续反映辛亥革命前后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以前的社会现实。《祝福》描写一个善良、安分的劳动妇女祥林嫂,新寡之后在鲁四老爷家里做工,希望以自己的诚实劳动,换取最起码的生活。但不久便被婆家逼嫁到山里去。当她第二次在鲁家出现,那是第二个丈夫病死,儿子被狼叼走之后。因她再嫁再寡,鲁四老爷把她看成不祥之物,不许她沾手祭品。柳妈又以阴间的锯刑相恐吓,要她到土地庙捐门槛,当作赎罪的替身。她默默地忍受和挣扎,捐了门槛,但主人还是不许她摆设祭品。她从此失魂落魄,不久便沦为乞丐,并且怀着对阴间的恐怖和疑惑,死在年终“祝福”的街头上。祥林嫂是中国人民最悲惨的典型,她受到了极其深刻的精神创伤。小说通过她的一生,揭露封建主义的极端野蛮性和残酷性,表明社会环境已迫使被压迫人民走到绝境。《离婚》中的农村妇女爱姑,大胆泼辣,丈夫要离弃她,她闹了整整三年。但对出面调停的豪绅七大人却寄托幻想。小说着重描写爱姑会见七大人的场面,从七大人的矫揉作态、故弄玄虚在爱姑内心所引起的反应,写出爱姑精神上的深刻弱点,以及由此所导致的失败结局。这又一次揭示了封建主义思想统治的严重性,说明被压迫人民必须在启蒙教育下克服本身的弱点,才能走向更坚决更持久的斗争。 在新文化队伍分化的形势下,探索知识分子在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他们的生活道路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鲁迅的《□徨》集比较集中地描写了知识分子的痛苦和挣扎,反映了他们个人奋斗的破产。《在酒楼上》的吕纬甫本来是有理想也有作为的,可是几经波折,他便成为一个“敷敷衍衍,模模糊糊”的人物,把自己的精力消耗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而不能自拔,失去了一切决断的能力和战斗的意志。《孤独者》中的魏连殳,这个曾挂着新党头衔的人物,黑暗社会对他的打击是很大的,他受到流言和失业的威胁,几乎要挨饿、求乞了。最后他妥协了,躬行“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并以一种愤懑的心情和玩世的态度来对待它,终于带着深刻的精神创伤寂寞地死去。这两篇小说反映了革新势力和传统势力之间的矛盾,弥漫着革命退潮时期沉重的历史气氛。作者以无比激愤的心情,描写人物的遭遇和痛苦,同时也批判他们性格的弱点。《伤逝》里的子君和涓生,则是五四运动以后出现的青年知识分子。他们要求个性解放和婚姻自由,勇敢地冲出旧家庭。可是当他们建立了新家庭以后,子君便认为目的已达,沉湎在小家庭的生活琐事中。一旦失业的打击到来时,子君便无以自处,涓生则急于救出自己。于是爱情终于破裂,最后不得不分手。子君回到她父亲的严威和旁人的冷眼的环境中去,不久便死去了。涓生陷入了悔恨和悲哀中,他在彷徨和探索,但新的生路在哪里呢?他还是迷惘的。这个爱情悲剧表明,婚姻自由和个性解放是不能离开社会解放而单独解决的。 比起《呐喊》来,《彷徨》较多地流露了作者当时忧郁、彷徨的情绪,但他对于社会的分析和批判却是同样清醒和深刻的,在艺术技巧上,他对小说艺术形式的掌握,以及人物形象的描绘,都比以前圆熟,表现也更加深切。 鲁迅善于“杂取种种人”来塑造典型形象,并运用“画龙点睛”和白描的手法,来加以刻画。他的艺术语言十分精练,对话简短传神。他的描写真实、朴素,不借助曲折离奇的情节,而是以平易近人的生活场面来展现人物的性格。鲁迅的小说显示一种冷隽而深切的风格特征,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一座高峰。 鲁迅的小说使中国文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反映被压迫农民的阶级利益和要求的作家,他首先要求从根本上推翻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首先提出启发农民等被压迫群众的革命性,提高他们的民主主义觉悟的问题。这在以农民问题作为基本问题的民主革命中,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鲁迅在创作上达到的另一伟大成就,是用生活的真实来深刻地表现知识分子是中国民主革命中首先觉悟的成分,同时也反映他们的个人主义及其抗争的软弱性。这些伟大的成就,是同时代的其他作家未能达到的。 1925年前后,资产阶级右翼知识分子胡适等,政治上日趋保守,鲁迅却继续在文化领域作战,他参加了语丝社,组织和领导了莽原社、未名社,支持了《晨报副刊》、《京报副刊》,编辑了《莽原》周刊等。