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gonglue投稿,不代表升华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4sh.com/middle/42564.html
刘流原名刘延宾。他18岁那年,黑龙江曲艺团开办培训班,他报名学习相声。结业之后,他被留在了团里,但一直属于临时工,直到七年后才解决编制问题。刘流的师父是团里的赵春田。赵春田的师父是侯一尘。刘流是文字辈的,比姜昆冯巩大一辈。相声初学者怎么练...
刘流原名刘延宾。他18岁那年,黑龙江曲艺团开办培训班,他报名学习相声。结业之后,他被留在了团里,但一直属于临时工,直到七年后才解决编制问题。刘流的师父是团里的赵春田。赵春田的师父是侯一尘。刘流是文字辈的,比姜昆冯巩大一辈。相声初学者怎么练 两年 前,为研究此前的相声作品和演员,从一位朋友手里得到一本特别的画册。说它特别,是因为画册中有很多平时不太常见的曲艺资料,相当一部分都是首次印刷展示,而且这本册子并不对外售卖。 当时拿到手之后我翻过一遍,也找到一些自己想要确认的信息。这几天我又从书柜里拿出来看,感觉到有些值得发出来让更多人看到。你会发现,很多现在已经离去或者老去的相声演员和曲艺演员,当年在舞台上是那么年轻俊朗,朝气蓬勃。他们各具风采,以贴合时代的作品和表演将观众逗笑,也为观众普遍欢迎。 下面大致以时间顺序,贴出书中的部分照片,并辅以夹带私货的任性评说。需要说明一下的是,以下都是平时难得一见的照片,书中一些非常精彩但比较常见的就不在这里单发了。 1956年,李文华和搭档在表演相声。当年4月,北京举办全国职工业余曲艺演出,李文华和马季等业余演员脱颖而出。在机械厂工作的李文华表演的是《说医生》,马季当时叫马树槐,在王府井新华书店工作,他表演了《都不怨我》。 李文华当年的工会会员证,职业是产业工人。马季在1956年这场演出之后很快就拜侯宝林为师,而李文华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一直没有师承关系,直到去世前一年的2008年,才由马志明代拉师弟,拜仰慕多年的已故相声泰斗马三立为师。 1959年,常宝华和搭档李洪基表演相声《昨天》。别看两人穿的都是传统大褂,但当时表演的是新时代相声的代表作品,以一个洋车夫的遭遇展现新旧 社会 的不同。常宝华那时候还是逗哏演员,后来的几十年里一直为侄子常贵田捧哏。 六十年代,曲艺演员黄枫在大庆为石油工人表演山东快书。能感觉出来黄枫有点儿眼熟吗?他是小品演员黄宏的父亲。黄宏几乎没有表演过相声,但他的师父是马季。 六十年代,侯宝林和李文华表演相声。侯宝林一生中有过多位搭档,包括郭启儒、郭全宝、李国盛,与李文华合作的机会非常少。 曲艺老演员高元钧,在传授他高派的山东快书,应该就是他的代表作品《武松打虎》。曾几何时,山东快书的受欢迎程度超过相声,因此当时学习快书的演员也非常多。 1957年,侯宝林在北京曲艺培训班和学员们说起曲艺表演。当时相声和曲艺在全国大受欢迎,不仅是男学员,还有很多女学员也跟着一起学习。 1976年,马季、唐杰忠在表演《舞台风雷》。在十年文革中饱受摧残的曲艺开始复苏,1976年底一批揭露四人帮行径的节目受到群众空前的欢迎。相声七八十年代的中兴,也由此拉开帷幕。马季2006年去世,唐杰忠2017年去世。 常宝华、常贵田在表演相声,动作幅度比较大。这对叔侄在1976年曾合说相声《帽子工厂》,这也成为那个特殊年代脍炙人口的新作品。两人几十年里合作过很多经典的相声作品,他们已于2018年下半年先后去世。 1978年,姜昆和李文华在表演相声《如此照相》。网上也能找到这张照片,但多为黑白版,生动感不如这一张。