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医师系列《临床执业医师》考试题库-临床执业医师-第七单元 医患关系-
医药卫生-执业医师
5-某企业有玻璃器皿生产车间。该企业的玻璃器皿制造分为烧制玻璃熔液、吹制成型和退火处理三道主要工序,烧制玻璃溶液的主要装置是玻璃熔化池炉。烧制时,从炉顶部侧面人工加入石英砂(二氧化硅)、纯碱(氢氧化钠)、三氧化二砷等原料,用重油和煤气作燃料烧至1300~1700℃,从炉底侧面排出玻璃熔液。玻璃器皿的生产车间厂房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顶是水泥预制板。厂房内有46t玻璃熔化池炉1座,炉高6m,炉顶距厂房钢制房梁1.7m,炉底高出地面15m。距炉出料口3m处是玻璃器皿自动吹制成型机和退火炉。煤气调压站距厂房直线距离15m,重油储罐距厂房直线距离15m。房内有员工20人正在工作。由于熔化池炉超期服役,造成炉顶内拱耐火砖损坏,烈焰冲出炉顶近1m,炉两侧的耐火砖也已变形,随时有发生溃炉的可能。2008年6月11日,当地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进行监督检查时,发现该炉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当即向企业发出暂时停炉、停产的指令。(1)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的规定,指出该车间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2)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指出该车间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并说明依据;(3)针对该企业现状,提出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建议。
5
我个人认为这个应该是:(1)设备设施缺陷:熔化池炉老化,炉顶部损坏,两侧耐火砖变形,炉顶离房顶钢梁1.7m(太近)。防护缺陷:熔化池炉距煤气调压站、重油罐距离太近。粉尘(石英砂或二氧化硅)。高温(或热辐射)。有毒有害化学品(纯碱或氢氧化钠、三氧化二砷)。易燃易爆性物质(重油和煤气)。电危害(现场使用电气设备)。运动物伤害。噪声与振动等; (2)1)坍塌:炉火烘烤房梁,引发厂房坍塌;玻璃熔化池炉耐火砖变形,熔化池炉倒塌;2)火灾:现场使用煤气和重油;3)其他爆炸:现场使用煤气;4)机械伤害:现场使用成型机等设备;5)灼烫:玻璃熔液达1300~1700℃高温;6)高处坠落:炉高6m,顶部侧面有加料作业;7)物体打击:炉高6m,顶部侧面有加料作业;8)中毒和窒息:现场使用煤气,可能发生泄漏;9)触电:现场使用电气设备,如照明等。 (3)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现场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完善现场操作规程)。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对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能力。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加强演练。配备和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维修玻璃熔化泄炉,使其处于完好状态。迁移重油罐。现场安装煤气泄漏监测报警装置。在房顶钢梁下加隔热保护。 ★
解析:(1)设备设施缺陷:熔化池炉老化,炉顶部损坏,两侧耐火砖变形,炉顶离房顶钢梁1.7m(太近)。防护缺陷:熔化池炉距煤气调压站、重油罐距离太近。粉尘(石英砂或二氧化硅)。高温(或热辐射)。有毒有害化学品(纯碱或氢氧化钠、三氧化二砷)。易燃易爆性物质(重油和煤气)。电危害(现场使用电气设备)。运动物伤害。噪声与振动等; (2)1)坍塌:炉火烘烤房梁,引发厂房坍塌;玻璃熔化池炉耐火砖变形,熔化池炉倒塌;2)火灾:现场使用煤气和重油;3)其他爆炸:现场使用煤气;4)机械伤害:现场使用成型机等设备;5)灼烫:玻璃熔液达1300~1700℃高温;6)高处坠落:炉高6m,顶部侧面有加料作业;7)物体打击:炉高6m,顶部侧面有加料作业;8)中毒和窒息:现场使用煤气,可能发生泄漏;9)触电:现场使用电气设备,如照明等。 (3)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现场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完善现场操作规程)。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对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能力。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加强演练。配备和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维修玻璃熔化泄炉,使其处于完好状态。迁移重油罐。现场安装煤气泄漏监测报警装置。在房顶钢梁下加隔热保护。
本文来自zhongtiku投稿,不代表升华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54sh.com/zhiyetiku/3574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