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反对校长杨荫榆的斗争中,他站在进步学生方面,痛斥“甲寅派”压制学生的罪行和复古主义的论调,揭露“现代评论派”陈源等的仗势欺人和流言诬蔑。在五卅运动和“三·一八”惨案中, 他痛悼死难者,总结斗争教训,并对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及其凶,提出严重抗议。他指出:“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他号召青年要成为真的猛士,跟敌人进行持久的不妥协的斗争。这一时期的杂文,已从广泛的社会批评转向激烈的政治斗争。《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是反对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和传统的中庸之道的战斗檄文,他提出“痛打落水狗”的主张,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表明鲁迅韧性战斗的彻底革命精神达到了成熟的地步,并充分反映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要求。这一时期的杂文,收在《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和《坟》的后半部。 由于革命形势的变化,鲁迅感到原有的思想武器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他从现实斗争中不断接受社会革命论的思想,进一步激化了他世界观中新旧思想的矛盾。他并不讳言自己的思想矛盾,而是更无情面地解剖自己。现代文学的第一部散文诗集《野草》,和当时所写的一些书信、杂文,突出地反映了他解剖自己的努力。 《野草》写于1924至1926年,共收入23篇作品。它们尖锐地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同时又反映了作者追求新的革命道路,而又未能找到的内心矛盾和在探索中前进的革命精神。作品的构思奇特、新颖,形式多采多姿,既有象征主义的方法,也有类似杂文的讽刺。作者的思想主要是通过诗的形象来表现,寓意深远,感情浓郁。但由于环境关系“难于直说”,有的作品意思比较隐晦。 为了避开北洋军阀政府的通缉和迫害,并出于对南方革命斗争的向往,以及个人生活方面的原因,鲁迅于1926年 8月南下,任厦门大学教授,开设“中国文学史”等课程,后来整理成《汉文学史纲要》出版。他还写了5篇“旧事重提”,后来合以前所写的5篇,辑成散文集《朝花夕拾》出版。这些作品以亲切的笔调,沉郁的感情,记叙了作者从童年到青年时期的片断经历,侧面地勾划了古老中国的社会面貌。在回忆往事和追怀保姆、父亲、师友的同时,渗透着鲜明的爱憎,闪射着反封建主义的怒火,以及对于“现代评论派”正人君子的旁敲侧击。他在厦门所写的《写在〈坟〉后面》,对过去的斗争经历和思想发展,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和解剖,第一次作出了“世界却正由愚人造成,聪明人决不能支持世界”的著名论断。这表明鲁迅经历多年的现实斗争之后,正在酝酿一次思想飞跃:他鲜明地批判了唯心史观,踏上了唯物史观的门槛。 轰毁进化论思想,转变成阶级论者 经中国***的推荐,鲁迅于1927年 1月到达广州,任中山大学教授和教务主任。此后他和***人、革命青年有了密切的联系,对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也有了清楚的认识。他说:“中国现在的社会情状,止有实地的革命战争,一首诗吓不走孙传芳,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走了。”(《而已集·革命时代的文学》)4月10日,在革命军胜利进军的欢庆声中,他写出《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引用列宁的名言作为立论的根据,要人们吸取教训,力戒“小有胜利,就陶醉在凯歌中”,以防敌人“乘隙而起”。他主张“不断进击”,将革命进行到底。两天后,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4月15日,广州的国民党反动派也大肆捕杀***人和革命群众。鲁迅召集中山大学各主任紧急会议,力主营救被捕学生,结果无效。他愤而辞去中大的一切职务。在白色恐怖中,他继续在广州坚持写作和斗争,这些文章收在《而已集》里。 剧烈残酷的阶级斗争,深刻地教育着鲁迅。