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gonglue投稿,不代表升华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54sh.com/overseas/34542.html
一 包氏最新起源: 起源主要有四:①出自芈姓。据《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等载,春秋时楚大夫申包胥(楚君蚡昌之裔)之后,以王父字为氏。②出自风姓。据《路史》载,相传古帝庖牺氏(即伏羲氏)之后有包姓。③他姓改姓而来。据《后汉书》载,丹阳...
一 包氏最新起源: 起源主要有四:①出自芈姓。据《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等载,春秋时楚大夫申包胥(楚君蚡昌之裔)之后,以王父字为氏。②出自风姓。据《路史》载,相传古帝庖牺氏(即伏羲氏)之后有包姓。③他姓改姓而来。据《后汉书》载,丹阳(今安徽宣城)包氏,其先为泰山鲍氏,王莽时避难,鲍叔牙后裔去鱼为包。④出自他族。宋时番部俞龙琦率属来降,自言闻包侍制(即包拯)为朝廷忠臣,乞赐姓包;金时女真人有此姓;清满洲八旗姓乌雅氏后有改姓包者;清辽宁岫岩蒙古八旗之裔有包姓;居内蒙古东北部原蒙古孛儿只斤氏,汉姓为包;今瑶、彝、土家、东乡、回等民族均有包姓。 始祖:庖牺氏 申包胥 鲍叔牙 二 郡望: 1 丹阳郡 西汉改鄣郡置。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辖境相当今安徽长江以南,江苏大茅山,浙江天目山以西,浙江新安江江北地区。 2 上党郡 战国时韩国初置,秦灭韩后因之。治所在壶关(今山西长治北)。西汉时移治长子(今山西长子),辖镜相当于今山西境内沁水以东地区。 三 堂号: 刚毅堂、清河堂、孝肃堂、秀干堂、遗砚堂, 均来自包拯。宋时包拯,除龙图阁大学士,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立朝刚毅,贵戚宦官无不敛手,男女老少皆知其名。卒谥忠肃。 其它自立堂号:上党堂、丹阳堂、万卷堂、积善堂、授经堂、芝兰堂、增庆堂等。 四 字辈: 排行字辈原为族聚而设,相逢呼唤之间便知长幼 1 安徽合肥,桐城字辈:包拯 包繶 包永年 包完 林正延梦 (排行)裕福德胜仲道相文大宗原一本国泰允长清;礼义遵先训 诗书启后昆 诒谋忠厚积 继述事功存 康隆敦昌定 普兴常焕仁 景瑞益绍久 茂修贞尚宏 《万卷堂》迁桐始祖(元)裕祯,字世龙,号效伯;(迁肥始祖)(明)吏员,行名福三,字生亭。2 某支 包氏字辈:诒德燕翼,永应习俗,作辅永远,洪泽延长,兴家有道,安国崇良,逢世楚生,敬少芳宗 3 江苏仪征谢集月塘:先继志尊祖,芝兰祥茂盛,松柏兆长春 (长塘包《授经堂》明朝洪武年间包质朴,字朴轩 配陈氏 宣德年由江西省南昌府进贤县始迁江都 后又迁至江苏省仪征市) 4 江苏仪征移居字辈:天生德金永,芝兰祥茂盛,松柏兆长春 (长塘包与民包1993年联谱《芝兰堂》5 江苏江阴文林字辈: 待叙排行(包拯之孙包景年后裔 孝肃奏折和家谱)《秀干堂》6 江苏扬中三茅镇 :仁义礼智信,庸熙福泽常,平安节庆春(包旭初,扬州江扬中路568号)7 江苏泰州兴化字辈:良国培庆,允文宗善(包拯35世) (包拯后裔,元代包实迁入) 8 山东济宁嘉祥字辈:玉金顺广殿兴, (明朝由山西洪洞迁入) 9 山东烟台包氏字辈:玉绍世敦德 (300年前由云南省迁入) 10 山东海阳 :作善维贤光宗守法,明胜子先家传元楷(明朝洪武包武,由安徽合肥迁入) 11、四川成都市青白江区:天廷正大光明德维兴振,凤翔飞上阁,荣昌进云景(另一种:天廷正大光明德维兴香,忠厚传家荣)(明末清初由福建迁入现青白江区城厢镇十八湾村)12 四川遂宁包氏字辈: 天国明正九,十大永长安。 四川大英县包九云)13 四川邻水包氏字辈:包拯12世包元恒(1421年) 有子应大丹 志胜永嘉兰 从金万国顺 孟季月中安善述光前美 14 四川成都包氏字辈:文起能光祖, 英华奕世兴,勋尤辉国卓,万代有名真(湖北省麻城孝感乡包元恒于明朝洪武年迁至四川新都一带) 15 四川大邑包氏字辈: 林永文国龙 洪月万朝玉 启先恒煜光 清正德流长16 重庆巴南包氏字辈:包拯21世包继祥(1737年)良玉士国大 承永顺明宗 万代兴荣17 重庆渝北包氏字辈:包拯21世包溢海(1660年)洪涌宇从朝 元甲第开明 清正乾坤光 华福寿星18 贵州贵阳包氏字辈: 国政育明良 家和发增强 忠孝福泽大 人义方正长 19 贵州冠英包氏字辈:包拯19世包万嗣(1641年)云源茂廷章 德世学中和 正恩承祖泽 祥 20贵州大方包氏字辈:包拯19世包万象(1632年)志澄先式永 国正天兴顺 官清民自安 21 贵州普定包氏字辈:包拯20世包学诗(1651年)胜正弘士文 廷大永元其 继兴毓桂 22 贵州宣威包氏字辈:包拯 包绶 包景年 包安中 包帮直 (排行) 必有元兼俨 禳希怡什智 杞凤良 万宣 毓轸文士迎 焕汝于维其 继崇广宇致 庆圣道欣安 23 浙江乐清柳市 :包拯 包绶 包康年(公未禄卒,同宗包闻绍长子包惟莘过继) 包惟莘 汝昂履志许克善 讲明清胪百代兆 吉一朝崇祖成德 尚贤永膺福钜起(礼)秀(义)景(遵)元(先)训 诗书启后昆 诒谋忠厚积 继述事功存 (包拯第32代“起”与安徽省合肥联谱“礼”开始统一排行字辈) 24 浙江泰顺县新浦乡:文元一应,君奇士正,兆天起圣,立国长发,其祥邦家,繁荣昌盛,百世奕芳芳 (泰顺的始祖包全公是包驮公的第十代)包宅村始祖包全,生于唐天宝六年(747),唐贞元元年(785)进士,贞元二十一年(805)任福州长溪知县。包全于唐元和六年(811),“沿剡水,跨天台,历东瓯,爱其山水之胜,风物之美,气候温暖……自安固西江溯流而上,盘桓深入,溪水潺湲,林峦峭耸,舸牵既穷,乃弃舟登岸而入……”见其地适于安居乐业,“遂伐木之佳者以为庐,锄活阪以为园,瀹清泉以为池,种芝术,兰芷,委此而终老……”25 浙江台州包氏字辈:虎言随祖永成昌 26 浙江温州文成县珊溪镇:德大启文士正昌 明经广学绍忠良 光联上国家声永 瑞兆庆云化日长27 浙江东阳市防军 :包拯 包绶 包耆(寿)年 包执中 包通直 铉绣邑宗火 孟士永德尧 良尚应烘懋 光佳锡清和 聿焕钟淳秀 炳元钦仕公 祖志恒铭记28 浙江景宁县郑坑乡:景中时上志,廷耀德明良,国佐兴邦泰,熙光永世昌。上党郡《清河堂》(石柱村)包驮公约公元557年自润州丹阳(现在的江苏镇江)迁徙景宁县鹤溪镇,后来再次从丹阳到景宁元末明初从鹤溪迁到北山,清朝迁到石柱 。29 浙江遂昌县湖山乡:朝立志定弦明 (建洋村)30 浙江宁波市镇海 :包拯 包绶 包景年 包安中 包帮直 包必胜 (排行) 有元璋荣容世胜敬昊干深本钥仲奎光士复盛祖振大起(玉)于斯贤豪庆济楚佩玉冠朝家,从云佐圣世,海东沛德长,克承恢宗绪 (钟包村名人包玉刚) 331 浙江松阳县横樟 :包拯 包绶 包耆(寿)年 包执中 包通直 仁绍池寿忠 睿子随文庭 时希有肇大 应继经国涵,玉日士人立,志明绍加学,秉政延宗帮,永定芳世茂,成培祖德光 32 浙江建德市乾潭芝峰:正大诚(光)明,严熙纪志33 湖北省赤壁市包氏旌义宗谱序记载:月玄丹桂,谟列贤臣,才应世昌,文廷傅能,殿堂传忠,卿所启元,克绳祖功,源远俊泉;时运亨通,家齐孝敦,志同心合,道立法存,谋求卓著,经济超群,儒林学士,美在其中;振奋向前,优风本当,兴旺腾达,华厦精尚,族勇增丁,文武其强,繁衍无尽,章节流芳。 (包月山公字淑唐朝由河南开封府详符县迁入《上党堂》嘉鱼崇阳沔阳郧阳襄阳公安谷城陕西湖南澧洲华容河南等地居多)34 湖北随州包氏字辈:之宗益德艳义 (殷店镇大河口乡) 35 湖北梦县沙河乡 :大光其道,振兴祖业,诗书立意,昌明宗德 (黄渡村包家塔) 36 湖北麻城 :包拯12世包明山(1369年) 蛟宣宪仲函 廷远一珠仕 朝必立文才 奎光耀德泽原承先 36 湖南泸溪包氏字辈:包拯13世包郁山(1380年)包可源 子文志永显 世大如朝廷 国正天心顺 贤良忠太昌 敦伦承先绪38 福建上杭包氏字辈:包拯9世包纯白(1333年)包七郎 包三九郎 包千一郎 万文宗远珊 世卢协韶觐 登歧志杨育 儒业承东汉 龙图继起昌 39 青海互助包氏字辈:安邦民国泰,中华延世昌。 40 广东韶关包氏字辈:砚清贵宗望岐玉,万宏正大光,明发永其祥,承先世泽昌,贤才洵继美,德业自留芳。 五 分布:包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在古代,包姓的望族大多出自于丹阳。包氏门中,有“经传储贰,望重集贤”之说,其意为东汉的包咸曾入宫教授太子(储贰),唐朝的包融官至集贤殿学士。丹阳包氏肇始于东汉。据《丹阳县志》(光绪版)载“汉,包咸,字子良,自长安归乡里……”他是东汉名儒,为丹阳第一位被载入史册的人。