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中的几种提问方式

采访中的几种提问方式 采访中的几种提问方式,记者是作为新闻工作者的前线其中一位,每天都在给我们报道形形色色的新闻,记者在采访的时候需要准备多种提问方式,我和大家一起来看看采访中的几种提问方式的相关资料。...
采访中的几种提问方式 采访中的几种提问方式,记者是作为新闻工作者的前线其中一位,每天都在给我们报道形形色色的新闻,记者在采访的时候需要准备多种提问方式,我和大家一起来看看采访中的几种提问方式的相关资料。 采访中的几种提问方式1 正面提问(直接了当地讲明采访目的,开门见山地提出问题)、迂回提问(从侧面入手,逐步自然地把话题引上正题)、引导性提问(有针对性地把被采访者心里的话引导出来)、追问(沿着对方谈话的线索、思路,紧紧追踪)、假设性提问(提出一些假设性的问题)、错问法(故意提出错误的问题)。 正面提问:这是一种基本的提问类型,直接了当地讲明采访目的,开门见山地提出问题,不拐弯抹角。记者能较快的得到自己所想要的信息。 迂回提问:指从侧面入手,采用聊天攀谈的形式,经过迂回绕圈,然后再逐步自然地把话题引上正题的提问方法。侧问法适合采访不善谈话的或者对记者感到紧张拘束的人。 引导性提问:指采用启发引导的方式,有针对性地把被采访者心里的话引导出来的提问方法。适用于采访性格内向的人。一定要注意“诱问”不是“强问”。 追问:指沿着对方谈话的线索、思路,紧紧追踪,问到“水落石出”的提问方法。 假设性提问:这是一种创造性的提问方法。指记者通过假设的方式,提出一些假设性的问题,是一种“试探而进”的提问方法。 错问法:指故意提出错误的问题(一般指逻辑上的错误),来考察、求证、试探、激发采访对象,以便了解真实材料,探求事实真相的提问方法。 采访中的几种提问方式2 一、正提法 所谓"正提法",即从正面直接提问,是直截了当地讲明采访目的,开门见山地提出问题。 这种提问开诚布公,干脆利落,无须拐弯抹角。采访对象一般也会畅所欲言。这样,记者的访问就会进行得迅速而顺利。这是记者运用频率最高的提问方法。一般来说,记者访问领导干部或者健谈的公众人物,诸如企业家、教师、学者、专家、演员、外宾等等,或者是自己熟悉的对象,限定时间或某个特定场合的现场访问以及广播、电视的演播室采访、记者招待会等等,都可以直接正面提问。 运用正面提问法,应当把握这样几点: 1、注意情感的铺垫。正面提问的开门见山,并非直接生硬地发问。如果在提问前有所铺垫,对方心理上会舒缓一些,也能合作一些。 2、防止提问过于直白。过于直白的提问,往往显得十分生硬,容易造成采访对象的心理排拒,难以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和材料,而且还会给人一种笨嘴拙舌的感觉。北京远郊区有个山村的群众吃水很困难。后来,在当地政府的关怀下,村民都用上了自来水。记者采访一位老大娘时问道:"大娘,您吃上自来水了,高兴吧?"大娘回答说:"高兴!高兴!"这次采访,记者就提了这一个问题,大娘也就连着说了两个"高兴",心里有话却因记者的直白而没能说出来。如果问:"大娘,原先您想到过吃自来水吗?"或者"大娘,听说你们过去吃水好困难?"大娘心里的话就能痛快地说出来。 3、善于处理谈话跑题。如果对方谈话跑了题,谈的又是一般性的内容,记者仍要耐心倾听。不可随意打断对方的话,或表现出烦躁情绪,以免损伤对方的自尊心和感情,引起对方的不满。这也是记者缺乏修养和无能的表现。此时,记者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自然而又有礼貌地把谈话引到正题上来。如果采访对象一再跑题,而且表现出对另一个话题更有兴趣,记者就要考虑自己的采访提纲是否妥当。 二、迂回法 所谓"迂回法",就是指这种提问是从侧面入手的,采用聊天攀谈的形式稍作迂回,然后逐步将谈话引上正题。这种访问一般时间性不太强,谈话也不受特定场合与报道方式的限制。 当采访对象感到紧张拘束,或者思想有所顾虑不大愿意交谈,或者虽然愿意谈,却又一时不知该怎么谈的情况下,记者都可以采取侧面迂回的提问方式,逐渐将谈话引上正题。有些时候,记者不大摸底,想先试探一番,也可以侧面提问。侧面提问的内容,应该是采访对象熟悉的、感兴趣的,甚至是最简单、最平常的,对方几乎无需思考,张口即答。这样,双方就能搭建起进一步交谈的基础。应当明确的是,记者旁敲侧击,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聊天的内容应当是有目的,有选择的,表面上似乎和采访无关,实质上应该是有关联的。如果有的采访对象确实不了解情况,没有什么话可说,那也不要勉强,不要强人所难。记者可以说上几句得体的话,让对方带着笑脸离开。要是再从中总结一下,也会积累一点经验。 三、诱导法 所谓"诱导法",是指采用启发诱导的方式,具有针对性地把采访对象掌握的信息引导出来。这种诱导,既可以引导对方的思路,又可以诱发对方的情感。 当记者遇到采访对象了解许多信息,却因谦虚不大愿意说,或者由于性格内向不会说,或者要谈的事情需要一番回忆,或者对方想说又不便自己主动说等情况时,都可以采取诱导提问方法。这种提问,可以进一步引导对方明确访问的范围和内容,渐渐打开对方的"话匣子",也可以激活对方的思路,引起对方的联想。由于这种提问的针对性较强,对方会感到无处退让。 记者在采访前的准备充分,提问就是由已知求未知,提问就能准确恰当。同时,记者还能讲出一些具体事例,让对方回忆当时的情景或心理活动。这样,谈话的时间可能不长,却能够得到很有价值的材料。另外,由于记者事先做了准备,采访对象不愿意说时,记者可以根据已经掌握的事实进行提问,促使对方不得不开口。 有的访问对象本身材料很多,只是每天的生产、工作已经成了习惯,觉得没有什么值得谈的,或者一时也不容易想起来。这时候,记者只要讲出一点类似的事例,或者有意识地朝某个方面引发一下,便可以引起对方的联想,从而谈出更多、更有价值的材料。 运用这种方法,记者特别要把握"启发诱导"与"强加于人"之间的界限。国外一些新闻学者主张避免诱导性提问,因为它"好像是在拐弯抹角地引出一个特定的回答,而不是客观地探问被采访者内心的想法",这个观点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如果把"诱问"变成了"强问",结果就是这样。 另外,在运用诱导法中,有的采访对象会投记者所好。对于这种采访对象提供的材料,记者要多问几个为什么,特别注意它的真实性。 