过去他以为压迫、杀戮青年的,大概是老人,现在知道不然了。他“目睹了同是青年,而分成两大阵营,或则投书告密,或则助官捕人”(《三闲集·序言》)。他过去信奉的进化论,被彻底“轰毁”了,从此他开始转变成阶级论者。在阴霾满天的白色恐怖中,他无所畏惧地站到无产阶级的战斗行列中来。 1927年10月,鲁迅由广州到达上海。他和许广平同居,在这里开始了后期10年光辉的战斗生活。“这时有两种反革命的‘围剿’: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也有两种革命深入:农村革命深入和文化革命深入。”“而共产主义者的鲁迅,却正在这一‘围剿’中成了中国文化革命的伟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 论》) 到上海不久,鲁迅就接编《语丝》半月刊,与郁达夫合编《奔流》月刊,还参加了革命互济会,跟中国***取得联系。1928年,由创造社、太阳社发动,鲁迅同他们进行了一场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为了正确阐明问题,鲁迅翻译和钻研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他联系中国革命及文艺运动的实际,发表了许多精辟意见,对创造社等的“左”倾错误提出正确批评,这有助于无产阶级文艺运动的健康发展。1929年,鲁迅主编《科学的艺术论丛书》,先后翻译出版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卢那卡尔斯基的《文艺与批评》和苏联的一些著名论著。在认真学习革命学说的过程中,他认识到“惟新兴无产者才有将来”。这期间,他和柔石等组织朝花社,介绍东欧和北欧的文学,输入新兴的木刻艺术,先后出版《朝花周刊》和《艺苑朝华》等。1929年 9月,儿子海婴在上海出生。这两年的杂文收在《三闲集》里。这个集子反映了他在论争和学习马克思主义中的思想变迁,表明他逐步掌握新的思想武器的历程。 鲁迅从青年时代起,就关心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利益。为了改造旧中国,他不断寻找改革的武器和改革的道路。先是用生物进化的观点来观察世界,后来才找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他最初着眼于“国民精神”的改造,后来才重视经济、政治制度的改革。从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成共产主义者,从启蒙主义者转变成无产阶级革命家,这就是鲁迅的思想发展的道路。鲁迅的战斗道路,反映了中国文化革命的方向。鲁迅是带着自己丰富的斗争经历和痛苦的经验教训,来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他一旦接受了,就深信不疑,成为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对于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简单地复述或演绎别人的说法,而是善于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用自己丰富的斗争经验和广博的历史知识,去印证它,阐发它。马克思主义真正化成了他的灵魂和血肉。 1930年1月起,鲁迅主编《萌芽月刊》(后为左联机关刊物)。1930年2月,他参加并发起党所领导的“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旋即遭到国民党浙江省党部以“堕落文人”的罪名发出的“通缉”,鲁迅对此毫无所惧。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鲁迅是发起人之一,并参加了领导工作。他和创造社、太阳社等作家消除分歧,团结战斗。在左联成立大会上,他发表了题为《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演说,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文艺革命的实际相结合,正确提出对革命作家的要求和左联工作的方向,因而成了中国革命文艺运动的指导性文献。左联成立前后,鲁迅团结许多革命作家,对资产阶级文化社团新月社和国民党反动派豢养的“民族主义文学”进行坚决的斗争。他批判人性论,阐明文学的阶级性的原理,揭露“挥泪以维持治安”的“刽子手和皂隶”的本质,并对帝国主义殖民政策下的流氓政治所产生的流尸文学,坚持彻底的批判。 