丹阳《包氏族谱》序言:丹阳包姓自汉朝包咸以《论语》起家,因他和他的儿子包福都做过皇太子的老师,名声非常显赫。申胥裔更远,荆林泽偏长。申包胥的后人包安始居上党,后又移居湖水县万安乡十二坊五阁村。于公元588年农历9月为隋文帝护驾南征有功,被赐为平南侯。后因与太子杨广(隋炀帝)颉颃不合,便激流勇退,携家眷及孥仆共三十余人,置田数千亩,居在万顷洋的西侧,并建五阁以成村,表示不忘旧居之意。唐代的包融,是包胥第26世孙,生有包何、包佶二子,时称“三包”。死后均葬于丹阳延陵。《唐才子传》为其分别列传。明朝永乐初年,包拯之十五世孙子富,原来定居于姑苏崇明(苏州府),因嗜好山水,遍游名胜,后携家小定居丹阳北乡包港(九曲河入口处),子富公成为包港包姓始迁之祖。清光绪版《包氏宗谱》载,至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包港包氏已历十三代。云阳包氏的宗祠均取先贤包拯的谥号为名,称“孝肃堂”。目前,丹阳包氏居住在新桥、皇塘、里庄、运河、麦溪、全州、珥陵等地。包氏入闽始祖字十郎,号纯白,讳始仁。祖籍山西上党(今山西长治),先祖数次南迁后落籍于江西建昌府南城包家坊。旧谱相传,纯白“始贡于宋孝宗隆兴间,得选汀州教授。”又“尝权知上杭县事,解组后遂退隐小陈坑而奠宅焉。”。上杭南部边陲汀江西岸的小陈坑(今下都乡新寨村),从此成为闽杭包氏的发祥之地。六 名人: 包胥公:楚大夫,复楚忠臣,居上党,赞曰:时为大夫,伍胥反楚,向秦乞师,不辞劳苦,忠义贯日,历代罕有,伟哉胥公,名传万古,配姚氏一品夫人。 包咸(前6-后65),东汉经学家。会稽曲阿(今江苏丹阳)人,字子良。少为诸生,受业长安。习《鲁诗》、《论语》。王莽末,为赤眉军所执,旋得释,客居东海,立精舍讲学。光武帝时,举孝廉,除郎中,授太子(即明帝)《论语》。明帝时,累迁大鸿胪,颇见信宠。 包融,唐诗人。行二。原籍湖州(今浙江湖州),徙居润州延陵(今江苏丹阳),遂为延陵人。开元中,以张九龄荐,历仕怀州司户参军、集贤院学士、大理司直等职。卒后以子贵,赠秘书监。与贺知章、张旭、张若虚合称“吴中四士”。善诗,有《丹阳集》。 包拯(999-1062),北宋臣。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仁宗时进士。曾任州、县官,后升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开封知府、御史中丞、枢密副使。他为官刚直不阿。他主张对外严修武备,精选将才,招募义勇,广储粮食,以抵御外侮;对内抑制宦戚特权,选用贤俊,广开言路,整饬吏治,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强调立法必须既要对国家有利,又要对百姓无害;反对随意变更法令,主张务德慎利,明正赏罚。他严格执法,铁面无私,敢于摧折权贵,为民伸冤。包拯在后世被广为称颂,民间誉为包青天,并编有许多颂扬其事迹的文艺作品。 包世臣(1775-1855),清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字慎伯,号倦翁。安徽泾县人。曾任江西新喻知县。工诗文,随邓石如学习书法,初习唐宋诸家,后转师北朝碑刻,晚年又师法王羲之、王献之,笔法以侧锋取势,提倡碑学,影响极大。《艺舟双楫》为其著作《安吴四种》之一。 其他包姓名人有隋学者包恺;唐诗人包何、包佶;宋大臣包恢,经学家包定,画家包贵;明大臣包见捷、包节;清大臣包涛,学者包彬,书法家包衍,画家包栋等。近当代包姓名人有爱国民主人士包尔汉,中共一大代表包惠僧,香港实业家包玉刚,作家包川,画家包辰初,**摄影师包杰等。 包玉刚:祖籍浙江宁波。香港巨富。号称世界船王。只用短短20 年,就白手兴家建立庞大的航运王国,雄踞世界十大船王之首。 包 兰 女,1966年10月生,江苏苏州人。 1987年7月毕业于苏州大学中文系,馆员、苏州市园林博物馆秘书。 包 龙 男,1939年出生,内蒙古哲里木人,主任医师,锡盟蒙医研究所技术顾问(原所长),内蒙古蒙医学会常务理事,锡盟蒙医学会副理事长。 包 钢 男,1937年1月生,江苏江阴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原任队员于无锡日报社。系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华摄影学会会员。 包东智 男,1943年11月生。现任河北省邮电科技情报中心站站长、曾任河北省邮电科研所软科学研究室主任、高级工程师等职。 包望敏 男,1910年1月生,福建省屏南县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1932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农艺系。同年8月到厦门集美农林专科学校任教。1933年转任浙江杭州高级农校农科主任。1935年9月赴美国明尼索达大学研究生院留学,获硕士学位。 包文其 男,1951年9月出生,浙江人。中共党员。杭州市劳动模范。198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 包永祺 1934年4月生。浙江上虞人。中共党员。1955年毕业于浙江省宁波农业学校。浙江天台县农业局站长。高级农艺师。 包忠文 男,1932年生,浙江东阳人。教授。中共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5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曾任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校图书馆馆长,南京作家协会主席。 包继周 男, 1925年生, 江苏仪征市谢集乡人。长塘包授经堂质朴公21世。1941年参加革命新四军,抗日期间参加过淮南阻击战,1946年加入中国***;解放期间,参加淮海渡江战役;建国后又抗美援朝负伤四次荣获独立自由奖章解放奖章,抗美援朝奖章各一枚其它大小战役记念奖章数枚1963年转业至仪征1984年离休享受正处级待遇 2007年农历二月初八病故辞世,享年83岁。葬于仪征北郊墓园。李光洙城市猎人演什么1、李敏镐饰:李润成2、朴敏英饰:金娜娜3、李俊赫饰:金英柱4、具荷拉饰:崔多惠5、黄善熙饰:陈秀熙6、金相中饰:李真彪7、千浩振饰:崔恩灿8、金尚浩饰:裴食重9、李承型饰:宋英德10、白成铉饰:朴浩植11、李光洙饰:高奇俊12、申英真饰:金美玉13、杨真诚饰:申恩雅14、孟奉学饰:娜娜的爸爸扩展资料:剧情简介1983年,朴武烈及其好友李真彪(金相中饰)奉命带队潜入平壤执行一项暗杀任务。没想到的是,在撤退过程中,他们却惨遭背叛,包括朴武烈在内的二十名特工殒命,唯独李真彪逃过一劫。原来派遣此项任务的五位高层,其中四位为了掩饰该任务可能带来的后继影响,决定对执行此项任务的所有特工进行人间蒸发。2011年,一名年轻的留学归国博士进入青瓦台国家信息情报部门,他名叫李润成(李敏镐饰),他年轻多金、风流成性。然而,没有人知道,李润成的父亲正是当年惨遭灭口的武烈,抚养他长大的是当年逃过一劫的真彪。他此番前来,是为了报复当年5位高层欠下的20条人命,即使他们当中有人已经成为总统。2007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李光洙在《城市猎人》饰演高基俊,是国家通信网络小组组员。演员介绍:李光洙(이광수,Lee Kwang Soo),常错译为李光秀或李光修。韩国演员、模特。1985年7月14日,出生于韩国京畿道南扬州。2008年以《KTF Show-二十岁篇》广告出道。并靠该广告获得2008年 20s choice 广告明星奖和2009年亚洲模特颁奖典礼CF模特奖。2008年出演了MBC情景剧《他来了》,2009年拍摄MBC日日剧《穿透屋顶的High Kick》后开始为人熟悉,2010年出演电视剧《同伊》之后固定出演了SBS周日综艺《Running Man》。并于2010年和2011年分别获得SBS演艺大赏New Star赏和综艺新人赏。2011年出演《城市猎人》。2012年出演了KBS电视剧《善良的男人》,2013年出演《火之女神井儿》。2014年出演《没关系,是爱情啊》。2014年出演了**《德水里五兄弟》和《好朋友们2014》。名人名言-该名人事迹-点评该人(颁奖词) 2007感动中国颁奖词 获得2007年《感动中国》荣誉的人物是: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国家科学技术大奖获得者闵恩泽;党的理论传播者方永刚;细心侍奉亡妻家人33年的河南工人谢延信;香港教育界的传奇夫妻钟期荣、胡鸿烈;用爱心唤醒英雄的妻子罗映珍;为保护群众生命财产牺牲的空军飞行员李剑英 ;被称为湖南张海迪的残疾人李丽;坚守医德的医生陈晓兰;为救落水者牺牲的年轻军人孟祥斌。