四、追问法 所谓"追问法",即指记者把握事物的矛盾法则,抓住重点,循着某种思路、某种逻辑,连珠炮式的提问。 这种提问既要按照事物的内在联系,把基本情况和事实真相了解清楚,又要抓住重点,深入挖掘,达到应有的深度。因此,也是记者常用的提问方法。一般来说,记者对于骨干事实及其来龙去脉,对于触及事物本质的关键性材料,对于典型事例和典型细节,对于对方谈话中的疑点以及记者从对方谈话中发现的有价值的新情况、新线索,往往会抓住不放,打破沙锅问到底,直至水落石出。 追问,既要问得对方开动脑筋,又要让对方越谈越有兴趣。即使是批评性报道,也要让对方感到追得合情合理。因此,记者态度、语气都要与谈话的气氛协调一致,不要把追问搞成追逼,更不要变成变相"审问"。 西方记者在采访中是比较善于采用追问方法的,并有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值得借鉴。 五、设问法 即指记者通过假设的方式提出一些假设性的问题,是一种"试探而进"的提问方法。 设问法往往用来启发采访对象的思路,引导对方谈出对某个问题、某种事情的真实想法,或者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积极帮助对方回忆某种情景,或者用来调节对方的情绪,促使对方谈出一些不大想说、不大好说的事情或想法,或者记者对人物或事物进行合乎规律的推断、预测,促使对方产生联想和想象,或者记者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再提出一些假设性问题,同采访对象开展讨论,促使自己认识的深化。 运用这种方法,记者不仅需要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生活阅历,也需要较强的应变能力。 采用"如果"、"假如"一类的设问法,不但可以了解采访对象的观点、看法和见解,而且还能深入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 运用这种方法时注意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或者暗示采访对象按照自己主观划定的框框去谈。 另外,采用设问法提问,要多提开放式的问题,一般不要提闭合式的问题。 六、激将法 指的是一种激发式的提问,是提出比较尖锐的问题,适当地刺激对方一下,促使对方的心态由"要我说"变为"我要说",从而不能不说,甚至欲罢不能。 原山西电视台记者高丽萍,1987年在采制专题片《重访大寨录》时,她先和郭凤莲聊天。郭凤莲一听说要采访当年大寨的模范人物,就急切地说:"采访别人我没意见,我是不愿意接受采访,我再也不想上电视上报纸了。"记者问她为什么,她说:"前几次有的记者找我,我正好有急事要办不在家,就说我拒绝采访,躲着不见,还有人说我对三中全会的政策不满。我根本没意见,大寨人现在不就是靠三中全会的富民政策富起来的吗?一听他们那样说我,我就生气。"高丽萍看到对方说到这里,还是一副气鼓鼓的样子,就对她说:"我理解你的心情。可我觉得要让人们真正了解你和大寨人今天的情况,就得你们自己出面说话,大家才信。现在你又不接受我的电视采访,观众怎么能知道你是如何看待三中全会的政策,更不知道你的近况如何了,你说呢?"果然,这入情入理的一激很有效,郭凤莲马上就说:"那好,你就采吧。可我从哪说起呢?"当下,记者就给她出了主意,对方也爽快地接受了采访。 运用激将法时,记者要考虑自己的身份是否得当,刺激的强度是否适中,还要考虑谈话的气氛怎样。这种提问要让采访对象既受到激发,又感到合乎情理。西方记者大都热衷于采用激发式的方式提问,使得采访对象不能不提供记者所需要的信息。他们提问往往问得尖锐、刁钻、奇特,甚至古怪。某些资产阶级政治家,也爱接待这样的记者。他们通过巧妙地回答记者的刁钻刻薄的提问,能够在公众面前显示自己的才能。意大利女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就是以在访问中敢于提出尖锐的问题而著名的。我们可以从他们的实践和经验中吸取一些有益的东西。 七、错问法 所谓"错问法",即指记者故意提出错误的问题,以考察、试探、激发采访对象,以便了解真实的材料,探求事实真相。台湾学者称之为"以误求正法"。 需要注意的是,运用错问法,可能会造成采访对象的某些误解。因此,在采访结束时,记者应当说明原委,消除误解,以免留下后遗症。 八、插问法 所谓"插问法",即指在谈话过程中,记者及时地抓住对方谈话的某个疑问提问。 有些采访对象在交谈时并不知道哪些材料有价值,哪些材料的价值不大,很可能在谈到有价值的地方会一带而过。这时候,记者只有及时地插问,才能把这种有价值的材料抓到。 另外,记者在访问中要善于做必要而适当的插话。特别是话筒前、镜头前采访,这种插话很有必要。比如重复、强调采访对象说的某个重要问题或某句关键性的话;纠正对方的口误;对方没有讲全,需要及时补充的内容;对方没有谈到,需要及时提醒的内容;尚未听清、听懂的话等等。 九、借问法 所谓"借问法",即指记者借他人之口提出自己想提的问题。 这种提问,不但可以借助第三者提出一些不宜于面对面提出的问题,而且可以显示出问题的客观性,增强提问的力度。采访对象为了澄清事实,以正视听,也往往会表明自己的态度或提供相关的事实。料的价值不大,很可能在谈到有价值的地方会一带而过。这时候,记者只有及时地插问,才能把这种有价值的材料抓到。 十、偏问法 所谓"偏问法",即指记者出其不意地从一个较偏的角度去发问,以引起采访对象对采访的重视和对问题的关注,或者促使对方心理上的高度集中,从而认真地回答问题。西方记者将这种方法称作"严格提问法"。乡村文艺演出采访问题有哪些?采访老师提出的问题1、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再将技能转化为能力,这也是您曾经对我们提出的要求,那么,我们该如何实现这些转化呢?2、在大学里想要脱颖而出,只学习成绩好是不够的,还需要多方面的能力,您认为大学里,学习成绩和社会实践能力到哪个更重要?3、学生只有学会了自我管理,才能步步为营。那么,根据您这么多年的教育管理工作经验,您认为大学生怎样才能做好自我管理?4、您认为在大学生面临就业、考研与出国深造的问题上,我们的原则应该是什么呢?5、请问对于我们经济管理系的三个不同专业各有哪些就业特点?