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医师系列《临床执业医师》考试题库-临床执业医师-第七单元 医患关系-
医药卫生-执业医师
5-预先危险分析法是一种很重要的安全评价方法,论述此方法的分析步骤、目的。
5
我个人认为这个应该是:(1)预先危险分析的步骤——1)通过经验判断、技术诊断或其他方法调查确定危险源,对所需分析系统的生产目的、物料、装置及设备、工艺过程、操作条件以及周围环境等,进行充分详细的了解;2)根据过去的经验教训及同类行业生产中发生的事故情况,对系统的影响、损坏程度,类比判断所要分析的系统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查找能够造成系统故障、物质损失和人员伤害的危险性,分析事故的可能类型;3)对确定的危险源分类,制成预先危险性分析表;4)研究危险因素转变为危险状态的触发条件和危险状态转变为事故的必要条件,并进一步寻求对策措施,检验对策措施的有效性;5)进行危险性分级,排列出重点和轻、重、缓、急次序,以便处理;6)制定事故的预防性对策措施。 (2)预先危险分析的目的——1)大体识别与系统有关的主要危险;2)鉴别产生危险的原因;3)预测事故出现对人体及系统产生的影响;4)判别已识别的危险性等级,并提出消除或控制危险性的措施。 ★
解析:(1)预先危险分析的步骤——1)通过经验判断、技术诊断或其他方法调查确定危险源,对所需分析系统的生产目的、物料、装置及设备、工艺过程、操作条件以及周围环境等,进行充分详细的了解;2)根据过去的经验教训及同类行业生产中发生的事故情况,对系统的影响、损坏程度,类比判断所要分析的系统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查找能够造成系统故障、物质损失和人员伤害的危险性,分析事故的可能类型;3)对确定的危险源分类,制成预先危险性分析表;4)研究危险因素转变为危险状态的触发条件和危险状态转变为事故的必要条件,并进一步寻求对策措施,检验对策措施的有效性;5)进行危险性分级,排列出重点和轻、重、缓、急次序,以便处理;6)制定事故的预防性对策措施。 (2)预先危险分析的目的——1)大体识别与系统有关的主要危险;2)鉴别产生危险的原因;3)预测事故出现对人体及系统产生的影响;4)判别已识别的危险性等级,并提出消除或控制危险性的措施。
本文来自zhongtiku投稿,不代表升华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54sh.com/zhiyetiku/3573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