此外,感动中国还向“嫦娥一号”卫星研制开发团队表达了特别致敬。 1、钱学森 钱学森生于1911年12月11日。1939年他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后留美从事火箭研究,1955年冲破阻力回到祖国。此后,他受命组建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新中国的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由此起步。迄今,钱学森已为祖国工作了逾半个世纪,1991年和1999年,他先后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颁奖词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2、闵恩泽 将石油变成汽油、柴油需要催化剂,用石油制备各种塑料也需要催化剂,我们身上穿的衣服都可以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提取各种纤维来制成。然而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在催化剂研制领域还是一片空白。当时刚回国的闵恩泽带领同事们用不到十年的时间,研制成功一系列催化剂。此后几十年,闵恩泽和他的同事们又使我国成为世界上能生产各种炼油催化剂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针对目前原油价格上涨,他又把研究重点放在如何充分利用原油加工高价值化工产品上。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两院院士闵恩泽说:“现在原油很贵,所以一定要把原油充分利用好,除了生产汽油煤油、柴油之外,让它生产一些高价值的三大合成材料,这样才能赢利。” 如今84岁高龄的闵恩泽带领大家建起了一套可年产5万吨生物柴油装置,它能把植物油和废弃的地沟油转化成柴油。 颁奖词 在国家需要的时候,他站出来!燃烧自己,照亮能源产业。把创新当成快乐,让混沌变得清澈,他为中国制造了催化剂。点石成金,引领变化,永不失活,他就是中国科学的催化剂! 3、方永刚 理论教学与研究的前沿地带,方永刚是一颗星,一团火,20多年的教师生涯,他以生命燃烧的代价奋力耕耘三尺讲台,真学、真信、真情传播并真诚实践党的创新理论,成就之风令人惊讶,而不知疲倦、不顾生死的投入状态,更让人叹为观止。 作为一名普通的理论教员,方永刚的灼人热情从哪里来,党的创新理论的巨大魅力是不竭之缘,遍阅中外历史,政治兴衰、国家兴亡和民族续绝,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理论思维,理论新则方向明,人心顺事业成,正反两方面的例证,比比皆是。而在形势多变,社会转型的变革时期,指导理论的适时更新更具有决定性意义。 颁奖词 一个真正的战士,在和平年代也能找到自己的方向, 一个忠诚的战士,在垂危的时候,不会忘记自己的使命,他是一位满怀激情的理论家 ,更是敢于奉献生命的实践者。在信仰的战场上,他把生命保持在冲锋的姿态。 4、谢延信 30多年精心照顾亡妻的父母和傻弟弟,老谢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做人要讲良心”是他的信念。用简单的道理过简单的生活,今年54岁的老谢简单的生活并不贫瘠。 颁奖词 当命运的暴风雨袭来时,他横竖不说一句话,生活的重担压在肩膀上,他的头却从没有低下!用33年辛劳,延展爱心,信守承诺。他就像是一匹老马,没有驰骋千里,却一步一步地到达了善良的峰顶。 5、钟期荣 胡鸿烈 香港树仁学院坚持四年制,经历35载风雨,成为香港首间私立大学 12月19日,香港树仁学院接获香港教育统筹局通知,获批准升格为大学,成为香港首间私立大学。教统局局长李国章表示,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通过,树仁学院升格为大学,并考虑提供一笔过拨款资助树仁。 对于树仁学院历经35年的漫漫长路,终升格为大学,学校上下都充满喜悦。副校长胡怀中表示,树仁学院获升格,是对两位创办人———校监胡鸿烈及校长钟期荣的肯定,也证明树仁一直坚持四年制是正确的。 树仁的创办人胡鸿烈及钟期荣夫妇,是民国时期的顶尖人物。他们在1971年自资创办树仁学院,牺牲了自己的青春和健康,为莘莘学子打拼35年,为香港社会培养数以万计的人才。上世纪70年代港英政府曾以给予津贴为条件,要求其放弃四年制,改用“二二一制”(即二年预科、二年专科、最后一年学术性教育),但胡氏夫妇坚持办学理想,结果不获资助。经多年争取,终于让树仁修成正果。 外交官状元邂逅第一女法官,夫妻二人决定通过办学来报国 “在过去的35年,我已把青春、生命、一切一切,都奉献给了这个书院。”86岁的钟期荣曾经中风,行动和说话都有困难。但说起自己的梦想成真,她异常激动。胡鸿烈为妻子温柔地拭去不能控制的垂涎,他把一切荣誉归于妻子:“树仁今天的地位,正是她的远见和毅力的结果。” 钟期荣1920年7月出生于湖南长沙。抗日战争爆发不久,她考入国立武汉大学法律系。1944年,她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同一年,钟期荣参加重庆全国高等文官考试,获得司法组第一名,之后成为中国首位女法官。胡鸿烈则是当时外交官考试的第一名。 当时两人要接受为期半年的训练,外交官考第一的胡鸿烈四处打听谁是司法界状元,碰巧当时钟期荣要为这批新外交官进行司法训练,两位状元谈起恋爱来。翌年11月12日,两人在重庆结婚。外交官考试状元配中国第一女法官,一时传为佳话。两人之后育有二子。 1945年,钟期荣与胡鸿烈一起漂洋过海,留学于法国巴黎大学,专攻青少年犯罪学,1953年获博士学位。1955年回香港定居。 在此后的16年中,钟期荣先后在联合、浸会、珠海、崇基、崇华等院校任教,她高超的授课艺术和丰富的学识,使她在香港教育界声誉鹊起。 1971年,钟期荣辞去教职。当时,她的丈夫胡鸿烈在跑马地成和道买下了一幢花园洋楼。喜欢孩子的钟期荣最初想利用这个场地办一所幼稚园以怡情寄兴,后在丈夫的支持下,经过反复的考虑和讨论,决定“不为己,但为群;牺牲小我,达成博爱”,办一所大专学校。多年以后,钟期荣在回忆自己办学的初衷时说道,她与丈夫“均深受中国文化熏陶,为典型的中国书生,一腔热血,报国无门,慕古思贤,忧时忧国,咸信兴绝学于当今,重振人文,乃大丈夫应有之壮志,故此不避万难,要以愚公移山的精神,负起复兴中国文化之重任,来推行仁者教授,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培养出仁人君子,故创立树仁学院”。 与港英政府斗法坚持四年制,港英政府最后只好承认学校有选择学制的自由 1978年,港英政府发布《高中及专上教育发展白皮书》,建议树仁、浸会、岭南三家政府认可的专上学院改行“二二一”制(即二年预科、二年专科、最后一年学术性教育),改行这种制度后,政府将提供经济资助。 港英政府提出这一制度的目的是试图让这几所学院的学制与英国学制相衔接。钟期荣坚持自己的办学理念,拒不改制,结果树仁学院被港英政府排除出政府资助名单。由于钟期荣的坚持,港英政府最后不得不承认学校有选择学制的自由,并继续承诺给予树仁学院免息贷款。 1989年,港英政府宣布将所有大学学士学位课程统一为三年,将入学资格之预科统一为两年,以与英国本土合轨。此令一下,全港哗然,有5000多名学生愤而走上街头,游行请愿。港英政府不顾舆论反对,一意孤行,强行改制。钟期荣顶住压力,孤军奋战,独立坚持四年学制,再一次渡过了难关。 35年风风雨雨,树仁学院从创办初期的三层花园小楼校舍、200多名学生,不断发展壮大,为香港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各类专业人才。现在,该校已发展成拥有一栋12层的校舍楼和一栋19层的综合大楼,文、商、社会科学等3个学院和中文、法商、社会等13个系,200多教职员工及3000多名在校学生的初具规模的大专学院。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评价钟期荣“是一位凭着一颗炽热的中国心,赤手空拳兴办教育的创业者”。 