三个专业有哪些互通性?6、您觉得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学习起来时,与其他科目有哪些异同呢?7、老师您认为作为经济管理类的学生应具备哪些与其他专业不同的能力呢?8、在涿州校区相对封闭的环境内,我们如何最大化的利用现有资源进行学习?9、当代社会对于人才质量的要求很高,在汲取知识方面,我们大学生应当怎样平衡好“博”与“深”的关系呢?10、“学涯”、“职涯”、“生涯”,这三个名词对于我们青年人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那么,您认为经管系的学子们应该怎样对待并规划它们呢?采访大学辅导员的问题有哪些采访乡村文艺演出时,可以提问以下问题:1 演出内容:请介绍一下你们演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哪些节目或曲目?有何特色?2 表演形式:你们的演出采用什么形式?是舞蹈、音乐、戏剧还是其他形式?采用何种表演技巧和手段?3 创作背景:这次演出有什么创作背景或灵感来源吗?有何宗旨或理念?4 演员团队:你们的演员团队是如何组成的?他们都有怎样的专业背景或经验?5 接受培训:演员是否接受过专业培训或指导?是否有专业导师或教练?6 演出地点:你们通常在哪些地方进行演出?是乡村、城市还是其他场所?7 观众反应:观众对你们的演出有何反应?是否受到欢迎和喜爱?是否有评奖或荣誉?8 社会意义:这次演出对于乡村文化和社区发展有何重要意义?是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9 困难和挑战:在演出过程中,你们遇到过哪些困难和挑战?如何克服?10 未来计划:除了当前的演出,你们还有什么未来的计划或目标?是否有新的项目或合作计划?以上问题旨在了解乡村文艺演出的内容、形式、背景以及演员团队的情况,并探索其社会意义和发展前景。根据实际情况,你可以根据需要适当调整或增加问题。参加党校培训班最迫切解决的问题1您平时怎么管理和教育学生的?2您觉得有必要跟学生成为朋友吗?为什么?3学生如果有困难,但是没告诉您,您偶然得知这一情况,您会怎么做?4对于学生在宿舍使用电器,您怎么看待这件事?5大学生的业余时间比较多,对业余时间的安排您有什么建议?采访老师可以提哪些问题党校培训班旨在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加强党性修养和忠诚度,以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参加党校培训班的具体问题和需求因人而异,但以下是一些可能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 思想政治方面的困惑和迷茫: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甚至会有一些思想政治方面的困惑和迷茫。通过参加党校培训班,可以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基本理论,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明确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立场。2 业务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需求:党校培训班通常会邀请一些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专家学者进行授课,内容涉及政策法规、领导艺术、管理技巧、团队建设等方面。通过参加这些培训课程,可以增长知识,提高业务能力和领导水平,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3 党性修养和忠诚度的提升:党校培训班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提高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忠诚度。通过学习党的历史、党的理论、党的纪律等知识,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党的重要性和使命,增强党性观念和组织观念,提高对党的忠诚度。4 人民群众的服务需求:党校培训班也通常会安排一些社会实践、群众工作等方面的课程,以提高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和群众工作能力。通过参加这些课程,可以更好地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呼声,积极为人民群众服务,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总之,参加党校培训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人而异,但总体来说,都是为了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加强党性修养和忠诚度,以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1、在您的教学史上,最另您感到骄傲或失望的是什么?  2、您认为教师现在在学生的心中或是社会中是怎样一个地位?  3、您曾经是否有过特别偏好或是讨厌某个学生?  4、学生做什么会令您特别高兴或是失望?  5、您觉得在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方式上有什么优点或不足?  6、您认为在教师节接受学生及家长的宴请、礼物,或是在中、高考结束后接受学生的师恩宴合适吗?  7、您认为作为一名教师,最应该为学生着想的是什么?  8、您认为一个好学生是成绩重要还是素质重要?  9、在您看来,中国现当代的教育有哪些利与弊?  10、最后请您给您的学生们几句关于学习和处世的建议?扩展资料:还可以提以下这些问题:1、您任教几年了? 2、您教出了多少德才兼备的学生?3、您是怎样如何将学生以教育好?4、是什么力量能让您教这么多年书? 5、您教书觉得开心吗? 6、老师,在您教书的学生中,有没有谁令您影响深刻的?7、老师,请问您喜欢什么样的孩子?

