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gonglue投稿,不代表升华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54sh.com/high/103978.html
难不难对于有些人来说,非常容易。 对于有些人来说难于上清华。 当然大家都知道清华北大不好考,其实不单单是清华北大不好考,是任何一个学校都不好考。 好了,咱看看各省录取率就知道多难了 看了各省...
难不难对于有些人来说,非常容易。 对于有些人来说难于上清华。 当然大家都知道清华北大不好考,其实不单单是清华北大不好考,是任何一个学校都不好考。 好了,咱看看各省录取率就知道多难了 看了各省录取率了吧,各省基本在10%左右。能考上一本,你已经打败了90%的同龄人了。而且是高中生,不是初中生,小学生额。 对于你们这些眼高手低的高中生来说,基本就是想: 我赖好看看书,随随便便考个什么中科大啊,复旦大学跟玩的一样。 高考前是这样子: 等你高考完发现,是这样子。 其实 当年我在在初中时候,大家都觉得上了重点高中,就等于上大了大学。因为同龄人中只 有1/70的人考上重点高中 。 大家以为上了重点高中,咱上不了清华北大,再差也得上个郑州大学,河南大学之类的吧,后来高三班主任告诉我, 咱们重点高中,一个应届班里面只有前三名才可能上郑州大学,就是上重点线。我立刻觉得天崩地裂,原来这么难啊 后来我高考时(1999)年高考,基本就是一个班里面只有两三个重点线,七八个本科线,十来个大专线。还好,我发挥好点,上了电子 科技 大学。 现在一看,我靠,电子科大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基本要一本线+150分。 知道难度了吧,至于上211、985,那基本你就是天才了,就是传说中别家的孩子了。聪明绝顶 啊啊啊 我没说我自己。我说的是你们这些高中生, 题主所问,不强求985或211,考一所普通的大学,是不是难? 这个问题,看你怎么去理解,我认为,凡是都是相对的。 1、985大学,或211大学,学校数比较少,招生数也有限,考上的难度,可想而知。肯定要比一般学校难度高。尤其是985高校,全国就34所,就更是难上加难。 2、那么,其他的大学就不难考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实际上,困难与容易,都是相对的。并且,这和多种因素有关。 3、为什么有的人觉得容易,有的人觉得难呢? 首先,这跟每一个人的基础有关,学习基础好的人,他学起来会感觉很轻松,许多东西他会手到擒拿,不在话下。而基础不牢靠的 学生,学习起来就感觉到非常吃力,花了很多的时间还感觉没有什么效果。所以,基础好的同学相对基础差的学生,更容易考取好的大学。这是无需怀疑的。 其次,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还和他的主观努力有很大的关系。有的人,基础牢靠, 家庭条件优越,可他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空有好的基础,也不去利用,最终呢,基础的老本啃完了,也没有学到更多的知识,考取好的学校几率也只能是微乎其微。 再次,还和一个人的内心动机水平相关。有的人干事没有目的性,就这么糊里糊涂,得过且过,也根本不去想考什么985、考什么211这样,目的性不强,可以说,他没有目标,没有追求,这样,他平时的学习也就没有方向。缺乏方向,也就缺乏动力,学习也就从来不去追求进步。这样他考取的可能性就很低了。 最后,是否能够考取理想的大学,还和他身边的环境有关,和父母的支持、老师的帮助和管教等有关。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或者说父母的支持鼓励,这样,也会影响到他的学习。如果他遇到了很好的老师,那么对他的帮助也是巨大的。 总之,一个人能不能考取一所理想的大学,应该说,和他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如果,你不努力,不进取,没有目标,没有追求,那么普通的大学你也很难考取。毕竟现在高考还是选拔性的考试,选拔性的考试就存在淘汰,特别是稍微好一点的大学竞争就更加激烈。所谓的,多考一分,秒杀千人。确实是这样的。所以,学习是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要一分耕耘,才会一分收获。 我是职校方老师,这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不知大家是怎么认为的呢? 欢迎大家留言、评论、转发和关注。 如果你针对大学的名气、专业的喜好、大学所在地域等都没有什么要求的话,我认为考大学并不难,不过这个前提是你也得在高中时期付出点辛苦,不能说我天天玩也不上课,最后随便考考试就想上个大学那是不现实的。 