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医师系列《执业兽医(兽医全科类)》考试题库-执业兽医(兽医全科类)-第七篇 兽医传染病学-
医药卫生-执业医师
某猪场断奶仔猪和保育猪出现发病,主要表现为体温40℃~42.5℃,食欲下降,厌食,反应迟钝,呼吸困难,咳嗽,腹式呼吸,关节肿胀,跛行甚至瘫痪,背毛粗乱,苍白贫血,眼睑周围皮下水肿,眼结膜变红,耳部皮下,腹部皮下水肿,耳尖发紫,耳朵四肢内测发绀,背部毛孔有针尖样出血,两后腿之间腹部皮肤有大量蓝紫色斑点。发病后常呈慢性经过,通常发病2天~5天后出现死亡,个别猪突然死亡,临死前侧卧或四肢呈划水样。剖检可见多发性纤维素性或浆液性脑膜炎、胸膜炎、心肌炎、腹膜炎、关节炎、间质性肺炎、心包炎,形成“绒毛心”典型症状(病程较长时),腹腔内有大量黄色积液。
阅读理解
A.磺胺药
B.头孢类
C.恩诺沙星
D.泰乐菌索
E.庆大霉素
我个人认为这个应该是:C
解析:早期用抗生素治疗有效,可减少死亡;临诊症状出现后,需立即采用口服之外的方式应用大剂量的抗生素对整个猪群进行投药治疗,而不仅仅只针对出现临诊症状的猪。多数副猪嗜血杆菌分离株对氟苯尼考、替米考星、阿莫西林、头孢类、四环素和庆大霉素等药物敏感,但对红霉素、氨基糖苷类、壮观霉素和林可霉素等有抗药性。近年来,副猪嗜血杆菌对氟喹诺酮类和磺胺类药物的抗药性有增加的趋势。
本文来自zhongtiku投稿,不代表升华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54sh.com/zhiyetiku/3727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