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留学玄学怎么样

CSC申请收到邀请信是否要先接受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我整理的美学散步读后感(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美学散步读后感1  《美学散步》是宗白华先生的代表...
CSC申请收到邀请信是否要先接受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我整理的美学散步读后感(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美学散步读后感1  《美学散步》是宗白华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他生前惟一一部结集出版的美学著作。作者没有建构什么美学理论体系,而是用他行云流水般的抒情笔触、爱美的心灵引领读者去体味来自生活中无所不在的艺术美,待得我散步归来,我发觉自己的心灵得到了升华与净化。对于体味中国艺术至境,宗白华原则的是从“错彩镂金”走向“芙蓉出水”,以他特有的方式将中国美学的各方特色熔铸出来并标举到了极致。  宗白华先生认为,美学的内容,不一定在于哲学的分析的考察,也可以在于个人的行动所启示的美的体会和体验。他的美学研究不重哲学的分析、逻辑的考察,而重趣谈、风度、艺术和审美的体验;不是从逻辑定义和概念辨析出发,而是从美的体会或体验出发;不是纠缠于本质、对象、特征等美学理论的空泛讨论,而是凭借自己深沉的心胸去充分领略、感受大自然、艺术人中的生命美、境界美。  宗白华美的态度是超俗的,又是入世的。他在书中展示了一个美的人生和宇宙,充满了亲切感与家园感。宗先生从一丘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了“宇宙是无尽的生命”,也发现了它是“平整的秩序,圆满的和谐”。英国诗人勃莱克的“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就是这种描述的最景致的诗句。没有一种以天地为庐而又悠悠自足的博大情怀,没有一种能澄情以观道的空明澄澈,是不可能发现这种生动与清和的美的统一。而他似乎轻而易举地领悟到了美的神韵,如在拈花微笑间顿悟了一切声光,色彩和形象中微妙精深的律动和气韵。  任何一个爱美的中国人,任何一个热爱中国艺术的人,都应该读这部书——《美学散步》。  在现代中国美学史上,有两位泰山北斗式的人物,朱光潜与宗白华。两人年岁相仿,是同时代人,都是学贯中西、造诣极高的,但朱光潜著述甚多,宗白华却极少写作;朱光潜的文章和思维方式是推理的,宗白华却是抒情的;朱光潜偏于文学,宗白华偏于艺术;朱光潜更是近代的,西方的,科学的;宗白华更是古典的,中国的,艺术的;朱光潜是学者,宗白华是诗人。这部书是宗白华美学论文的第一次结集出版。宗白华是五四新文化大潮冲出的新一代学人,早年曾留学欧洲,足迹踏及艺术之都巴黎。  他没有构建什么美学体系,只是教我们如何欣赏艺术作品,教我们如何建立一种审美的态度,直至形成艺术的人格。而这正是中国艺术美的精神所在。宗白华曾在《蒙娜丽莎》原作前默坐领略了一小时,他常常兴致勃勃地参观国内的各种艺术品展览会,即使高龄仍不辞劳苦。他更是一位欣赏家。集子里这些文章相当准确地把握住了那属于艺术本质的东西,特别是有关中国艺术的特征。  因此,阅读这部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享受,作者用抒情化的语言引领我们进行艺术的欣赏,书名叫《美学散步》,我们且到这个大花园里走走,看作者给我们营造了怎样的亭台楼榭、花树池石。 美学散步读后感2  《美学散步》是宗白华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他生前惟一一部结集出版的美学著作。一般的美学著作总是艰深、晦涩、术语多,但这本书却用诗一般的语言写出了中国美学的精髓。就像书名一样,这本书用散步的感觉美学,文字清新淡雅。  《美学散步》是宗白华先生自己从他解放前后的三十多篇美学论文中精选出来的文集。文集主要分二个部分:其一,主要是总论的谈美的问题和文艺中的空灵与充实;其二,主要是以西方美学思想的营养,体味中国的艺术精神、特别是庄子的散文、魏晋的人格美以及中国诗、书、画、音乐的艺术意境;其三,主要是对外国美学家和艺术家的评论以及诗歌方面的专论。  作者用他的这种一以贯之的看法引导我们去欣赏中国的诗歌、绘画、音乐,尤其是中国的书法。中国人哀乐的情感能在书法里表现出来,像在诗歌、音乐里那样。别的民族写字还没有能达到这种境地的。作者认为,写西方美术史,往往拿西方各时代建筑风格的变化来贯串,中国建筑风格的变迁不大,不能用来区别各时代绘画雕塑风格的变迁。而书法却自殷代以来,风格的变迁很显著,可以代替建筑在西方美术史中的地位,凭借它来窥探各个时代艺术的特征。  一个人看到的景色是否美好,多半和此人得心境由关,也可以说景色的美否是由心来决定的。