初出茅庐的姜昆当时不满30岁,冒着一定的风险创作和表演这段揭批极左思想的作品,快速成为当年最受欢迎的相声演员之一。 1978年,高英培和范振钰合说相声《不正之风》。相声作为文艺轻骑兵,敢于讽刺 社会 上的不良现象,这段作品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随后几年里,他们两人合作演出过多段成功的讽刺型作品,只可惜后来分道扬镳,各自的事业发展都受到影响。高英培2002年去世,范振钰2008年去世。 1978年,杨振华和金炳昶在表演相声《假大空》。如今东北地区的相声几乎听不到了,可在当时以杨振华等人为代表的东北相声演员,在全国掀起过一阵阵风潮。杨振华的相声辛辣大胆,表演外放夸张,在当年独树一帜。 七十年代末,杨振华在辽宁见到侯宝林。相对于那时候的侯宝林,杨振华算是后起之秀,而后由于大受欢迎,杨振华还成立过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相声艺术团。如今,杨振华已经84岁。 八十年代,姜昆和曲艺作家夏雨田交流。和马季一样,夏雨田是歌颂型相声的开拓者之一。 1981年,牛群和赵福玉在表演相声。两个人都穿着军装, 合说的是军队题材作品。两人当时只有30岁左右,赵福玉也是牛群第一位搭档,后来牛群又与李立山、冯巩合作。与冯巩分开之后牛群基本不再表演相声,赵福玉则多年担任央视春晚语言类节目的总撰稿。 1981年,苏文茂、马志存在表演相声《新局长到来之后》。这同样是一段讽刺型作品,当时苏文茂已经50多岁,遭遇过文革其实早已头发灰白,中的样子明显是染了发。苏文茂一辈子表演文哏作品居多,如果谁不太清楚正宗文哏相声是什么样,听苏文茂就能明白。他已于2015年去世。 侯耀文、石富宽在表演相声。侯耀文当年表演的歌颂型作品让人信服又笑得出来,讽刺型作品夸张生动令人大呼过瘾。 师胜杰、于世德在表演相声《郝市长》。连同这张照片在内,以上四对演员都是在1981年的全国曲艺优秀节目(北方片)演出中进行表演。《郝市长》是一段歌颂型作品,尽管题材充满正能量,但内容上并没有一味地口号式地夸赞市长,而是通过演绎找厕所难、买豆腐难等生活中的小事,表现出这位好市长的好作为。 老演员骆玉笙在表演京韵大鼓。骆玉笙艺名小彩舞,曾经做过中国曲协主席,八十年代演唱的《四世同堂》主题歌《重整河山待后生》,曾经唱哭了不少观众。2002年,骆玉笙去世。 八十年代,刘兰芳在电台录制评书《岳飞传》。刘兰芳曾经做过中国曲协主席,在评书界影响巨大,只不过我没有赶上她说《岳飞传》的时代,后来听她的书也不多,只听过几个小段儿。 1986年,李金斗和陈涌泉表演相声《武松打虎》。这段相声是两人表演生涯中最为重要的代表作,为了演好其中的京剧桥段,两人还曾多次登门拜访京剧名家李万春。陈涌泉是如今为数不多的宝字辈演员,今年已经88岁高龄。 1993年4月,中国艺术研究院召开“姜昆梁左相声作品研讨会”,会上专门提到了颇具争议的相声《特大新闻》。出席会议的人士认为,《特大新闻》和《虎口遐想》、《电梯奇遇》一样,是姜昆和梁左最有代表性和最成功的作品。这也算是官方对《特大新闻》给予的最直接肯定。就在那一年,梁左从相声转战情景喜剧,开始着手写《我爱我家》。转眼之间,梁左离开这个世界已将近20年,姜昆也已经年到古稀。 1986年,赵本山、李静在表演拉场戏。当时赵本山还只是一个二人转演员,在姜昆的引荐之下,四年之后他登上春晚,随后几乎成为春晚小品的代名词。如今赵本山已经多年不在春晚露面,观众只能每年春节推出的《乡村爱情》和《刘老根》系列剧中见到他花白头发的样子。 潘长江和搭档在表演二人转。潘长江因1986年和赵本山表演《大观灯》在东北成名,1992年首次登上央视春晚,多年后和蔡明组成“老年”搭档。