目前全国一本录取率最高的是北京,其次是天津和上海,他们都能达到30%以上,其他的省份就会略低一些,不过随着不少专科院校升格为大学后,现在国家高校的整体录取比例还是不低的。 结合上边说的,如果你生活在北京、天津、上海,那么你在高中时可以嘚瑟那么一段,在其他省市就需要认真一点了,这个难于不难主要还是看你个人的水平,不抬杠的情况下,我的观点就是不难。 虽然每年高考人数不断刷新记录,但是大部分普通高校都有所扩招,考上大学较以前难度降低, 以下是近十年全国高考人数及录取率统计: 我们可以看到 十年前高校总体录取率57%左右,十年后总体录取率75%左右。 由于各省市高考人数和招生名额不同,批次控制线各有不同,比如甘肃省高职高专批次线文理科均是180分,本科三批次理科线370分,本科三批次文科线380分,意味着只要考取180分以上就可以读大学;而湖南省本科三批次理工线409分,本科三批次文科线486分,高职高专批次线文理科均是200分,意味着只要高考分数200分以上就可以读大学。 我们可以想一想高考满分750分,考取200分是非常容易的,语数外三科就可以考取200分。 还记得,我就读普通高中,全班70人,高考成绩出来后最低分390分,最高分706分,本科上线率73%,所有同学都可以上大学,我有几个同学不甘心读专科,现在复读,次年全考上211重点大学。 所以,我认为考取一所普通高校还是较容易的。 你不强求985或211工程重点高校。只想上一个普通的本科。重点不在学校而在于你。如果你端正学习态度。每天好好学习,把高考不要看的太重,顺其自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好好学习,就是考不上本科也没什么可遗憾的。因为你努力过了。考不上本科选择一个职业技术学院学一门技术,就业也不比本科生差。当你走过这段青春岁月。回想起高中生活的时候,可以对自己说。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整个高中三年。我都是在紧张的学习中度过的,过的紧张而充实。没有浪费一点光阴。最后我想对你说,不管有没有考上本科。努力过,奋斗过,拼搏过。对得起自己的青春就行。 不难,现在大学录取率那么高。只要不是不学习,正常的努力一下,就算脑子比较笨的人坚持这样复习,也能读一所二本,顶多是读一所差的二本或者三本。不管是考研还是高考,努力了就肯定过得了国家线,只不过是去读好学校或者差学校的区别。现在高考和考研都是一考定终身,往后人生所处的 社会 层次大多数都是由高考和考研决定,尤其是高考决定比重更大。说高考难的应该是指考一本学校里面的211和985高校。考研也是如此,都是扎堆报考好学校,才会说难考,普通学校有的没几个人报,这导致学校报考热度天差地别。有的学校招不满,然而有的学校却招不完好学生,毕竟考生能力强的太多,录取不完所以优秀的人也可能被刷。 考一个普通大学 如果是全国最好的专业 也可能要600多分 或者超过重点大学分数线很多 如果不是王牌专业 一个中等智力的学生 学习习惯好 基础可以 不用费太大的努力 也可以考上一本 当然 一点点毅力也没有 会认为自己一点点努力也是刻苦 我孩子的初中班主任说只要高中三年不玩手机不沉迷于电脑,一本没问题 还不难?我小学到高三天天熬夜到三点四点,18岁之前没看过电视,没逛过街,没去过除家和学校以外的任何地方,手机,电脑, 游戏 机见都没见过,20岁之前不知道qq和微信,结果还是上大专。要想上本科你高考英语起码要140,想上一本起码满分。1998年湖北省大学升学比率扩招和统招的区别有:扩招,大学院校在预定招生人数的基础上,降低录取分数线,扩招部门考生。这个新的分数线就是扩招分数线。多用于高考。统招的分数线由招办划定的,教育部统一根据计划数录取,报考完之后才得出分数线。扩招和统招的区别1、性质不同扩招,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即中国大陆)自1999年开始的,基于解决经济和就业问题的扩大普通高校本专科院校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简单来说即是自1999年开始的高等教育(包括大学本科、研究生)不断扩大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统招,全日制普通高校(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统一招生选拔考试,依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计划》内统一招录,学习形式为普通全日制。2、起源不同统招起源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初中毕业报考中专或高中毕业报考大学时对毕业生生源的一种定义,它是相对于当时“委培”、“定向”及“自费”三种毕业生生源而言,统招就是“全国统一招生录取”,并享受国家补助待遇的新入学大学生、中专生的称谓。