为保中国国籍选择当大律师,与何厚铧同年当政协委员,放弃立法局议员身份 从1944年在重庆全国高等文官考试中邂逅,到60多年后的今天,夫妻二人始终相携相随,给对方最大的支持和理解。 胡鸿烈1920年出生在浙江绍兴。他自幼家贫,至九岁才能读小学。他只用了短短的两年半时间,就完成了一般人要六年才能完成的小学课程。之后,胡鸿烈自行参加省升中试,在浙江省三万多名考生中高中状元。高中毕业后,胡鸿烈顺利进入顶级学府之一“中央政治大学”,主修法律,并于1942年毕业。1949年他和妻子一起赴法国巴黎大学修读法学博士,并于1952年毕业。之后只用了两年多时间在英国考得大律师资格,于1955年回港当执业大律师。 胡鸿烈说,当时大部分修法律的学生都会选择当事务律师,因市场需求大,钱亦比大律师赚得多。不过,当时要做事务律师就必须放弃中国国籍,胡博士为保留中国国籍而选择了当大律师。 回港当执业大律师后,胡鸿烈一直平步青云,及后更成为最早期的民选立法局议员。1979年,胡博士获邀回大陆,出席中国国庆三十周年纪念,并获邓小平接见,成为第一位踏足内地的立法局议员。对于港英管治的那套什么“事先必须申请批准,回来后还要写报告”的规矩他统统不理,“爱国有理,大不了不做议员”。 结果,他真的在1983年从立法局退下来,不再担任民选议员,并在1987年获委任为第六届的全国政协委员。澳门特首何厚铧也在同一年获得委任。胡鸿烈说,当年他欣然接受了这项任命,“皆因早就盼望可以为国家做点事”。1993年第八届开始,他连续两届获委任为政协常委。 五亿身家用完妻子积劳成疾,为给学校建大楼,大律师80多岁还在打官司赚钱 年届86岁的树仁大学校监胡鸿烈及校长钟期荣携手创立树仁学院,奉上毕生积蓄估计至少4至5亿元。胡鸿烈说起自己51岁时创立树仁学院,只基于一个看似简单的理由:“好多年轻人无办法进大学嘛!” 胡氏夫妇事业有成,生活无忧,胡鸿烈深知太太有办学之心,希望开办幼儿园,他却认为其时本港只有两所大学(香港大学及中文大学),大专学额短缺,中学生缺乏出路,于是决心办大专。他们在1971年以51岁之龄创立树仁学院,后来更注册成为本港第二所专上学院,一直坚持四年学制。人家50岁已经开始盘算退休,但他们两人才刚刚在跑马地起步,一个当起校监,一个当起校长来。 树仁大学位于宝马山的3幢校舍,是胡氏夫妇的毕生心血。由于一直以来坚持开办四年制课程,所以当时港英政府没有资助过树仁一毛钱,多年来的开支除了依靠学生的学费,其余都靠胡鸿烈打官司的收入来支出。为了建立学院大楼,他们卖掉在跑马地的小洋房,花了7年才建成。 1978年获政府拨出宝马山斜坡,原本只能兴建几层校舍,胡鸿烈却坚持打176条桩,最终建成12层大楼;为建成图书馆大楼,胡鸿烈又变卖湾仔峡道的校舍,筹募过亿元;为令学生享有舍堂生活,2002年兴建29层高的学生宿舍和文康大楼,胡鸿烈更不惜以迟暮之年,回律师楼工作,出入法庭打官司,为大楼挣工程费。大律师多生活富裕,胡氏夫妇却为学校拼尽心力,生活非常节俭。 几亿元不是小数目,夫妇二人义无反顾把真金白银投进在学校中,有为钱而争吵过吗?胡鸿烈还是答得一脸从容:“从来没有试过。因为校长从来不管钱,她对钱没有多大的概念,她只负责学校的事务,我负责去挣钱支持学校。” 2001年某日,两夫妇在学校饭堂吃饭,大家正在说笑时,钟期荣突然倒下。胡鸿烈说:“当时还以为校长跟我开玩笑。”这刻虽说来得有点突然,但丈夫说太太中风,可能早有因由。“中风前,我已经很忧虑她的身体,因为她经常忙工作,胃口也不好,只是我未有提醒她多注意身体时,她已经出事了。” 颁奖词 狮子山下的愚公,香江边上的夫子。贤者伉俪,本可锦衣玉食,却偏偏散尽家产,一生奔波。为了学生,甘为骆驼。与人有益,牛马也做。我们相信教育能改变社会,而他们为教育做出楷模。 6、罗映珍 罗映珍,女,27岁,中共党员,从1998年9月起在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小勐统镇计生服务所工作。 罗映珍的丈夫罗金勇是云南省永德县公安局民警。作为一名警察的妻子,罗映珍模范遵守社会公德,积极弘扬家庭美德,不但热心本职工作,而且热爱公安事业、关心支持缉毒工作。多年来,她以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当代女性的奉献之歌、正气之歌、爱心之歌。 2005年10月1日,罗金勇与妻子罗映珍回家探望父母,途中罗金勇临危不惧与3名毒贩进行了殊死搏斗,因寡不敌众身受重伤,成了"植物人"。从那以后,罗映珍肩负起了照顾丈夫的责任,不离不弃,精心呵护,无怨无悔。罗金勇在医院接受治疗期间,罗映珍在医院附近租了一套房子,省吃俭用,每天全身心地守候在丈夫身旁,和丈夫说话,并含泪写下了600多篇爱的日记,用日记呼唤着丈夫意识深处的觉醒。 每天早上5点,罗映珍便准时起床,以打果汁、煮粥作为一天的开始,在晨曦中带着做好的果汁和粥赶到医院,为丈夫洗脸、刷牙、按摩、擦拭身体、喂食……每天晚上罗映珍回到住处,都已经是深夜一点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如今已有3个年头,罗映珍依然在默默地坚守,默默地付出,用饱含着真情和热泪的日记呼唤着丈夫的苏醒。她写道:"我相信只要你有坚强的信念,你就能挺过来,意念可以创造奇迹,我们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要么坚持,要么放弃,我选择继续坚持。"正是这种坚定的信念,使罗映珍一次又一次地战胜了心中的悲伤,点燃了内心的希望。现在,罗金勇已从深度昏迷的植物人状态中苏醒过来,能眨眼,能开口讲"你好"、"是"、"累了"等几个简单的字,并在特殊的体位下能喝水。见证了这个奇迹的人们都说,是罗映珍的坚持和爱,唤醒了沉睡的丈夫。 2005年,罗映珍被推荐为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被中共临沧市委、永德县委授予优秀***员荣誉称号,被永德县委、县人民政府表彰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2006年,她被评选为感动云南十大人物。2007年,全国妇联、云南省妇联分别授予罗映珍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临沧市公安局还授予罗映珍二级警司警衔。罗金勇及其妻子罗映珍的先进事迹经全国各大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后,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社会各界纷纷伸出关爱和援助之手,积极支持好警嫂罗映珍。 颁奖词 把爱人从沉睡中唤醒,是生命的奇迹,还是心灵的力量?她用一个传统中国女人最朴素的方法诠释了对爱人不离不弃的忠贞。甜蜜不是爱情的标尺,艰难才能映照爱情的珍贵。 7、李剑英 2006年11月14日,兰州空军某部河南籍飞行员李剑英驾驶某型歼击机,在训练结束下降途中,飞机撞鸟,当时飞机上还有800多公升航空油,120余发航空炮弹,1发火箭弹,还有易燃的氧气瓶等物品,如果跳伞后的飞机失去控制,坠入村庄,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后果,不堪设想。在生死攸关的16秒里,李剑英看到飞机下方的密集的村庄和人群,依然决定改跳伞为迫降,先后三次放弃跳伞求生机会,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不幸殉难。 颁奖词 烟笼大地,声震蓝天。星陨大地,魂归长天,他有22年飞行生涯,可命运只给他16秒!他是一名军人,自然把生命的天平向人民倾斜。飞机无法转弯,他只能让自己的生命改变航向。 8、李丽 她是残缺的,残疾几乎与生俱来,轮椅陪伴一生;她又是和谐的,这和谐写在眼睛里、面容上、手势中,写在她多年如一感动旁人的行动深处。这和谐保持着弥漫与穿透的力量,从冰冷的轮椅上升华出来,惠及周围,感动着每一个与她接触的人。 她叫李丽,45岁。 2003年度衡阳市十大新闻人物; 2004年度衡阳市十大杰出女性、全国侨联先进个人; 2005年度感动湖南十大新闻人物; 2006年被评为“湖南省践行八荣八耻先进个人”、“湖南省未成年人道德素质教育标兵”;“湖南省十大公益禁毒先进个人”。 2007年被评为“湖南省学雷锋标兵”、“衡阳市文明标兵”,近日又被评为“湖南省‘三八’红旗手”,入围感动中国人物2007年度候选人…… 个人传奇的背后,折射出她那痛楚悲壮的传奇人生和对社会的倾情奉献。 李丽说,她是一个用精神行走的人,想用自己所倡导的和谐家庭、和谐心灵理念,给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孩子送去健康、平安、幸福和快乐。 