2020年的春晚上,两人的身影没有再出现。 黄晓娟和搭档在表演二人转。以上三张,都来自1986年第一届东北民间艺术节。黄晓娟1990年和赵本山在春晚表演《相亲》,1993年和潘长江表演小品《桥》,后来和黄宏、巩汉林都有过合作。 1988年,天津的相声常氏家族成员与来宾合影。这是图书《常氏相声选》首发式相声专场演出,照片中有常宝霆、常宝华、常宝丰、常贵田等常家的成员,骆玉笙、白全福等人也在其中。在骆玉笙老太太身边站着的是当时只有6岁的常远,他是常宝华的长孙,1988年就曾和爷爷一起登上春晚说相声。如今他是开心麻花的成员,经常扮演“伪娘”的形象。 1992年,巩汉林和妻子金珠在表演小品《街头奇遇》。巩汉林和金珠都曾是相声演员,后来因与赵丽蓉表演春晚小品而走红。两个人的儿子叫巩天阔,今年初曾与潘长江的女儿潘阳一起参加过《欢乐喜剧人》第六季。 1993年2月4日,相声大师侯宝林去世,这是两天后举行的侯宝林从艺65周年研讨会,侯宝林的儿子侯耀华、侯耀文在座。侯耀华早期也说过相声,后来还拜常宝华为师,但他的成名并不是通过相声,而是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侯耀文的相声成就明显高于哥哥侯耀华,可惜在2007年英年早逝。 1993年,范伟和陈连富在中国相声节比赛中表演相声《要账》。当时的范伟30出头,在舞台中分饰多个角色,表演十分精彩,并由此获得了表演一等奖。就在当年,赵本山看中范伟在相声表演中的独到之处,主动提出与范伟合作小品,于是两人才展开了后面的精彩故事。今年1月,两位分开多年的老搭档在《刘老根3》中洒泪重逢。 同样是在1993年的相声节比赛中,刘流和冯永志在表演相声《“管子”斗富》。现在很多人对刘流的最深印象就是《乡村爱情》中的刘大脑袋,口头禅“必须滴”,其实刘流当年的相声表演也非常出色,而且尽管年岁不算大,他却属于文字辈的演员,与马季、侯耀文同辈,高于姜昆和郭德纲。他和赵本山八十年代就认识,从朋友成为合作伙伴,再后来还曾经出任过本山传媒的副总裁。 1994年,洛桑和博林在表演《洛桑学艺》。1993年洛桑被央视的导演发现,随后他和博林表演的《洛桑学艺》系列,随着《曲苑杂坛》的播出风靡大江南北,洛桑也在极短时间之内成为家喻户晓的笑星。只可惜洛桑就像一颗流星划过天际,一度是那样绚烂,然而很快就消失在茫茫夜空。1995年10月洛桑因酒驾遭遇车祸去世,年仅27岁。 1995年,侯宝林金像奖电视相声大赛举行,来自天津的杨议获得表演金像奖。与杨议一起合作的是杨进明,两人后期还合说过多段经典作品,并屡获大奖,位居当时最有名的电视相声演员之列。后来杨议开始与父亲杨少华合作,父子俩都受到观众们的欢迎,杨进明则转入中国铁路文工团,退休后又于2019年加盟德云社。 1998年,奇志和大兵在首届全国相声大赛上表演相声《喜丧》。两人在湖南早已成名,但首次被全国观众正式认识,是通过1999年央视春晚。他们的讽刺型作品《白吃》只演了几分钟,却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感觉,改变了北方喜剧一统春晚的格局。只不过奇志后来进入北京到中国铁路文工团工作,与大兵正式分手,这像是一个双输的决定。 2001年12月,马三立从艺80周年暨告别舞台晚会在天津举行,马季等人到场。图为晚年马三立与纺织女工交流。这显然是一张摆拍照片,但从女工真诚的笑容可以看出,马老是多么受老百姓的喜爱,那是一种没有距离的喜爱。2003年2月马三立去世,享年89岁。 第三届央视全国电视相声大赛上,周炜和范雷表演相声《我惯着他》。周炜是姜昆的徒弟,近些年已经头发花白,范雷看上去面熟吗?2006年他在《士兵突击》中扮演五班班长老马。