1931年2月,左联成员、***员柔石、殷夫等被国民党捕杀。鲁迅也处在被国民党搜捕的险境,他被迫离家避难,但依然不忘战斗。他在左联秘密刊物《前哨》上发表文章,纪念战死者,并撰写《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委托美国友人史沫特莱译成英文,投寄国外,控诉国民党的血腥罪行。两年后,他又写下《为了忘却的记念》,再一次悼念亡友和控诉反动派。 左联成立前后,鲁迅自觉地站在中国***的旗帜下战斗。个人奋战的痕迹消除了,长期以来“希望着新的社会的起来,但不知道这‘新的’该是什么”(《且介亭杂文·答国际文学社问》)的矛盾解决了,代替艰苦的求索,他的杂文出现了为捍卫理想而英勇奋战的内容:他捍卫无产阶级文学,捍卫人民革命事业,捍卫共产主义学说及其伟大实践;并在这个思想基础上形成一种从容不迫、应付裕如的战斗风格。在有关文艺问题的文章中,阶级论已经成为他理论的基石;他明确宣言文学应该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一翼”,在文艺与社会、思想与艺术、作家与革命等关系问题上,他作出了科学的论述,作家的世界观问题更是他经常论述的中心。他不仅是左联的主将和旗手,也是革命文学家的诤友。他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上的成就和贡献,克服了中国***内“左”倾路线对文艺的一些影响,指引着左翼文艺运动前进的方向。 空前的民族英雄 1931年 9月18日,日本侵略者进攻沈阳,东北三省相继沦陷,民族危机日益严重。鲁迅撰写许多杂文,尖锐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和国民党的反动政策。为了使宣传深入群众,他还主编时事和文艺的普及性小型报刊《十字街头》。1930至1931年的以前大一的时候,刚下飞机我就想回去了,无奈还是去了学校。觉得这个不好那个不好,谁都是第一次上大学也没个比较,感觉这就是世界屋脊的苦寒学校了,没有之一。然而,越到大四毕业才晓得藏大这个亲妈也是给予我高等教育的地方。高考分数线不高。假如你的分数刚好够线我觉得这个学校可以考虑。假如你分数很高或者根本就够不上,你可以不用看下面的内容了。211大学,省政府与教育部共建,有钱,非常有钱,央妈一年拨款好几十个亿加上自治区财政拨款,花都花不完。据说现在正在申请教育部直属,并积极的参与双一流大学的建设。其实双一流大学的提法在楼主就读的时候已经初见端倪,只是当时学校比较低调不大肆宣扬,最近教育部明确化建设文件下来以后才撸起袖子干得热火朝天。地理位置偏远,你这个不废话吗,这名字都叫西藏大学了,能不远啊。老子从成都飞还要2个小时,从昆明飞2个半小时,从西安2个半小时,反正每年回家没少坐飞机。坐火车,时间特别长。在火车大提速的今天,进藏铁路就一条青藏线还是单轨的。拉萨到西宁23个小时,简直腰都要坐断了。基本上40多个小时可以到达内地大城市城市风景优美,蓝天白云能看腻你,随手手机快门就是一张电脑壁纸。城市植被覆盖率高,树比较少,草比较多。毕竟地处五大自治区里面开发最晚的,经济长年吊车尾的那个。基本没有现代化工业,自然风光程度跟北欧有得比。学校后面有条河据说是藏区比较脏的河了,但是我去游玩了之后发现河水清澈见底还有鱼比我老家那种绿色抹茶河不知道要高到哪里去了。缺氧,有高原反应!!!! 假如你生理克服不了此困难只能学校安排转学去民院或者回去复读。气候,冷真的很冷,干非常干,而且宿舍没暖气。常年下雪,六月大雪纷飞,七月下冰雹,冷得你蛋疼菊紧。下大雪去上课真的很是心累。楼主去过北京去过东北就属这个地方最冷了。也有可能是因为楼主是南方人不耐冻,可是我们宿舍北方人表示,也非常冷。学费,超级便宜,本专业为全校最贵的几个专业之一,4180大洋每年。还有各种不用交学费的专业。真的,不骗你们,上大学不要钱。书本费每个学期就300多到500多。生活费,有点贵,楼主每月大概支出1500-2000的样子,毕竟吃盒饭8-10块一餐呢。还有补水防晒墨镜等高原刚需,还要买个好看的衣服拉,羽绒服拉。。。。。宿舍条件,老校奇差,新校一般基本跟内地差不多。水电全免,对,你没有听错,不要钱。对于网络,不可以自己私自拉线,校园网每月免费10G流量,网速一般。当然还有那个修了一万年都没有修完的暖气。老师师资,与内地一本相比有过之而不及。老师基本是北大清华等顶尖一流大学的硕士博士,还有海外归来的牛人,哈哈哈想不到吧。比如有个牛津大学还是剑桥回来的老头教高数,巴黎归来的阿姨教法语。本院所有参与专业课教学的老师清一色出身于北大人大或者专业排名前三的学校。因为本专业特殊,教授职称是全国通用无法学校自评,所以教授就几个。本院很小,所以还是够了。所以,本科学生至少是本院学生无需担心教学资源比不上内地。况且,央妈每年都会把内地优秀的师资调过来援藏,是非常优秀的师资。