心也会限制视野,但同时,洗涤、净化过的心灵也会因为心境的提升而看到更美、各广阔的世界。我们从外界的事物上学习加深对世界的理解,对美的感悟,从而在再次面对着世界时能了解地更深,看地更透彻。生命就是美。某一事物是否是美的,那是人的一个主观判别,不是属于事物的属性。美永远是主观世界里特有的产物。因此,我们也不能说美是什么,只能说什么是美的;也可以说,美不在于物的本身,而在于物给人的感受。生命带来了美,有生命的地方就必然存在着美。  读宗先生的《美学散步》,感到扑面而来的生命气息,是生命的节奏和对人生的关怀。就像刘小枫总结的:“作为美学家,宗白华的基本立场是探寻使人生的生活成为艺术品似的创造……在宗白华那里,艺术问题首先是人生问题,艺术是一种人生观,‘艺术式的人生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  《美学散步》中每篇文章皆是珍奇的宝石,折射着理性与感性的光辉,或论诗与书法,或论音乐与舞蹈,或论建筑与雕塑,乃至代表着整个宇宙之美的事物,“愿每个心灵丰沛的人都能读一读他”。 美学散步读后感3  最近读到一两本关于美学的书籍,我庆幸自己能够想到读它们,因为在此之前对于美学我是个门外汉(现在也不算内行),更不了解到底什么是美。读易先生的《破门而入——讲美学》,才知道美学不是教你“装房子、买衣服、交女朋友”,而是相当大的一个社会科学,它原本是在各艺术门类学科之上的学科,是个统领。抽象而枯燥其实才是美学研究的特点,因此西方美学的大家也都是哲学家,比如柏拉图、苏格拉底,还有康德和黑格尔。既然美学也是哲学,她就必定具备哲学求真理的特点,但什么是才是真正的美,如同哲学里其他问题一样,往往是没有统一答案的。虽然易先生讲的深入浅出、幽默风趣,读此书我仍然费力,因为它需要一颗极其抽象的哲学的头脑。  真正有点感觉的是读宗先生的《美学散步》。此书较为具体,如同书名,仿佛是在美学的境地里做一次心灵的散步,诗乐书画,悠哉美哉,还可收获良多。正如他在前言里说到的:散步的时候可以偶尔在路旁折到一枝鲜花,也可以在路旁拾起别人弃之不顾而自己感兴趣的燕石。无论鲜花或燕石,不必珍视,也不必丢弃,放在桌上可以做散步后的回念。  说这两本书究竟与我与中秋又何干呢?不,我想真正对美有困惑的人,是看得出来干系的。宗先生在“美从何处寻”这章中,讲到了寻找美的两种方法:“移我情”和“移世界”。移我情就是改造我们的情绪和思想,使之能够发现美并创造的表达美,以成为艺术。“我们的情感要经过一番洗涤,克服小己的私欲和厉害计较才能发现深度的美。”移世界就是改变世界的现象,使它能够成为美的对象。比如月亮,就常常被用来美化世界。虽然宗先生一直强调美是客观存在的,但在我看来,无论移我情还是移世界,都将是人为的主观的对美的探寻。  当代社会机器轰鸣、网络发达,人们早已没了赏月的闲情,更别说这晚无月的中秋。问题是这样的美境就丢失了吗?如果所有的物质我们都看不到美,一切都只是原子分子,那么“世界是不是就变成了灰白色的骸骨,机械的死的过程了?”都市人常常要么困惑生活无趣,要么只顾忙碌焦虑,无法发见身边的美,为什么呢?“我们在自己的心里找不到美,那么就没有地方可以发现美的踪迹!”如果一个人情感波折、思想矛盾,恐怕尝到的是苦闷,而不会是美,所以,“忘掉自我,忘掉自己的情绪的波动、思想起伏,不把自己关在狭小的'心的圈子里,不只是在自己的心里而是到广阔天地里去寻找美”,我们才能真正找到美。  这大概是我这样的都市人去找这样的书来读的原因吧! 美学散步读后感4  《美学散步》是一本不厚、很小的书籍,可是里面的思想却熠熠发光。作者是宗白华先生,因为作者是个诗人,所以整本书的主要风格是诗意浓厚,闲适舒缓,令人读起来非常有趣味,不会失于泛泛而谈,但又不至于过于深奥难懂。  当你翻开这书时,便会想全心全意一气呵成地看完,不希望中间会有任何间断,因为在看的过程中经常会遇见令人拍案叫绝的美言好句。完整地研读有助于对这本书里的所有思想有一个整体的感受,对其中东西方文化碰撞有更为深入的把握。当我真的如饥似渴地将这本书狼吞虎咽般读完之后,还是手不释卷。于是我又想重新仔仔细细地将其中所有的思想品味一番,咀嚼一番。所以我采用了通读和精读两种方法。通读只让我对这本书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全书风格上讲,文笔优美,行文如云卷云舒,自然而闲适。从其内容来说,交融中西,有很深沉的哲学蕴于其中,不会艰涩难通,但是你也不能马上获得其中真意,要如散步般,逢到一处好景致时,便要驻足细赏。《美学散步》这部书就是这样的,行到思想灵光闪现处,要静下心来思考,比照自身,有何感悟。这一功夫是后来在细读的过程中才慢慢体会出来的。  今还记得里面有引用李丽对宗白华《美学散步》的评论,她是这样说的:“‘散步’当中有古老周易演绎我们祖先‘天人合一’观念的直观、感知和体验;有禅宗以净的心去体悟观照万物的境界;有老庄、玄学追求的灵气飞扬的思辨智慧;有亚里士多德的明晰合逻辑的理性色彩;有休姆经验主义哲学中对感官体验的重视;有康德把时空作为人类感知方式,把心灵作为理解世界的重要方式的真知灼见;有黑格尔否定的思考的辩证思维;还有在20世纪中西文化碰撞中为人们普遍运用的比较中见同异,同异中辨特征的方法,以及文化溯源的方法。”