《我惯着他》后来登上过春晚,周炜的搭档换成了赵炎。 2002年中国曲艺节上,巩汉林和牛振华表演小品《同窗会》。这两个人都经历过相声演员到小品演员的转身,但他们的合作极其少见,这应该也是临时之举。牛振华最早说相声,后来演小品和**,每个领域都有不俗的表现,可惜2004年因酒驾去世,年仅48岁。 2003年,北京相声小品邀请赛上的几位开奖嘉宾,左起依次为傅彪、唐杰忠、蔡明和魏积安。就是在这次比赛当中,郭德纲于谦的表演输给了冠军贾玲,只获得第三名。那时候贾玲刚刚从冯巩掌舵的相声大专班毕业,郭德纲还在黑暗中摸索,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出头。 2004年,李伟建、武宾表演的相声《》获得北京相声小品邀请赛相声专业组一等奖,随后登上2005年春晚。后来,两人又多次登上春晚舞台。 2005年的北京相声小品邀请赛上,何云伟、李菁获得专业组一等奖。当时两人在德云社搭档说相声,经过多年的坚持,德云社在京城相声圈开始小有名气,而后随着北京电台节目的宣传,知名度开始扩大,2005年底终于火爆全网。2010年,何云伟、李菁退出德云社,随后创立星夜相声会馆。如今又是十年过去,两人已经基本不再合作说相声。 2005年中国曲艺节开幕式,主持人分别为朱军、杨澜、朱丹和窦文涛。现在看上去,窦文涛的出现多少有些违和。 2006年9月,中国曲艺牡丹奖颁奖晚会在南京举行,侯耀文、石富宽、郭德纲、于谦合作表演相声《红花绿叶》。这是两对师徒的组合,郭德纲的师父是侯耀文,于谦的师父是石富宽。郭德纲拜侯耀文为师是在2004年,随后郭于两人经常参加中国铁路文工团的演出,这一次又出现在牡丹奖晚会的舞台。随着2007年侯耀文的离去,他们俩就基本不再参与主流院团的演出。 这台牡丹奖颁奖晚会是由张国立主持的。张国立对相声并不陌生,他直到现在还是铁路文工团的演员,在各种演出过程中,和侯耀文、石富宽等相声演员建立起深厚的友谊。侯耀文比张国立大六岁,平时私下里张国立就管他叫三哥。中戏将设立相声本科班,该专业最有名的前辈是谁?学习相声是一项需要技巧和实践的艺术,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相声初学者开始练习和提高:1 学习范本:选择一些优秀的相声作品,例如经典的相声段子或优秀的相声演员表演录音,作为学习的范本。注意他们的语言运用、节奏感、幽默感和表演技巧等方面,从中汲取灵感和经验。2 学习基本技巧:了解相声的基本技巧和表演要素。包括对白的构成、角色的塑造、表情和动作的运用,以及适当的节奏和语调等。这些基本技巧是打磨你的相声表演的基础。3 训练口才和语言能力:相声对于口才和语言的要求较高。通过朗读、口语练习和英语说唱等方式锻炼口才和语言能力。提升你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掌握幽默的艺术,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进行相声表演。4 观察和模仿:观察身边生活中的人物、事件和细节,学会发现其中的幽默和笑点。尝试模仿他们的语言特点、行为举止和表情,运用到相声表演中。这有助于增加你的创作灵感和幽默感。5 创作和排练:尝试自行创作一些相声段子或台词,锻炼你的创作能力。然后,利用排练时间不断演练和完善这些作品。注意节奏、配合、台词的准确性和流利性等方面,不断改进和提高。6 多演出和反馈:将你的相声表演带到不同的场合和舞台上,积累演出经验。通过表演中观众的反馈,了解你的优点和不足,并寻求改进的方向。7 持续学习和磨炼:相声是一个需要持续学习和不断磨炼的艺术形式。参加相声培训班、学习其他表演形式、观看相声比赛等,都可以帮助你拓宽视野和不断提升自己的演技水平。