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医学高级职称副高《普通外科学》考试题库-普通外科学-小肠疾病-
医药卫生-卫生资格副高
阅读理解-总住院医生向你请示,根据探查所见,术中如何进行处理()
患者男性,25岁,无明显诱因突发右下腹痛,腹部平片提示消化道穿孔,由总住院医生进行急诊剖腹探查。术中见腹腔内有脓性液体约200ml,大网膜移向下腹部,并与小肠及腹膜粘连。胃、十二指肠及结肠未见明显破口,小肠壁及其系膜水肿增厚。从空肠起始部开始向远端探查,见近端110cm小肠无异常,110cm以下至回盲部小肠粘连致密,无法分离,肠管壁厚、僵硬、走行混乱,无法判定远近端,无法找出破口所在,阑尾未见。
阅读理解
A.粘连肠管切除,剩余肠管吻合
B.粘连肠管切除,小肠残端外置造口
C.在盆腔放置乳胶管引流后关腹
D.在盆腔放置双套管冲洗引流后关腹
E.由上级医生协助粘连分离,找出穿孔部位,予切除造口
F.粘连分离,找到穿孔部位,切取肠管做病理,瘘口插管造口
我个人认为这个应该是:D
解析:1.根据术中所见,穿孔部位应该在粘连成团的肠管中,但病变范围和性质不明确。虽然病变肠管在小肠,但如果将病变肠管均予切除,残留小肠仅110cm,显然不妥;如果坚持进行粘连分离,找出穿孔部位,势必造成广泛的肠管损伤,术后肠功能恢复困难。根据病情判断,肠道炎症所致穿孔可能性大,且病变范围大,合并腹腔感染,因此不应做复杂手术,应以腹腔引流为主,等炎症消退后再做进一步检查。但腹腔引流效果不佳,术后极易形成腹腔残余脓肿,因此应选择D。2.本题主要考察考生对肠瘘的处理能力。从术中探查结果应该知道,肠瘘已经形成,不是术后造成的,而且术后虽然有肠液引出,但患者并无发热等感染迹象,因此引流效果满意,不应拔除,更不应该手术。需要做的是了解肠瘘的部位,为后续的营养支持做准备。至于经口还是经瘘道造影,可根据引流液性质等情况进行判断,也可以都做,因此应选择E、F。3.此时为术后2周,开腹手术难度极大,达不到目的,不宜进行;由于远端小肠多处狭窄,全肠内营养实施困难,但如果不给肠内营养,单纯依赖肠外营养,容易出现肠外营养并发症比如淤胆,如果长期使用生长抑素和抗生素,肠外营养的并发症更容易发生,因此应采用肠外+肠内营养支持。4.虽然营养支持4个月,但营养状况纠正仍不十分满意,其中可能与150cm小肠过短有关。如果在150cm处外置造口,术后肠内营养仍可能给不到全量,消化液丢失过多,营养吸收不良。但如果三处全做吻合,则由于患者营养不良,肠瘘风险过大,尤其是乙状结肠容易漏,不妥。从术中描述可以看出,150cm处小肠及末端回肠为病变所在,结合结肠镜检查所见(全结肠黏膜完整,未见溃疡或鹅卵石样改变,距肛门20cm结肠黏膜充血),乙状结肠应是末端回肠累及,因此没必要切除乙状结肠,只做穿孔修补即可。所以D应为最佳选择,既恢复了小肠的完整性,又避免了乙状结肠修补后肠瘘的可能
本文来自zhongtiku投稿,不代表升华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54sh.com/zhiyetiku/2998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