扩招源于1999年教育部出台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文件提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适龄青年的15%。进入2008年后,教育部表示1999年开始的扩招过于急躁并逐渐控制扩招比例,但在2009年环球金融风暴的背景下,教育部开始了研究生招生比例的调节。3、分数线不同扩招,大学院校在预定招生人数的基础上,降低录取分数线,扩招部门考生。这个新的分数线就是扩招分数线。多用于高考。统招的分数线由招办划定的,教育部统一根据计划数录取,报考完之后才得出分数线。扩招一般降多少分升学比率是4%。大家先了解一件事情,1998年在高考的历史上是一个非常大的分水岭,因为在98年之前高考都属于「缩招阶段」,从1999年开始高考开始「正式扩招」,扩招之后大学生人数在迅速增长,直到现在每年有将近800万的规模。从具体数据来看,1998年高考报名人数约为300万,高考被大学录取的本科、专科和中专共108万,录取比例为34%,1998年本科录取大概是625万,占当年高考总人数195%。扩招之后目前我国每年高考报名900万左右,本科录取人数约为400万,录取率约为44%,扩招之后本科录取率上升了十个左右的百分点,从高考的录取人数来看,现在的录取人数比原来翻了四番。现在又有人问了,之前的高考难度和现在一样吗这个不能同日而语,20年前的教育水平和现在是不能比的,大家不能纠结于试卷的难度,想要分析20年前考上大学本科的学生属于现在大学的什么水平,就得按照录取率来衡量,通过对录取率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以前的本科生在现在属于什么档次近几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940万左右,985录取人数是159783人,211录取人数是425556人。在20年前,根据大学本科的录取率,小目老师估计,大部分的本科生能进211,大部分也能进入到重本。按照当年的大学录取率,20年前的本科含金量绝对高,专科和中专的学生也很少,含金量也是相当高的。大家一定要尊重单位里坐在你旁边的前辈,他们学历可能没你高,但是能力不见得会差。高职扩招报名成功了但后悔了 怎么取消?根据网上查到的资料显示,高校扩招降分大致在20分左右,不同的大学通常降分不一样,排名靠前的优质大学基本上不缺生源,所以扩招时降分不多,而民办大专因为学费比较高,生源质量差招生难度相对较大,所以降分会多一点。扩招,也称为高校扩招、大学扩招或大学生扩招,包括研究生扩招、本科扩招、高职扩招,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地区自1999年开始的,基于解决经济和就业问题的扩大普通高校本专科院校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亦即自1999年开始,高等教育(包括大学本科、研究生)不断扩大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扩招源于1999年教育部出台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文件提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适龄青年的15%。进入2008年后,教育部表示1999年开始的扩招过于急躁并逐渐控制扩招比例,但在2009年环球金融风暴的背景下,教育部开始了研究生招生比例的调节。中国的大学扩招是教育体质改革的重要举动之一,同时也是大学教育自费化的伴生兄弟。扩招和统招的区别:1、性质不同。扩招,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即中国大陆)自1999年开始的,基于解决经济和就业问题的扩大普通高校本专科院校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简单来说即是自1999年开始的高等教育(包括大学本科、研究生)不断扩大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统招,全日制普通高校(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统一招生选拔考试,依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计划》内统一招录,学习形式为普通全日制。2、起源不同。统招起源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初中毕业报考中专或高中毕业报考大学时对毕业生生源的一种定义。扩招源于1999年教育部出台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文件提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适龄青年的15%。