我非常同意李丽精警的评价,而且她表达的是那样的紧凑。 美学散步读后感5  手指落在键盘上,却不知道从哪谈起。实不相瞒,写读书笔记完全是因为要完成单位下发的任务,本身是反感的。但当决定落笔之时,不得不说,这样的被迫是坚持写下去的动力。那就从我选的《美学散步》这部书说起吧。  这本书是一本关于美学知识的书籍。最早接触美学,源于一个很简单的想法,就是想增强个人的审美能力。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一个自己熟知的已经适应了的环境中,对周遭的一切已经习以为常。不管是居住条件、饮食习惯或是生活环境,很少去体会是否有美的存在。有一天,当我们走出这个环境,走到和自己生活环境差异比较大一个城市。我们可能会对那里产生许多的好奇心,或许会对那里的建筑,那里的饮食,那里的山川河流,产生各种美感。  反过来,也许那里的人们来到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因为差异性,也会产生好奇心和许多美感。听起来似乎都和距离有一定的关系。当我们将熟知的事物拉开一定距离欣赏时,往往会产生意外的美感。远方是美景,我们早已熟悉的生活环境其实也是一幅独特的美景。这需要我们去发现,去睁大眼睛寻找美的信息。除了与生俱来的对美的感受力,也需要我们积累一些美学方面的知识。通过加深对事物的理解,来不断提高审美能力和思考能力。  仔细想来,我最早接触美学方面的知识,是从听美学大师蒋勋老师的音频节目《美的沉思》开始。每天上下班坐公交车上的路上,饭后、睡前的空余时间,这档节目都在陪伴着我。从西方艺术文明起源到欧洲文艺复兴,从中国古代美学殷商陶器、雕刻再到唐宋文学的诗词之美,这些都如雨露清泉时刻滋润着我的心田。蒋老师就像一位美的布道者,将我引入这片超越世俗的精神圣地。法国空军司令的儿子让德米里拜尔资助的七十多位中国留学生现在都怎么样了如果自己有意向去csc的当然要接受邀请啦。申请步骤:首先呢,申请者拿到海外院校offer之后就要着手准备CSC申请材料了,上官网筛选项目,然后根据项目要求准备相应材料,大致在每年3月份(具体时间自己及时关注)开始提交申请材料。很多人都说CSC申请是一门玄学,条件优秀的人也会被刷,大叔倒不这么认为,能去申请CSC的人必定都是优秀的人,至少目前大叔还没遇到过前面所说的类似情况。首先是拿到offer的院校排名越靠前越容易成功,这代表着申请者本身也更优秀,其次是否有科研成果,再者根据国家重点培育方向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另外外校导师的牛逼程度也息息相关哦~申请阶段要准备的材料:1、正式或意向性入学通知书/邀请信复印件2、《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出国留学申请表》3、学习计划(英文)4、国外导师简历(如有,需提供)5、成绩单复印件6、外语水平证明复印件7、有效身份证复印件8、最高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9、推荐信邀请信应具备下列内容:(1)申请人基本信息:申请人姓名、出生日期、国内院校等;(2)留学身份: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或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3)留学时间:须明确留学期限及起止年月;(4)国外指导教师信息(如有可提供);(5)留学专业或受邀人拟在国外从事主要学习/研究工作;(6)外方负责人签字与****。注:如正式邀请信/入学通知书中未明确留学期限及起止年月,申请人应提交拟留学院校的官方证明文件(如学校官网截图,与导师往来邮件等)予以说明,并作为邀请信/入学通知附件一同提交。大叔建议申请者们在开放申请前一个月注册账号,实现填写个人信息,以便之后网上申报。网上申报窗口打开之后将上述申请材料提交至官网2015年10月10日,96岁的让·德·米里拜尔(后文用“让”代替)在西安离开了人世,他是“中国好人”,拿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陕西省第一张永久居留证,获得过总统授予的拿破仑勋章,还被西安外国语大学聘为终身名誉教授,他的一生感动了无数中国人。据悉,让教授出身于法国贵族家庭,父亲是法国空军司令,表姐是总统机要秘书,二战时他还曾亲自参加过护国战役,但是在他57岁的时候他却选择了定居东方古国。其后近四十年的时间里,他倾其所有资助了70多名中国学生留学法国,但是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学成之后必须回中国”,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法国人他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要求呢?