颁奖词 残疾打不垮、贫困磨不坏、灾难撞不倒,坚强和她的生命一起成长。身体被命运抛弃,心灵却唱出强者的歌。五年时间,温暖八万个冰冷的心灵,接受、回报、延伸,她用轮椅为爱心画出最美的轨迹。 9、陈晓兰 十年一人孤身举报假劣医疗器械,屡遭报复,陷入困窘,依然坚持打假,促成9种假劣医疗器械被取缔,推动主管部门出台多个法规性文件。 十年前,陈晓兰是上海市虹口区广中地段医院理疗科的医生,同事尊敬她,病人爱戴她,一些病人坐车赶很远的路来找她看病,因为“陈医生医术高不骗人”; 十年后,陈晓兰虽然早已脱下了心爱的白大褂,但仍然艰难地前行在打假道路上——“因为我曾经是一名医生,我要对得起医生的良心。” 颁奖词 虽千万人,吾往矣!曾经艰难险阻,她十年不辍,既然身穿白衣,就要对生命负责,在这个神圣的岗位上,良心远比技巧重要的多。她是一位医生,治疗疾病,也让这个行业更纯洁。 10、孟祥斌 2007年11月30日,星期5,是叶庆华到浙江金华驻军某部探亲的第二天,她的丈夫孟祥斌为了多抽出点时间和家人团聚,特意和同事调了班,带着她和三岁的女儿到街上买东西。 叶庆华:那天比较冷,是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并且他也感冒。没衣服,因为他棉袄放在家里嘛,我就说要不这样吧,你也买件棉袄吧,所以我们在兰溪门下车的时候,对面就有一个太平鸟,刚好断码的,挺便宜的,他就买了件两百块钱的。反正大家都是好像就是很久没见,都是在一起特别地高兴。 买完了衣服,夫妻俩陪女儿吃了一顿肯德基,之后,他们准备到江对面去逛逛,顺便给女儿买双红皮鞋。11点十五分,就在他们刚要走过城南桥的时候,忽然身后传来呼救声。 目击者:两只脚鞋一脱,她就爬上去就跳下去了。 这位女青年是因为失恋而跳入婺江中的,正在水中挣扎,生命垂危。孟祥斌闻讯后立即调头向女青年跳江的栏杆边跑去。 颁奖词 风萧萧,江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同样是生命,同样有亲人,他用一次辉煌的陨落,挽回另外一个生命。别去问值还是不值,生命的价值从来不是用交换体现。他在冰冷的河水中睡去,给我们一个温暖的启示。姓氏的由来 张海迪,女, 1955 年生于济南,汉族,哲学硕士,中共党员,山东省创作协会一级作家,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张海迪 5 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她因此没有进过学校,童年时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她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大学的专业课程。张海迪 15 岁时随父母下放聊城莘县一个贫穷的小山村,但她没有惧怕艰苦的生活,而是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奉献自己的青春。在那里给村里小学的孩子们教书,并且克服种种困难学习医学知识,热心地为乡亲们针灸治病,在莘县期间,她无偿地为人们治病一万多人次,受到人们的热情赞誉。 1983 年,海迪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她以顽强的毅力克服疾病和困难,精益求精地进行创作,执着地为文学而战,至今已出版的作品有: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绝顶》。散文集《鸿雁快快飞》、《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翻译作品《海边诊所》、《丽贝卡在新学校》、《小米勒旅行记》、《莫多克——一头大象的真实故事》等。她的作品在社会上在青少年中引起了很强的反响,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已经在日本、韩国出版。 得奖状况 1992 年中国作协庄重文学奖; 1994 年全国首届奋发文明进步奖长篇小说一等奖; 1997 年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 1998 年获山东省“精品工程奖”和“山东省十佳文艺工作者”称号; 1998 年全国第二届奋发文明进步奖图书奖和个人特别奖; 1999 年全国第三届优秀妇女读物奖; 1999 年全国第四届外国文学作品优秀图书奖; 2002 年10月长篇小说《绝顶》被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了列为向“十六大”献礼重点图书; 2002 年 12 月《绝顶》获全国第三届奋发文明进步图书奖; 2003 年 10 月《绝顶》获首届中国出版集团图书奖; 2003 年 12 月《绝顶》获第八届中国青年优秀读物奖; 2003 年 12 月《绝顶》获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奖; 2003 年 12 月《绝顶》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图书奖。 坚持不屈 1991 年张海迪在做过癌症手术后,继续以不屈的精神与命运抗争,她开始学习哲学专业研究生课程。经过不懈的努力她写出了论文《文化哲学视野里的残疾人问题》。 1993 年,她在吉林大学哲学系通过了研究生课程考试,并通过了论文答辩,被授予硕士学位。张海迪以自身的勇气证实着生命的力量,正像她所说的“像所有矢志不渝的人一样,我把艰苦的探询本身当作真正的幸福。”她以克服自身障碍的精神为残疾人进入知识的海洋开拓了一条道路。 张海迪多年来还做了大量的社会工作,她以自己的演讲和歌声鼓舞着无数青少年奋发向上。她也经常去福利院,特教学校,残疾人家庭,看望孤寡老人和残疾儿童,给他们送去礼物和温暖。近年来,她为下乡的村里建了一所小学,帮助贫困和残疾儿童治病读书,还为灾区和孩子们捐款,捐献自己的稿酬六万余元。她还积极参加残疾人事业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呼吁全社会都来支持残疾人事业,关心帮助残疾人,激励他们自强自立,为残疾人事业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呼吁全社会都来支持残疾人事业,关心帮助残疾人,激励他们自强自立,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张海迪曾三次应邀出访过日本、韩国,举办演讲音乐会,她的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也鼓舞着不同民族的人民。 1995 年,她曾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参加了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 1997 年被日本 NHK 电视台评为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 荣誉称号 张海迪先后被授于各种荣誉称号: 1981 年获莘县广播局先进工作者; 1982 年获聊城地区“模范共青团员”称号; 1982 年获聊城地区“三八红旗手”称号; 1983 年共青团山东省委授予“模范共青团员”称号; 1983 年山东省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 1983 年3月7日共青团中央授予“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1983 年山东省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 1983 年全国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 1989 年中宣部授予“优秀青年思想工作者”称号; 1990 年山东团省委授予“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1991 年中国残联授予“自强模范”称号; 1992 年济南市政府记大功一次; 1993 年全国妇联授予“巾帼建功标兵”称号,并再次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 1995 年山东省委宣传部授予“模范党员文艺工作者”称号; 1997 年山东省委宣传部授予“十佳文艺工作者”称号; 1997 年被日本 NHK 评为“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 2000 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2001 年被新华社《环球》杂志评为“环球二十位最具影响力的世纪女性”。 