PS:有业内大牛哦学生质量,没错就是你,你自己考多少分进来的,你不知道啊。专业科目,出奇的齐全。内地一个健全的综合类大学该有的科目都有了,文、法、理、工、农、医、管理、财经,要什么有什么。什么汉语言文学、交道桥梁、管理经济、计算机、物理环保规划,应有尽有。缺点,就是学院专业分的有点粗不够细,研究所倒是分的细。专业水平,要是拿出能跟国际上一流比跟国内一流比的专业就只有一些民族性较强的专业了。比如什么唐卡艺术、藏语言计算机录入、少数民族经济区域研究、藏语言文学之类的了。这是民族院校的通病。但是一般优秀的学生专业素养拿到内地一比,真的不比一本学生差。就本专业来讲,本科教学水平很高,虽然老师都很谦虚,都是教学相长,老师喜欢带科研做项目。性价比,本校有很多与内地顶尖一流学校合作的2+2项目。就是大一大二在藏大,大三大四在内地合作大学的专业,毕业的时候发3个证,藏大毕业证学位证加合作学校学位证。这个看情况,每个专业不一样所以参考性不大。合作学校都是神马武大西交复旦央财牛校 哈哈。关于升学,学校考研的学生比较少。考研升学回内地就读硕士的学校基本就是211 985,这一点还是很有优势的。毕竟这年头学术圈内的游戏规则就这样,你是985 211 在同等条件下,导师要的几率高些,这是事实。考研究生尤其学术型研究生,学校对双非学校歧视已经到一定地步了,大家都多有诟病,在此不再赘述。毕业前景,以前工作非常好找,现在不好说。只要参加公务员考试,考完直接打包到政府单位。楼主这届是最后一届“包分配”的学生了。所以师弟师妹们,你们如无意外应该是享受不到这一条的好处了。不做参考。校园生活,淘宝不包邮,商场少。乐天超市卖的东西还不错,嘴馋的偶尔去吃吃肯德基,**院少。楼主对各种社团没有好感,对学生会一知半解,未深入了解过。学校行政强调政治教育,所以学校行政方面非常死板而且又红又专,有些事情底线还是要严格坚守,不过我大学四年醉心的(玩)学(乐)习无法自拔所以影响不大。关于校长大人,楼主毕业的时候校长大人已经换届。所以对上任校长老房还是有些了解。老房是一位算是体贴学生的校长大大了。还依稀记得当年本校参加全国大学生理论创新大赛的时候,本校击败复旦还是哪个学校勇夺第一还是第二的时候,老房可是亲临大会现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最后流下激动的泪水。对我们说,你们终于有出息了,自己做了那么多年的教学工作总归有点成效了,你们就是藏大的骄傲之类的。。。。。。。。。。结果是,现在老房升官了。恭喜。关于实习,毕业实习基本包分配高法中法,高检中检随便挑,还有业内老大哥的事务所兜着你。内地学生得多优秀才能去这种地方实习啊,说出来是很拉仇恨的。关于院长大人,楼主毕业的时候院长大人也已经换届。之前的那位是一位是位对少数民族特别照顾的院长,所以不多做评价。但是还记得当年刚上大一的时候,非常难早起,然后此院长大人居然来敲门把整栋楼的人都喊起来叫起床学习。不得不说此院长还是对大家期望很高的。然后呢,就是现任院长大大,此人醉心于学术无法自拔兼任省仲裁院的仲裁员。啊哈,本人的毕业论文指导就是院长大人手(自)把(食)手(其)教(力)学。在写论文的时候也是与院长大人接触不多,院长大人日理万机需要门口蹲点守候。但是与院长大人接触的时候,还是觉得院长大人一股书生气袭来,不能说温文尔雅但是书香门第还是可以形容院长大人的。在做论文答辩的时候,哈哈老师们也看在院长大人的面子上没有太为难答主,简直良心感恩。关于院内老师,老师们都是国内顶尖学校出身,至少是个985 211。什么北大武大人大中政,川大西财西政,遍地都是。所以,不是名校出身不太可能进入本院参与教学工作。老师们教书是非常以及极其的负责,只要你有求知欲,老师一般都能尽心尽力为带你进门。老师平时态度非常nice有可能是被学校那边的行政经常压迫,到了WU以后我才发现本院老师简直是小天使。平时作业不多,上课积极启发学生,期末考简单,还负责推荐实习,这样的老师简直不要太好。特别感谢,教务科王老师王科长,还有教过我民法的魏老师,经济法的王老师,还有已经退休的刑法卫老师,当然还有辅导员兼任婚姻法的普哥。商法的老孙,还有忘记名字的民诉法老师。老孙以前曾经为了回来上我们的商法课专门从北京飞回来,点赞有木有。写在最后,本人现在已经本科毕业,看着多有小鲜肉进来还有比我们年长的硕士博士来藏大修读还是感慨良多。本人在大四的时候进外企实习多月,毕业放弃留在这个城市的机会回到老家,目前在读硕士,感谢藏大亲妈给予我四年的教育,专业水平不敢说有多6,但是半桶水在职场晃啊晃啊,还是能过下去。哈哈,回到内地去面试国字头还有大外企,相比内地好学校还是有可比性的。
泰国留学签证怎么换签
上一篇
11-07
娃娃成绩不好怎么出国留学
下一篇
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