最重要的是保持热情和耐心,相声是一个需要时间和努力的学习过程。多练习,多观察,多接受反馈,持之以恒地练习和提升,你将逐渐发展自己独特的相声风格和表演技巧。相声故事中央戏剧学院发布消息,表示要在2022年正式设立相声创作表演本科班。从整个学校看,目前说相声最有名的是冯巩和牛群,从相声专业看,最有名的是贾玲、白凯南、贾旭明、潘斌龙等人。不过有趣的是,这些人已经很少再说相声,全都转战到了小品或者影视行业,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1、中央戏剧学院相声本科班成立中央戏剧学院第一次开设相声创作表演班,是在2001年的时候,当时作为中央戏剧学院毕业的学生,冯巩直接担任了主讲教师。自此之后,他为相声界输送了很多人才,像是贾玲、张小斐、潘斌龙、贾旭明、白凯南等,甚至还亲自带他们上春晚。时隔多年,中央戏剧学院决定对相声班升级,在2022年的时候专门设立一个相声创作表演本科班。 2、该学校毕业的前辈从学校方面来说,中央戏剧学院培养的相声前辈主要有冯巩和牛群。看到这里应该有人会感到疑惑,冯巩明明是小品演员,牛群也退出了曲艺界。其实这是错误的想法,冯巩和牛群早期都是说相声出身,在马季等老一辈相声演员退休后,整个春晚舞台的相声表演节目长期被他们两人“霸占”,给人们留下了无数经典作品。至于相声班,成立时间比较晚,虽然有一些知名代表,但是称不上前辈。 3、一个有趣的现象冯巩担任中央戏剧学院相声班主讲教师,培养了很多优秀的相声人才,像是贾玲和潘斌龙,多次在全国大赛拿下奖项。不过有趣的是,冯巩出名的几个徒弟,在说相声走红后,纷纷转战到小品圈。一些艺人在毕业后,更是直接以小品为主。不知道这个本科班的成立,能不能把优秀的曲艺人才,留在相声界。周蛤蟆“砍牛头” 早在一九零五年,著名相声老艺人李德炀(外号:万人迷)与周德山(外号:周蛤蟆)搭档演出,李德炀逗哏,周蛤蟆捧哏。有一天,他们在天津“燕乐戏院”演出,相声段子是《大保镖》,这是一段观众非常熟悉的相声,它讽刺了一位只能说大话,并没真武功的保镖,别人都骑马押镖,他骑牛押镖,初次押镖就遇上了匪徒,他只好硬着头皮应战,李德炀为甲,周蛤蟆为乙,当甲说到:“我没兵器啦,快跑吧……” 乙:“对,快跑!” 甲:“跑不了啦!贼赶上啦,搂头就是一棍,我一抱脑袋‘唉’,完喽” 乙:“等死喽。” 甲:“哎,我又乐啦!” 乙:“怎么哪?” 甲: “我背后还背着护背双刀哪,我一抱脑袋,哎?正摸着刀把啦,当时我就双刀出鞘,倒了霉的贼呀,他没看见,我左手刀封住贼人的棍,右手来个‘海底捞月’,就听‘砰哧’一声,红光突现,鲜血迸流,斗大的脑袋在地上滴溜乱滚……” 乙:“你把贼杀啦?” 甲:“我把牛宰啦!” 乙:“宰牛哇?” 以上是原话,当李德炀说到:“就听‘砰哧’一声,红光突现,鲜血迸流,斗大的脑袋在地上滴溜乱滚……” 周蛤蟆当时走神儿了,就听他说:“你把牛宰啦?”嗨!当时弄得李德炀无话可说,观众对这段相声很熟悉,知道是周蛤蟆说漏嘴了,有人就喊:“老万,(即:万人迷的昵称)怎么办?”到底是李德炀有能耐,临危不乱,只听他对周蛤蟆说:“你,把牛宰啦?我就卖牛头肉去啦。”观众哄堂大笑,高度赞扬万人迷,这才留下了周蛤蟆“砍牛头”的笑柄。侯宝林训徒 相声大师侯宝林于一九八四年在青岛见了著名相声演员师胜杰。当时,师胜杰已小有名气,出于对他的喜爱,侯宝林收下了师胜杰为关门弟子。从此,爷俩儿便结下了不解之缘。侯宝林为了使师胜杰的相声艺术更加成熟,对他的要求就更加严格。 一九八七年九月,侯宝林率领中国广播说唱团到上海巡回演出,专门邀上师胜杰随团出行,师胜杰的新作《小鞋匠的奇遇》当时正风靡全国,他就以这段相声作为拿手节目,每场必演,深受观众的欢迎。 