法国贵族结缘东方古国1919年8月,让·德·米里拜尔出生于法国东南部的阿尔卑斯山区,后来移居巴黎,住在十三区。他的家族主要扎根政界,在当地很有名望。他的爷爷曾参与组建法国空军,父亲官至空军司令,手握军政大权,表姐则担任过戴高乐总统的机要秘书,在国家高层人脉广泛,这种条件下长大的让却对军事和政治感到由衷的抗拒。在他20岁以前,欧洲刚好处在一战与二战之间的和平阶段,因此他很顺利地进入了格勒诺布尔大学学习历史,彼时他的梦想是到世界各地游历,但是一场战争打破了他的计划。1940年,德国运用闪电战先后侵占西欧各国,将英法联军包围在敦刻尔克,法国防线面临失守,被迫在全国发布征兵公告,为了保卫家乡国土,让义不容辞地选择参军入伍。但是德意两国来势汹汹,法国军队指挥失灵,被打得节节败退,不到一个月便全国沦陷,在这场战役中让也沦为俘虏,被迫在法西斯的统治下当工人。直到四年之后,英美联军从诺曼底登陆,攻入巴黎,法国才得以收复,让的生活也恢复了正常。二战全面结束后,让决定到世界各地学习语言,体验不同的文化习惯,他用25年的时间踏遍了五洲四海,在全球50多个国家留下了足迹,而他在50岁的时候到了中国香港,在当地一所大学里一边学习汉语,一边教授法语。当时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刚刚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全国经济正处于复苏阶段,国内形势并不乐观,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仍然无偿捐献给非洲兄弟国家大批物资,提供了高额贷款,而且还不要利息,与西方国家唯利是图的做法截然不同。让得知这个消息后内心非常震撼,同时也对慷慨的中国大陆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向往,他认为一个身处危难之中仍不忘扶危济困的国家一定会有远大的未来,于是慢慢地他开始关注中法关系的进展,一心想要到大陆访问交流。1976年,中法两国签署了一份文化交流协定,按照协定内容,一批法国教师可以到中国高校任教,但是此时让已经57岁,家里人都希望他能够回国工作,但是他坚决提出了赴中教学的申请,最后被分到了西安外国语学院法语部教授语言学。来到中国后,让见识到了中国人民的勤劳努力的奋斗精神,也看到了中国的贫穷与落后,那时候中国国内物资十分匮乏,导致语言院校的老师面临着诸多教学难题,其中一个就是没有电子教学设备,毕竟老师的发音再标准也不如专业的法语播音准确。让发现这个情况之后二话没说,马上联系了在香港任教时的同事,用自己的积蓄订购了几十台老式手提录音机,给西外老师每人发一台。当时的中国教师们都感动得热泪盈眶,但是让却摆了摆手说“不值一提”,他最不喜欢别人夸他,因为在他的心里帮助别人不过是一件小事。而且,从1977年至1984年他从岗位上退休,6年的时间里他没拿过中国一分钱工资。原本按照聘用合同他可以获得中法两国提供的双份工资,但是他希望西外能将自己的薪水用在教育工作上,帮助更多的中国学子学好法语,所以拒绝了这份工资。在许多知道他家庭背景的人眼里,让根本不像是一个家世显赫的贵族,他同情弱者而不居高临下,无论对方是什么人他都能平等地对待,不贵不贱,不轻不谄。高风亮节资助留法学生让是学历史的,无论走到哪里最喜欢研究的就是当地的历史文化,而西安又是我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他来到这里简直像到了文人的天堂,即便是到了退休年龄依然不愿意离开。1990年,年过古稀的让教授感觉到身体有些不舒服,时常腹痛不止,他到医院一检查被确诊为结肠炎,需要挂水、吃药,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什么方法都试过了病依然没好,反而疼得更重。西外的教授陆栋看到好友被病痛折磨得越来越瘦心里也很是着急,后来经过四处询问他得知中医院有办法治这种病,于是便建议让试试中医疗法。然而对于外国人来说,中医就是玄学,完全找不到科学依据,让一开始觉得根本行不通,不愿意去,直到后来病情不断加重,让没有办法了才只好在陆栋的陪同下来到了中医院。当时接待他们的是一个年轻人,名叫杨晨光,他给让做了身体检查后打开了自己随身携带的针灸包,然后将让扶到床上躺着,给针消毒之后插进了腹部的几个穴位中。过了半个小时左右,让感觉到腹部的疼痛明显减轻了,他非常震惊,只是扎了几根针就解决了困扰自己数月的顽疾,像魔法一样,他由此对中医产生了巨大的好奇之心。后来他想要将中医文化传播到法国,因而仔细研读中医学著作,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编写出了《简明中医外科学》《中国古代社会与传染病》两本书,在法国出版后引起了巨大反响。因为治病和写书两件事,让与杨晨光的交往也越来越多,有一次聊天时杨晨光表示中医确实有独特的魅力,但是也有自己的局限性,只有把中西医结合起来才能让为更多的病人解除痛苦,这也是未来中国医学的发展方向。他的话语令让深以为然,过了一段时间,让再次到医院找到了杨晨光,他开门见山地问道:“你想不想去法国留学,学习更先进的西医知识呢?”