3、分数线不同。扩招,大学院校在预定招生人数的基础上,降低录取分数线,扩招部门考生。这个新的分数线就是扩招分数线。多用于高考。本科毕业900万,本科录取率40%,共1000万参加考试?综述:不建议取消,如果一定要取消的话们只能等录取的时候,录取不去,那么到时候你可以退档的。作为被录取的高职扩招的全日制学生,录取成功之后是独立管理的哦,也就是说你的周围的同学都是参考高职扩招进来的,年龄差距不会很大。高职扩招,是指高职(专科)院校实施扩招,属于大学扩招。2019年高职院校实施扩招,扩招人数为100万人。质量型扩招,做好三个保证。一是用优质资源保证,用优质校拉动一般校,提高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使用效率,加强办学条件薄弱公办高职院校改造,整体提升办学水平。二是用师资队伍保证,通过资源整合挖潜一批、专项培训培育一批、校企合作解决一批、"银龄讲学"补充一批、社会力量兼职一批,加快补充急需的专业教师。三是用教学改革保证,针对不同生源特点,分类编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采取弹性学制和灵活多元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组织和考核评价,加快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有序开展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为什么GDP年年增长 大学生就业却越来越难6月7日,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正式开始了。 根据官方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高考报考人数规模高达1078万人,创造了中国自1977年高考重启以来的历史最高人数纪录。 而且这已经是连续三年高考人数超过1000万:2019年1031万,2020年1071万,2021年1078万。 中国的上一次高考高峰期出现在2007年-2009年,平均每年的高考人数也在1000万以上:2007年1010万,2008年1050万,2009年1020万。 但是中国这两轮“高考高峰期”的特点是截然不同的:录取率不同。 2007年-2009年的每年高考录取率仅有50%左右,也就是说虽然每年有上千万人高考,但大学招生每年仅有500万左右。 所以2007-2009年三年的大学新生合计也只有1500万-1800万之间。 但是2019-2021年这一轮“高考高峰期”就不一样了:高考录取率已经高达80%以上了,意味着这三年大学新生规模合计将会超过2700万! 也就说2019年-2021年这一轮高考高峰期创造的大学生规模将会是2006-2008年上一轮的2倍! 中国的高考难度可以说每年“递减”,录取率一路走高,高考竞争压力已经越来越低了。 1977年高考首次恢复,报名人数是570万人,但是只录取27万人,录取率还不到5%,竞争压力巨大。 八十年代后,中国高考报名人数逐年减少,所以高考录取率不断提高,1985年达到35%,之后十多年在30%左右波动,1997年录取率也只有40%左右。 这段时间中国高考录取率相对偏低,主要原因是:当时的大学依然秉承“精英化教育”理念,录取人数规模少。 所以当年毕业的大学生就是“天之骄子”,考上大学就是“胜利”,已经属于“躺赢”的人生。 中国大学的首次“扩招”出现在1999年! 1999年当年大学录取人数达到160万人,比前一年增加了一半,高考录取率也达到56%,首次突破了50%以上。 2009年中国大学再次出现“扩招”,高考录取率突破70%。 之后中国高考报名人数和录取人数都是直线上升,2018年高考录取率首次突破80%,2020年高考录取率再次突破90%。 这就意味着,中国的高等教育正式进入“大众化教育”时代:90%以上的高中生都能够读大学,竞争压力已经大大缓解了。 大学扩招,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快速转变,带来的结果是什么,大家都“心知肚明”: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一路“狂飙”,就业压力也是一路狂飙。 2000年国内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仅有不到95万,2021年已经超过了900万,短短20年中国大学毕业生规模翻了10倍! 一场史诗级的“内卷”已经扑面而来了! 从下面的数据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一场史诗级“内卷”究竟有多猛: 2001年中国大学毕业生是103万人,当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是789万人,1个大学生就拥有766个就业机会。 