1983 年 5 月,中共中央发出《向张海迪同志学习的决定》,党和国家***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等八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为张海迪题词,表彰她积极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 请向她学习 张海迪曾当选共青团第十一届中央委员,并长期担任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团委员,山东省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山东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等职务。海迪在本职岗位和社会工作中自强不息,以满腔的热忱和高尚的品格服务社会,奉献人民,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很高的声誉和威望,是一个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好典型。她是中国一代青年的骄傲,也是中国残疾人的杰出代表。 张海迪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到的人生。她无法上学,便在在家自学完中学课程。15岁时,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教书先生。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自学多门外语,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其中《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而《生命的追问》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在《生命的追问》之前,这个奖项还从没颁发给散文作品。最近,一部长达30万字的长篇小说《绝顶》,即将问世。从1983年开始,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 为了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她先后自学了十几种医学专著,同时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学会了针灸等医术,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 1983年,《中国青年报》发表《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张海迪名噪中华,获得两个美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 张海迪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尔为榜样,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亿万青年非常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邓小平亲笔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 随后,使张海迪成为道德力量。 张海迪,女, 1955 年生于济南,汉族,哲学硕士,中共党员,山东省创作协会一级作家,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张海迪 5 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她因此没有进过学校,童年时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她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大学的专业课程。张海迪 15 岁时随父母下放聊城莘县一个贫穷的小山村,但她没有惧怕艰苦的生活,而是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奉献自己的青春。在那里给村里小学的孩子们教书,并且克服种种困难学习医学知识,热心地为乡亲们针灸治病,在莘县期间,她无偿地为人们治病一万多人次,受到人们的热情赞誉。 1983 年,海迪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她以顽强的毅力克服疾病和困难,精益求精地进行创作,执着地为文学而战,至今已出版的作品有: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绝顶》。散文集《鸿雁快快飞》、《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翻译作品《海边诊所》、《丽贝卡在新学校》、《小米勒旅行记》、《莫多克——一头大象的真实故事》等。她的作品在社会上在青少年中引起了很强的反响,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已经在日本、韩国出版。 1992 年中国作协庄重文学奖; 1994 年全国首届奋发文明进步奖长篇小说一等奖; 1997 年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 1998 年获山东省“精品工程奖”和“山东省十佳文艺工作者”称号; 1998 年全国第二届奋发文明进步奖图书奖和个人特别奖; 1999 年全国第三届优秀妇女读物奖; 1999 年全国第四届外国文学作品优秀图书奖; 2002 年10月长篇小说《绝顶》被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了列为向“十六大”献礼重点图书; 2002 年 12 月《绝顶》获全国第三届奋发文明进步图书奖; 2003 年 10 月《绝顶》获首届中国出版集团图书奖; 2003 年 12 月《绝顶》获第八届中国青年优秀读物奖; 2003 年 12 月《绝顶》获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奖; 2003 年 12 月《绝顶》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图书奖。 1991 年张海迪在做过癌症手术后,继续以不屈的精神与命运抗争,她开始学习哲学专业研究生课程。经过不懈的努力她写出了论文《文化哲学视野里的残疾人问题》。 1993 年,她在吉林大学哲学系通过了研究生课程考试,并通过了论文答辩,被授予硕士学位。张海迪以自身的勇气证实着生命的力量,正像她所说的“像所有矢志不渝的人一样,我把艰苦的探询本身当作真正的幸福。”她以克服自身障碍的精神为残疾人进入知识的海洋开拓了一条道路。 张海迪多年来还做了大量的社会工作,她以自己的演讲和歌声鼓舞着无数青少年奋发向上。她也经常去福利院,特教学校,残疾人家庭,看望孤寡老人和残疾儿童,给他们送去礼物和温暖。近年来,她为下乡的村里建了一所小学,帮助贫困和残疾儿童治病读书,还为灾区和孩子们捐款,捐献自己的稿酬六万余元。她还积极参加残疾人事业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呼吁全社会都来支持残疾人事业,关心帮助残疾人,激励他们自强自立,为残疾人事业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呼吁全社会都来支持残疾人事业,关心帮助残疾人,激励他们自强自立,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张海迪曾三次应邀出访过日本、韩国,举办演讲音乐会,她的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也鼓舞着不同民族的人民。 