杨晨光没有犹豫地回答:“当然想去。”随后又苦着脸说:“没有名额也没有经济条件,哪儿那么容易就能去留学。”让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我可以为你写一封推荐信,让你去马赛医学院深造,而且那边我的朋友也会帮助你的。”听到这番话,杨晨光像被天上的馅饼砸到一样,整个人欣喜若狂,就在这时让又说:“但是我有一个条件,你拿到博士学位之后必须回到中国。”杨晨光虽然没想过留在国外,但是听到一个法国人让他留学之后回国觉得很奇怪,于是问道:“为什么一定要回中国呢?您作为一个法国人不应该希望更多的人才留在法国吗?”让却回答说:“不,中国更需要人才,你回到中国才能给更多的病人带去希望”。杨晨光听到这样的话语大受震撼,一个外国人竟然无时无刻不在为中国的人民考虑,这是多么无私而伟大的感情啊,正如让的好友李惠康所说的那样:“那就是让的‘爱心’,对人类的爱心,对中国人民的爱心。”在其后的二十多年里,他先后资助了70多名中医工作者到法国留学或从事科研工作,同时他还利用自己家族的影响力说服法国卫生部门为许多中国留学生提供奖学金,并且把自己在法国的房产都让了出来,给留学生们居住,以至于他自己回国只能到亲朋好友家暂住。让为中法两国的医学和文化交流做出的突出贡献受到了中法两国政府的赞许。1993年,当时的法国驻华大使弗朗索瓦·普莱森还亲自从北京来到西安为他颁发了总统授予的法国拿破仑勋章,这是法国最高等级荣誉勋章,而他最终将这个勋章捐献给了西安外国语学院。无私奉献永久居留中国1997年,让78岁,而此时他在中国已经居住了20年,期间他对中国的老子、孔子以及中国人从古代到现在的生活方式、社会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多方位的学习研究,完成了《明代地方官吏及文官制度——关于陕西和西安府的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精要》《中国的智慧》等一系列著作,在法国学界引起了巨大轰动,他还拿到了法国设置的最高学位——国家博士。很多人劝让回法国养老,但是与中国人民生活得越久感情越深,他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和人民,他常常自称中国人,还给自己起了一个好听的中文名——米睿哲。他写信给陕西省政府,表明自己年事已高,不愿意再回法国居住,因而希望能够获得中国的永久居留证,与自己的中国朋友们一起生活,政府对于这样一位为中国无私奉献的老人自然非常欢迎,很快就通过了他的申请。6月18日,让成为了陕西省第一个拿到永久居留证的外国人,领证仪式上他满脸的兴奋,他动情地向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表达了感谢,并说道“57年前的今天,戴高乐总统号召我们奋起抗战、保卫国家,而今天你们为我颁发永久居留证给了我一个新的家乡,这份证明象征着中法人民永恒的友谊!”让作为西安外国语学院的终身名誉教授,一直居住在老校区不足60平米的教师公寓里,他生活得完全与贵族二字不搭边,衣服烂了打补丁,袜子破了缝一缝继续穿,他甚至随身带着一个针线包。而且他家里的家具也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产物,日常吃饭也都很简单,他的学生总是抱怨先生喜欢吃廉价而没有营养的方便面。生活如此拮据,那他的钱都去哪儿了呢?据他的朋友们爆料,让经常为学生购买法文杂志,给学校捐献教学设施,力所能及地给贫困学生贴补生活,2011年,92岁的让还和朋友们一起建立了一个“米睿哲”爱心基金,每年拿出一万块钱捐给安康喜河小学的13名学生,一直到他们小学毕业。2014年,中央文明办评选“中国好人”时,让榜上有名,同时陕西省也授予了他“陕西好人”的称号,这个外国人在中国无私奉献30多年的事迹一经报道感动了无数人,但是面对记者他仍然只是说“不值一提。”2015年10月10日下午两点,96岁的让·德·米里拜尔与世长辞,按照他生前的遗愿,葬礼一切从简,遗体捐给西安交大医学院,他在捐献意愿中写道:“希望能给医学工作者一点小帮助”。他将自己的遗体留在了中国,更是将他的精神留给了中国人。让一生孑然,没有妻子也没有孩子,是西外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和中国朋友陪伴着他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他曾说:“我身无挂碍所以才能倾尽所有奉献社会”,朴实的话语包含着最纯粹的真善美,他虽然没有中国国籍,但他身上拥有中华文化所倡导的一切优秀品质,或许他已经是中国人了。让漫长的一生中,半辈子都在中国大陆度过,他了解中国的历史,见证了中国从衰落到复兴,他知道中国人民曾经活在西方列强的封锁之下,懂得西方国家以前对待中国的俯视之姿,因而他会说“我希望西方人理解中国,向中国学习”。参考文献1、新华网:《法籍教授米里拜尔遗体捐西安交大医学部》2、人民日报:《他是洋教授,也是“中国好人”》3、中国青年网:《西外法籍教授去世后将遗体捐献给中国医学机构》