有一天,师胜杰刚演完节目,回到后台,观众的掌声还响个不停,他兴奋地来到侯宝林面前,恭敬地说:“师傅,您听,这掌声还在响哪。”那意思是想请师傅能不能夸奖两句。侯宝林好象没听见一样,眯缝着眼坐在那儿,抽了两口烟,突然问师胜杰:“你喝酒了吧?”“啊?我……喝了一点儿。”师胜杰心想:哎?怎么问这个?只见侯宝林打开一瓶酒(据说是茅台酒),往桌子上倒了一点儿,掏出打火机,啪,把那点儿酒给点着了,一会儿工夫,桌子上的塑料布就被烧化了,桌子面上的油漆也烧得发黑了,只见侯宝林指着被烧坏的桌子说:“你的嗓子有这桌子结实吗?一点儿酒就烧成这样啦,到你嗓子里会是什么样?你说这酒能喝吗?”师胜杰本想让师傅夸奖几句呢,没曾想反倒闹个大红脸。当时也有新闻记者在场,见到如此尴尬的场面,大家都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这时,就听侯宝林说道:“哎,你们谁是记者?可以给他(一指师胜杰)拍照啦。”嗨!当时就弄的师胜杰相当难受,无地自容。经过这次教训,师胜杰才真正理解了师傅的良苦用心:“师傅对我是恨铁不成钢哪。”姜昆学“茶道” 有一年,姜昆随中国计划生育委员会访日考察团来到日本和歌山市,该市市长宇话田省三先生招待考察团全体同志,请他们欣赏日本的茶道,他们一行来到红松庵茶道室,虽然该室位于市中心,但却幽雅无比,极有自然、清新的感觉,别有一番风味。 他们随主人进入室内,姜昆便像其他人那样,盘腿席地而坐,本应该是跪坐才对。这时,一位女茶师很有礼貌地向他们问好,又磕头,又敬茶,又把点心端上,一位日本朋友介绍说:“日本的茶道不单纯是喝茶吃点心,里面有好多的规矩,像茶师涮茶碗,要按一定的方向和遍数,坐水、沏茶、倒茶、敬茶都有一定的礼节。”姜昆问日本朋友鹤间先生:“您过去饮过茶道吗?”鹤间回答:“没有。”他又问秋元先生:“您呢?”又问大岛女士:“您呢?”二人都说没饮过茶道。姜昆纳闷地问:“茶道在日本很有影响的,您们竟然都没有饮过?”鹤间先生解释说:“在日本,不是随便一个人都可以来饮茶道的,它有一个专门的组织,并且按月交付活动经费的,才可以来茶室,到这里也不单单是为饮茶而来,在日本,我们称这里是学礼的地方,比方说,女孩子要出嫁了,在婆婆家里当家庭主妇,必须学会招待客人的礼节,这样才能让人感到她有教养,懂规矩,那么,在出嫁之前,就要由父亲带着女儿来饮茶道,由茶师们边讲,边示范各种礼节。” 姜昆听完介绍,好像恍然大悟地说:“喔,现在我终于明白啦,敢情这茶道不是茶馆儿,是礼节的培训班哪。” 叶利中挨训 相声老艺人叶利中,年轻时投师到张寿臣老先生门下学艺。张寿臣为他捧哏,他也深受张寿臣的喜爱,但在演出中,却挨了张寿臣的训。传统相声《白事会》是段贯活儿,后半段大篇幅的贯口,有的老艺人说是孙中山“出殡”,有的说是吴佩孚“出殡”,而就演出的效果来看,经过改编的吴佩孚“出殡”包袱多而且还响,叶利中也很爱说这一段儿,但是,吴佩孚是个大军阀,不宜宣扬他死后出殡的盛况。 有一次,叶利中和张寿臣合说《白事会》,他事先也没向师傅讲明后面的“趟子”(即:贯口)是哪一段,说着说着,张寿臣觉着不对劲了,他听出叶利中说的是“吴佩孚出殡”了,就哼、啊、喔、地敷衍起来,也没有多余的词儿,好象变成了单口相声,当叶利中说完贯口后,连包袱还没抖的时候,张寿臣却鞠躬下台去了,这可把叶利中吓毛啦,哎?是我哪段儿说错啦?还是语气、表情、动作有不对的?都没毛病呀,怎么包袱还没抖,师傅就下去了,他只好跟着师傅来到后台,站在张寿臣面前等待发话。 张寿臣坐在哪儿,一句话也不说,抽着闷烟,喘着粗气。叶利中直等到师傅抽完一支烟,才试探地问:“师傅,我哪个‘趟子’使得不对劲儿?”停了大约有五分钟,张寿臣才瞪了他一眼,表情严肃地问:“叶利中,(张寿臣平时从不这样叫他)你这个‘趟子'是跟李宝麒(李宝麒是侯宝林的师兄)学的吧?”