本文来自gonglue投稿,不代表升华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4sh.com/middle/53764.html

() 0
上一篇 12-01
下一篇 12-01

相关推荐

  • 深圳沙井佳华到松岗潭头坐哪几班公交?最晚几点?

    最晚21:30 公交线路:310-315路,全程约49公里 约15分钟,票价2元1、从沙井佳华乘坐310-315路,经过5站, 到达潭头路口站(也可乘坐m284路)深圳310-315环线市区线路 沙井大王山--沙井大王山 05:00--

    2025-01-10 23:10:03
    841 0
  • 右脑开发是真的吗

    "右脑开发"的观点不仅缺乏科学的理论依据,在实践中还有很大的危害性。宣扬右脑开发的人,有自己的理论基础: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我们称它们为左脑和右脑。左脑主要负责人类的理性、语言、文字、分析等,被称为"学术脑",右脑主要负责音乐、形象、

    2025-01-06 02:55:04
    666 0
  • 学什么吉他好

    民谣或者电吉他都ok。现在学古典的人比较少。不过如果他喜欢的话也可以试试。吉他等级最高是10级。现在学吉他都不是很贵。你是在哪里、南方的话可能价格稍微高一些。我是在西安。一节课45。1对1教学。广州那边一节课差不多要80-120。上2年级的

    2025-01-02 20:10:06
    982 0
  • 空姐的圈子怎么样?有勾心斗角吗?3月份开始培训,培训之后就正式上班了,有点打怵,因为我将要面临一个

    女人多的地方是非多,勾心斗角总是难免的。做了空乘以后要摆正位置,不要觉着自己是空姐就如何、怎样的。这是一个表面风光,其实很辛苦,在航空公司里地位也比较低的工种。将来嘴巴要甜一点儿,要有点儿眼色。尽量超脱,不要卷进各种各样的势力当中。深圳24

    2025-01-01 09:05:01
    23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