本文来自gonglue投稿,不代表升华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4sh.com/overseas/17550.html

() 0
上一篇 11-05
下一篇 11-05

相关推荐

  • 今年语文高考的题目

    今年高考作文题目是“气候变化与我们的家园”,以下是对此题的分段描述:1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全球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频发等问题,都给我

    2025-01-18 18:00:01
    931 0
  • 怎样转型成为职业培训师

    培训师目前属于金领职业,往往有时一天的课酬抵得上一个月甚至几个月的工资,所以很多职场人士踊跃尝试,但真正转型成功的少之又少,为了转型成功,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来着手:一、转型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转型前,首先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对自己的性格、优点

    2025-01-18 17:15:03
    98 0
  • 带货主播都是如何自我培训的?

    一般情况下,一个直播带货团队由四个人组成,分别为主播、副播、运营以及中控。要做好一场直播带货或者说做专注于电商直播的老板,这团队的四个人都需要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如下:针对主播,主要培训销售能力以及话术,有很强的感染力,尽可能的让游客留在

    2025-01-18 17:00:03
    299 0
  • 青岛大学专业录取分数

    青岛大学公费师范生2023录取分数线如下:为538分。青岛大学是山东省属重点综合大学,山东省与青岛市共建高校、山东省属高校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高校,建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华文教育基地,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

    2025-01-18 17:00:03
    5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