2010年中国大学毕业生规模已经达到了575万,当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是1168万人,1个大学生只能拥有203个就业机会。 2021年中国大学毕业生规模突破900万,但城镇新增就业岗位仅有1000万,1个大学毕业生仅有1个就业机会! 由此可见,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已经达到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地步,我们判断未来五年,中国的大学毕业生规模将会超过新增就业机会。 也就是说再过五年,中国大学生“一毕业就失业”将会成为现实。 与此同时带来的是: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的“断崖式下滑”。 2012年以前,中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年均还在10%以上,中国经济保持着较高的增速,保持了居民收入的高增长。 2013年-2015年人均实际增速已经降到7%-8%。 2016年以后人均收入增速已经降到7%以上了,2020年遭遇疫情后,人均收入直接降到了21%。 从以上数据,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个非常“残忍”的现实:经济增速的下降,就业岗位增长放缓,从而导致居民收入增长的断崖式下降。 不仅找工作难,工资增长也已经基本停滞了! 未来如果大学继续“扩招”,研究生“扩招”,大学毕业生规模持续高速增长,一场史诗级的“内卷”已经成为定局。 而且将越来越残酷! 那么,这一场史诗级的“内卷”对未来中国楼市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第一,作为未来接盘侠的大学毕业生,工作收入将会继续下沉,而且将会长期保持“低收入状态”,这是非常可怕的现实。 对于他们来说,面对大城市的“高房价”,根本没有能力接盘,“躺平”是他们唯一的人生姿态。 这对于已经高位接盘的“投资客”们来说,显然不是好消息。 第二,大城市的中心区房价将会面临“长期横盘”,人口郊区化或都市圈化是必然趋势。 在经济高增长,收入高增速的“双高”时代,所有的人都认为自己的收入会越来越高,所以拼命加杠杆,拼命往城里挤,把房子买在大城市中心区,买在核心区。 所以在经济“双高”时代,由于收入预期看好,需求猛烈,大城市的中心区房价会猛涨。 但是一旦进入经济“低增长”,收入“低增速”的“双低”时代,那就不一样了,收入都没了,谁还敢加杠杆呢? 所以人口必然会大规模向房价相对较低的大城市郊区,都市圈周边的中小城市“疏解”。 当年日本经济进入“双低”时代的时候,大量的年轻人基本上都选择在距离工作地点东京城区50公里以外的地区买房或租房。 日本年轻人也想在东京拥有一套住房,但结果是:依靠自己的收入增长永远买不起东京的房子,这就是经济“双低”时期的“东京都市圈的形成”。 东京都市圈一共接近4000万人口,东京市区才1300万,而周边人口却高达2700万,原因是什么? 当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就业机会高度聚集大城市,人口涌进推高了大城市市区的房价,随着收入下降,人口必然不断“郊区化”“都市圈化”! 中国的目前正好处于日本的80年代中期! 所以“都市圈城市群”是政府推动的吗?显然不是嘛,这是房价发展的必然结果,当年轻人的收入增长没有了,自己就“跑出去了”。 当很多“60后”“70后”还在用自己那个年代的思维在考虑“楼市投资,房价上涨”的背后逻辑时,你就已经和“90后”,“00后”不再一个维度上了。 第三,“996”和“35岁危机”将会让一批“高负债”的年轻人“破产”。 大家永远要记住一点:当收入高增长的时候,高杠杆高债务就不是问题;但收入增速一旦没有了,债务就会成为巨大的问题! 中国有一批年轻人“码农”,由于赶上互联网的“浪潮”,从而获得了收入的高速增长,但随着高学历的“泛滥”,互联网行业的“内卷”更加严重。 中国的“996现象”及“35岁危机”就主要爆发在互联网行业:一天工作9个小时,每周只休息一天,超过35岁就直接被开除。 这一批年轻人一旦盲目乐观,在大城市的核心地段买下“高价房产”,从而背上沉重的债务,万一高收入时代终结,距离“破产”就不远了。 每年高达1000万以上的“后浪们”一旦低价入市,“前浪们”就必然会被拍死在沙滩上,互联网的“高收入”时代必然终结。 未来五年,中国的这一场“史诗级内卷”将会改变很多人的命运,也必然会改变中国楼市的投资格局!大学扩招的影响原因非常多,这个现象已经是一个社会问题了。就我个人理解,原因有以下几个大类:物以稀为贵。高考恢复的后几年都是分配制度,以前大学比较难考(个位数的录取率),但是一旦考上就不愁没工作,毕业都能够分配到一份不错的工作,而现在的大学录取率基本都能到70%左右,高校扩招和高等教育产业化、大众化以来,学生整体素质降低,铁饭碗也被打破,国家根本不可能再分配工作了,毕业生完全面向市场,需要自寻出路。