1995 年,她曾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参加了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 1997 年被日本 NHK 电视台评为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 张海迪先后被授于各种荣誉称号: 1981 年获莘县广播局先进工作者; 1982 年获聊城地区“模范共青团员”称号; 1982 年获聊城地区“三八红旗手”称号; 1983 年共青团山东省委授予“模范共青团员”称号; 1983 年山东省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 1983 年共青团中央授予“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1983 年山东省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 1983 年全国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 1989 年中宣部授予“优秀青年思想工作者”称号; 1990 年山东团省委授予“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1991 年中国残联授予“自强模范”称号; 1992 年济南市政府记大功一次; 1993 年全国妇联授予“巾帼建功标兵”称号,并再次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 1995 年山东省委宣传部授予“模范党员文艺工作者”称号; 1997 年山东省委宣传部授予“十佳文艺工作者”称号; 1997 年被日本 NHK 评为“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 2000 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2001 年被新华社《环球》杂志评为“环球二十位最具影响力的世纪女性”。 1983 年 5 月,中共中央发出《向张海迪同志学习的决定》,党和国家***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等八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为张海迪题词,表彰她积极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 张海迪曾当选共青团第十一届中央委员,并长期担任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团委员,山东省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山东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等职务。海迪在本职岗位和社会工作中自强不息,以满腔的热忱和高尚的品格服务社会,奉献人民,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很高的声誉和威望,是一个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好典型。她是中国一代青年的骄傲,也是中国残疾人的杰出代表。 关于快乐 快乐是很难的,我们常常为了短暂的快乐,愁苦经年,张海迪更难。张海迪看上去很快乐,哪怕是在最痛的时候,她也能做出一副灿烂的笑脸。但张海迪说,她从来没有一件让她真正快乐的事。 张海迪现在的身份是作家,但写作是痛苦的,她得了大面积的褥疮,骨头都露出来了,但她还在写。她又做过几次手术,手术是痛苦的,她的鼻癌是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实施手术的,她清晰地感觉到刀把自己的鼻腔打开,针从自己皮肤穿过。第一次听说自己得了癌症,她甚至感到欣喜--终于可以解脱了。张海迪说:我最大的快乐是死亡。但是,她却活了下来。 她写小说,画油画,跳芭蕾,拍电视,唱歌,读硕士……甚至,她很喜欢香水,她活得有滋有味。主持人朱军问她,你这样坐着是不是很难受,她说,是的,非常难受,可我已经这样坐了40年了。作为政协委员,她的提案是在高校推行无障碍设施。"我很痛苦,但我一样可以让别人快乐",张海迪说这话的时候,诗意从她身边弥漫开来。[编辑本段]姓氏起源 出自风姓,为上古传说中的部落酋长太昊(伏羲)的后代。太昊创制八卦,教民捕鱼、畜牧,以充庖厨,故又名庖牺或庖羲。据《路史》载:"包羲氏后有包氏"。 出自申姓,为春秋时楚国大夫申包胥之后。申包胥,楚国君蚡冒的后裔,故又称王孙包胥。他曾赴秦国求兵援楚。申包胥的后代以其名字中的包字为姓,为包氏。 据《后汉书》载,丹阳包氏,本为鲍氏,为避王莽之乱,改鲍为包,成为包姓的一支。[编辑本段]堂号 "刚毅堂"、"清河堂"、"孝肃堂":都是根据包拯命名的。宋时包拯,除龙图阁大学士,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是著名的清官。他立朝刚毅,贵戚宦官无不敛手,男女老少皆知其名。死后谥忠肃。[编辑本段]郡望 丹阳:即秦朝的鄣郡。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更名为丹阳郡,相当于今安徽省宣城地区。晋代改置宣城郡,治所在宛陵,即今安徽省宣城县。 上党:战国时,韩国初置上党郡,秦灭韩后因之。治所在壶关(今山西省长治市北)。西汉时移治长子(今山西省长子县)辖镜相当于今山西省境内沁水以东地区。[编辑本段]历史名人 包咸:字子良,后汉会稽曲阿人。少为诸生,师事博士右师细君,学习《鲁诗》、《论语》。光武即位,举为孝廉,封郎中,迁大鸿胪。明帝即位,以咸有师傅恩,特加赐俸禄,咸皆散于诸生之贫者。永平八年(65年)病逝,终年71岁。 包拯:字希仁,北宋庐州合肥人,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仁宗时任监察御史,主张"练兵选将,务实边备",以御契。后任天章阁侍制、龙图阁直学士。官至枢密副使。知开封府时,执法严峻,不畏权势。他在朝之时,贵戚官宦都不敢为非作歹,连童稚妇女也知道他是"包青天"。他刚正不阿,为民申冤,惩治权贵,树立了清正廉洁官员的榜样。他的官升至礼部侍郎,嘉佑七年(1062年)逝世,终年63岁,谥孝肃,著有《包孝肃奏议》十卷。明人以他断案的民间传说写成《包公案》一书,流传甚广。 包世臣:字慎伯,号倦翁,清朝泾县人嘉庆十三年(1808年)举人。曾任江西新喻县知县,对农政、漕运、盐政、货币、兵法、鸦片等问题都有论述,主张积极抗英。他还善于书法,肆力北魏,兼习二王,对咸丰、同治年间的书法很有影响。咸丰五年(1855年)逝世,终年80岁。著有《艺舟双楫》、《管情三义》、《浊泉编》、《齐民四术》等。 包天笑(1876—1973),初名清柱,又名公毅,字朗孙,笔名天笑、拈花、春云、钏影、冷笑、微妙、迦叶、钏影楼主等。著名报人,小说家。1876年2月26日生。江苏吴县(今苏州)人。清秀才。幼进私塾,为富家开馆。懂日语。曾任山东青州府学堂监督。 包惠僧(1894年-1979年7月2日),又名晦生,别名鲍一德、包生,号栖梧老人。湖北黄冈人。中共早期***,工人运动活动家。1920年参加武汉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受陈独秀委派出席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7年脱党。1949年从澳门来到北京。历任内务部研究员、参事、国务院参事。 生前著有《包惠僧回忆录》。 包玉刚(1918—1991),浙江宁波镇海庄市钟包村(今属镇海区)人。父包兆龙(1895—1982),早年在武汉开鞋店、在上海设钱庄,后任衡阳工矿银行、重庆工矿银行经理。抗战胜利后任上海市银行业务部经理。1946年与人合资在沪开办国丰造纸厂。1949年春携眷迁香港,从事进出口贸易,后营航运业,1967年扩为环球航运集团,任主席、名誉主席。包玉刚为次子,早年入上海中兴学堂,后入吴淞商船学校。