“是。”“咱门里都是用孙中山的‘趟子’,宝坤(即:常宝坤)没教给你吗?”叶利中点了点头,但他解释道:“师傅,孙中山那个趟子,不如吴佩孚这个热闹……”没等他再往下说,张寿臣把脸一沉:“说相声就为热闹吗?臭活儿(即:**的相声)更热闹,你说去吧,”这下叶利中不敢再吱声了,停了好一会儿,张寿臣才语气缓和地说:“那个吴佩孚还值得提吗?打了这么多年的仗,你还没受够吗?学艺先学德,以后才能有出息,懂吗?”叶利中一个劲儿的点头,待张寿臣怒气稍消才敢对他说:“师傅,请您老人家有空的时候,把孙中山的趟子再帮我续上,我一定改过来。”张寿臣这才算消了气。侯宝林“现挂” 一九五九年八月的一天,侯宝林、郭启儒在剧场表演《婚姻与迷信》时,他说:“咬口苹果,迈马鞍子,意思是平平安安,还得迈火盆,就是一个炭盆,里边有烧红的木炭,旁边站着一个人……”说到这儿,就听剧场外边的马路上传来了救火汽车的警笛声,靠近窗口的观众“呼啦“站起来一大片,都将脸扭向窗外,剧场内一片喧哗,秩序大乱。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事变“,侯宝林沉着应战,他一边将演出节奏放慢,一边想着救场的措施。 只听他慢慢地说:“……旁边站着一个人,手里拿着一杯高粱酒,等新娘走到跟前儿,把酒往火上一泼,那火苗呼……起来了,新娘揪着长裤,撩着长袍迈过去。”郭启儒问:“这是干什么?” 侯宝林:“这叫‘火火蚀蚀,旺旺腾腾,往后他们的日子好过,话到这儿,灵机一动,哎,“现挂”正是时候!他接着说:“你说这多危险哪,要是把裤子烧着喽,还得请消防队。”说到这儿,他抬手向窗外一指,提高嗓门儿说:“你们听!” 果然,“你们听”三个字一出口,观众“唰”地一下回过头来,在这一瞬间,他迅速抓住观众,接着说:“这呀,不定哪儿有结婚的哪!” “好!”剧场顿时一片欢呼,掌声四起,好一个满堂彩! 侯宝林这段救场的“现挂”表演,已被后人奉为“现挂”的经典。高英培,范振钰高空演出 某一年,高英培、范振钰应邀参加“祝贺上海青年活动基金会成立全国著名演员联诀献演”活动。 他们坐上飞往上海的航班,一位空中**走过来问:“先生,您二位是不是高英培,范振钰?”高英培点点头:“是啊。”范振钰搭茬儿问:“有甚麽事吗?”空姐客气地说:“我是芜湖人,听说您二位要到芜湖演出,可惜没买着票,我想,是不是……?”“嗷,你是想让我们俩在这飞机上说一段?”范振钰对高英培说:“既然这样,咱别让人家扫兴,来一段吧?”高英培答应着:“好吧,那就来一段。”空姐闻听,赶紧对旅客们说:“朋友们,今天,我们在飞机上请高英培、范振钰二位艺术家为大家表演相声,大家说好不好?”“好!”顿时掌声震响了整个机舱。他俩就像在剧场一样,认真地说了一段《老进城》,大家要求再说一段,他俩又说了个小段《论吃》,笑声和掌声不断,整个机舱成了欢乐的海洋。相声说完了,待掌声稍微平息,高英培对大家说:“有句歇后语说‘飞机上挂暖壶,——高水平(瓶),今天,我们在飞机上说相声,本来我俩的水平不高,好,这回也算是高水平啦!”旅客们又报以热烈的掌声。罗荣寿改“字” 相声名家罗荣寿在一九五零年与侯宝林,刘德智,老舍等人一起加入了北京市相声改进小组,他们积极,大胆地对传统相声进行改革,去其糟粕,留其精华,使之古为今用。罗荣寿首先拿自己擅演的传统相声“卖布头”开刀,他逐字逐句地推敲,审核,找毛病,连一个字都不放过。这段相声,有一段吹嘘自己卖的白布特别白时这样说的:“怎麽那麽白呀,气死头场雪,不让二路霜,亚赛头号的‘洋’白面哩吧。”这个“洋”字是解放前民间的常用语,如:洋火,洋车,洋布,面粉也叫“洋面”,罗荣寿心想:现在解放了,这些东西咱们都能生产了,怎麽还说“洋”字哪?