大学教育脱节。这里的脱节主要是指落后于市场需求。许多大学不能够为学生提供最新的担订曹寡丨干查吮肠经硬件设施和先进的师资力量,还有的大学居然还在使用数十年前的教材,也有的不能给学生提供专业的职业指导和先进课程,更多的大学是完全为了提高知名度和争取经费而盲目开设红牌专业,这些因素导致了一些毕业生就业十分困难。学生自己问题。不少学生在高考结束的一瞬间,放弃了努力,一辈子的奋斗全部在高考时刻耗费殆尽。于是乎,我们看到一些曾经很努力的学生上了大学后,给自己松了绑,学会了经常约炮、上网、逃课、睡懒觉,没有任何目标,能力完全达不到企业要求,找工作时非常被动。 1.提高高中升学率,使更多学生圆了大学梦。以前,上大学等于拿到了铁饭碗。大学急剧扩招,升学率持续上升,进入普通高校不是难事。现在家长、学生和高中所关心的侧重点不再是能否上大学,而是上什么样的大学。2.提高国民素质,提升学历,缩小与国外受教育水平差距。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达1600万人,全国普通、成人高等学校本科、高职在校生、研究生从数量上上涨。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2%-3%,经过近几年的扩展,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15%,初步进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3.推迟初次就业时间,缓解就业压力。当前阶段,人口特别多,教育可以使更多的人呆在学校,减少当前的就业人数,降低就业压力。庞大的群体一旦进入就业队伍,势必对就业造成巨大压力。发展高等教育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办法,也是按学龄期学生人数比例发展教育的必要措施。4.发展经济,拉动内需。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进入低谷,大幅度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借此拉动内需,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带动经济的增长。扩大和发展了教育产业,使教育成为一门热门投资行业,增加了人们对教育的投资和消费,也增加了教育从业人员,带动了教育相关行业的发展。5.实现教育发展阶段性飞跃。我国大规模扩招,提升教育发展阶段,是使更多的适龄青年享受教育的一个措施。 扩招政策首先导致的问题是教育质量的下滑和基础设施的不足。以北大为例,1999年,扩招导致北大宿舍吃紧,部分学生需要自行解决住宿问题。2002年,北京市教委对50所高校做过一次调查,发现65%的学校由于师资力量缺乏所以没有能力继续扩招,86%的学校出现了硬件不足和经费短缺的问题。同时,师资力量的缺乏导致了学校教学质量的大幅下滑,以湖南为例,从1998年到2005年,高校在校生数量增加了42倍,而教师数量仅仅增加了21倍。师资力量严重滞后于学生增长速度,但是如果快速扩大教师队伍又会严重的影响师资水平。从第一批扩招的大学生进入社会的2003年开始,大学生就业问题就开始成了全社会关注的话题。由于大学生包分配取消不到10年,扩招后的大学生就进入了就业市场,客观上,扩招政策扭曲了大学毕业生的供求体系,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就业率和薪水的下降。2009年,中国将有700万大学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除了庞大的就业需求之外,扩招导致的教育质量下滑,专业与课程结构不合理,不适合市场需求也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一大原因。由于2009年中国受到金融危机冲击下的严重就业压力,政府开始将一部分大学生安排在基层工作,此外,还采取扩招研究生的办法解决就业压力,但是由于之前扩招的影响,很多人对此政策并不赞同。 就业压力也让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待遇水平一降再降,很多地区大学毕业生的待遇已经降到了和农民工一样的地步。很多大学迫于就业率低的压力出现了就业率作假的问题。为了解决基础设施缺乏的问题,很多高校在扩招之后大规模扩建,掀起了高校基建热。结果因为基建规模太大,导致很多学校背上了巨额债务。截止2007年9月,全国高校贷款总额达到2000多亿人民币。 为了偿还贷款,一些学校不惜提高学费,降低分数录取。由于债务问题,很多高校的信用评级大幅度下降。
东华大学专业录取排名
上一篇
01-05
被某所大学录取的影响
下一篇
01-05