1937年辍学,供职中央信托局衡阳办事处,任中国工矿银行衡阳分行副经理,未几任中国工矿银行重庆分行经理。抗日战争胜利后返回上海,改任上海市银行业务部经理,1946年任副总经理兼业务部经理。1949年初至香港,与人合资开设华人行,经营进口贸易,为大陆装运进口钢材、棉花、药品等紧缺物资。1955年创设环球有限公司,经营印度至日本间煤炭运输。次年,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为国有,运费大涨,获资甚丰,遂购置新船,扩展业务。继与日本造船业、金融业和香港汇丰银行等合作,渐著声航运界。1967年在中东战争石油危机中扩大船队,1970年改为环球航运集团有限股份公司,1972年创设环球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任董事会主席。至1981年底,拥有船只210艘,总载重吨位2100万吨,占香港商船总吨位一半,人称“东方船王”。又于纽约、伦敦、东京等地设立十几家子公司、代理公司,还兼营地产、码头仓储、公共交通等业,历任国际独立油轮船东协会、亚洲航业有限公司、世界航运及投资公司、世界海事及陆丰国际(投资)公司、世界金融国际有限公司和LBJ金融(香港)有限公司主席等职。1963年加入英国籍,1976年英国女王授予爵士,比利时国王、巴拿马总统及日本天皇授予勋章、奖章。1991年9月23日病逝香港。热爱祖国,拥护“一国两制”政策,任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自奉节俭,乐善好施,先后捐资兴建北京兆龙饭店、上海交通大学兆龙图书馆、杭州包玉刚游泳池等,又倡设包兆龙、包玉刚中国留学生奖学基金,捐款赈济灾民。促进故乡建设,应聘任国务院宁波经济开发协调小组顾问和甬港联谊会、宁波经济建设促进协会名誉会长等职,捐资5000万元创建宁波大学,继捐资建包玉刚图书馆,并偕同亲属、同乡捐资兴建中兴中学、兆龙大桥、钟包新村、兆龙公路等,德泽桑梓。故居今存。 包起帆,当代著名全国劳模、“五一”劳动奖状获得者、享受国家特殊津贴、有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专家、高级工程师、上海港务局副局长,致力于港口装卸工具的发明创造20多年,开发了新型抓斗系列共140多种,广泛应用于港口、铁路、化工、军工、河道等行业,多次在日内瓦、布鲁塞尔等国际发明展览会上获得金奖和银奖,“防漏散货抓斗”等9项成果获国家专利,被誉为“抓斗大王”,并被英、美两国国际传记中心分别列入《国际知识分子名人录》及21世纪金质成就奖。[编辑本段]包姓目前主要分支(部分) 以下摘自包姓网 wwwbaoorgcn (非盈利性网站) 1 安徽合肥,桐城字辈:包拯 包繶 包永年 包完 林正延梦 (排行)裕福德胜仲道相文大宗原一本国泰允长清;礼义遵先训 诗书启后昆 诒谋忠厚积 继述事功存 康隆敦昌定 普兴常焕仁 景瑞益绍久 茂修贞尚宏 《万卷堂》迁桐始祖(元)裕祯,字世龙,号效伯;(迁肥始祖)(明)吏员,行名福三,字生亭。 2 某支 包氏字辈:诒德燕翼,永应习俗,作辅永远,洪泽延长,兴家有道,安国崇良,逢世楚生,敬少芳宗 3 江苏仪征谢集月塘:先继志尊祖,芝兰祥茂盛,松柏兆长春 (长塘包《授经堂》明朝洪武年间包质朴,字朴轩 配陈氏 宣德年由江西省南昌府进贤县始迁江都 后又迁至江苏省仪征市) 4 江苏仪征移居字辈:天生德金永,芝兰祥茂盛,松柏兆长春 (长塘包与民包1993年联谱《芝兰堂》 5 江苏江阴文林字辈: 待叙排行(包拯之孙包景年后裔 孝肃奏折和家谱)《秀干堂》 6 江苏扬中三茅镇 :仁义礼智信,庸熙福泽常,平安节庆春(包旭初,扬州江扬中路568号) 7 江苏泰州兴化字辈:良国培庆,允文宗善(包拯35世) (包拯后裔,元代包实迁入) 8 山东济宁嘉祥字辈:玉金顺广殿兴, (明朝由山西洪洞迁入) 9 山东烟台包氏字辈:玉绍世敦德 (300年前由云南省迁入) 10 山东海阳 :作善维贤光宗守法,明胜子先家传元楷(明朝洪武包武,由安徽合肥迁入) 11 四川遂宁包氏字辈: 天国明正九,十大永长安。 四川大英县包九云) 12 四川邻水包氏字辈:包拯12世包元恒(1421年) 有子应大丹 志胜永嘉兰 从金万国顺 孟季月中安善述光前美 13 四川成都包氏字辈:文起能光祖, 英华奕世兴,勋尤辉国卓,万代有名真(湖北省麻城孝感乡包元恒于明朝洪武年迁至四川新都一带) 14 四川大邑包氏字辈: 林永文国龙 洪月万朝玉 启先恒煜光 清正德流长 15 重庆巴南包氏字辈:包拯21世包继祥(1737年)良玉士国大 承永顺明宗 万代兴荣 16 重庆渝北包氏字辈:包拯21世包溢海(1660年)洪涌宇从朝 元甲第开明 清正乾坤光 华福寿星 17 贵州贵阳包氏字辈: 国政育明良 家和发增强 忠孝福泽大 人义方正长 18 贵州冠英包氏字辈:包拯19世包万嗣(1641年)云源茂廷章 德世学中和 正恩承祖泽 祥 19 贵州大方包氏字辈:包拯19世包万象(1632年)志澄先式永 国正天兴顺 官清民自安 20 贵州普定包氏字辈:包拯20世包学诗(1651年)胜正弘士文 廷大永元其 继兴毓桂 21 贵州宣威包氏字辈:包拯 包绶 包景年 包安中 包帮直 (排行) 必有元兼俨 禳希怡什智 杞凤良 万宣 毓轸文士迎 焕汝于维其 继崇广宇致 庆圣道欣安 22 浙江乐清柳市 :包拯 包绶 包康年(公未禄卒,同宗包闻绍长子包惟莘过继) 包惟莘 汝昂履志许克善 讲明清胪百代兆 吉一朝崇祖成德 尚贤永膺福钜起(礼)秀(义)景(遵)元(先)训 诗书启后昆 诒谋忠厚积 继述事功存 (包拯第32代“起”与安徽省合肥联谱“礼”开始统一排行字辈) 23 浙江泰顺县新浦乡:文元一应,君奇士正,兆天起圣,立国长发,其祥邦家,繁荣昌盛,百世奕芳芳 (泰顺的始祖包全公是包驮公的第十代)包宅村始祖包全,生于唐天宝六年(747),唐贞元元年(785)进士,贞元二十一年(805)任福州长溪知县。包全于唐元和六年(811),“沿剡水,跨天台,历东瓯,爱其山水之胜,风物之美,气候温暖……自安固西江溯流而上,盘桓深入,溪水潺湲,林峦峭耸,舸牵既穷,乃弃舟登岸而入……”见其地适于安居乐业,“遂伐木之佳者以为庐,锄活阪以为园,瀹清泉以为池,种芝术,兰芷,委此而终老……” 24 浙江台州包氏字辈:虎言随祖永成昌 25 浙江温州文成县珊溪镇:德大启文士正昌 明经广学绍忠良 光联上国家声永 瑞兆庆云化日长 26 浙江东阳市防军 :包拯 包绶 包耆(寿)年 包执中 包通直 铉绣邑宗火 孟士永德尧 良尚应烘懋 光佳锡清和 聿焕钟淳秀 炳元钦仕公 祖志恒铭记 27 浙江景宁县郑坑乡:景中时上志,廷耀德明良,国佐兴邦泰,熙光永世昌。上党郡《清河堂》(石柱村)包驮公约公元557年自润州丹阳(现在的江苏镇江)迁徙景宁县鹤溪镇,后来再次从丹阳到景宁元末明初从鹤溪迁到北山,清朝迁到石柱 。 28 浙江遂昌县湖山乡:朝立志定弦明 (建洋村) 29 浙江宁波市镇海 :包拯 包绶 包景年 包安中 包帮直 包必胜 (排行) 有元璋荣容世胜敬昊干深本钥仲奎光士复盛祖振大起(玉)于斯贤豪庆济楚佩玉冠朝家,从云佐圣世,海东沛德长,克承恢宗绪 (钟包村名人包玉刚) 30 浙江松阳县横樟 :包拯 包绶 包耆(寿)年 包执中 包通直 仁绍池寿忠 睿子随文庭 时希有肇大 应继经国涵,玉日士人立,志明绍加学,秉政延宗帮,永定芳世茂,成培祖德光 31 浙江建德市乾潭芝峰:正大诚(光)明,严熙纪志 32 湖北省赤壁市包氏旌义宗谱序记载:月玄丹桂,谟列贤臣,才应世昌,文廷傅能,殿堂传忠,卿所启元,克绳祖功,源远俊泉;时运亨通,家齐孝敦,志同心合,道立法存,谋求卓著,经济超群,儒林学士,美在其中;振奋向前,优风本当,兴旺腾达,华厦精尚,族勇增丁,文武其强,繁衍无尽,章节流芳。 (包月山公字淑唐朝由河南开封府详符县迁入《上党堂》嘉鱼崇阳沔阳郧阳襄阳公安谷城陕西湖南澧洲华容河南等地居多) 33 湖北随州包氏字辈:之宗益德艳义 (殷店镇大河口乡) 34 湖北梦县沙河乡 :大光其道,振兴祖业,诗书立意,昌明宗德 (黄渡村包家塔) 35 湖北麻城 :包拯12世包明山(1369年) 蛟宣宪仲函 廷远一珠仕 朝必立文才 奎光耀德泽原承先 36 湖南泸溪包氏字辈:包拯13世包郁山(1380年)包可源 子文志永显 世大如朝廷 国正天心顺 贤良忠太昌 敦伦承先庆 37 福建上杭包氏字辈:包拯9世包纯白(1333年)包七郎 包三九郎 包千一郎 万文宗远珊 世卢协韶觐 登歧志杨育 儒业承东汉 龙图继起昌 38 青海互助包氏字辈:安邦民国泰,中华延世昌。 39 广东韶关包氏字辈:砚清贵宗望岐玉,万宏正大光,明发永其祥,承先世泽昌,贤才洵继美,德业自留芳。
没有读大学可以留学吗现在
上一篇
11-17
辞去编制留学怎么办
下一篇
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