咱们生产的头箩面叫“高白面”,不是也很白嘛,对,改过来,他就把原词:“亚赛头号的‘洋’白面”,改成“亚赛头箩的‘高’白面。”仅此二字,便使该段得以升华,有位老艺人问罗荣寿为甚麽去掉”洋”时,罗荣寿诙谐地说:“把‘羊’都宰了,那还不去掉?”郝爱民“入迷” 相声艺术家郝爱民从小就热爱相声,梦想着当一名相声演员,广播里有相声,就别想喊动他,戏院里有演出,哭闹着要去看,回来就琢磨那段词儿怎麽说,有时上课也想那台词的事。 有一次,数学老师看见他目光呆滞,嘴唇还不停地在动,就判断他:走神儿了,便有意识地唤醒他,就大声地喊道:“郝爱民!回答问题!”郝爱民猛地站起来道:“郝爱民,回答问题”全班同学都哈哈大笑起来,老师生气了,对他说:“你真是个入了迷的小神经。”郝爱民回辩道:“老师,这句台词应该加上个‘病’字儿。”教室里顿时爆发出一阵大笑。“幼童”马三立 相声大师马三立老先生,在当代相声行当中,论年龄,论辈份都堪称最高,但他从不因长自傲,反而经常假装年青,他在世的时候,有一年,他为天津的《长寿》杂志写了一首诗,足见他谦虚到了幽默的程度,其诗曰:“富贵寿考,日月催人老,社会主义制度好,退休享受劳保。昔日药王寿高,今日却将他超,百岁焉敢称老,齐璜亦属寿夭。”落款:七十一岁幼童——马三立写。要看其诗,确属文雅之作,要看署名,却是幽默之极。侯宝林难“倒”华罗庚 在一次参加人民代表大会的时候,相声大师侯宝林和数学大师华罗庚坐在了一起,侯宝林有意和华罗庚开玩笑就问华罗庚:“您是数学专家,我想问个问题。”华罗庚认真地说:“啊?请讲。”“我想问,二加二在甚麽情况下不等于四?”华罗庚闻听,就沉思起来。侯宝林又强调说:“请注意,我问的是在甚麽情况下?”华罗庚仍然解释不出来。侯宝林笑了起来:“哎呀,很简单嘛,在数学家喝醉的情况下嘛。”华罗庚放声大笑起来。他沉思了一会儿,也想难为他一下,就说:“宝林,我腿脚不好,请你帮我买斤橘子汁来,顺便再捎一包炒米花,我好喂鱼,这是四角四分钱,去吧。”侯宝林心想:这四角四分钱只能买一斤橘子汁,炒米花怎麽办?当然不能自己垫,喔,这是数学家要考考我,于是,他用四舍五入的办法,一两一两地分十次零打,终于买了一斤橘子汁,剩下四分买了一包炒米花。 华罗庚见了非常高兴,拍着侯宝林的肩膀说:“当初你要学数学,一定是好样的。”常宝霖“遭劫” 一九四九年秋,国min党为了打内战,到处抓丁,拉夫,扩充队伍。当时正在北京“启明茶社”献艺的常宝霖被告知“中签”了,限三日之内入营,不然,就得出钱,或出人顶替。常宝霖无奈,只好东挪西借凑了二百块银元,交了人头税才算平息了这场慌乱。 不料,半个月后,四个国min党兵突然闯上舞台,揪住正在演出的常宝霖说:“好小子,中签了敢不入伍?”常宝霖分辨说:“我已经交了二百块人头税了,怎麽还要抓人?”领头的家伙把眼一瞪:“不行!现在物价又涨啦!再交五十块!”常宝霖忙解释说:“老总,上次那钱还是借的哪,哪还有钱?”“没钱?跟我入营!”说着,四个家伙一拥而上,扭着常宝霖就走,常宝霖就大声呼救,这一下惊动了巡逻的宪兵,就把他们带到宪兵队。常宝霖便向宪兵队长述说了原委,没想到宪兵队长一听,勃然大怒,一拍桌子:“花钱买兵是违法的!你们简直是趁火打劫!”那四个国min党兵一见风头不对,吱吾了几句就溜了。宪兵队长的帮忙,很使常宝霖感激,他连忙道谢了 几句,刚要告辞出门,就听宪兵队长嘿嘿一笑:“哎?就这麽走啦?我倒没啥,可弟兄们不干哪!你还得破费五十块钱打发一下,我这可不算趁火打劫吧?”常宝霖心说:这还不算趁火打劫?没办法,只好又借了五十块才算了事。给个最佳吧,谢谢了。合作愉快!!!!!!
业委会归什么部门监管
上一篇
11-23
入职需要做什么具体流程是怎样的
下一篇
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